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的转化储存技术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3447107 上传时间:2023-12-0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5.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氧化碳的转化储存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二氧化碳的转化储存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二氧化碳的转化储存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二氧化碳的转化储存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二氧化碳的转化储存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氧化碳的转化储存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氧化碳的转化储存技术(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氧化碳的转化储存技术二氧化碳是空气中常见的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o,由两个氧原 子与一个碳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 密度比空气略大,能溶于水,并生成碳酸。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 二氧化碳认为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来源。现在地球上气温越来越高,是因为二氧化碳增多造成的。因为二 氧化碳具有保温的作用,现在这支小部队的成员越来越多,使温度升 高,近100年,全球气温升高0.6C,照这样下去,预计到21世纪 中叶,全球气温将升高1.54.5C。海平面升高,也是二氧化碳增多造成的,近 100 年,海平面上升 14厘米,到21 世纪中叶,海平面将会上升25140厘米,海平面 的上升

2、,亚马逊雨林将会消失,两极海洋的冰块也将全部融化。所有 这些变化对野生动物而言无异于灭顶之灾。空气中含有约0.03%二氧化碳,但由于人类活动(如化石燃料燃 烧)影响,近年来二氧化碳含量猛增,导致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 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旨在遏止二氧化碳过量排放的京都议定 书已经生效,有望通过国际合作遏止温室效应。co2 主要是从化石燃料的燃烧中排放,既包括大型燃烧设备,如用于发电的设备,也包括小型分散源,如汽车发动机,以及包括民居和商业建筑中使用的燃炉。 co2 的排放还源于某些工业和资源的提 炼过程,以及源于烧林开垦土地的过程。CCS很可能应用于大的C02 点源,如发电厂或大的工业流程。

3、其中某些源可以为交通、工业和建 筑行业提供脱碳燃料,如氢,因此将减少分散源的排放。在此背景下,在温室气体减排方案组合中有了C C S可有助于促 进稳定目标的实现。在此前的IPCC评估中经过更广泛审查的其他技 术选择方案包括:(1)通过提高能源转化和/或设备利用的效率降低 对能源的需求;(2)脱碳能源的供应(通过改用低碳燃料,例如从 煤到改用天然气),和/或增加可再生能源和/或核能的利用(总之, 每种能源只排放很少或不排放CO2);(3 )通过利用生物固化增加 自然汇的方式把CO2变为固碳;以及(4)减少非CO2温室气体。CO2捕获的目的是产生能运输到封存地点的CO2高压浓缩液。虽 然在原理上,

4、含有低浓度CO2的全部气流可以运输并注入地下,但能 源成本和其他相关成本通常使这种方法变得不切实际。因此需要生产 几乎是纯的CO2浓缩液,用于运输和封存。在大型工厂中,包括天然 气加工厂和制氨设备,在运行中已有分离CO2的应用。典型的做法是 将CO2清除,以获得其他工业用途的净化气流。清除仅在个别情况下 用于封存;在多数情况下, CO2 都被排放到大气中。捕获过程也从煤 和天然气燃烧后产生的烟道气体中获得商业上有用的CO2。然而,迄 今为止,CO2捕获尚未在大型电厂中(例如500MW)采用。一般条件下,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且比空气重,将二氧化碳覆盖 在燃着的物体表面,可使物体跟空气隔绝而停止燃烧

5、,因此二氧化碳可用灭火,是常用的灭火剂。在化学工业上,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原料,大量用于生产纯碱(Na2C03)、小苏打(NaHC03)、尿素 C0(NH2)2、碳酸氢铵(NH4HC03)、颜料铅白Pb(0H)22PbC03等。 在轻工业上,生产碳酸饮料、啤酒、汽水等都需要二氧化碳。在现代 化仓库里常充入二氧化碳,防止粮食虫蛀和蔬菜腐烂,延长保存期。 固态的二氧化碳即“干冰”,主要用作致冷剂,用飞机在高空喷撒 “干冰”,可以使空气中水蒸气冷凝,形成人工降雨;在实验室里,“干冰”与乙醚等易挥发液体混合,可以提供-77CC左右的低温 浴。“干冰”还可以做食品速冻保鲜剂。在农业上,温室里直接施用 二

6、氧化碳作肥料,利用植物根部吸收二氧化碳,可以增进植物的光合 作用。促进农作物生长,增加产量。在自然界,二氧化碳保证了绿色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海洋中浮游植物呼吸的需要。温室效应及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 碳足 迹”是近年来国际环保组织及研究者为了形象而准确地衡量温室气体 排放对气候以及人类生活的影响提出的新概念,用于测量人类活动中 产生的全部温室气体,并以二氧化碳作为等价物,以吨(或千克) 为单 位计算温室气体的量。这一概念促使人们认识到,在现代生活中每一 个人都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了“碳足迹”,减少“碳足迹”,倡导低碳生 活人人可为,有利于唤醒人们的环境意识与责任。我们必须坚信,

7、减少每一个人的“碳足迹”并不困难,并向自己和 身边的朋友郑重承诺,将从此追求低碳生活,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抵消自己的“碳足迹”。同时,我们还要尽可能的劝导我们身边的个 人和企业,也加入到追求低碳生活和经济的行列,在全社会形成良好 的环保氛围。目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行动。加强全球合作,妥善应 对能源和环境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愿望,也是 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和环境问题日 益突出。如果能源和环境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不仅人类社会可持续 发展的目标难以实现,而且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也会受到严重 影响。可再生能源丰富、清洁,可永续利用。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 用,是应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人类社会实 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新能源是相对于常规能源说的,有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 能、氢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许多种。新能源的共同特点是比较干净, 除核裂变燃料外,几乎是永远用不完的。由于煤、油、气常规能源具 有污染环境和不可再生的缺点,因此,人类越来越重视新能源的开发 和利用。作为一名文明理性的现代人,必须认识到,减少“碳足迹”,我们 责无旁贷,并且要在生活的每个细节中努力避免或减少我们的碳排放, 对自己和后人的生存环境负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