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课内诗歌鉴赏专题阅读答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3437750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课内诗歌鉴赏专题阅读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一课内诗歌鉴赏专题阅读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一课内诗歌鉴赏专题阅读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课内诗歌鉴赏专题阅读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课内诗歌鉴赏专题阅读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课内诗歌鉴赏专题阅读答案一、1.静女中男女青年各具有怎样的性格?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是什么?参考答案:静女一诗写了一对青年男女订时相约、密见幽会的全过程,泄露了男主人公感情的秘密等待恋人时的急切和得以相会时的喜悦。诗歌通过戏剧化的情节,特别是生动的细节描写,如“爱”、“搔首”、“踟蹰”等,把女青年的顽皮、活泼,男青年的忠厚、淳朴,生动地表现出来。2.简析静女中表现手法的运用。参考答案:(1)“赋”的手法。通过“直陈其事”的手法,来叙写所要表现的客观事物和对象。由于选材的真实,描写的细致,表达风格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热爱,因而它一直流传至今不衰。(2)重章复唱的手法。本首诗采用

2、了重章复唱的形式。整首诗三章结构相似,字数相同,句式相同,各章相应位置的字有的虽有不同,但表意相近,这种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手法,既开拓了诗的意境,充实了诗的内容,又加强了诗的音乐性和感染力,加强了所要抒发的感情。(3)采用了双关的表现手法。如“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女”既指彤管,又指姑娘。此处表面上是喜爱“彤管”,其实是借此来表达对姑娘的喜爱痴迷之情。语言含蓄、生动,余味无穷。二、请解释 “复关”这个词的含义和所用的手法。参考答案:“复关”指代住在复关的男子,这是用与人物相关的事物代人,用的是借代,使语言含蓄而有变化。诗歌中多次出现 “复关”这个词,是要表现女子对男子的强烈思念以及对婚事的

3、期待与憧憬,用的是反复,反复的运用,使女子思想感情得到强调。在本章诗歌中,为什么要刻画女主人公一会儿“泣涕涟涟”,一会儿又“载笑载言”?这样的刻画对全诗来说有什么作用? 表现女主人公在恋爱阶段真心切地、热切地爱恋着她的心上人,为后来女主人公被抛弃时的悲伤心理做铺垫。三、1、本诗大量使用叠字,或描绘景物,或刻画形象,或叙述情境,无不生动传神。仿照下面的示例,再从诗中找出两处进行赏析。(4分) 示例:“皎皎”:突出织女星的光辉,使人联想到织女娇艳的容颜。“纤纤”极言手的细长秀美(1分),使人联想到她优雅的体态和温柔的气质(1分)。“脉脉”写默默地用眼睛的凝视来表达藏在内心的思想感情,蕴含织女情感的

4、深沉与专一。(札札、迢迢、盈盈亦可)2、本诗与秦观的鹊桥仙都以“牛郎织女”为题材,试简要分析二者抒发的情感的不同。(6分)答案:迢迢牵牛星写牵牛织女的离隔,抒发的是夫妇的离别之苦。(或:本诗表面是写织女对牛郎的相思,而实际是抒发人世间思妇对远在他乡恋人的离愁别绪。或:深深流露的是对美好人生与理想的憧憬,是对这种人生与理想不能实现的喟叹,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悲哀。)秦观鹊桥仙写的是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就不必朝朝暮暮形影相随。抒发的是对理想而圣洁、永恒而忠贞的爱情的热情歌颂之情。四、1、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一句具有共同意旨的一句是( B )解释:整理以云、鸟自况

5、,追求外无挂碍和内心自由。 2、体会“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深刻含义。提示: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运用比喻、对偶表达自己早有摆脱官场束缚重返故里的强烈愿望,也传达了羁鸟脱网、池鱼归渊的惊喜和快慰。3、诗句写平常之景,抒不平常之情。试结合这一部分加以说明。提示:淳朴自然的园田风光成为同污浊的官场、尘网相对立的理想化的象征形象;自然不但是指丘山、园田的自然环境,而且是整理主观情趣与园田风光的物我交融、心境和谐的精神境界,是复归自然的精神解脱和升华。诗人对人生进行了深刻的总结,决意弃旧图新,归隐农村,全诗描绘了诗人由官场回归农村之后田园生活的无上乐趣,字里行间洋溢着诗人置身于大自然怀抱之中的欢快

6、心情和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之情。这首诗以平淡舒缓的笔调写园田之景,抒隐逸之情,并融入了“守拙归园田”这样颇有哲理的句子,平淡中包含有深厚的情韵,耐人寻味。五、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答:塑造了一个渴望建功立业、求贤若渴的英雄形象。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描写了怎样的一幅画面?答:明月升起 ,星星闪烁,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绕树飞了三圈,哪一枝可以安身呢?(1步)勾画出一幅月夜鹊飞图,(2步)表达了诗人对贤才无法寻找到归宿的惋惜之情。(3步)3、整理在诗歌中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举两例结合诗句分析。比喻,“乌鹊”比喻贤才;“绕树三匝”比喻贤才寻找归宿,却无所依托的情

7、景。用典,“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化用典故,表明诗人对人才的渴求永不止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表明诗人与周公一样有求贤若渴、建功立业的心思。(“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用典,引用诗经的诗句,前两句是求贤不得的忧思,后两句是求贤既得的热忱欢迎。)六、1下列短语中哪一个没有倒装用法?(2分)( B )2.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中,“击”比“飞”好,“翔”比“游”字要好,请写出理由。(4分) “击”字准确、形象地表现出雄鹰展翅迅猛有力地拍打、劲飞的雄姿,“飞”比较平淡;“翔”原是描写鸟儿不扇动翅膀地盘旋的姿态,这里用它来描写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地游动的姿态,同时突出了江水的清

8、澈,用得非常贴切、传神。3.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你认为整理在文中回答没有?(3分)整理在下片做了回答。整理通过回忆年轻时的“峥嵘岁月”,我们“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我们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展示了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含蓄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七、1、上阙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答:娄山关地势很高,西风吹得猛烈,大雁在辽阔的天空中凄厉地叫着,寒霜满地,残月挂在天空。(第一步)勾画了一幅肃杀、清冷的画面。(第二步)表达了词人沉郁悲壮的心情。(第三步)2、许多评论家在评论本词时认为,词上阕中的“

9、碎”字和“咽”字用得妙而传神,请作简要赏析。“碎”:细碎的意思(1步)。指马蹄声细碎杂乱(2步)。表明马蹄声小而急促(3步)。 “咽”呜咽的意思(1步),喇叭声犹如呜咽着,声音低沉而压抑(2步),形容在烈烈的西风中传来若断若续、忽高忽低的军号声显得十分低沉、悲壮(3步)。一个碎字和一个咽字,以有声衬无声,表现出红军行进中的寂静、严肃、敏捷,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总结)3、从全词分析,抒发了整理毛泽东怎样的情怀?答案:全词上阕主要写景,下阕重在抒情。上阕的西风、雁叫、霜晨月、马蹄声和喇叭声,营造了紧张、严肃、剧烈的行军打仗氛围,为下阕表达攻克娄山关的艰难、壮烈衬托,抒发了整理克服战争困难、革命必

10、胜的乐观、无畏的情怀。4、李白曾写过一首忆秦娥,原词的顺序已被打乱,请根据词牌特点和你对该词的理解,将其重新排序。正确的词序应是:秦楼月 咸阳古道音尘绝 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秦娥梦断秦楼月 乐游原上清秋节 箫声咽 音尘绝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八、诗中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两句精警工丽,是历来被人称颂的名句。请简要分析这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答案:采用对比手法(步骤1)。一是色彩对比:彩缎般绚烂的晚霞与白绸般清澄的大江熔铸在一起,红白相衬,对比鲜明,交相辉映。二是动静对比:霞动江静,动静相谐。(步骤2)另外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步骤1)。把霞比作绮,把江比作练,新颖贴切,使原是具体事物的“余霞”、“澄江”更具形象性、可感性。(步骤2) 这些手法的运用生动刻画出一幅优美别致的春江晚晴图(步骤3)。1、 此诗以登山眺望为线索,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答案:本诗以登山眺望为线索,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的春日京城晚晴图,诗人惋惜不得不离开鸟语花香美景的京邑,借以抒发诗人由望京城而引发的依依不舍、思乡之深情。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