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智能化专业介绍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3437483 上传时间:2023-11-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4.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楼宇智能化专业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楼宇智能化专业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楼宇智能化专业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楼宇智能化专业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楼宇智能化专业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楼宇智能化专业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楼宇智能化专业介绍(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楼宇智能化楼宇智能化是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的西方发达国家, 楼宇智能化早已兴起,但在我国,楼宇智能化还是近年才出现的 新鲜事物,我们根据形势的发展需要,及时组织科研力量,根据 目前的实际国情,研究楼宇智能化这一新课题,并承担了多项大 型建筑的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和实施任务,深受用户好评。一、智能楼宇(Intelligent Building)的概念1、智能楼宇的起源和发展现代社会对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信息传递速度也越来越 快,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世纪,目前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 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技术,而其中信息技术对人们的 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影响最大,信息业正逐步成为社会的

2、主要 支柱产业,人类社会的进步将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近年来,电子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 发展,使社会高度信息化,在建筑物内部,应用信息技术、古老 的建筑技术和现代的高科技相结合,于是产生楼宇智能化。楼 宇智能化是采用计算机技术对建筑物内的设备进行自动控制,对 信息资源进行管理,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它是建筑技术适应现 代社会信息化要求的结晶。1984年美国联合科技的UTBS公司在康涅狄格(Connecticut Stste)州哈伏特(Hartford)市将一座金融大厦进行改造并取 名City Place (都市大厦),主要是增添了计算机设备、数据 通信线路、程控交换机等

3、,使住户可以得到通信、文字处理、电 子函件、情报资料检索、行情查询等服务。同时,对大楼的所有 空调、给排水、供配电设备、防火、保安设备由计算机进行控制, 实现综合自动化、信息化,使大楼的用户获得了经济舒适、高效 安全的环境,使大厦功能发生质的飞跃,从而诞生了世界上第一 座智能化楼宇。自此以后,世界上楼宇智能化建设走上了高速发 展轨道。2、智能化楼宇的基本要求智能化楼宇的基本要求是,有完整的控制、管理、维护和通 信设施,便于进行环境控制、安全管理、监视报警,并有利于提 高工作效率,激发人们的创造性。简言之,楼宇智能化的基本要 求是:办公设备自动化、智能化,通信系统高性能化,建筑柔性 化,建筑管理

4、服务自动化。楼宇智能化提供的环境应该是一种优越的生活环境和高效 率的工作环境:舒适性。使人们在智能化楼宇中生活和工作(包括公共区 域),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均感到舒适,为此,空调、照明、 噪音、绿化、自然光及其他环境条件应达到较佳或最佳状态。高效性。提高办公业务、通信、决策方面的工作效率,节省 人力、时间、空间、资源、能耗、费用,以及建筑物所属设备系 统使用管理的效率。方便性。除了集中管理,易于维护外,还应具有高效的信息 服务功能。适应性。对办公组织机构、办公方法和程序的变更以及设备 更新的适应性强,当网络功能发生变化和更新时,不妨碍原有系 统的使用。安全性。除了要保证生命、财产、建筑物安全

5、外,还要考虑 信息的安全性,防止信息网中发生信息泄露和被干扰,特别是防 止信息数据被破坏、被篡改,防止黑客入侵。可靠性。选用的设备硬件和软件技术成熟,运行良好,易于 维护,当出现故障时能及时修复。3、智能化楼宇的功能从楼宇智能化的功能角度看,楼宇智能化提供的功能应包 括:具有信息处理功能,而且信息范围不只局限于建筑物内,应 该能在城市、地区或国家间进行。能对建筑物内照明、电力、暖通、空调、给排水、防灾、防 盗、运输设备进行综合自动控制。能实现各种设备运行状态监视和统计记录的设备管理自动 化,并实现以安全状态监视为中心的防灾自动化。建筑物内应具有充分的适应性和可扩展性。 它的所有功能应能随技术进

6、步和社会需要而发展。4、智能化楼宇的优越性和普通建筑相比,智能化楼宇的优越性体系那体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具有良好的信息接收和反应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建筑物的安全、舒适和高效便捷性。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对空调、照明等设备的有效控制,不 但提供了舒适的环境,还有显著的节能效果(一般节能达15 20%)。节省设备运行维护费用。一方面系统能正常运行,发挥其作 用可降低机电系统的维护成本,另一方面由于系统的高度集成,操作和管理也高度集中,人员安排更合理,从而使人工成本降到最底。满足用户对不同环境功能的需求。高薪技术的运用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5、智能化楼宇的定义什么样的建筑才算是智能化楼宇?目前世界

7、上的对楼宇智 能化的提法很多,欧洲、美国、日本、新加坡及国际智能工程学 会的提法各有不同,其中,日本的国情与我国较为相近,其提法 可以参考,日本电机工业协会楼宇智能化分会把智能化楼宇定义 为:综合计算机、信息通信等方面的最先进技术,使建筑物内的 电力、空调、照明、防灾、防盗、运输设备等协调工作,实现建 筑物自动化(BA)、通信自动化(CA)、办公自动化(0A)、安 全保卫自动化系统(SAS)和消防自动化系统(FAS),将这5种 功能结合起来的建筑,外加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SCS),结构 化综合网络系统(SNS),智能楼宇综合信息管理自动化系统(MAS) 组成,就是智能化楼宇。二、楼宇智能化5A

8、系统详细解释补充楼宇智能化系统(BAS)的主要组成楼宇自动化系统负责完成大厦中的空调制冷系统、变配电系 统、照明系统、供热系统及电梯等的计算机监控管理。楼宇自动 化系统由计算机对各子系统进行监测、控制、记录,实现分散节 能控制和集中科学管理,为大厦中的用户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为大厦的管理者提供方便的管理手段,为大厦的经营者减少能耗 并降低管理成本,为物业管理现代化提供物质基础。它的主要控 制部件如下:空调监控系统:其监控要求为:温度控制、湿度控制、新风、 回风、排风的控制、制冷器的防冻监控、过滤器的状态监测、风 机的状态及故障报警 冷冻站监控系统:包括对冷却水泵、冷却 塔风机的自动控制,以及

9、冷水机组台数的节能控制和冷冻水系统 的压差控制,还包括中央管理站对冷冻站的控制,因此需解决如 下问题:冷却塔风机运行状态监测,控制和故障报警、冷却水泵 运行状态监测,控制和故障报警、冷水机组冷却水进水温度监测 及控制、冷却水泵运行状态监测,控制及故障报警、冷水机组冷 却水出水温度,流量监测及控制、分水器,集水器压差监测和控 制、冷水机组运行状态监测,控制和故障报警 给排水监控系统: 对大厦生活用水、消防用水、污水、冷冻水箱等给排水装置进行 监测和启停控制。其中包括压力测量点、液位测量点以及开关量 控制点,并要求显示各监测点的参数、设备运行状态和非正常状 态的故障报警,并控制相关设备的启与停。

10、变配电监控系统:包 括低压配电系统、计算机不间断UPS电源系统、冷冻站配电、变 压器、高压系统和高压二次线中的各个点进行监测控制。它主要 包括电流量、电压量、有功电度、无功电度、功率因数、温度等 的测量和开关量的控制,并要求实时监测和计量供电系统的运行 参数,显示主接线图、交直流系统和 UPS 系统运行图及运行参数, 对系统各开关变位和故障变位进行正确区分,对参数超限报警, 并对事故、故障进行顺序记录,可查询事故原因,并显示、制表和 打印,可绘制负荷曲线,并显示、打印运行报表 热力站监控系统: 由中央监控系统监测热交换器的热水出水温度、热水流量和控制 热水泵的启停 照明监控系统:由中央监控系统

11、按每天预定的时 间顺序进行开关控制,监视其开关状态,工作状态可用文字、图形 显示,并经打印机打印。 安全防范监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是智 能大厦必不可少的部分,它为大厦提供了安全监视、侵入报警、 出入门控制管理。安全监视系统采用微机控制矩阵系统,集中完 成视频切换控制、水平/俯仰/变焦控制及自备检测功能。系统可 设分控键盘便于管理。安全监视系统技术主要表现为:侵入报警 系统通过各类传感器,如主动红外探测器、被动红外探测器、红 外微波双鉴探测器、玻璃破碎传感器、振动传感器,以及各类手 动、脚动开关等,可获得大厦的主要通道、出入口、重要部位及 周边的情况,以利防范工作。出入门控制系统是对出进门的人员

12、 进行识别和选择,即所有人员的出入都得到监控。系统识别人员 的身份后,根据所储存的数据决定是否允许其出入。每一项出入 都作为一个事件记录存储,根据需,这些数据可以有选择的输出。 整个防范系统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当侵入报警或出入门非授权 侵入时,在中央控制室接到有关报警信息,通过信息交换,安全监 视系统打开报警地点附近的摄像机,并切换到指定监视器上监视, 同时打开视频录像机自动记录现场情况,以便查询使用。背景音 乐、消防广播系统:消防系统的设计必须征询公安、消防部门并 得到认可,切不可自作主张,自行其事。设计的要点为:背景音乐 系统主要为大厦工作区及公共场所提供平时播放背景音乐、语音 广播等 功

13、能。当发生火灾或紧急事故时,则可作为事故报警广播, 引导疏散,指挥处理事故。公共广播音响的设计应与消防报警系 统相互配合,实行分区控制。在出现非常事件或火灾时,系统能够 接受消防中心的强制切换,并自动投入事故广播和火灾报警广播, 将着火区平时播放的背景音乐立即切换为事故广播。在技术性能 上要求扬声器基本上按间隔等于22.5倍层高的要求分布;满 足消防报警的要求,即扬声器间隔小于25米,功率不小于3W,能 满足实现本层和上下两层的同时报警; 性能上要求最大响度不小 于80分贝,声场均匀度不小于8分贝,语音清晰大于85%。FA火 灾报警消防系统:该系统将涉及建筑设计、保卫和公安部门,这 些部门需要

14、协调努力。掌握的原则是:充分了解厂商的产品性能 特点、厂商的现场安装技术支持程度、公安、保卫、楼宇建筑者 和用户对产品的认可度、性能/价格比。MA大楼信息管理自动 化:这是对各个系统集成后的集中监控管理,掌握的原则是权限集中、界面友好、灵敏度高、反应快速、功能齐全。 5.2 通信自动化系统(CA)系统组成通信自动化系统是智能大厦的中枢神经,它集成了电话、 计算机、监控报警、闭路电视监视、网络管理等系统的综合信息 网。智能大厦通信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内容是:综合 BA、CA、OA、MA、FA 的通信需要,统一考虑通信网络的 设计与施工。 选择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对大厦进行综合布 线。 对通信自动化

15、系统的计算机网络提出的要求有:标准化和规范化:选择符合工业标准或事实工业标准的网络 通讯协议、操作系统、网管平台、系统软件、网络通信介质、网 络布线、联接件及布线所用的材料、器件、器材。布线施工过程 中也必须遵守国际上通用的网络工程规范及国家建筑、电气工程 实施标准。采用标准化、规范化设计,系统才具有开放性,才能保 证用户能在系统上进行有效的开发,并为以后的发展提供一个良 好的环境。 先进性与成熟性:为了确保整个通信网络系统和楼 宇管理系统结构的技术先进性、可靠性,选择合理的、实用的、 便于扩展与升级的网络拓扑结构和技术先进、有信誉保证、并得 到广大用户认可的可靠厂家的产品。 安全性和可靠性:

16、楼宇自 动化管理、通信网络和办公自动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需要 在软、硬件两个方面采取措施,以保证整个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 首先要保证作为基础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的安全与可靠。从结 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方案设计到材料与器材的选择,以及工程实施 各个阶段都必须考虑到影响整个系统安全、可靠性的各种因素。 结构化综合布线施工完成后,必须按照标准严格进行有关参数的 测试。软件方面则按照系统类型、数据类型加密、设置权限等手 段实现系统的安全性 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楼宇自动化管理、 计算机网络和办公自动化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在设计组建时, 必须采用先进的、标准的、用户界面良好的管理软件,合理的设 备布局,做到走线规范、标记清楚、文档齐全,以便提供对整个系 统的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 灵活性和可扩充性:为了保证用户 的已有投资及用户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整个系统必须具有灵活 的结构,并留有合理的扩充余地,以便用户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