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拍摄制作流程及技术标准(共14页)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3459265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课拍摄制作流程及技术标准(共1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微课拍摄制作流程及技术标准(共1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微课拍摄制作流程及技术标准(共14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微课拍摄制作流程及技术标准(共14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微课拍摄制作流程及技术标准(共14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课拍摄制作流程及技术标准(共1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课拍摄制作流程及技术标准(共14页)(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微课拍摄制作流程及技术标准根据微课建设工作的需要,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主要包括微课的音视频录制、后期制作和文件交付等基本技术规范。?一、 前期录制要求?(一)课程时长?每门课程总讲数应至少10讲,每讲时长应在58分钟之间。在视频的后期制作中,应编辑删除与教学无关的内容。?(二)录制场地?授课现场的录制场地选择,可以是课堂、演播室或礼堂等场地,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上。要求录制现场光线充足、环境安静、整洁,避免在镜头中出现有广告嫌疑或与课程无关的标识等内容。?理论课的录制场地可以是课堂或演播室,同一所学校理论微课录制场地要统一,使用同一间教室或演播室,以达到后期课程制作的统

2、一美观。录制环境要求外部声音安静整洁、室内可完全隔绝日光(窗帘遮蔽等形式均可)。实训课及其他课程录制场地根据课程需求由授课教师自行选择录制地点。录制地点面积要给录制设备留够空间,预留面积大小约在录制目标半径五米以上。录制环境均要求可外部或内部接入电源。电源接入口不少于两个。(三)教学材料1. 脚本准备脚本包含教师上课时用的文本材料、PPT、教学图片等,不同上课环境各类材料有相应的规则要求,教师应按以下规范进行准备。脚本文本:理论课脚本文本应限制在-字内。以确保上课时长在5-8分钟内。实操课脚本根据上课实际情况准备,上课时长也保持在5-8分钟。PPT、图片:PPT与教学图片的格式大小应为16:9

3、.不建议使用4:3格式。由于微课成片大小为16:9,建议保持一致。PPT与图片除大小有要求外,清晰度也要注意,要使用清晰度高的图片及素材编辑PPT,保障微课后期编辑时能够使用相关素材。2. 教具准备有操作流程的教学器具教师应编写器具操作流程,条件允许可将器具操作的整体流程真实演示并使用手机等录制,在事前筹备阶段发送给我公司项目交接人员或视频编辑人员。实操课上课需要使用的教学器具需要老师提前进行检查,若存在损坏、污渍等情况的教学器具应提前进行处理。二、 实拍现场要求(一)仪容仪表1.着装问题:?教师讲课时应尽量穿着统一的教师工装,若学校未配备工装,教师需着衣色尽量不要穿与黑板、周围颜色相近的衣服

4、,避免录出像来背景与老师不容易分辨。?教师工装内尽量不要穿细条纹衣服,避免产生条纹扭曲现象,也尽量不要穿大红、深红色衣服,避免摄像机出现色差。?男教师尽量穿有腰带的裤子,有时要在腰带上安装无线话筒,没有腰带会不太方便。穿衬衫要将衬衫塞进裤子里。2.妆饰问题:女性教师可化淡妆,保证面部清爽干燥不要出油。注意发式,女性教师应将头发束在脑后,刘海儿不宜过长、避免过多遮挡面部;男性教师不要留长发。教师讲课尽量不要佩带装饰品,女性教师的项链、手链、耳钉、发夹等应在录课之前取下,录课时尽量不要戴框架眼镜,建议使用隐形眼镜。男、女性教师均可佩带手表。(二)课程推介词?(开场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课程内容,

5、50字以内,用于课程在网络上的宣传推广及课程引入。(三) 肢体语言教师在录制前应进行课程预讲,保证讲课流畅、语言通顺,尽量避免口头语的使用(例如:嗯、哦、啊)及一句话多次重复的语病。可邀请其他教师听课指出自己上课的语言缺点,录制前改掉相应语病及错误。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主要以口头语言及书面语言为媒体,进行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传播知识。但是,光凭口头语言及书面语音来传递信息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调动肢体语言,使它成为口头语言及书面语音的有效补充及辅助。肢体语言运用得当,有助于教师搞好课堂组织教学管理工作,提高课堂教学魅力。?课堂上的肢体语言,主要有表情及动作两个方面。脸部可以在

6、大脑的驱使下做出喜、怒、哀、乐等情态变化。运用眼神传情达意,让学生从眼神中获知教师所思所感。课堂上,教师的眼神犹常常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灵活恰当地运用各种眼神,能有效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除了表情以外,动作也是肢体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手势是教学活动中常用的一种肢体语言表达方式。例如:手掌向上抬,示意学生起立或表示鼓励学生大胆讨论、答题;手掌侧立,用力下切,表示斩钉截铁的态度;双手虚按,表示要求中止正在进行的活动;指着板书勾画圈点,能帮助学生从中捕获信息、抓住重点。总之,随着教师手势的一起一落、一挥一晃,带动的是整个课堂的气氛,让课堂不显得呆板单一,使学生不因索然无味而情绪低落。

7、(四)实拍场地拍摄光源:在实际拍摄微课时,光线问题需要引起注意。课程录制要做到色温统一,只留室内日光灯作为照明光源,为保证足够照度,室内灯光光源按需开启。环境卫生:?录制现场环境保持安静、整洁,校方应提前安排打扫录制现场的卫生,理论课要求投影幕布无污渍、讲台无灰尘、黑板无无关内容、教室地面无扬尘。实操课要求教学器具无污渍、灰尘,场地干净卫生,背景避免出现有广告嫌疑或与课程无关的标识等内容。(五)人员协调实拍前与教师沟通上课录制流程。一方面帮助老师缓解紧张情绪,克服面对镜头时的焦虑,同时了解老师的上课安排,提前做好准备应对。根据课程内容及中心设备情况,向老师阐明拍摄时将使用高清摄像机分机位拍摄,

8、两机位分为主场景,全景机位。主场景作为最重要的景别,记录课程大部分的详细授课过程。全景作为交待镜头,同时作为对主场景的备用镜头。在不同讲课时段老师应按要求面向不同镜头授课。三、微课相关参数(一)课程形式?成片统一采用单一视频形式。?(二)录制方式及设备?1.拍摄方式:根据课程内容,采用多机位拍摄(2机位),机位设置应满足完整记录课堂全部教学活动的要求。?2.录像设备:摄像机要求不低于专业级数字设备,本公司使用高清数字设备。?3.录音设备:使用若干个专业级话筒,保证教师的录音质量。?4.灯光设备:使用三台多频段灯光设备。5.后期制作设备:使用相应的非线性编辑系统。(三)后期制作要求1.片头、片尾

9、、课题版?片头、片尾不超过10秒,应包含学校LOGO。课题版应包含课程名称、主讲教师姓名、学校名称等信息。?(四)技术指标?1.视频信号源?(1)稳定性:全片图像同步性能稳定,无失步现象,CTL同步控制信号必须连续:图像无抖动跳跃,色彩无突变,编辑点处图像稳定。?(2)信噪比:图像信噪比不低于55dB,无明显杂波。?(3)色调:白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多机拍摄的镜头衔接处无明显色差。?(4)视频电平:视频全讯号幅度为1p-p,最大不超过?p-p。其中,消隐电平为0V时,白电平幅度p-p,同步信号,色同步信号幅度?p-p?(以消隐线上下对称),全片一致。?2.音频信号源?(1)声道:中文内容音频

10、信号记录于第1声道,音乐、音效、同期声记录于第2声道,若有其他文字解说记录于第3声道(如录音设备无第3声道,则录于第2声道)。?(2)电平指标:-2db?-8db声音应无明显失真、放音过冲、过弱。?(3)音频信噪比不低于48db。?(4)声音和画面要求同步,无交流声或其他杂音等缺陷。?(5)伴音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解说声与现场声无明显比例失调,解说声与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五)视频压缩格式及技术参数?1.?视频压缩采用AVC?(MPEG-4?Part10)编码、使用二次编码、不包含字幕的MP4格式。?2.?视频分辨率?前期采用高清16:9拍摄时,分辨率

11、设定为?1920*1080,视频帧率为25帧/秒,?扫描方式采用逐行扫描。(六)音频压缩格式及技术参数1音频压缩采用AAC(MPEG4?Part3)格式?2采样率48KHz?3音频码流率128Kbps?(恒定)4必须是双声道,必须做混音处理。?(七)封装?采用MP4封装?四、相关附件(一)微课程录制审核表(二)课程录制脚本(三)学校课程资源拍摄确认总表(四)课程录制脚本填写说明微课程录制审核表教师姓名联系方式照片职务职称邮箱课程名称个人荣誉序号知识点名称课程类型备注12345678910审核意见审核人 签 名: 年 月 日填写说明理论课、实操课课程比例由老师自行规划填写。专心-专注-专业课程录

12、制脚本知识点名称课程类别镜头号对白镜头描述景别特效时长教材/教具12345678910111213 学校课程资源拍摄确认总表序号所属专业课程的名称微课类型教师签字预计拍摄日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课程录制脚本填写说明(1) 对白:对白指的是教师上课时所说话的主要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概括上课的知识点,一方面提示教师上课流程已进行到哪一步。(2) 镜头描述:画面描述指的是教师在录制过程中想出现的授课画面,例如:教师自己是否出境(若出境则镜头画面准备全身出镜还是半身出境或某处特写镜头)、镜头主要涵盖哪些教学内容(PPT、板书,或是教

13、师指定教具或教材镜头)、若为实操课镜头对指定教学内容的拍摄步骤和注重点等。(3) 景别:景别分为三种:远景(全身镜头)、近景(半身镜头)、特写(被拍摄物或人的指定拍摄范围)。由教师根据授课内容自行选择。(4) 特效:特效指的是被拍摄教学内容或教具等过程在后期处理中进行特殊标注解说的方法。例如:某电路图电流的流动方向和过程、教学工具的某处进行特殊标注、实验操作台操作流程的屏幕显示等。(5) 时长:时长为教师对不同部分的教学内容自己预设的授课时间,重点为课程总时长做预估准备,课程总时长不得超过十分钟。(6) 教材/教具:指的是教师上课使用的教材或教学工具。例如实操课使用的发电机、模型、试验台等。(7) 课程类型:讲授类、演示类、表演类、探究学习类、录屏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