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体育教学实施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研究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3468076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体育教学实施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九年级体育教学实施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九年级体育教学实施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九年级体育教学实施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九年级体育教学实施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体育教学实施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体育教学实施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研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体育教学实施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研究体育教育研究2011年第26期读写算九年级体育教学实施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研究向勇(浙江省乐清市大荆镇第一中学浙江乐清325615)【摘要】采用实验研究法,对初中九年级体育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发现运动处方教学模式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体现了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理念.【关键词】运动处方;教学模式;九年级;体育教学.1.问题的提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学校体育要树立键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2、.这一决定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教法的改革应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1.1体育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学习受益,不仅是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而且是学生的权利,也是贯穿体育(与键康)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于是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竞技化体育课程模式被彻底摒弃,所倡导的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思想的更新,教学形式的重组等,构成了当前体育课程改革百花齐放的局面.从体育的基本目标出发,增强学生的体质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其基本途径就是依靠有效的运动手段,提高学生的体能,评价学的体质.而提高体能,评价体质必然是对个体学生而言的.近年来,随着学校体

3、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的问题已受到越广泛的关注.针对这一状况,我们广大体育教师势必要迅速找到一种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新的办法.本文所倡导的运动处方这种教学模式正是面对每一个个体,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科学地锻炼身体的一种有效方法.1.2现行体育中考制度改革的需要现行体育中考丰富了考试内容,项目设置更为广泛,更为合理,覆盖了多项教材.这样,一方面学生就可以根据自身身体条件,兴趣爱好等选择考试项目,在初一,初二学年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进行练习;另一面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有弹性的的学习内

4、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是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以满足他们身心发展的需要.2.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引入到体育教学中的理论基础2.i运动处方的定义运动处方是指针对个人的身体状况,采用处方的形式规定健身者锻炼的内容和运动量的方法.其特点是因人而异,对症下药.20世纪5O年代,美国生理学家卡波维奇提出了运动处方的概念,1960年日本的猪饲道夫教授先用了运动处方术语,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使用了运动处方术语,在国际上得到确认.前西德Holl-mann研究所从1954年起对运动处方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制定出健康人,中老年人,运动员,肥胖病等各类运动处方,社会效果显着.2.2运动处方理论基础运动

5、处方是在身体测评的基础上,根据锻炼者身体的需要,按照科学健身的原则,为锻炼者提供的量化指导方案.它以生理学为理论依据,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全面发展为目的.本文所探究的运动处方就是有针对性的为我们体育教学来服务的,是以提高学生体能,评价学生体质,倡导健康体育为目的.运动处方是以生理学理论为基础的,科学的,针对性极强的循环式教学思想,其本身具备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不断优化等特点.此外运动处方还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个体能动性的挖掘,且符合中学体育教学的基本原则.3.研究对象与方法:?28?3.1研究对象:以浙江省乐清市大荆镇第一中学九年级(12)班学生43名(年龄1516岁,

6、其中女生l7名,男生26名)为对象,运用运动处方教学模式进行实验,实验后将其中考考试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并与同年级(11)班46名学生进行比较分析.3.2研究方法:3.2.1实验研究法:选取九年级两个班(89人)作为实验班样本,九(12)班为实验班,九(11)班为对照班,在体育教学中实验班运用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对照班运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为期一个学年的教学实验研究.实验前经测验统计,两个班男女生比例,身体素质,学生学习态度等均无显着差异.袭1宴验斑宴验前菩理平均分耐九建立定斑远篮球姥绳妾?0难仰亘起垒(士)!另生26S16i018,50218.t60.28802197z01查皇:!:坚!:塑

7、!:!:塑!:!:三兰!:塑!:型:!3.2.2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和书籍,了解中学生体育兴趣,动机,青春期体育卫生以及课外体育等方面的知识,为本次研究分析提供理论依据.3.2.3数理统计法:对问卷调查所得数据进行数理统计,以利于更好地归纳分析.4.教学实践操作过程4.1分组实施,监测,调控由于耐久跑项目是每位学生的必考项目,且监控难度较大,为降低操作难度,节省课堂教学时间,该项目有体育教师统一教学操作和监控,在课堂教学中集中统一安排练习内容,练习强度和运动量,其余项目则根据学生的选择情况进行统计分组.发现学生主要分布在立定跳远,篮球以及跳绳,部分女生选择了仰卧起坐.这样在教学中就可以

8、采用分组轮换组织教学,每节课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选项,按照教师提供的运动处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教师则主要做好教学组织,练习指导和监控的工作.4.2运动处方的制定根据科学性,实效性原则设计各单项运动处方,择取中考项目为主要内容及其指标进行配制,并根据美国库珀(cooper)的理论,保证处方实施中心率在140180次/分钟,确定运动处方的量化标准(运动处方示例见表2,表3,表4)速动目的:_裳展无氧耐力和有噩耐力运动项目:变速雎越野跑,计时建运动心事毪韧范围:I40一l60挺/务连轱强度用力鳗删:7O%一9疗K速每赴者代谢播度:审太运韵聍阉囊遣跑(25O米/冒)8韪越野地:I5舟钟,班运动鳆事每

9、用23次1,控毒心牟注意事项2,防止izt.囊劳,3,注意畔喊节彝袭3立主骧远单璎运动处方I逢动目的:生晨下戚肫由力量逮动罐目:被礁跪,互卦群,衄驰蛙豌I连神0事拄鞘范蚂:I40160次/夸l一l遣动强度f舟力圾别:7O%左右1r一运赫虹牙I壁壁壅!主:苎I连动时汹ll5寰x纽1运曲鲤率I每周23捉IIl遗动负荷强度掌握在70韩左右I毒广一f2,喜盥闭应碍对垃好秫怠读写算2011年第26期体育教育研完衰4仰卧起坐单项运动处方(女)I速动玛曲生展辏疑帆尚力量f连动项目:仰卧棼缝,最垂举挺半分钟押卧起坐li遽每?率挂村范越:l4O一160如/舟fr一I远磷强度1月)力瓤剥:60%壶靠Ir一ll代谢

10、茂斑:中连广_:一避动频率l每甩23班r一r一一lII,递动蛊辑强度掌妊越60%左右Ir一I注意事礤l2.备妞l1庄得较好承息l广一ll3控素8节彝.再配音奸呼嘎5.实验结果与分析5.1结果通过了7个月近一学年的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的教学实验,在体育中考中实验班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的成绩,取得了全体学生体育中考全班43人中39人满分,2人29分1人28分,1人27分的成绩,并且全班平均成绩也明显高于其他班级的平均分数.同时学生反馈在练习中能够有的放矢,针对性强,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运用运动处方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较运用前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有显着的提高.说明运用运动处方进行教学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

11、运动能力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袭5男生中考成绩平均分对照袭耐丸鲍立定蹴连蓝珠跳绳实心球nxSxSxzsxSxS窭辁鞋26P60.110996n11010时肚班279.5sO.419s6015948019860l79980.26t4.9151254721,l24口O01tO.0曲01O.01O.04表5所示,实验班男生各项平均成绩与对照班男生各项平均成绩比较,除实心球项目由于选择人数较少并无显着差异外,其余各项经t检验,P值均小于0.O1,都有非常显着差异.表6女生中考硪壤平均分对照袁表6所示,实验班女生各项平均成绩与对照班女生各项平均成绩比较,除实心球项目由于选择人数较少并无显着差异外,其余各

12、项经t检验,P值均小于0.O1,都有非常显着差异.5.2分析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充分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学生的主体发展,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并且能有效的掌握学习的方法.以往的教学中往往注重了结果的达成,而忽视了对学生内在学习动力的激发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首先,运动处方这个新鲜事物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深入的了解后学生都能认识到这是一个实用的知识,不但对现在而且对以后的锻炼都有帮助.这从表1中可以看出,学生能充分了解运动处方的意义和作用.另外运动处方的制订过程给了学生一个自我认识和学习的空间,学生只有在了解了身体锻炼方面的知识,相关的运动原理,才能制订出一个符

13、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运动处方.学生在其中经历了一个思考的过程,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运动处方的制订和实施充分发挥了教师指导者和帮助者的作用,要使运动处方能发挥实际的作用,教师就必须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帮助和指导学生收集和整理材料,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从而使教师和学生成为学习的共同体,在双方的努力下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6.结论与建议首先我们要转换教学思想,不要再把应试教育的那些做法带人我们的课堂,要把促进学生主体发展放在首要位置.要正确认识体育中考的价值和作用,要把体育中考作为一个学生发展方向的目标,教师要帮助学生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

14、共同达到这个目标.运动处方的使用是有效的,它很好的完成了体育中考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他教给了学生锻炼的方法和知识,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他的作用不但表现在现在,而且还能影响到学生以后的生活.运动处方教学模式体现了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也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积极推进体育中考改革,发挥体育中考的激励性功能,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引导学校体育教学向良性,健康,常态化发展.丰富考试内容,设置体育考试项目库,一方面能满足学生个体差异的需要,同时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另一方面也能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消除体育中考出现的应试体育倾向.参考文献1何其霞.运动处方【理论与实践】M.第1版.人民体育出版社,北京,2008.32李大春.中小学体育课程理念与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