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糖类的性质实验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3437531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一 糖类的性质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实验一 糖类的性质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实验一 糖类的性质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实验一 糖类的性质实验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验一 糖类的性质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一 糖类的性质实验(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实验一 糖类的性质实验(一) 糖类的颜色反应一、 目的1、 了解糖类某些颜色反应的原理。2、 学习应用糖的颜色反应鉴别糖类的方法。二、 颜色反应(一) Molisch反应1、 原理 糖在浓无机酸(硫酸,盐酸)作用下,脱水生成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后者能与萘酚生成紫红色物质。因为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对此反应均呈阳性,故此反应不是糖类的特异反应。2、 器材试管及试管架 滴管3、 试剂莫氏试剂 1%葡萄糖溶液 1%果糖溶液 1%淀粉溶液 0.1%糠醛溶液 浓硫酸4、 操作取5支试管,分别加入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1%蔗糖溶液、1%淀粉溶液、0.1%糠醛

2、溶液内各1ML。再向5支试管中各加入2滴莫氏试剂,充分混合。斜执试管,沿管壁慢慢加入浓硫酸1ML,慢慢立起试管,切勿摇动。浓硫酸在试液下形成两层。在二液分界处有紫红色环出现。观察,记录各管颜色。实验二 糖的还原作用一、 目的学习几种常用的鉴定糖类还原性的方法及其原理。二、 原理 许多糖类由于分子中含有自由的醛基及酮基,故在碱性溶液中能将铜、铁等金属离子还原,同时糖类本身被氧化成糖酸及其他衍生物。糖类这种性质常被利用于检测糖的还原性及还原糖的定量测定。 本实验进行糖类的还原作用的试剂为斐林试剂和本尼迪克特试剂。他们是含铜离子的碱性溶液,能使还原糖氧化而本身被还原成红色或黄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生成

3、氧化亚铜沉淀的颜色之所以不同是由于在不同条件下产生的沉淀颗粒大小不同引起的,颗粒越小呈黄色,越大则呈红色。三、 器材试管及试管架 竹试管架 水浴锅 电炉 四 试剂 斐林试剂 本尼迪克特试剂 1%葡萄糖溶液 1%果糖溶液1%蔗糖溶液 1%麦芽糖溶液 1%淀粉溶液五 操作取5支试管,分别加入2ML斐林试剂,再向各试管分别加入1%葡萄糖、1%果糖、1%蔗糖溶液、1%麦芽糖溶液、1%淀粉溶液各1ML。置水浴中加热数分钟,取出,冷却。观察各管溶液的变化。另取6支试管,用本尼迪克特试剂重复上述实验。实验三 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一、 目的 通过氨基酸的分离,学习纸层析法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二、 原理

4、纸层析法是用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的分配层析法。层析溶剂由有机溶剂和水组成。物质被分离后在纸层析图谱上的位置用Rf表示。在一定的条件下某种物质的RF是常数 。三、 器材层析缸 毛细管 喷雾器 培养皿 层析滤纸四、 试剂1、 扩展试剂2、 氨基酸溶液3、 显色试剂五、 操作1、 将盛有平衡溶剂的小烧杯置于密闭的层析缸中。2、 取层析滤纸一张。在纸的一端距边缘2到3厘米处用铅笔划一条直线,在此直线上间隔2厘米作一记号。3、 点样4、 扩展5、 显色 6、计算各种氨基酸的Rf。实验四 蛋白质的呈色反应一、 目的1、 了解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及主要连接方式。2、 了解蛋白质的某些氨基酸的呈色反应原理。3、 学习几种常用的鉴定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方法。二、 呈色反应(一) 双缩脲反应1、 原理 尿素加热至180摄氏度,生成双缩脲并放出一分子氨。双缩脲在碱性环境中能与铜离子结合生成紫色化合物,此反应称为双缩脲反应。蛋白质分子中有肽键,也能发生此反应。(二) 茚三酮反应 (三) 黄色反应三 操作取少量尿素结晶,放在干燥试管中。用微火加热使尿素熔化。熔化的尿素开始硬化时,停止加热,尿素放出氨,形成双缩脲。冷后,加10%氢氧化钠溶液约1ML,震荡混匀,再加1%硫酸铜溶液1滴,再震荡。观察出现的粉红颜色。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