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常见病的病因与防制方法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3468566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鸭常见病的病因与防制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鸭常见病的病因与防制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鸭常见病的病因与防制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鸭常见病的病因与防制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鸭常见病的病因与防制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鸭常见病的病因与防制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鸭常见病的病因与防制方法(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鸭常见病的病因与防制方法一、鸭腹泻病(一)、原因及特征:1、鸭瘟大头瘟症状:高热、腿软、流泪、排绿色稀粪。一部分病鸭的头颈部肿大,故俗称“大头瘟”。一般体温达43-44C,呈稽留热型。病鸭表现精神萎顿,低头缩颈,食欲降低,渴欲增加,经常卧地,难于走动;强行驱赶,两翅扑地而走。下痢,粪便呈绿色或灰白色,污染肛周羽毛,沾附粪结块。泄殖腔粘膜出血、水肿,重者粘膜外翻,粘膜面附有伪膜。呼吸困难,有湿性罗音、鼻流粘性分泌物。眼流泪,有的附有脓性分泌物,两眼粘合。少数病鸭存活,但发育不良,角膜混浊,常形成单侧性溃疡性角膜类。蛋鸭产蛋减少,一般减产30%,继而60%以上,至停产。剖检见全身粘膜,浆膜

2、和内脏器官局有程度不同的出血性斑点或坏死。食道粘膜表面覆盖伪膜,腺胃粘膜和泄殖腔粘膜有出血斑点。病原为鸭瘟病毒,不同日龄,不同品种的鸭均可感染,但以番鸭、麻鸭和绵鸭最易感,北京鸭次之。成年鸭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30日龄雏鸭较少发病。病鸭通过排出的粪便及其分泌物污染饲料、饮水、饲养工具等散播病毒。消化道感染为主要方式。发生与流行无明显季节性,但以春秋季最易流行。2、鸭坏死性肠炎“烂肠瘟”症状:鸭体衰弱,食欲降低,不能站立,常突然死亡。病鸭成为公鸭踏啄伤害的对象,头、背部和翅部羽毛脱落,排粪减少,蛋鸭产蛋急剧下降。一般死亡率为1%左右,有的高达40%。病变主要是肠炎与坏死性病变。肠管肿胀,色泽消退

3、,部分肠管呈暗红色,空回肠相连部位高度膨胀,苍白色,易破裂。病程较长者,肠粘膜呈黄白色坏死性病变,坏死组织紧贴于肠壁,以回肠段最严重。母鸭输卵管内常堆积干酪样物质。本病病原体尚未确定。本病常发生于种鸭,很少见于雏鸭,家鹅也有发生。鸭群的饲养管理不良,多种应激因素的不良影响都可诱发本病。3、鸭肝炎(病毒)“背脖病”症状:鸭病毒性肝炎是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特征是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表现为角弓反张,肝脏发炎。潜伏期1-4天。雏鸭发病常未见症状而突然死亡。几小时后就会波及全群。初期精神萎糜,头颈短缩,两翅下垂,食欲废绝,两眼闭合,呈现昏迷状态,不久死亡。有痉挛性抽搐。病鸭常侧卧,两肢抖动,倒地

4、蹬踢,就地旋转、呼吸困难。死前头颈背向,呈角弓反张,有“背脖病”之称。有少数病鸭腹泻、排黄白色或灰绿色稀粪。严重病鸭的喙部和爪尖呈紫红色。病变是肝脏肿大,质地脆弱,色暗黄色,表面有出血斑点和环死灶。胆囊肿大,充满茶褐色胆汁。病原:为鸭肝炎病毒,有三个血清型。死亡率为10%-25%,6-14日龄的雏鸭死亡率高达50%,常发生于3周龄以内的雏鸭群,3-5周龄的雏鸭也感染发病,成年鸭能感染,但不发病,成为带毒者。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一旦感染便迅速传播开。冬春发病较多,与卫生环境差有关。严重发病流行,发病率达100%,死亡率达90%。随着鸭日龄增长,发病与死亡率渐减。4、番鸭细小病毒病“三周病”症

5、状:仅发生于2-4周龄雏番鸭,表现以腹泻,呼吸困难和软脚为主。一类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气喘和腹泻,另一类特征为神经症状,表现为角弓反张与腿麻痹。康复鸭极瘦,营养不良和无毛,这些症状似小鹅瘟。病变的胰脏坏死和出血为主,肠粘膜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以十二指肠和直肠后段为甚。病原:细小病毒存在于肝、脾、胰腺等处。本病除鸭外,其他幼禽与成禽未见发病。多在2-4周龄发病,故有“三周病”之称。病程为2-5天,死亡率达40-50%。番鸭细小病毒与小鹅瘟病毒之间有交叉反应。5、鸭传染性浆膜炎鸭疫里氏杆菌病症状:本病潜伏期一般1-3天,有时可达7天。最急性病例无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急性病例表现嗜眠、缩颈,喙抵地

6、面,两肢软弱,行动迟缓,共济失调。食欲减退或废绝,眼有粘液性分泌物,使眼周围羽毛粘连脱落。鼻孔流出浆性或粘性分泌物。粪便稀薄呈绿色或黄绿色。肠积气、腹胀。濒死期有神经症状,摇头、点头或背脖,两肢伸直呈角弓反张状态。最后全身痉挛性抽搐,很快死亡。少数病例呈亚急性或慢性经过,表现沉郁困乏,食欲减少,肢软伏卧,常呈犬坐姿势,进而运动失调,痉挛性点头或摇头摆尾,前仰后翻,呈仰卧姿态。个别病例出现头颈歪斜,不断鸣叫,时而转圈,时而后退。也有出现呼吸困难症状,发育不良,消瘦、衰竭死亡。还有出现跗关节肿胀、跛行、伏卧不起症状。病变是心包膜、肝被膜和气囊壁上有纤维素炎性渗出物。病程长的病例,炎性渗出物机化呈干

7、酪样,形成典型的纤维素性必包炎、肝周炎或气囊炎。病因:为鸭疫里氏杆菌。2-8周龄雏鸭易感,其中以2-3周龄鸭易感。污染鸭群中,感染率可达90%以上,死亡率5-80%。四季均可发生,春冬季节较多发。感染途经为呼吸道和皮肤伤口。雏鸭舍密度过大,空气不流通,地面潮湿,卫生条件不好,饲养管理粗放,饲料中蛋白水平过低,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等,都是本病发生和流行的诱因。被细菌污染的空气是重要传染源。6、鸭霍乱“摇头瘟”症状:特征是发病急,死亡快,排绿稀粪。浆膜和粘膜上有小出血点,肝脏上布满灰黄色点状的坏死灶。是危害养鸭业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严重传染病。潜伏期一般1-3天。分为三种类型。1)、最急性型:在鸭群无

8、任何临床症状的情况下,常有鸭子突然死亡。或死于舍内,或死于池塘边,或死于放牧路上。2)、急性型:采食量减少,蛋鸭产蛋下降。病鸭步态蹒跚,羽毛松乱,食欲废绝,体温升高,42.5-44C。嗉囊积食胀大,倒提鸭时,常从口鼻流出酸臭液体。也有病鸭咳嗽,张口呼吸、气喘,摆头甩头,力图排出喉腔粘液,因此,称“摇头瘟”。病鸭腹泻下痢,排出灰白色、灰黄色或黄绿色的稀粪,有时粪中带血、腥臭难闻。有的病鸭后期瘫痪,常在1-3天内死亡。3)、慢性型:疫情后期,有2-10%的病鸭转为慢性,体质消瘦,单侧或双侧性下肢关节肿胀,行走困难。时间延长,肿胀关节变硬,也有继发感染化脓的。治疗不当,导致败血症死亡。病变,最急性死

9、亡病例,剖检特征是浆膜小点状出血,肝表面有很细微的黄白色坏死灶。急性病例,除上述病变外皮肤上有散在少数出血点,心外膜和心冠脂肪上有出血斑点。心包液增多,有纤维素絮片状物,液体混浊。胆吏肿大,肠粘膜呈现充血和出血性炎症。肺有炎症,气肿和出血性病变。慢性病例多呈关节炎型,关节肿胀,囊壁增厚,关节腔内有暗红色混浊而粘稠的液体,个别的关节腔内存干酷样物质。7、鸭付伤寒病症状:特征是严重下痢,引起雏鸭大批死亡。盲肠肿胀,坏死性肠炎,肠内容物呈干酷样。成鸭为带菌鸭。食品卫生上,人类注意食物中毒。(1)急性型:经常发生在三周以内的雏鸭。1日龄雏鸭感染后,两翅下垂,缩颈呆立,下痢腥臭,泄殖口周围绒毛有尿酸盐粘

10、附,腹部膨大变硬,卵黄吸吸不全,脐部红肿。病程1-3天,因急性败血症死亡,有些因瘦弱脱水而死亡。2-3周龄雏鸭感染后,不思饮食,呆立一旁,不愿活动,两翅下垂,两眼流泪或有粘性分泌物。常见下痢、颤抖和运动失调,病程3-5天,常因抽搐、角弓反张而死。(2)、慢性型:常发生在1日龄左右的雏鸭和中鸭,表现食欲降低,粪便稀软,严重时下痢带血,消瘦、羽毛松乱。也有呼吸困难症状。还有些病鸭出现关节肿胀,跛行等症状。通常死亡率不高,有其他病原菌继发感染后会造成不同程度死亡。(3)、隐性型:成鸭感染沙门菌后不表现症状,常通过粪便排菌污染环境,导致本病传播。病变:刚出蛋不久而死亡的雏鸭,大都是卵黄吸收不全,脐部发

11、炎。死亡的较大日龄雏鸭,肝肿大、充血,表面有黄灰色小点状的坏死灶。胆囊肿大,囊内积有大量粘稠胆汁。脾肿大,呈斑驳状花纹。盲肠肿大1-2倍,呈斑驳状花纹,肠内有干酪样团块物质。肾脏发白,含有尿酸盐。气囊混浊,附有黄色纤维素物质。病因:沙门杆菌属的鼠伤寒沙门菌,雏鸭易感,三周龄之内的雏鸭更易感,三月龄以上的鸭很少发生。病鸭和带菌鸭是传染源,被细菌污染的场地、饲料、饮水、饲养工具以及人员都是传播途径。被细菌污染的种鸭蛋、孵化器及孵化室的空气和人员、物品,都可使雏鸭接触感染,造成本病的发生和流行。8、鸭大肠杆菌病症状:新出壳的雏鸭发病后,体弱,合眼缩颈,腹围大有下痢,多因败血症死亡。较大的雏鸭发病后,

12、食欲减退,隅立一旁,缩颈嗜眠,眼、鼻附粘性分泌物,排灰绿色粪便,呼吸困难。常因败血症或衰竭,脱水死亡。成年病鸭表现喜卧,不愿走动,站立时腹围膨大下垂,呈企鹅状触诊波动感,穿刺流出腹水。病变,以败血症变化为特征。肝肿大,呈青铜色或铜绿色。脾脏肿大,呈紫黑色斑纹状。卵巢出血,肺有淤血或水肿。全身浆膜呈急性渗出性炎症,心包、肝外膜和气囊表面附有黄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腹膜有渗出性炎症,腹水淡黄色。有些病例腹腔内混有卵黄物质。有些雏鸭卵黄吸收不全,有脐炎。病因:为大肠杆菌、革兰氏阴性,致病性大肠杆菌有O2、O14、O73、O78、O118、O119等血清型。广泛分布在自然界,健康鸭易感染,成为寄居性的带

13、菌鸭。在环境卫生条件差,饲管粗放鸭场,该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多呈急性败血症经过。发病季节多在秋未、春初。传染源是病禽和带菌禽,会污染饲料,饮水、池塘、场地工具,健康鸭易感,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体内,不即刻发病,抵抗力降低时,体内细菌乘机进入血管,引起败血症或其他病症。鸭舍内的吸血昆虫和体表寄生虫都可传播本病。被污染的种蛋导致小鸭卵黄感染和胚胎死亡,降低出雏率,引起1周龄内雏鸭高死亡率。9、鸭球虫病症状:急性型在感染后第四天出现缩颈、无食欲、喜卧、渴欲增加,排暗红色或巧克力血便。多于第4、5天死亡。第6天后,耐过的病鸭恢复食欲,死亡停止,但生长缓慢。慢性型一般不显症状,偶见有下痢,成为传

14、染源。病变,毁灭泰泽球虫的危害严重。急性型呈严重的出血性卡他性小肠炎。肠壁肿胀,肠粘膜密布针尖大小的出血点,粘膜上覆盖着一层糠麸样粘液,有淡红或深红色胶冻状血性粘液。菲莱温扬球虫的致病性不强,见回肠后部和直肠轻变充血,偶见散在出血点,直肠粘膜红肿。病因:毁灭泰泽球虫和菲莱温扬球虫。具有明显的宿主特异性,只能感染鸭。各种日龄的鸭均易感,雏鸭发病严重,死亡率高。网上育雏的鸭因不接触地面和粪便不易发病,常于下网接触地面后4-5天暴发。北京地区流行季节多在9-10月份。(二)、腹泻病的防治1、鸭瘟(大头瘟)用高免清早期治疗,0.5毫升/只,有一定疗效,可用聚肌胞(内源性干扰素)早期治疗,成鸭每只肌注1

15、毫升,3日一次,连用2-3次,重要的是综合防治工作。主要有: 加强饲养管理 严格的防疫消毒制度 发生鸭瘟,严格封锁,隔离、消毒,焚尸。饮水消毒用碘伏类消毒药消毒。 免疫注射鸭瘟弱毒疫菌:30日龄以内雏鸭,稀释40倍,每只肌注0.2毫升,2月龄鸭稀释100倍,每只肌注0.5毫升;5月龄以上的鸭稀释200倍,每只肌注1毫升。2、鸭坏死性肠炎(烂肠病) 预防工作要加强鸭群的饲养管理,改善环境卫生,防止水源污染。 治疗工作:A、新霉素或红霉素,按100千克饲料加入20-30克的比例,7天为1个疗程,酌情治疗两个疗程,第二疗程药量减半B、青霉素和链霉素,对严重病鸭,每只肌肉注射青霉素10万-15万单位,

16、链霉素15万-20万单位,连续治疗2-3次,每天1次,疗效较好。3、鸭病毒性肝炎疫苗接种:鸭肝炎鸡胚化弱毒疫苗,成年种鸭开产前皮下注射2次,间隔2周,每次1毫升,开产后3个月再强化免疫1次,这种种母鸭所产的蛋孵出的小雏鸭可维持2-3周龄不感染鸭肝炎。如果种鸭没有接触过鸭肝炎病毒,或种母鸭未曾接触过鸭肝炎疫苗,则后代小雏鸭对本病易感性高。这时可试用鸭肝炎弱毒疫苗免疫1日龄雏鸭。若种母鸭接种过鸭肝炎疫苗,则后代雏鸭可于10日龄接种疫苗,使小鸭获得主动免疫。抗体疗法:小鸭发病早期用康复鸭血清或高免蛋黄液进行治疗,每只鸭皮下或肌肉注射1毫升。一般注射1次即见好转,必要时次日再重复注射1次,即可痊愈。4、番鸭细小病毒病防治“三周病”要加强早期育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