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说课稿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3451222 上传时间:2024-02-11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46.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阳楼记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岳阳楼记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岳阳楼记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岳阳楼记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岳阳楼记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阳楼记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阳楼记说课稿(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岳阳楼记说课稿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打算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老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实力。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我细心整理的岳阳楼记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岳阳楼记说课稿1今日我说课的题目是岳阳楼记。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谈谈我的课堂教学设想:一、说教材第一点 教材地位及作用岳阳楼记是苏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5单元学会读书5中的第5篇课文。是我国古代散文的名篇。虽然冠名为“记”,事实上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登临游记,而是借题发挥,表现作者在政治失意中旷达的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并以此规箴友人;表

2、达了自屈原以来文人士大夫兼济天下一脉相传的报国情怀,对学生品德的形成有很大的教益。其语言骈散结合,表达方式敏捷,是一篇融景美、情美、语言美、思想美为一体的千古美文,是很值得我们品尝和探究的。其次点、教学目标,重难点依据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能够阅读浅显文言文,并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及“通过诵读,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观赏品尝和审美情趣”的要求,我预设了两个教学目标。反复朗读并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在领悟作者情感的基础上,培育学生文学观赏的实力。鉴于本课在初中阶段的重要性及课下注释全面的特点,我把教学的重点设为:引导诵读,理解文本。难点则预设为:理解作者用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抒写困难的情感。这

3、是因为学生受到年龄,阅历和人生阅历的局限理解起古代迁客骚人的感情会比较困难的原因。二、学情分析我们面对的是初三学生,通过前两年的学习,他们已经驾驭肯定地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和必要的学问积累。因此,可以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和探究基本学问,将授课的侧重点放在鉴赏阅读上。三、说教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突破重点,我采纳了以下教法:营造氛围法:新课标强调课程资源的整合,实现教学最优化。而且这篇美文意境博大精深,极富感染力,所以我借助多媒体播放名家配乐朗诵,并以岳阳楼风景图片为背景,营造出诗意的学习氛围。点拨法:利用本文的语言优势,进行朗读技法点拨,引导学生诵读,提高其朗读实力。自主、合作、探究的方

4、法:赏析本文的美。四、说学法一字以蔽之“读”。岳阳楼记的语言极尽音韵节奏之美,不反复吟诵则不能尽其兴,因此,不同形式的诵读将贯穿整个授课过程,以读促学,以读生情,以读明理。在学习中要着重培育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理解的实力,所以,我在赏析环节充分利用勾画和批注的方式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感悟。五、教学过程设计(第三课时)(一)先让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岳阳楼的文化资料(名联和诗词),激发学生学习爱好,为本节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二)新课学习、齐读课文,为找寻本文美点做打算。2、小组沟通探讨,可以从哪些角度来赏析本文。文章句式美、景美、情美、表达美、修辞美、思想美、以小组为单位自选角度组内进行

5、赏析沟通,为展示做打算。4、展示沟通结果。A、句式美-本文骈散结合,文中描写登上岳阳楼所见洞庭湖景色的几段话,几乎都是四字句,大多用的是同韵字,既整齐又押韵,犹如诗歌,琅琅上口,具有语言的音乐美。其他地方则长短句交织运用,短到一个字,长到九个字,参差错落,读来抑扬顿挫。全篇亦骈亦散,独具一格。纵观全文,四字骈句占了文章的大半山河,尽铺张之能事。如“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壁”等。作者把丰富的思想内含熔铸到骈散结合的句式中,让文字简洁凝练、节奏显明、音调铿锵、意境美丽、意趣无穷,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由此,可以看出B观赏本文寓情于景、情

6、景交融的特色。作者写愁苦之景则悲情毕现,写快乐之景则喜气洋洋,这主要在于景物的选择和气概的渲染。-作者用白描手法,粗笔勾画出登楼远眺的洞庭全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这幅图景大气磅礴,宏伟壮丽,放眼望去,只见洞庭湖水汹涌澎湃,无穷无尽,连莽莽群山,滚滚长江,也被洞庭所吞噬,那早晚的阴晴改变,更是神奇莫测:或是阳光绚丽,或是暮色苍茫,或是暮霭朦胧,或是云霞满天。浩渺的水势,万千的气象,这就是作者登楼所见的宏伟壮丽的景象美。-作者用“若夫”开篇,工笔描绘,给我们展示了一幅色调暗淡的图景,天阴沉,浪浑黄,山模糊,路渺茫,大地晦瞑,星月无光,多么暗淡,多么凄凉!更

7、有甚者,阴风怒号,密雨潇潇,浊浪似万马奔空,樯楫如朽木断裂,傍晚时分,天色更加昏暗,老虎厉声吼叫,猿猴尖声哀鸣,这一切,又多么恐怖,多么阴森!真是:骚人迁客下潇湘,霪雨连绵夜不光;浊浪排空风怒吼,猿声凄厉断人肠。-同样工笔描绘,20xx/9/14 8:34:35给我们展示了一幅色调明艳的图景:碧空万里,波平浪静,天光水色,交相辉映;堪销魂,天上鸟儿飞,水中鱼儿游,洲上草青青,恬适的景致多么静穆,多么宜人!夜幕驾临,长烟散尽,随着夜色加深,天上一轮皓月,水里一块璧玉,人间天上相映成趣,最荡目,湖水粼粼,波光流金,最驰怀,渔舟唱晚,歌声流韵。这一切又多么满意,多么怡神!真是:云散雾消天放晴,沙鸥去

8、后夜来临;一轮玉镜落湖海,上下天光一样明。C、修辞美-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这句话,这组对句由上到下写飞鸟游鱼,用动感十足的画面与上下文的静态美景相衬托,富于趣味。“锦鳞”,指漂亮的鱼,是借代(部分代整体),加上“锦”字的修饰,令人想见碧波清浅之中日光下彻、彩鳞闪耀的漂亮景象。-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这个句子。“阴”“怒”“浊”三字渲染了悲怆的哀景,极富感染力。“怒号”运用了拟人,好像在为迁客骚人的不幸境遇而呼喊。- “衔远山,吞长江”这个句子。“衔”和“吞”二字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湖与山、湖与江的关系,更使静景富于动态美。-“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浮光跃金”把湖面上“浮动的月光”比

9、方成“跃动着的碎金”,呈现了景物的动态美。“静影沉璧”写的是景物的静态美:静静的月影犹如沉在水底的白璧。两句一动一静,相映成趣。5、拓展其实范仲淹就是一位古仁人,他放下自己来写天下,有一种超脱的济世情怀。古往今来,在我们中国,像范仲淹这样的人还有谁呢?-大禹治水的时候,他三过家门而不入,心中为百姓考虑。学生1:屈原忧国忧民,投汨罗江自尽,以身殉国。学生2:苏武出访匈奴,被扣留,牧羊的时候,几十年仍手持汉朝旌节。学生3:明朝顾炎武忧虑国事,喊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言。学生4:孙中山为了让中华民族摆脱封建王朝,奔跑呼号,呕心沥血,英年早逝。(三)课堂小结:本文是一篇美丽的散文,画意、诗情、理

10、趣溶为一体,不但赐予我们美的享受,而且范老那博大的胸怀,崇高的思想境界给人以主动向上的力气。也赐予我们一种责任。让继承并发扬“天下为己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高尚品行。(四)布置作业请大家以“读范仲淹名言有感”为题,把范仲淹的这句名言带给你的感受写下来。岳阳楼记 范仲淹景美、情美、语言美、思想美骈散结合、记叙、描写、抒情、争论先天下之忧而忧 (忧)(不以物喜 )后天下之乐而乐 (乐)( 不以己悲)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学情、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六方面对本课课堂教学设想进行了说明。其中肯定有不到之处敬请指责指正,我满足接受。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评委专家给我这个机会。岳阳楼记说课稿2

11、我说课的题目是岳阳楼记,我打算从文本分析、学情分析、教法设想、学法指导、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绽开说课。一、说文本分析1分析教材岳阳楼记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其次课。本单元入选的课文都是古代诗文,除最终一课是五言古诗外,其余四课均是古代游记或名胜记,都是历来传诵的名家名篇,很能代表中国山水文学情景交融的特点。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应老友滕子京之请,为新翻修的岳阳楼写的记文。作者以简洁的语言,先叙事后写景,进而由景入情,着重渲染了一悲一喜的情境,又因情而生发争论,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向。在记山记水的背后,蕴含着作者忧国忧民的痴情。其人格魅力,千古传唱!2教学目标

12、依据对教材的分析,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两个:(1)学问与实力目标:了解作者范仲淹及写作背景,能借助工具书,注释、疏通文义。(2)情感看法和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理想,激发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3教学重难点本文是一篇散文,以记为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作特色应是本文学习的重点,另一个重点是疏通文义。本文语言内涵深刻,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在理解上有肯定的难度,因此,领悟文章中名言警句的深刻内涵以及作者的志趣应是本文学习的难点。二、说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系统的学习了三个单元的文言文,已有了肯定的文言文学问基础,能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初步读懂课文。

13、学生已经具备了肯定的分析和理解文言文的实力。但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爱好不是很深厚,在教学本文时应留意培育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爱好。三、说教法设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法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精神的发挥。而心理学探讨又表明一节课中学生的留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大约为二非常钟。所以又要不断的变换教法以吸引学生的留意力。详细的教学手法我认为应以朗读为本。文言文的教学朗读是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最基本的任务,所以对重点的突破主要采纳诵读法、质疑法和探讨法。在难点的突破上,引导学生结合作家的经验、写作背景来达成。四、说学法指导新课标提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阅读浅近的文

14、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因此,学习本文的方法主要是自主阅读法、质疑探究法。在疏通文义时,引导学生比照注释及借助工具书学习,采纳朗读法和圈点勾画法。学生的活动形式主要是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在赏析课文内容时采纳探究阅读法,这样有利于逐步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实力。五、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岳阳楼近景;观赏对联: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昔闻今上,杜少陵可与言诗。同学们,范希文是谁?后乐先忧又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从对岳阳楼记的学习中找寻答案吧!设计意图:屏幕上古色古香的岳阳楼,高雅唯美的对联,创设出浓浓的文化氛围,从学问的角度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爱好。(二)走进作者,了解背景先由

15、学生沟通收集到的有关范仲淹的资料:可同桌之间沟通,也可四人小组之间沟通。学生沟通后,多媒体呈现有关范仲淹的资料和写作背景。设计意图:培育学生收集、整合资料的实力。对作家生平的介绍、写作背景的了解,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三)整体感知,走进课文1朗读课文,初步把握从以下三个层面朗读感知文本:首先请同学们默读阅读课文,扫除阅读的文字障碍;然后听磁带中的录音朗读,初步感知文章的大致节奏和情感;最终在老师指导“读准字音,吐字清楚,声音嘹亮;读出节奏,停顿的方法正确;读出语气,读出情感”之后全班齐读。设计意图: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的学习诵读是极其重要的。诵读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方法,也是基本任务。要教会学生诵读文言文的方法。2自读课文,疏通文义形式: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圈点勾画出疑难词句,小组内质疑,记录下不能解决的问题,再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