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心理咨询师高频考点题含解析答案(五)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3436449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3.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心理咨询师高频考点题含解析答案(五)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5年心理咨询师高频考点题含解析答案(五)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5年心理咨询师高频考点题含解析答案(五)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5年心理咨询师高频考点题含解析答案(五)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5年心理咨询师高频考点题含解析答案(五)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心理咨询师高频考点题含解析答案(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心理咨询师高频考点题含解析答案(五)(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年心理咨询师高频考点题含解析答案(五)【单选题】736、 在海德的P-O-X模型中,两种关系否定,一种肯定,则存在()。A、 不平衡状态B、 平衡状态C、 强平衡状态D、 弱平衡状态下载鸭题榜只做考试概率高的题,考前冲刺提分40分【答案】 B【考点】态度形成与态度转变【文字解析】鸭题榜手机APP专注提高考生通过率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社会心理学中有关态度转变的海德的平衡理论的掌握情况。该理论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态度转变中的作用。海德认为,在人们的态度系统中存在某些情感因素之间或评价因素之间趋于一致的压力,如果出现不平衡,则倾向于朝向平衡转化。在态度转变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倾向于遵循“

2、费力最小原则”,即个体尽可能少地转变情感因素而维持态度平衡。海德提出P-O-X模型来说明他的观点。P(person)代表个体,O(other)代表他人,X代表评价的事物。他认为P、O、X三者问有两种关系:肯定或否定关系。海德指出:如果三种关系从各个方面看都是肯定的,或两种是否定的,一种是肯定的,则存在平衡状态。若三种关系都是否定的,或者两种关系是肯定的,一种是否定的,则存在不平衡状态。在P-O-X模型中,P-O之间的关系最重要。P-O联系为肯定时的平衡为强平衡,不平衡为强不平衡。而P-O联系为否定时,平衡为弱平衡不平衡为弱不平衡。因此,题干中两种关系否定,一种肯定,则存在平衡状态,但是是强平衡

3、还是弱平衡则无法肯定。【多选题】737、 关于亲合动机,正确的说法包括()。A、 焦虑会增强人们的亲合动机B、 悲惨情境会加强人们的亲合动机C、 恐惧会增强人们的亲合动机D、 外界压力会加强人们的亲合动机下载鸭题榜只做考试概率高的题,考前冲刺提分40分【答案】 BCD【考点】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文字解析】鸭题榜手机APP专注提高考生通过率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社会心理学中亲合动机的掌握情况。亲合是个体害怕孤独,希望与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系的一种心理倾向。群体在面临外界压力的情境中,其成员会产生亲合的需要。压力越大,群体成员的亲合动机越强。此外,悲惨的情境也能加强人们的亲合动机。从亲合产生的

4、心理背景看,亲合与人的情绪状态有密切关系。恐惧是现实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恐惧情绪越强烈,亲合倾向越明显;焦虑是非现实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高焦虑者亲合倾向较低(选项A有误),因为在焦虑状况下,与他人在一起不但不能减少焦虑,反而可能增加焦虑。最后一点,出生顺序是影响亲合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有研究发现,长子、长女在恐惧时的合群倾向,要比他们的弟妹们更明显,在同一家庭中,这种合群倾向按出生顺序递减。这可能是因为在多子女家庭中,双亲对第一个孩子的关心、照料更多,使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较大。【单选题】738、 一般来说,最能表现个体真实心态的身体语言是()。A、 面部表情B、 目光C、 身体运动D、 妆饰下载

5、鸭题榜只做考试概率高的题,考前冲刺提分40分【答案】 B 【考点】沟通与人际关系【文字解析】鸭题榜手机APP专注提高考生通过率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社会心理学中体语沟通的掌握情况。眼睛是最有效地显露个体内心世界的途径,人对目光很难做到随意控制,人的态度、情绪和情感的变化都可以从眼睛中反映出来。个体的情绪变化首先反映在瞳孔的变化上,人的情绪由中性向愉悦改变时,瞳孔会不自觉变大,看到让人厌恶的刺激时,人的瞳孔会明显缩小,眼睛是内心情感的灵敏指标器。目光接触是最重要的体语沟通,人际沟通如果缺乏目光接触会成为一种令人不愉快的困难过程。面部表情是另一种可以完成精细沟通的体语形式,经过训练,人能较为自如地控制

6、自己的表情肌,因而面部表情表达的情感状态可能与实际情况不一致。最后,一般情况下,人们的目光与面部表情是一致的,均与其内在心态对应,但在特殊情况下,个体的目光与面部表情会出现分离,此时,表达个体真实心态的有效线索是目光而非面部表情。【多选题】739、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图式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是通过()形式进行的。A、 整合B、 平衡C、 顺应D、 同化下载鸭题榜只做考试概率高的题,考前冲刺提分40分【答案】 CD【考点】发展心理学【文字解析】鸭题榜手机APP专注提高考生通过率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发展心理学中皮亚杰的理论的掌握情况。皮亚杰认为智力的本质是适应,“智慧就是适应”,“是一种最高级形式的适应”

7、。他用四个基本概念阐述他的适应理论和建构学说,即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1)图式。图式即认知结构。“结构”不是指物质结构,是指心理组织,是动态的机能组织。图式具有对客体信息进行整理、归类、改造和创造的功能,以使主体有效地适应环境。图式的这种认知结构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并经历着不断建构的过程。而认知结构的建构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进行的。(2)同化。同化是主体将环境中的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同化过程是主体过滤、改造外界刺激的过程,通过同化,加强并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同化使图式得到量的变化。(3)顺应。顺应是当主体的图式不能适应客体的要求时就要改变原有图式,或创造新的图式,

8、以适应环境需要的过程。顺应使图式得到质的改变。同化表明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顺应表明主体得到改造的过程。通过同化和顺应建构新知识,不断形成和发展新的认知结构。皮亚杰强调主体在认知发展建构过程中的主动性,即认知发展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建构过程,而平衡是主动建构的动力。(4)平衡。平衡是主体发展的心理动力,是主体的主动发展趋向。皮亚杰认为,儿童一生下来就是环境的主动探索者,他们通过对客体的操作,积极地建构新知识,通过同化和顺应的相互作用达到符合环境要求的动态平衡状态。皮亚杰认为主体与环境的平衡是适应的实质。2015.6.3【单选题】740、 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认为()。A、 心理发展

9、是指低级心理机能的发展B、 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由社会文化历史因素决定的C、 心理发展是一个外化的过程D、 心理发展取决一个人的成长经历下载鸭题榜只做考试概率高的题,考前冲刺提分40分【答案】 B【考点】发展心理学【文字解析】鸭题榜手机APP专注提高考生通过率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发展心理学中维果茨基文化历史理论的掌握情况。维果茨基创立的文化历史理论指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由社会文化历史因素决定的。他认为,心理的实质就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表现为:(1)社会文化活动是智力发展的源泉。儿童主体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社会交往)决定着儿童个体的心理发展。因此儿童活动的质量、

10、社会交往的质量也就决定着儿童成长的质量。 (2)以语言为中介使心理活动发生质变。维果茨基认为,各种符号是人类的精神生产工具(心理工具)语言符号是使心理活动得到质变的中介。儿童掌握了语言,才能真正使低级心理机能转化为高级心理机能。【多选题】741、 少年期的自我中心性可以用()等概念来表征。A、 独特自我B、 重要他人C、 假想观众D、 内在自我下载鸭题榜只做考试概率高的题,考前冲刺提分40分【答案】 AC【考点】青春发育期的心理发展【文字解析】鸭题榜手机APP专注提高考生通过率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发展心理学中少年期的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的掌握情况。“自我中心”现象是皮亚杰最先发现和提出的,是皮亚杰

11、描述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的术语。幼儿自我中心现象是以自我的感受、自我的认知来理解他人的感受和认知的现象。而少年儿童的自我中心性表现与皮亚杰的原意不同,它是以人际关注和社会性关注为焦点,把自己作为人际和社会关注的中心,认为自己的关注就是他人的关注。少年儿童的自我中心性,可以用“独特自我”与“假想观众”两个概念来表征。2015.6.4【单选题】742、 记忆广度达到巅峰是在个体的()。A、 幼儿期B、 童年期C、 少年期D、 青年期下载鸭题榜只做考试概率高的题,考前冲刺提分40分【答案】 C【考点】青春发育期的心理发展【文字解析】鸭题榜手机APP专注提高考生通过率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发展心理学中少年期

12、记忆发展的掌握情况。少年期个体的记忆广度达到一生中的顶峰。一项记忆广度的研究,即从婴儿期至老年期毕生的发展研究结果表初中阶段的记忆广度成绩是一生中最高(11.04)的,超出大学阶段的水平(9.4)。【多选题】743、 妄想的特点包括()。A. 以迅速变化的联系作为依据的思维B. 坚信不移C. 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D. 自我卷入下载鸭题榜只做考试概率高的题,考前冲刺提分40分【答案】 BCD【考点】常见心理异常的症状【文字解析】鸭题榜手机APP专注提高考生通过率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变态心理学中妄想概念的掌握情况。妄想属于思维内容障碍,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它的特点是:第一,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第二,对荒唐的结论坚信不疑,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知识教育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纠正这种荒唐结论;第三,具有自我卷入性,以自己为参照系。而以迅速变化的联想作为依据(随境转移)的思维是思维奔逸的特点(属于思维形式障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