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落款时间全表参考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3448636 上传时间:2023-09-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书法落款时间全表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书法落款时间全表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书法落款时间全表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书法落款时间全表参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书法落款时间全表参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书法落款时间全表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法落款时间全表参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法落款时间全表参考2014年08月28日 13:57 正北方网 评论中大奖(0人参与)收藏本文 【专题】天津书画落款,是书法创作一个要点,很多朋友在章法和准确性方面容易出现纰漏,尤其表现在落款内容硬伤颇多。建议大家仔细阅读,下面关于书法落款时间写法。书法作品署款中的记时有人主张用新历即公元阳历注时,强调的是笔墨书写当随时代,还有人主张沿用旧历即阴历注时,强调保持民族特色和传统习惯,其实这两种方法可以同时并用。如果用新历记时,方法很简单,照日常应用文书写就行了。假如用旧历记时法,那么其中讲究很多,特别是有许许多多的别称需要弄清楚。下面我们按照落款年份、季节、月份、日期四大分类来详尽阐述落款时间

2、的写法。【书法落款时间查询全表】一、记年份书法作品记年采用的“干支”记年法。“干”是“天干”,“支”是“地支”。所谓“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简称。十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以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搭配记年,就成了甲子、乙丑、丙寅辛酉、壬戌、癸亥,六十年一个循环,俗称“六十年花甲子”,参加下表:1、甲子,2、乙丑,3、丙寅,4、丁卯,5、戊辰,6、己巳,7、庚午,8、辛未,9、壬申,10、癸酉,11、甲戌,12、乙亥,13、丙子,14、丁丑,15、戊寅,16、己卯,17、庚辰,18、辛巳,19、壬午,20、癸未,21、甲申

3、,22、乙酉, 23、丙戌,24、丁亥,25、戊子,26、己丑,27、庚寅,28、辛卯,29、壬辰,30、癸巳,31、甲午,32、乙未,33、丙申,34、丁酉,35、戊戌,36、己亥,37、庚子,38、辛丑,39、壬寅,40、癸卯,41、甲辰,42、乙巳,43、丙午,44、丁未,45、戊申,46、己酉,47、庚戌,48、辛亥,49、壬子,50、癸丑,51、甲寅,52、乙卯,53、丙辰,54、丁巳,55、戊午,56、巳末,57、庚申,58、辛酉,59、壬戊,60、癸亥二、记季节旧历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即旧历正、二、三月为春季,四、五、六月为夏季,七、八、九月为秋季,十、十一、十二月为冬季。

4、古时兄弟姐妹的排行,有孟、仲、季的次序,(孟为老大,仲为老二,季为三)孟为长,仲为次,季为三,根据这个,正、二、三月分别为孟春、仲春、季春,四、五、六月分别为孟夏、仲夏、季夏,七、八、九月分别为孟秋、仲秋、季秋;十、十一、十二月分别为孟冬、仲冬、季冬之称。季节还有一些别称,如春的别称有阳春、芳春、青阳、艳阳、阳中、三春、九春等。夏的别称有朱夏、朱明、昊天、长嬴、三夏、九夏。秋的别称有素秋、金秋、商秋、商节、素商、素节,金天,高商、三秋,九秋,冬的别称有寒冬、安宁、玄英、三冬、九冬等。三、记月份旧历月的别称尤为复杂,而且有种种不同的来历。归纳起来,每个月的别称大略如下:一月:正月、端月、初月、征

5、月、早月、太月、扬月、陬(zu)月、十三月、春阳、初阳、首阳、孟阳、孟陬、肇(zho)春、端春、初春、早春、上春、新正、月正、开岁、发岁、肇岁、三之日、孟春、太簇、寅(yn)月等。二月:如月、杏月、丽月、令月、仲阳、四之日,仲钟、大壮、酣春、仲春、夹钟、卯(mo)月等。三月:蚕月、桃月、桃浪、花月、嘉月、夬(ju)月、禊(x)月、桐月、三春、暮春、晚春、杪(mio)春、末春、雩(y)风、季春、姑洗、辰(chn)月等。四月:乏月、槐月、仲月、麦月、清和月、阴月、余月、槐夏、首夏、初夏、维夏、正阳、纯阳、麦候、孟夏、中吕、巳月等。五月:蒲月、榴月、皋(go)月、恶月、郁蒸、小刑、鸣蜩(tio)、仲

6、夏、午月等。六月:且月、荷月、季月、暑月、伏月、焦月、三夏、暮夏、晚夏、杪夏、极暑、溽暑、溽月、精阳、季夏、林钟、未月等。七月:巧月、瓜月、霜月、相月、凉月、初商、肇秋、初秋、首秋、早秋、新秋、上秋、孟秋、夷则、申月等。八月:壮月、桂月、获月、正秋、桂秋、仲商、仲秋、南吕、酉月等。九月:玄月、菊月、咏月、朽月、暮秋、晚秋、杪秋、穷秋、凉秋、三秋、暮商、季商、杪商、霜序、季白、季秋、无射、戌月等。十月:良月、吉月、阴月、露月、正阳月、坤月、小春月、小阳春、开冬、上冬、初冬、孟冬、应钟、亥月等。十一月:辜月、葭(ji)月、寒月、雪月、龙潜月、一之日、中冬、仲冬、黄钟、子月等。十二月:冰月、腊月、嘉

7、平月、严月、涂月、暮节、星回节、穷节、穷纪、暮岁、暮冬、穷冬、杪冬、严冬、残冬、末冬,二之日,腊冬、季冬、大吕、丑月等。四、记日期旧历记日的别称比较复杂,大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掌握。1,三浣(hun)记日所谓“三浣”,即上、中、下三浣。每个月的上旬,即一日至十日为上浣;中旬,即十一日至二十日为中浣;下旬,即二十一日至三十日为下浣。如正月初四日,便可记作“正月上浣之四日”;二月十五日,便可记作“二月中浣之五日”;三月二十六日,便可记作“三月下浣之六日”,其余都可类推。2,月相记日所谓“月相记日”就是根据月亮盈亏的变化记日。每月初叫作“朔”、“旦”、“朔月”,初三叫做“月出(fi)”,十五叫做“

8、望”,十六叫做“既望”“望后”,每月的最末一日叫作“晦”(hu)。3,特殊记日习俗上对一些特殊的日子给以别称,如:正月初一:元日、元旦、元正、元朔、元春、元辰、正朝、三元、改旦、履端等。正月初二到初十:分别称为履端二日、履端三日履端十日。正月初七:人日。正月初八:谷日、谷诞。正月十五:元宵、元夜、元夕、上元、灯节。二月初一:中和日。二月初二:龙抬头。二月十二:花朝、百花生日。二月十五:中春。三月初三:重三、三巳、上巳、上除、禊日、修禊日。四月初三:展上巳。四月初八:浴佛日。四月十九:浣花日。五月初五:端阳、端午、重五、重午、午日、菖(chng)节、蒲节、夏节、天中节、五月节。六月初六:重六、天贶节。七月初七:七夕、七巧节、星节。七月十五:中元。八月初五:天长节。八月十五:中秋、秋节。八月十八:潮头生日。九月初九:重阳、重九、菊花节、登高节。十月十五:下元。十二月二十四:交年、小年、媚灶日。十二月三十:除夕、守岁。书法落款的时间,可以不写,但若要写,务必慎重,且写法非常重要,不懂的人会混淆写法、随性乱写,贻笑大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