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访经验总结冯雪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3436693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家访经验总结冯雪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家访经验总结冯雪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家访经验总结冯雪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大家访经验总结冯雪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大家访经验总结冯雪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家访经验总结冯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家访经验总结冯雪(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功,我们共同创造-“大家访”经验总结岐山县第一初级中学 冯雪家访是教师走进学生家庭,对学生进行的一种访问,也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补充。它是教师关爱学生的一种表现,也是教师与家长交换意见的途径,达到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它作为维系教师、父母、学生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通过家访,可以保证学校“两条腿”平衡走路,促使学生健康发展。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教育过程中要充满期待,如果把一份爱心放在家访中,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培养一个学生是需要家长,老师,学生自己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和教育方法我们如何了解,这就需要家

2、访作为桥梁,进行沟通交流。在家访的过程中,我感受到家长们对老师的尊重与信赖,同时还有对子女的殷切希望。我们详细地了解了孩子的家庭结构、成长经历、学习环境、在家表现,并听取了家长对孩子的一些想法、打算,对教师的意见、希望,同时,家长也通过家访了解了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了解了班级的总体情况,更清楚自己孩子的优势和劣势,使家庭教育更具针对性,并通过与老师的交流,更好地和老师配合,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对于在三尺讲台上已经站立了快二十年的我而言,此次“大家访”活动,让我受益匪浅。具体地反思体会有以下几点:一、必须关注留守儿童问题。早在几年之前“留守儿童”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教

3、育教学的重中之重。就我们八年级来看,就有许多留守儿童,他们大多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代管,他们在缺乏父母关爱的同时,又接收着老年人对他们的宠溺,这让学生的心理更加放纵。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养成好动,不遵守纪律,打架闹事,不爱学习的坏习惯,让学校教育工作难上加难,他们的教育问题对我们教师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通过这次“大家访”活动,让我在教学以及管理班集体活动当中能够摸清对象,对症下药,并且能够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这些学生能够转变态度,真正融入到学校生活之中。二、学生需要家长、老师、学校共同督促。在家访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家长要求老师对孩子进行严格教育管理。必须注重对孩子学

4、习习惯的培养。有很多学生在班上学习成绩每次只考了几十分,属于典型的学困生。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家长对他们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家访过程中,很多家长对我说:“孩子回家后根本就不听父母的话,只听老师的话,老师一定要管得严一些。”他们把教育的责任与希望全部寄托到老师的身上。可怜天下父母心,让家长放心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但是,学生的成长是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教育的结果,家长在这方面也应该多为孩子提出一些建议,更好的辅助学生的成长。比如我家访中有的家长说到,学生学习任务太轻,学生平日不愿意做课外的学习,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向家长明确指出,我们所指的“家长的配合”并不是指要家长再一次充当老师的角色,检查作

5、业并不一定要检查学生作业的对错,只需观察学生是否认真的完成了作业,以便及时的了解学生学习的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如果学生字迹潦草那必定是学习上出现了问题。三、提醒家长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家长往往更关心学生的学习以及健康,很容易忽略学生心理健康。学生进入初中,逐渐进入青春期,青春期叛逆、早恋、学习压力陡增等问题会越来越普遍。遇到问题,家长也会感到措手不及,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往往会粗暴对待,特别是在学生青春期叛逆和早恋这两个问题上,如果家长早有准备,就可以对学生进行正确是引导和教育,效果肯定也会更好。因此,给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建议十分重要,可以及时地避免孩子心理问题的产生。可见,学生成长的过

6、程中,家长也需要同时成长和学习。四、重视家访效果的反馈。在家访后更要留心观察学生变化,检验家访的效果。家访后加强对学生的督导,以巩固家访效果。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尤其是后进生的进步往往不是一步到位的,必然有一个反复的过程。家访后,不能对学生不闻不问,你不要认为家访完成就意味着完成了一项任务,这是不对的。可以说,这样的家访反映在学生身上的效果不会非常理想。家访后,老师应及时对学生加以督导,这是家访整个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因为家访必定引起学生心理不同程度的影响,学生可能会因此而重振旗鼓决心改变缺点,也有可能在一段时间过后,被惰性影响,重复过往的错误,这样就不能达到家访的效果。五、 构建与学生家

7、长沟通的渠道。通过家访,我们与学生家长之间建立起沟通渠道,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家长的想法,解除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疑惑和不解。比如在家访的过程中,有些家长担心孩子在校期间的行为表现,担心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等。为此,我们同这些家长说明学校各方面情况及对学生的要求,与家长达成共识,给学生定下合理的规则。通过与家长的沟通,遏制了部分学生行为表现差,抄作业等坏习惯。另外,大家都知道,现在的独生子女比较多。因此,我还和这些家长们探讨了“如何加强对独生子女的正确教育”这一问题。一、要讲究家庭教育的艺术性。尊重、信任孩子,促进孩子主动发展。尊重、信任现代教育的第一原则,它意味着爱护孩子纯洁的心灵,支持孩子的决定

8、。孩子的内心世界很丰富,要了解孩子,只能用心换心,用信任赢得信任。更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尊重孩子的人格,促进孩子主动发展。尊重人格是不分时间、地点的,也不分优点多还是缺点多。如果一位家长在孩子有成绩时就尊重他,在出现问题时就不尊重他,这就做错了。因此,我们切不可为了自己的尊严,伤害孩子的自尊。二、建议家长“藏起一半的爱”。藏起一半爱,不是丢失一半爱,而是爱的更深沉,更艺术,更理智。把超量的爱、超量的呵护降降温,不让孩子感觉到他在家里是众人爱护、保护的“小熊猫”,他只是家庭的一个普通成员。他应该很能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助做。家长呢,不应该让孩子有过分的依赖心理,应该帮助孩子成功,经常

9、鼓励孩子。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能力。这样既减轻了家长的负担,又长了孩子的能力。这样的爱才是理智的。三、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自理能力是在生活过程中得到发展的。孩子只有更多的参与到个人事务的处理过程中,才能发展他们的个人事务自理能力。在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决策,自己去做。在做中,孩子自己去思考,去体验,去成长。成长需要时间,孩子可能第一次做的不好,当他尝试的时候,等着他,鼓励他;当他苦恼的时候,安慰他,帮助他;当他进步的时候,表扬他,鼓励他;当他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他适当的方法引导。相信孩子在家长的支持下会做的很好。四、家长应创造条件,给孩子交往的机会。家长要鼓励孩子多与同龄人交

10、往,让孩子在伙伴群体中成长。交往对象可以是住家邻近的同班同学,同校同学;能与亲戚朋友家的孩子交往更好。交往的内容可以是游玩,学习,也可以是共同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庆祝节日等。交往中应提倡、教育孩子们互相帮助,团结友爱。交往的时间要安排好,形成规矩。家长之间也要经常联络,共同协商管理措施,千万不能怕麻烦采取“放羊式”。初中阶段,要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如果家长有空闲时间,也可以尽量参与孩子们的活动。五、重视家长的榜样作用。托尔斯泰说:“在一个家庭里,只有父亲能自己教育自己时,在那里才能产生孩子的自我教育。没有父亲的先锋榜样,一切有关孩子进行自我教育的谈话都将变成空谈。”你孝敬老人,子女才能孝敬你;你

11、下岗择业时充满自信,子女才可能面对挫折不断追求。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家长的人格力量是最重要的教育因素。所以,作为家长必须重视榜样的作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事做起,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和教育孩子。六、注意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引导孩子和谐发展。每个家庭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是多个亲情关系的组合。家庭教育也不是单独存在于哪一个人的身上。因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作为家长,在对待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要达成一致,必须多沟通,交流,互相支持,千万不能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把分歧暴露给孩子。其实分歧没有关系,关键是我们要正确面对,达成一致,这样才能给孩子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

12、庭环境。在整个家访过程中,我发现大部分家长不管是本身文化程度或高或低,不管家庭的经济条件如何,对孩子的学习都很重视。虽然他们都是爷爷奶奶辈的家长,但是对于孙子孙女的学习仍然很关注,谈话中,反复在叮嘱老师对自己的孩子一定要严加管教。因为能力有限,有些家长对于孩子的作业不能帮任何忙,也希望老师对学生的学习多费点心。孩子只要在学校有任何不对的地方,随时可以与家长取得联系,保证配合好老师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很感谢老师的辛苦的培育。作为一名平凡的教师,学生和家长对你的理解、认可、肯定、支持是最宝贵的,里面包含素不相识的能温暖人心的爱,它让人满足、快乐。家访很累,但我学到也得到很多宝贵的东西,让我感到真正的快乐。 总之,通过这次家访,不仅能够广泛听取社会对我校教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给学校,也让我在走访过程中,更加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在今后的教学中与学生沟通更加融洽。当然,家访中也出现了各种值得反思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也激励了我要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改进,不断成长,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和爱护。成功,让我们共同来创造吧! 成功,我们共同创造-“大家访”经验总结岐山县第一初级中学冯雪2014年6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