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关于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_1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3465726 上传时间:2023-12-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3.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关于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_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关于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_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2关于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_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2关于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_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2关于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_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关于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关于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_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品质文档2022关于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 导语:对于从事训练工作的老师来说,提高师德师风,做一个好的训练工显得非常重要。以下是收集整理的师德师风心得体会,盼望对您有所关心。 师德师风心得体会一 开学初,我区在老师队伍中开展了师德训练活动,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让我对义务训练法、老师法、未成年人爱护法有了一些详细的了解,使我懂得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性,并约束与规范了我日常的教学行为,努力做一个懂法、守法、护法的人民老师。 学校在师德训练活动中,开展了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使我感悟到老师职业的崇高性,熟悉到我的人生价值。作为一名老师,我应当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

2、德修养,正确认清和对待自己应履行的职责。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和班主任,通过师德师风的学习,在教学中更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具有高尚人格、塑造美妙心灵的本事。 老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善,重视老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共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标。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训练着学生。当我们的老师用自己的行动给学生作出表率时,也同时给学生指明白行动的方向。老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老师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一名称职的老师要以对社会、对家长、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做好教书育人过程中

3、每个环节的工作。训练的神圣还在于在我们塑造学生灵魂的同时,也在塑造自我的灵魂,并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这唯恐是其他任何职业所无法比拟的。的确,在一个个鲜活的孩子面前,只有不断地提高、完善自己,才能够让自己在“老师”这个称号面前毫无愧色。 二、要具有春风化雨、言传身教的技艺。 没有爱,就没有训练。老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爱,能成为一种强大的力气,它不仅能够提高训练质量,也会促进学生的成人和成才,影响学生的身心进展、人格形成、职业选择和人生道路的拓展。 因此,这是对老师情感素养的要求。训练不仅是认知过程,更是情感沟通过程。阅历表明,情感可促使学生自觉接受老师的教导,养成良好的认知习惯,行为习

4、惯。师生情感沟通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老师心里有了学生,学生就情愿和老师在一起,且有亲近感;老师敬重,理解,关怀学生,学生就将更敬重老师,师生诚坦相待,心心相印。 其中喜爱学生是老师必备的道德情感。陶行知提倡“爱满天下,”鲁迅强调“训练植根于爱”,老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表现为对全体学生的敬重、信任、理解、把爱洒向全体学生。爱中意“王子、公主”无可厚非,但能爱看不惯的“丑小鸭”更珍贵。须知老师一句苛刻的话语,一个“凶狠”的眼神,一顿粗暴的斥责,都可能使学生畏惧担心,紧急无趣,厌恶这门学科,厌烦这个老师,甚至还会毁掉一个将来什么“家”。其次,要严爱结合,恩威并重,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严而有格,严

5、而有效。对待学生的错误与缺点,要尽力关心,对待学生成进步步热忱确定,用火热的心肠,满腔的热忱去暖和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到老师胜父母,同学似兄弟。三是在日常生活上对学生友善、暖和和关怀。课后与学生交友,让他们掏心里话,扑捉热点。难点话题,日常以礼相待。遇到不顺心的事要能掌握感情,不迁怒于学生,让学生增加克服困难的信念和士气,产生前进动力,明确前进方向。 三、要具有刻苦钻研、严谨笃学的理念。 要成为当今合格的老师,就必需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博学多才对一位老师来说特别重要,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需要有一桶水。”然而,学问绝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

6、和进展,每时每刻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特殊是在被称作“学问爆炸时代”、“数字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今日。 老师更应当是一条清亮的,不断流淌的小溪,吸引着学生到你身边来汲水。一名优秀的老师,除了必需娴熟把握专业学科学问和教材教法之外,还要 “如饥似渴地学习新学问、新技能、新技术,拓宽学问视野,更新学问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事。要养成求真务实和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发扬优良学风”。身体力行,以自己的光荣,自己的魅力来感召我们每一位学生。 四、要具有淡泊名利、坚守训练的信念 社会的进展和人性本身的弱点使人的物欲不断膨胀,不断膨胀的物欲必定带来心理的不平衡,必定带

7、来精神的空虚,物质和精神的落差迫使我不得不承受苦痛的熬煎,而且是长期的,挥之不去的。当我看到仍旧有数不尽的老师们无怨无悔,像春蚕、像蜡烛,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来捍卫这个职业的圣洁时,我如梦初醒。他们用自己的行动,用自己生命的痕迹激励着我们这些后来人,这些同行们,让我们由不情愿到情愿,由情愿到全身心地喜爱这个工作。 既然选择了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无关于名利。是的,我们的工资很微薄,我们责任是那么重,我们容颜一每天失去光泽,我们的白发日日增多,既然选择了,那我们就坚守吧,就为这最终一片净土。 通过这次仔细学习,并对比自己在工作中的师德师风的各方面表现,发觉自己还存在不少问题。 1、满意于现

8、状,缺乏上进心 ,概括地说:就是在工作中不够主动、创新,而是领导交代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深化思索。在接受领导交代工作任务时应怎么样去创新完成,也可以说是按传统的工作阅历,按部就班去做,只力求能够完成工作任务,不出纰漏就行了,就这样的满意于现状。 2、对学生不够敬重 在检查工作中,常常检查到一些纪律散漫的学生,上课铃响了不进教室,还在教室外面滞留,迟迟不进教室,有时见到一些纪律不强的学生,从课堂中出去大小便,完事后不是准时回课堂,而是借机在外溜达,有时发觉自习课堂中的一些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大声喧哗,甚至满堂走动捣乱了秩序。总是上前大声训斥,使师生关系很尴尬,这实在是一种不敬重学生人格的表现。 3

9、、对后进生缺乏关爱 关怀爱惜后进生,转化后进生,使后进生进步是一个老师的职责。班级里有一群思想活跃,思维天真,好动,好闹的学生,工作烦燥之时,我会不自觉地把这些学生的做法当成“不懂事”,而且这些大都是平常学习成果较差,自由散漫习惯的后进生,而对这些后进生,缺乏关爱精神,缺乏急躁训练,缺乏宽容态度,甚至认为那是不行教者。 4对学生要求过严,有恨铁不成钢的现象。致使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的吃不饱,有的吃不下。 5、 在自身学习中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有时有点懒笔。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缘由 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经过本人的深化反思,问题虽然在表面上,但是根源却是在思想熟悉上。在工作中认为只要每天正常上下班,尽

10、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行了,也就是满意于现状。 2、对老师与学生的关系熟悉不足 关爱每一个学生是一个老师的职责,应尽职尽责训练学生进步,但是遇到一些纪律自由散漫的学生,他们言行过激有损校风校纪时,特殊是受到冲撞时心情就冲动起来,随之就大声训斥、指责。其根源一是对师生关系熟悉不是;二是总认为自己是老师,高高在上,不以公平的地位对待学生,因而往往影响工作效果。 3、对老师的职业道德理解不深 作为老师,特殊是肩负检查任务的老师,应当把良好的师德师风匀称地洒给每一个学生。然而,我对后进生关爱不够,特殊常常淘气的学生,训练几次后,不改的,更是很铁不成钢,我最喜爱罚他们背书、写字,其实这都是不对的。没把老师

11、特有爱的阳光,爱的春风洒到每一个学生身上,没有尽到一名老师的职责。错误地认为,后进生是“孺子不行教”者,所以每每训斥实在是一种错误的熟悉错误的训练方式,经深刻的反思,归根究竟是对师德师风熟悉不深的表现。 事业需要喜爱。孩子需要观赏。学生需要公正。育人需要艺术。习惯需要养成。职业需要付出。思想需要淡定。现实需要感恩。老师需要积累。总体而言,师德师风训练活动的学习,激励了我教书育人的热忱,也警示了我工作中的不足,更让我体会到人生的价值所在,即工作是欢乐的,奉献是幸福的! 师德师风心得体会二 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多么崇高的赞誉啊!振兴民族的盼望在训练,振兴训练的盼望在老师。老师素养,重在师德

12、。老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老师在从事训练活动中必需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师德并不是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本身,而是把规范、准则内化为自身的素养,在我们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体现出来,训练和感化每一名学生。因此老师的道德素养比老师的文化素养更为重要。大力弘扬良好师德是训练永恒的主题。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每一位老师在继承和发扬敬业和奉献的职业传统美德的同时,都应当在自己的学识、力量、仪表,特殊是训练观念上完成自我更新。在育人的同时不断地“自育”,重塑二十一世纪老师新形象。 一、无私奉献,爱岗敬业 没有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就不行能成为一名好老师,也决不行能为人民的训练事业制造业绩,作出贡献。

13、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老师队伍中,有的人心理不平衡,见异思迁,弃教跳槽的事时有发生。也有的人,受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潮的影响,热衷于“家教“,说什么“课堂为温饱,家教奔小康“。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其不良影响,玷污了人民老师这个光荣的称号。因此,面对窗外的灯红酒绿,老师更应当以陶行知先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激励自己,坚决选择为训练事业奉献青春的人生之路,只讲奉献,不求索取,敬业乐业,把自己的生命、乐趣、幸福建立在学生身上,建立在训练工作中,为中华民族的昌盛培育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祖国的训练事业奉献出自己全部的聪慧才智,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美誉

14、。 二、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无德无以为师。”真正优秀的老师,肯定是以身作则、领先垂范的人。他对祖国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和将来的爱,都表现在他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领先垂范就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就是潜够默化、影响深远的训练。基于以上熟悉,在教学过程中,我一方面以言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学习目的,树立仔细刻苦的学习精神和严格的学习纪律,更主要的是用老师的职业道德和校风校纪规范自己,真正做到以身作则,领先垂范。只有当你不断地致力于自我训练时,你才能训练好别人。而在敢于担当培育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需造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需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 三、喜爱学生,诲人不倦 高尔基说

15、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训练孩子。”爱学生是老师必需具备的美德,也是老师的天职。师爱比渊博的学问更重要。赞科夫说:“当老师必不行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喜爱学生。”只有赐予学生爱,让学生感受到爱,体会到被爱之乐,他才会学着去爱别人。“金凤凰”要爱,“丑小鸭”更得爱,唯有爱满天下才能换来桃李芳香。一个生病的学生看到老师为自己焦急得流泪,肯定会倍感暖和而牢记在心;一个能对学生问寒问暖的老师,必定是一个深受学生宠爱的好老师。面对学生的偶然犯错甚至是冒犯自己,你是宽容地就势引导,还是大发脾气或撒手不管呢?有爱心的老师总是选择前者,他们擅长把关怀和宽容作为与学生沟通的法宝。 在训练工作中,老师要把信任和期盼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把关爱倾注于整个训练教学过程之中,擅长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广交伴侣,多开展谈心活动,与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沟通,在学生面前勇于承认自己教学上的不足和工作中的错误,用爱去赢得一切学生的信任。老师只有喜爱学生,敬重学生,学生才会把老师当成可以信任的人,也情愿向老师放开心扉,师生之间只有架起一座信任、友好的桥梁,训练才能生效。爱真正是训练者取得胜利的法宝。 四、求实创新,开拓进取 身为老师,要使学生信服你,你首先得有渊博的学问,有精湛的教学艺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