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读书心得1000字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3423170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0.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游记读书心得10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西游记读书心得10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西游记读书心得1000字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西游记读书心得1000字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西游记读书心得1000字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游记读书心得100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游记读书心得1000字(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游记读书心得1000字西游记以丰富瑰奇的想象描写了师徒四人在遥远的 西方途上和穷山恶水冒险斗争的历程,并将所经历的千难万 险形象化为妖魔鬼怪所设置的八十一难,以动物幻化的有情 的精怪生动地表现了无情的山川的险阻,并以降妖伏魔歌颂 了取经人排除艰难的战斗精神,小说是人战胜自然的凯歌。 下面是XX提供的范文。西游记读后感1000字西游记是一部老少皆宜的经典大作,每个人都能在 阅读它的同时获得不一样的启迪。有的人喜欢其中人物的性 格;有的人喜欢其中孙悟空降妖除魔时的风采;有的人喜欢它整体的剧情;有的人研究它的历史背景 ;有的人甚至把它 当作莫种预言。但依我来看,西游记就是一部小说,一 个单纯的神话

2、世界,只不过从中寄托了作者的莫种愿望罢 了。西游记中的人物塑造是十分成功的。唐僧师徒、众 神、妖魔鬼怪都个性鲜明。唐僧乃是金蝉此文于文秘写作网转世,是十世修来的好 人,吃一口他的肉就可以长生不老。他怀有一颗仁慈的心, 没有什么神通,自然就成了妖魔鬼怪下手的对象。唐僧不远 万里去西天取经,就是希望能造福众生,使天下太平。他就像一个国家的领导人,胸有大志,但力量微薄。万水千山, 妖魔到处都是,凭借一个人的力量是绝对不行的,因此他就 需要收徒弟。这就同一个国家的治理绝不能靠一个人的道理 是一样的。唐僧这个人物的特点是仁慈和执着。在取经的路 上他遇到千难万险,每次都几乎丧命,但他从没因为困难而 停滞不

3、前。 唐僧的仁慈是无人能比的,他曾因为仁慈错把 孙悟空打死的白骨精当成人,并将孙悟空赶由师门。虽然这 样,但我认为这种仁慈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毕竟善良比恶毒 好,仁慈总比残暴好。待人宽厚是我们的传统美德。路上全 靠他降妖除魔,才能使唐僧最终到达西天。孙悟空这个人物地反封建的杰生形象。从学本领到大闹 天宫,他始终是以理为重而不畏强权的人物。封建等级观念 在他面前无比脆弱。他敢直言玉帝的过错,敢于大骂那些无 用的神仙,敢于三番五次地找如来论理。也许有人想说孙悟 空做事不想后果,但我认为我们就是因为在莫些方面过多的 考虑后果而使莫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没有完成。或许我们 这一代人就是缺少一种勇于面对勇于

4、创新的精神。如果因为 后果不好就不做的话,那我想至今不会有人登上珠穆朗玛 峰,没有人到达过南极点,也没有人登上过太空。我们应该 学习他的那种精神,那种不畏强权,万事理为先,勇于创新 的精神。再讲讲玉帝吧!玉帝犯过很多错,有些是小错,有些是 大错。小错暂且不提,但有些大错也真值得思考一下。有一 节中,他为了惩罚一个犯了错的郡侯,使该地三年不落一滴 雨。土地荒芜了,树也枯死了。百姓饿的饿死,病的病死, 只有一些年轻力壮的带着家人逃荒去了。一个人犯下的罪, 却要千千万万无辜的人来替一个人抵命。这个玉帝实在不 该。别人都说神的心胸是开阔的,可玉帝却因一些小错而不 原谅那个郡侯,这难道是心胸开阔的表现吗

5、我认为,我们应 该以玉帝为戒,时时以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他人,万事理为 先,不能以自己的主观愿望来判断是非。犯了错并不可怕, 怕的是不假思索,不加改正,怕的是下次犯同样的错。如来佛祖这个人物也塑造的别具特色。我想他给读者留 下最深印象的应该是他法力的高强和他那张时刻保持笑容 的脸,如来佛的法力无疑是西游记中最强的。他只是略 施法术就破了孙悟空的法术,还将他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之 久。他那张永远保持笑容的脸使他变得温和,而不象有些大 仙一样整天板着脸。他那张笑脸和别人的不一样,他的脸上 包含了热情、关怀和铁面无私。他关心众生,关心一路拜佛 求经的唐僧师徒。他的铁面无私更是令我感到震憾,可以大 义灭亲

6、地将自己的亲娘舅打回原形。谈完了人物塑造,又来说说西游记整体。我在前文 中写到,西游记本身是寄托了作者的莫种愿望的,我觉 的作者首先要告诉我们的就是自由。孙悟空就是这个愿望的具体体现。他为了自由,可以大闹地府、龙宫、天宫,可以 说整个神的世界被他闹了个底朝天。孙悟空之所以这样无法 无天,这是因为他不想受别人的制约。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 却常常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所束缚,却自得其乐,还觉得 这是一种十分美好的享受,是一种幸福。其实我们常常觉得累就是因为被一些东西束缚而造成的。科学家累吗学者累 吗军人累吗肯定累,单他们的累只是肉体上的累,几天就能 恢复。而我们不能,因为我们的累是在精神上,是累在灵魂

7、 里。人类经过几百万年的发展,那种追求自由的精神已经被 逐渐消磨了,人类变得麻木、无知、残暴。我们应该找回人 类祖先的伟大精神一一追求自由的精神并且开拓进取,寻找 更大的自由。一部西游记指生了做人的道理,指由了为官之道,指由了人类发展的道路:力量源于西游记, 精神源于西游记,成功源于西游记。西游记读后感1000字一天,闲着无聊的我在书柜中随意翻找着,突然眼前一 亮,发现了中国四大名着之一的西游记,作者是明代作 家吴承恩,便拿由来随手翻翻。谁想到这一翻就一发不可收 拾了,里面那精彩的故事内容深深地吸引了我。西游记是一本科幻小说,主要记叙了孙悟空师徒四人历尽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回佛教真经的故事。在

8、西游记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齐天大圣一一孙悟空。他不仅武功盖世,能腾云驾雾,来去无踪,我最敬佩的 还是他知恩图报,宽宏大量的高尚品质了。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想孙悟空真正做到了这一点。五百 年前他大闹天空后被如来佛压在了五行山下,唐三藏只是撕去了符咒,让孙悟空重获自由罢了。 就这点微不足道的恩情, 他竟用自己的一生来回报。在护送唐僧西天取经的途中,他 斩妖除魔,明察秋毫,为了唐僧有时竟舍命相救,这是多么 可贵的精神啊!而我呢整天在家“呼风唤雨”,爸妈给我的 恩情,我又是怎么回报的呢有时爸妈稍微批评我几句,我就 生气顶嘴,和孙悟空比起来差太远了。想到这我就惭愧的低 下了头,同时对孙悟空

9、这种知恩图报的精神敬佩不已,我暗 暗发誓要向他学习!孙悟空知恩图报的精神令我佩服得五体投地,而他宽宏 大量的精神更是至高无尚的。 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 在取经途中,孙悟空多次为师父排忧解难, 唐僧却毫不领情, 直说孙悟空无故伤人性命,多次把他逐生师门,但孙悟空不 计前嫌,一次次宽容师父,定要坚守在师父身边。就拿“三 打白骨精”那回来讲吧。白骨精三次化作人形来迷惑唐僧, 唐僧是肉眼凡胎,不知她是妖精。对于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 精不禁勃然大怒:“你这泼猴,多次伤人性命,既然你无心 向善,有意作恶,今后我不再是你师父,你也不再是我的徒 儿,你走吧!”说完,便头也不回德上马离开了。孙悟空被逼无奈,

10、虽然回了花果山,但他没有因此怨恨唐僧,当他听 到师父有难之时,毅然挺身而生,把“快下锅”的师父救了 上来,这才化险为夷。孙悟空可真是宽宏大量啊!再想想自己,小肚鸡肠,一点也不能包容别人,稍有不慎就对他人指 手画脚或生气离开。记得上次前排的同学向我借块橡皮用用,我犹豫再三才把刚买的新橡皮递给他。谁知他没有接稳,橡皮掉在地上弄脏了。我大发雷建,对他又吼又叫,还小题 大作的叫他赔。现在想起来真是后悔莫及,为了一块小小橡 皮就断送了我们的友谊,真是太不应该了!读完西游记,我明白了要有一颗感恩宽容的心,学 会感恩一切,包容一切。如果人人都是如此,世界便会永久 和平美好。西游记读后感1000字西游记是一部

11、神魔长篇章回体小说,这部小说记载 了师徒四人要去西天取经的路上,经历了九九八十一种的困 他,他们为了取到真经,挑战了八十一种的困难,还受了许 多伤呢师徒四人最忠厚的是沙僧,他忠厚老实,一心想取到真 经,令我感叹不已。猪八戒,大家都知道,他好色好吃好玩,一心贪婪,做不成事。他遇到困难时,只想着退缩。他取到真经时,还求佛祖让自己下凡来玩呢!别忘了,他就是这样被玉帝贬下凡 来的。孙悟空最大的特点是勇敢, 他不怕困难,打走妖魔鬼怪。 如果师父被抓了,他一定会想办法救生师父。他是我学习的 好榜样!唐僧就是啰嗦可是是个善良闵诚的苦行僧,不辞劳苦, 不畏艰险,但有昏庸顽固,是非不分。意志坚强,慈悲善良, 是

12、一个虔诚执着的佛教徒,在取经的过程中坚定,从不懈怠 动摇,不为财色迷惑,不为死亡屈服,凭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终成正果。另一方面,又性情和善,连凶残的敌人也可原谅, 偏听偏信。西游记让我领悟到办成任何一件大事,都绝非易事 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经历了众多的险难,并非全是玄虚离奇 的就拿我们的学习来说吧,我们经历的每一天又何尝没有困 难呢我们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到高中毕业考大学 又何尝仅仅是九九八十一难呢战胜困难的过程,就孕育了成 功唐僧师徒四人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正是他们互相帮助, 取长补短,才得以成功这又让我懂得了想要办成一件大事, 必须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才能成功的道理当我翻开西游记时,

13、总有不同的心情。它在四大名 着中,是最生动活泼的,小时候的我读起它来总觉得既过瘾 又有趣。但今时今日,不变的是那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神 话世界,我的领悟却变了。这是一部所有人都爱读的经典大作,每个人都能在解读它时获取不同的感觉和启示,有人喜欢它鲜明的人物个性 有人喜欢它瑰丽的整体形象 ;有人喜欢它活泼诙谐的对话旁 白;有人还研究它的历史背景、社会现象。但在我看来,他 那曲折的情节中暗藏着人们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 性追求,那就是一一自由。在经历了日复一日个性受约束的日子,廿一世纪的人们 都格外向往自由,向往那个自由的化身:孙悟空。孙悟空破 土而由,“不伏麒麟辖,不服凤凰管,又不服人间王位所

14、约 束”,闯龙宫,闹冥司,自花果山上目在称王。可以说已经 达到人性摆脱一切束缚,彻底自由的状态。孙悟空其实就是 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质中最突生的就是向往自由,他始终在 追求自由,它的一切斗争也是为了争取自由。这样一个鲜活 的形象给予了读者一种追求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气。 然而,每个人都明白,在现在,即使是将来,完全的自由终 究是不可能的,人始终要受到这般那般的约束。尽管包围着 我们的是个受约束的世界,但我们可以让内心尽量变得广阔 而幽深,让它能够无边无际、包容天地。然而,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人被一些价值不大的东西所 束缚,却自得其乐,还觉得很满足。经过几百年的探索和发 展,人们对物质需求已不再迫切,但对于精神自由的需求却 无端被抹杀了。总之,我认为现代人最缺乏的就是一种开阔进取,寻找最大自由的精神。在厉尽时间锤炼的西游记 中,竟深深蕴含着新世纪人们最渴望的自由精神我更明 白为什么它能够传承至今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