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深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3440885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40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粮食深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粮食深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粮食深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粮食深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粮食深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粮食深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粮食深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项目总论一、项目名称 XXXX农业技术有限公司粮油深加工项目二、项目建设单位概况1、项目建设单位名称XXXX农业技术有限公司2、项目建设单位简介XXXX农业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1月,注册资金100万元,法人代表葛东生。经营范围主要包括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与推广;农作物的示范管理;先进农资设备的推广是一家集谷类作物的收购、生产、加工为一体,以绿色食品为主营产品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公司下辖稻谷、荞麦米、小米三个加工厂,拥有自营出口权。2008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269万元,实现利税97万元。现有员工24人,本科学历23人,硕士学历1人。公司成立以来秉承“以科技为生产力推动农业产

2、业发展,提高人们的健康生活品质”的经营理念,通过与国际先进农业企业合作,为国内农业公司提供企业管理、人员培训;通过引进领先的品种、现代化的技术推广,提升行业发展速度,推动产业升级,为生产健康高品质的农产品服务。3、项目建设单位住所 4、项目负责人及联系电话三、项目建设概况1、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1)工程建设改造生产车间2000平方米。新建原材料仓储库房2000平方米。 (2)设备购置年产10000吨玉米膨化粉生产线设备购置。年产1000吨苦荞麦茶生产线设备购置。 检测、仓储以及原有设备技术改造所需设备购置。2、项目建设地点XXXX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3、项目建设期限 2009年5月至2010年

3、4月4、项目建设性质新建项目5、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为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万元,占流动资金的 在项目建设资金全部由建设单位自筹。四、项目编制依据1、201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2、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2008年中央1号文件)3、国家粮食局关于印发粮油加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通知4、农业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品牌化工作的意见(农市发20067号)5、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6、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支持粮油流通业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内财贸20081194号)7、XX

4、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8、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联合引发的粮食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国粮展【2011】224号)9、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背景资料。五、项目编制范围及原则(一)项目编制范围1、根据国际、国内农产品和食品的需求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本项目的可靠性和建设的必要性。2、根据项目建设地区的有利条件和优惠政策,研究项目的可行性。3、通过对建设规模、设备选型、配套设施和生产工艺研究,确定本项目的经济技术方案。4、通过对投资构成和测算、资金筹措、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研究项目的经济合理性。5、根据生产规模和工艺流程及设备的自动化程度,编制企业组织结构、劳动定员和劳动保

5、护方案。6、根据环保、劳动安全、消防的要求,提出项目建设和管理方案。(二)项目编制原则1、本着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原则,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发展趋势确定合理的建设规模。2、充分利用现有的公用工程设施及其它有利条件,对本项目进行合理安排。3、利用国内先进的工艺和设备,实现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坚持实事求是,客观评价的原则,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科学态度对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出恰当的评价。5、按照国家现行有关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进行编制。6、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遵循现行的防火、安全、卫生和劳动保护等有关规定,确保本项目稳定运营,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六、项目主

6、要经济技术指标表表1-1:项目经济技术指标表序号指 标 名 称单 位数 量备注1新增工作人员人562建筑面积m240003总投资万元9103.1固定资产投资万元857.073.2铺底流动资金万元52.93流动资金的30%4资金筹措9104.1企业自筹万元7604.2申请国家补助万元1505营业收入万元4900.00正常年6总成本万元4407.63正常年7年上交营业税金及附加万元50.85正常年8年交纳所得税万元110.38正常年9年实现税后利润万元331.14正常年10税后全部投资回收期年3.84含建设期11投资利润率%36.3912投资利税率%48.5213财务内部收益率%28.6314财务

7、净现值万元1540.50IC8时15盈亏平衡点%41.21七、结论本项目属于农产品深加工项目。项目实施后,首先,可以带动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使农业由传统的资源型逐步过渡到商品型,推动农牧业产业的工业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农副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实现粮油资源的合理利用,引领当地农户增收致富。其次,项目建设单位可充分发挥粮食加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充分利用当地农业产业资源和环境资源优势,增加绿色食品原料供应,满足市场消费需求。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一、产业政策在国家的“十一五”规划第二篇第五章中指出“积极发展品种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

8、更多收益,发展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和其他服务,支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健全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扩大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鼓励优势农产品出口,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在内蒙古自治区“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以玉米、小麦、大豆、油料、杂粮豆(燕麦、荞麦、绿豆等)、水稻等粮油加工为重点,调整粮油加工品种和产品结构,扩大加工转化能力。建设一批优质粮油加工龙头企业,以加工转化为主攻方向,实现从粗加工向精深加工、从单一品种加工向多品种加工、从简单产品向深加工产品转化,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优质粮油生产、加工、转化、运销相结合的新型粮油加工产业链,促进粮油加

9、工产业升级和粮油加工产品的转化增值,提高粮油加工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围绕食品、饲草料、生物化工、医药和农副产品综合利用等重点行业,不断提高粮油加工转化率的同时,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实现企业增效。XX市也提出了加速推进产业化经营,坚持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以发展现代设施农牧业为重点,抓好肉、乳、菜、草、粮产业及基地建设,加大对现有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在玉米、生猪深加工方面培育新的龙头企业,推动基地与龙头企业、加工与市场的有机衔接,带动优势产业快速发展。XXXX农业技术有限公司粮食深加工项目的建设作为农副产品深加工的一部分,是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二、项目区简介XX市位于

10、内蒙古东南部,东北地区西端,是蒙古高原向辽河平原的过渡带,是距北京最近的内蒙古草原。全市东西最宽375公里,南北最长458公里,总面积90021平方公里。“XX”是蒙古语“乌兰哈达”的汉译,因城区东北部有一座赭红色山峰而得名。XX市的前身是昭乌达盟,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实行市管县体制,下辖七旗、二县、三区,属内蒙古自治区直辖市。全市共有30个民族,总人口452.77万人,其中蒙古族77万人。 XX市地域十分辽阔,资源非常丰富,是具有生物和地质多样性的天然博物馆,是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胜地。全市有草原9000万亩,林地3000万亩,森林覆盖率28%。境内有老哈河、西拉沐沦河、乌尔吉沐沦河、叫来河

11、和贡格尔河五大水系,常年蓄水的天然湖泊70余处,其中克什克腾旗达里湖面积为35.7万亩,是内蒙古第三大湖泊。农业是XX市的基础产业,全市耕地面积1760万亩,种植品种除小麦、谷子、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外,还有甜菜、油葵、烤烟、药材等经济作物。牧业生产方面,肉牛、细毛羊、肉羊、白绒山羊、瘦肉型猪、肉鸡、蛋鸡等畜禽养殖在自治区乃至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矿产资源也比较丰富,目前已发现各类矿产70余种,矿点千余处,主要有煤、金、银、铜、钨、铁、石油、莹石、铅锌、大理石等。 XX发展前景广阔,经济潜力巨大,是具有很大后发优势的地区,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前沿阵地,又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涵盖区域。近年来,国

12、民经济持续增长,综合实力进一步提高,2011年,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47.2亿元,增长15.5%,高于全区1.2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区第3位。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第一产业增长7.1%,第二产业增长20.4%,第三产业增长12%。投资、消费稳步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15.1亿元,增长31.4%,高于全区9.9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9.9亿元,增长18.8%,高于全区0.8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地方财政总收入120.6亿元,增长20%,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地方财政总支出272亿元,居全区第2位,增长23.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高

13、于全区3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区第3位。全市经济实现了速度、质量、效益协调同步、快速增长以农牧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为主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农牧业推进种养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设施农业面积逐年扩大,养殖业比重明显上升,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不断提高。经过改革和调整,工业构建起新的产业框架,形成一批新的增长点。第三产业形成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竞相发展的格局,在优化结构、促进增长、增加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加强。通过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绿色屏障初具规模,生态环境整体趋于好转。水利建设力度加大,农牧业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生产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基础设

14、施建设方面,加大了出区跨省公路干道的建设,改造了一批县际、旅游、通乡通村公路,启动建设了赤大、赤通高速公路和赤大白铁路,(其中赤朝高速XX段已竣工),通行能力和通达水平明显提高。实施城乡电网改造工程,为实现城乡同网同价奠定了基础。 科技、教育长足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学技术推广应用步伐加快。全市基本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有10个旗县区实现“两基”达标。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进一步完善。广播电视普及率和覆盖率明显提高。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城乡文化日趋繁荣。体育、新闻出版、就业和社会保障、人口与计划生育等各项事业全面进步。XX区是XX市中心城区,位于北纬4213,东经11853

15、。全区东西长25千米,南北宽14千米。,全区辖1个乡、2个镇、9个街道,18个行政村、98个居委会。总面积506平方公里,全区总人口30.5万人。无霜期从东到西,由140天递减到90天;年平均降水量360毫米左右,属于典型的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XX区的农牧业产业化进程迅速,主要农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农业种植除无公害蔬菜、花卉、苗木、杂粮杂豆等特色农副产品外,还有甜菜、油葵、烤烟等经济作物及丰富的野生草药和山野菜资源。畜牧业资源更为丰富,畜禽饲养在自治区位居前列。羊毛、羊绒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2011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3亿元,增长18.2%;地方财政总收入22.2亿元,增长20.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1亿元,增长34.7%;社会消费品零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