创设激励机制提高校长素质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3469638 上传时间:2023-12-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设激励机制提高校长素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创设激励机制提高校长素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创设激励机制提高校长素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创设激励机制提高校长素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设激励机制提高校长素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设激励机制提高校长素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设激励机制提高校长素质 苏霍姆林斯基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诚哉斯言。校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振兴教育需要政府的关怀与支持,教育振兴需要教师的敬业与奉献,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首先离不开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但我们认为至关重要的一步则是取决于校长。建设一支教育思想端正、业务精湛、锐意进娶能胜任素质教育管理工作的校长队 伍,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当务之急。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采取得力措施,加强校长队伍建设,积极引导校长努力提高自己的管理素质,使其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过程中真正发挥统摄作用。本文试结合河南省信阳市创设激励机制,提高校长素质的实践,对这一

2、问题进行一些探索。 一、加强宣传,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认识 一般来说,校长的素质影响着教师的素质,而教师的素质又制约着学生的素质,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取决于一校之长的管理素质和管理能力。如果哪个地区没有一支素质比较高的校长队伍,那么在哪个地区实施素质教育就必然流于空谈。这就是说,校长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过程中处于十分关键的地位,发挥着他人无可替代的作用。无庸置疑,世界各国的竞争,其实质就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核心则是国民素质的竞争,而国民素质的竞争归根结蒂又在于教育。 由于基础教育在提高国民素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它已不可避免地成为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正因如此,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都明

3、确提出了面向世纪人才培养的新目标,我国也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实现这一战略方针,要求基础教育必须提高质量,培养出具有多方面素质的合格人才。 为使“应试教育”顺利转入素质教育的轨道,河南省信阳市教委首先从舆论上宣传动员,倡导鼓励学校干部队伍尤其是校长在教育观念上要破旧立新。在此基础上,我们一改过去那种把升学率作为衡量一所学校教育质量唯一标准的老办法,建立了素质教育评估体系,规范了包括特色教育在内的德、智、体、美、劳等组0余项素质教育的质量管理目标。自93年以来,我们努力强化教育宣传工作,每年都制定专门计划,对学习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教师法、教育法等作出统一部署。利用各种场合大

4、造舆论,狠抓校长和校级后备干部的培训工作,要求校长们掌握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拿出各自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纲要或意见。教委办公室还抽出专人主办申城教育信息,及时宣传各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设想和做法,市教研室的内部刊物教研通讯开辟专栏,出专刊宣传素质教育,形成浓厚的素质教育氛围,倡导校长结合实际,因校制宜,搞好目标教育,培养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素质。 除此,教委还要求各校必须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信息员,专门负责报道学校素质教育和教研教改等情况,并由一名副校长专抓此项工作,年终对优秀信息员给予奖励,以资褒扬,并把校长对素质教育的实施意见和具体措施以及重视程度等直接纳入年终考核意见之中。通过各种媒介和多种形式的宣

5、传教育,校长们统一了认识,科学的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学生观逐渐确立起来,为信阳市中小学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准备和管理基矗。 二、选好校长,帮助校长形成自己的办学思想 几年来,河南省信阳市教委在培养选拔校长方面付出许多努力,培养选拔校长是一项至关重要而又非常细致复杂的工作。讲学历不唯学历,对教学第一线的优秀教师,我们大胆起用,不搞论资排辈,不搞任人为亲,选拔了一批德才兼备的年轻校长。年轻干部敢想敢干,有思想,开拓精神强,但在办学经验方面往往显得不足,在这方面,我们采取的是扶上马送一程的办法,帮助校长形成自己的办学思想。 (一)校长的办学思想来自对教育功能的透彻理解。 我们首先要

6、求校长对教育功能必须有一个透彻而准确的理解,没有对教育功能的全面理解,不可能形成校长的办学思想。教育具有政治功能是不言而喻的,古今中外的任何阶级和政治势力,无一例外地要把自己的政治准则和统治思想贯彻到教育中去,并由此形成了迥然相异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充分认识教育的政治功能是把握办学方向,培养社会发展与建设人才的基本保证。教育还具有经济与文化功能,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形成和发展,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学校要健康发展,校长们不充分认识教育的经济功能,使之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没有出路的。 (二)校长的办学思想来自对教育规律的准确把握。 教育规律不以人的意思为转移,它是客观存在的。这些规律集中反映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它包括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以及个性发展等方面,通过接受学校教育都得到了发展与提高。学校校长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办学,必须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在教育内容方面,要根据社会发展与进步对人的要求不断进行改革。现代社会要求学校教育在抓好文化科学知识传授的同时,还必须重视学生的适应能力、创造能力、竞第 1 页 共 1 页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