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抗生素分类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3423687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抗生素分类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常见抗生素分类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常见抗生素分类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常见抗生素分类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常见抗生素分类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抗生素分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抗生素分类(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见抗生素分类氨基糖甙类:丁胺卡那 阿米卡星 庆大霉素头抱类:I代:头抱唑啉II 代: 头孢呋辛III 代: 头抱他定 头抱曲松 头抱哌酮 头抱噻肟W代:头抱吡肟广谱半合成青霉素:氨苄西林 哌拉西林 替苄西林 耐青霉素霉青霉素:苯唑西林复合青霉素制剂:特美汀 奥格门汀 优力新 特治星 加酶抑制剂抗生素:舒普深喹诺酮类: 诺氟沙星 环丙沙星 左氧氟沙星 司帕沙星 非典型0内酰胺类:氨曲南 亚胺培南 头抱美唑肽类:万古霉素 替考拉林(主要作用于阳性球菌) 呋喃类: 呋喃妥因阿奇大环内酯类:红霉素 罗红霉素 克拉霉素 交沙霉素 霉素磺胺类: 复方新诺明多粘菌素类:多粘菌素 B林可酰胺类: 克林霉素(

2、氯洁霉素) 林可霉素 四环素类:强力霉素 美满霉素 链阳菌素类:奎奴/达福(主要作用于阳性球菌)二唑烷酮类:利奈唑脘(主要作用于阳性球菌)注:特美汀替苄西林/克拉维酸奥格门汀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优力新氨苄西林/舒巴坦特治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舒普深头孢哌酮/舒巴坦奎奴/达福、利奈唑脘、呋西地酸(分类尚不明确)主要用于多 重耐药的葡萄球菌菌株,对于多重耐药的葡萄球菌菌株,可先考 虑使用以上三种抗生素,其次再考虑使用万古霉素。抗菌药物目录简介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与进展简介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与进展展开编辑本段简介【英文】 Antimicrobial agents【解释】抗菌药物一般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

3、药物,包括各种抗 生素、磺胺类、咪唑类、硝基咪唑类、喹诺酮类等化学合成药物。由细菌、 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经培养而得到的某些产物,或用化学半合成法制造 的相同或类似的物质,也可化学全合成。 抗菌药物在一定浓度下对病原体 有抑制和杀灭作用。抗菌药主要分为八大类,其中P 内酰胺类包括青霉素类、头抱菌素 类、碳青霉烯类、含酶抑制剂的P 内酰胺类及单环酰胺类等;氨基糖苷 类;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叶酸途径抑制剂类;氯霉素;糖肽类包括 万 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应用需根据不同的感染性 疾 病进行合理选择。抗菌药编辑本段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与进展一. 合理使用抗菌素在明确指征下选用适宜的抗

4、菌素,并采用适当的剂量和疗程,以达到 杀死致病菌、控制感染,同时采取各种相应措施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和防 止不良反应的发生,尤其是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二. 不合理使用抗菌素的诸方面:选用对病原菌或感染无效、疗效不强的药物;量不足或过大;病原菌 产生耐药后继续用药;过早停药或感染控制已多日而不及时停药;产生耐 药菌二重感染时未改用其他有效药物;给药途径不正确;发生严重性或过 敏反应时继续用药;不确当的联合应用抗菌素;依赖抗菌素的抗菌作用而 忽视必要的外科处理;无指征或指征不强的预防用药;忽视疗效/价格比。三. 合理用药涉及的问题:应用抗菌素及联合用药的适应症;抗菌素的药动学和药效学;抗感染 的经

5、验用药;抗菌素的剂量、疗程和给药方法;抗菌素的不良反应和防治; 细菌耐药性的变迁与预防;特殊情况下抗菌素的应用等等。四. 抗菌素应用的基本原则:1. 及早确立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2. 熟悉选用药物的适应症、抗菌活性、药动学和不良反应。3. 按照患者的生理、病理和免疫等状态而合理用药。4. 常用抗菌素的合理使用。5. 选用适当的给药方案、剂量和疗程。6. 下列情况抗菌素的应用要严加控制或尽量避免:预防用药、皮肤、 粘膜的局部用药;病毒感染或发热原因不明者;联合采有抗菌药物。7. 强调综合性治疗措施的重要性;五. 抗生素的经验应用:在病原菌未明时,早期应用抗菌素进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非常重要;

6、选用广谱的抗菌素,尽量选用杀菌剂;在重症感染中则往往采取联合用药, 常用的杀菌剂有P -内酰胺类、氨基糖甙类、氟喹诺酮类、多肽类等;在特 定感染中:磺胺类药、克林霉素、甲硝唑以及利福平等应用较广泛。抗菌 素经验性应用时,应根据临床资料判断可能的病原菌来选用抗菌素。不同 类的广谱抗菌药物在抗菌活性方面存在差异,应根据药物的适应症、抗菌 活性以及耐药的变迁等因素来选用抗菌素。常用抗菌素的抗菌活性:青霉素: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球菌、嗜血杆菌属以及各种致病 螺旋体和大多数牛放线菌。分类:青霉素 G,苯氧青霉素,耐霉青霉素(苯 唑西林),广谱青霉素(氨苄西林、氧哌嗪青霉素),作用于革兰氏阴性 菌的青

7、霉素(美西林和替莫西林)。头抱霉素:抗菌作用强、耐青霉素酶、临床疗效高、毒性低、过敏反 应少,可分为三代:第一代主要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和某些革兰氏阴性菌的 感染,对p -LA的耐受较差。第二代对大多数p -LA稳定,抗菌谱较第一 代广,对革兰氏阴性菌的作用较强,但对肠杆菌属和绿脓杆菌的活性较差。 第三代对大多数p -LA稳定,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活性甚强,但对 G+球菌的 作用不及第一、二代强。其中头抱哌酮和头抱他啶对绿脓杆菌有良好作用, 头抱三嗪的半衰期较长,达8小时。头霉素类:头抱西丁,对革兰氏阳性、阴性及厌氧菌或需氧菌均有较 强活性,对p -LA高度稳定。单环p -内酰胺类抗菌素:氨曲南,对革

8、兰氏阴性菌作用强,对酶稳定, 交叉过敏发生率低。氨基糖甙类:对葡萄球菌属、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有良好活性,某些 对结核杆菌和其他分支杆菌属有作用,不同品种之间可存在交叉耐药性, 有耳、肾毒性,并可有神经肌肉接头的阻滞作用,有抗菌素的后作用。四环素类:米诺环素、多西环素、四环素、土霉素。抗菌谱广,口服 方便。对立克次体、支原体、非典型分支杆菌和阿米巴原虫敏感。氯霉素类:氯霉素。大环内脂类: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及厌氧菌、军 团菌、支原体、衣原体。组织浓度高。有不完全的交叉耐药性。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革兰氏阳性菌和厌氧菌。多肽类: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主要对各种革兰氏阳性菌有强大 抗

9、菌作用:MRSA、MRSE和肠球菌。氟喹诺酮类:第一代:奈啶酸;第二代:吡啶酸;第三代:依诺沙星、 氧氟沙星、培氟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等等。特点:广谱,对多重耐 药(其他抗菌素)有良好抗菌活性,体分布广,组织浓度高,蛋白结合率低(14 - 30% ),大部分由肾排出,尿药浓度高,半衰期长,口服吸收良 好,有抗菌素的后续作用。各品种之间有一定的交叉耐药性。六外科预防用药:1. 外科手术后预防用药的适应症:手术视野有显著传染;手术范围大、时间长、传染机会大,异物植入 手术,如:人工心瓣膜移植;手术涉及重要器官,易发生感染造成严重后 果;高龄或免疫缺陷患者。2. 预防用药的抗菌素选择条件:安全有

10、效;不良反应少;易于给药; 价格低。3. 抗菌素的给药时间:在手术前30分钟内或麻醉开始时静注。4. 用药的期间:V 24小时。5. 不同器官组织手术时,抗菌素的选择:抗菌剂;针对主要的可能 致病菌。七抗菌素的联合疗法:联合用药的适应症:较单独用药更为严格: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单一抗菌素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单一抗菌素 不能有效地控制的混合感染;较长期用药细菌有产生耐药的可能;联合用 药使病毒性较大的药物的剂量得以减少。抗菌素的分类:繁殖期杀菌剂:青霉素类、头抱菌素类、万古霉素、泰能、氟喹诺硐 类静止期杀菌剂:氨基糖甙类、多粘菌素类快效抑菌剂:四环素、氯霉素、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慢效抑菌剂:磺胺

11、类联合用药的结果:第一类+第二类:协同作用 第一类+第三类:拮抗作用?第二类+第三类:累加或协同作用 第一类+第四类:累加作用?第三类+第四类:累加作用 第二类+第四类:累加作用?八.细菌耐药性变迁及其防治:对常见致病菌耐药监测的意义:1. 供临床选用抗菌素。2. 控制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抗感染面临细菌耐药的严重性:1. 耐苯唑青霉素的 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和表皮葡萄球菌(MRSE )2 .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MRE、VRE )3 耐青霉素类的肺炎球菌(PRSP )4. G -杆菌超广谱B -内酰胺酶(ESBL)和诱导酶(I5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VIRS )耐药性产生的机制:产生灭活酶

12、;膜通透性改变;作用靶位的改变; 反泵机制耐药性产生的方式:内源性耐药:天然耐药;外源性耐药:获得性耐药:1)染色体突变;2)质粒介导。抗菌素的压力选择作用:P -内酰胺类抗菌素的使用,能促进细菌:P - 内酰胺酶;产生大量染色体P -内酰胺酶; 产生质粒介导的P -内酰胺酶; 产生超广谱变型P -内酰胺酶。社区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已构成严重威胁,其主要的耐药菌是:1. 肺炎链球菌:青霉素结合蛋白(PBP2b )靶位点改变。2. 嗜血流感杆菌:产p -内酰胺酶。3卡他莫拉菌:产p -内酰胺酶。社区(门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病原菌占分离株的总体(%)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金黄

13、色葡萄球菌 40-60 25-402-10 0- 5关于肺炎链球菌(PRSP )耐药的流行情况:1967年在澳洲悉尼医院首次培养获得PRSP ; 70年代在许多国家发现PRSP的存在;并出现严重耐药的情况“耐药肺炎球菌” DRSP。80年代以来耐药发生率迅速上升:西班牙:6%- 44%;去国:0.3%-12.4%;墨西哥:?-50%;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表分类一线抗菌药物二线抗菌药物三线抗菌药物青霉素类青霉素、青霉素V钾、 苯唑西林、氯唑西林、 氨苄青霉素、卞星青霉 素、咲布西林、阿莫西 林、美洛西林、萘夫西 林、阿洛西林哌拉西林美罗培南头抱菌素类头抱氨苄、头抱替安、 头抱羟氨苄、头抱西丁、

14、头抱唑啉、头抱拉定、 头抱克洛、头抱咲辛、 头抱匹胺、头抱硫脒头抱丙烯、头抱曲松、 头抱克肟、头抱米诺、 头抱他啶、头抱地尼、 拉氧头抱、头抱替唑、 头抱美唑、头抱噻肟、 头抱哌酮、头抱孟多头抱匹罗、头抱吡肟、头抱唑南头抱地嗪其他B-内酰胺类酶抑制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阿莫西林舒巴坦、美洛 西林舒巴坦头抱哌酮舒巴坦、派拉 西林舒巴坦、头抱哌酮 他唑巴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帕尼培南倍他米隆氨基糖苷类丁胺卡那、庆大霉素、阿米卡星、链霉素奈替米星、妥布霉素、 依替米星、大观霉素、 异帕米星、卡那霉素、 巴龙霉素酰胺类氯霉素、甲砜霉素糖肽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琥乙红霉素、 吉他霉素、乙酰吉他霉 素、罗红霉素、克拉霉 素、阿奇霉素四环素类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替加环素磺胺类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喹诺酮类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氟罗沙星、依诺沙星、 洛美沙星、加替沙星、 司帕沙星、莫西沙星帕珠沙星咲喃类咲喃妥因、咲喃唑酮抗真菌药制霉菌素、克霉唑、联 苯苄唑、特比奈酚、酮 康唑、氟胞嘧啶氟康唑、咪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硝咪唑类甲硝唑、苯酰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开放分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