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学作业答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3421611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保障学作业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社会保障学作业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社会保障学作业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社会保障学作业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社会保障学作业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保障学作业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保障学作业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保障学平时作业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在中国,社会保障则是各种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军人福利、医疗福利、医疗保障、福利服务以及各种政府或企业补助、社会互助等社会措施的总称。2、社会保险是国家依法建立的面向劳动者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它由政府单位和个人三方共同筹资,目标是保证劳动者在因年老、疾病、工伤、生育、死亡、失业等风险暂时或永久失支劳动能力从而失支工资收入来源时,能够从国家或社会获得物质帮助,以此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3、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据法律规定,面向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

2、的低收家庭提供经济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4、社会福利广义的社会福利实际是上社会保障的同义语,是国家和社会对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的全部物质和文化生活的保障和福利,除前述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外,还包括其他旨在提高生活质量的物质福利,以及全部公共的文化、教育、卫生、体育设施和服务。狭义的社会福利,作为社会保障的从属概念,是与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并列的概念,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和社会为提高全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而提供社会利设施和福利服务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答: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有:稳定功能、调节功能、促进发展功能、互助

3、功能、其它功能。2、社会保障的目标有哪些?答:社会保障的总目标是通过保障和改善国民生活、增进国民福利来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它要实现的目标有:帮助国民摆脱生存危机;满足国民的生活保障需求,不断改善和增进国民的福利;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3、社会保障应遵循怎样的原则?答:社会保障应遵循公平原则、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责任分担原则、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原则和其他原则。4、社会保障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答:以政府介入的程度或制度化作为依据,社会保障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一是慈善事业时代或前社会保障阶段;二是济贫制度的形成与发展阶段;三是现代社会保障阶段,它又可以分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阶段、发

4、展阶段与成熟阶段。以社会保障在不同时期的具体实践内容为依据,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一是社会救助型发展阶段;二是社会保险型发展阶段;三是社会福利型发展阶段。5、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有哪些基本规律?答: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规律有:立法先行;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协调发展;多样化发展。6、简述社会保险有什么特点?答:除了具有社会保障制度的一般特点,社会保险还具有如下特点:预防性、补偿性、储蓄性、多源性和互济性。三、辨析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商业保险不同于社会保险保险?83-91答:对。商业保险是社会保险的技术基础,没有商业保险,就不可能有社会保险的产生,但二者也存在明显的区别:(1)属性

5、不同,社会保险是国家强制实行的行政性的社会保险制度;商业保险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经营活动。(2)作用和对象不同,社会保险以劳动者及其供养的直系亲属为对象,在劳动者丧失劳动能力时按规定给予物质帮助;商业保险是以全体人民为对象,一般险种实行任意投保的办法,保险与人被保险人双方均有自由选择的权力。(3)权力与义务对等关系不同,社会保险强调劳动者必须履行为社会贡献劳动的义务,并由此获得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权利与义务对等;商业保险强调投保人的所缴纳的保险费的多少决定保险金的多少,其权利与义务的对等表现为一种“多投多保,少投少保,不投不保”的等价交换关系。2、社会救济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82答:错。社会

6、保障体系的核心是社会保险,因为,社会保险的保障对象是劳动者,而劳动者人口中最多、最重要的部分;而且社会保险所承担的风险最多,包含劳动者生命周期的全过程;社会保险是所用的资金是社会保障基金中的最大部分。社会救济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象是社会成员中的特殊人群,如:儿童、老人、残疾人等,社会救济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最后一道防线。3、企业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是社会保险基金的唯一来源?答:错。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从形式来看,有三种渠道:企业缴纳、劳动者个人缴纳、国家财政资助;企业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是社会保险仅仅的重要来源之一,但不是唯一来源。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4、试评价早期的社会保障

7、。42-43答:早期的社会保障是慈善事业的代名词,它包括宗教慈善事业、官办慈善事业与民办慈善事业,在西方是宗教慈善事业为主,在中国则是管办慈善事业为主。此后才进入济贫制度阶段。对这一时代社会保障活动,可以作如下评价:性质上是居高临下的施舍型;根本目的是防止被统治者反抗;保障项目是极端有限型;保障水平是极端低下型;保障效果是不良型。2、试比较社会救助、社会保险与社会福利的异同。87-88答:它们都是社会保障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主要表现在:第一,对象不同;第二,权利与义务关系不同;第三,保障水平不同;第四,管理与实施方式不同;第五,保障的目标和手段不同。作业二一、名词解释1、社会保

8、障法:是指调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保障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通常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并以法律的面孔出现。2、社会保险基金:是国家依法筹集并用于保障国民基本生活和增进国民福利的专项资金,它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3、集散结合管理模式:是指将社会保障共性较强的项目集中起来,实行统一管理,而将特殊性较强的项目单列,由统一的社会部门分散管理。4、社会保障行政管理:是指政府部门依法行使对社会保障事务的管理与监督权力,它是确保社会保障制度良性运行的保证。5、养老保险: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为劳动者解除养老后顾之忧的一种社会保险,是增强劳动者低于老年风险的能力,手段则是提供相应的收入保障。二、简答

9、题1、简述社会保障法制化的价值。答:社会保障法制化的价值包括两种:一是内在价值,即社会保障法所固有的价值;它可以通过法律的规定使社会保障的各项制度更为公平合理,法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又可以使社会保障主体的权利义务获得一种确定性。二是外在价值,即社会保障法所具有的相对于其他社会目标来说具有的工具价值;通过法制化,使社会保障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职责明晰化,使社会保障制度有效地运作。2、简述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答: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有财政拨款、征收社会保险缴费(税)、发行福利彩票与募捐、服务收费、基金营运收益和其他渠道。3、简述社会保障待遇的分类。答:社会保障待遇分为:现金援助,包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

10、工伤保险金等社会保险待遇,以及救济金、各种现金津贴及福利补助等,一些国家还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对部分社会成员给以现金补助;实物援助,包括直接发放实物与发放食物券两种;劳务服务,如医疗保健服务、老年人服务、残疾人服务、国民教育等。4、简述养老保险的特征。答:养老保险的特征有普遍性、重要性、长期积累性和复杂性。5、简述影响养老保险的因素。答:影响养老保险的因素有文化传统、家庭结构和功能影响着养老保险的价值取向;人口类型和人口政策影响着养老保险的模式选择;劳动就业制度和人均预期寿命影响养老保险的具体规定;管理体制和组织模式影响养老保险的实施效果。三、论述题1、中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答:

11、尽管中国的社会保障法制建设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并制定了多部社会保障方面的法规和部分相关法律,他们对于维系以往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并为以后的社会保障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但从总体上看,中国的社会保障立法又十分滞后,基本上处于一种非正常状态,从而对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确立与健康运行是一种先天的不足。中国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的滞后局面主要表现在:社会保障立法还缺乏合理的理念;立法缺乏统筹规划,体系结构残缺;法制建设的层次低;立法主体混乱,立法层级无序;欠缺与WTO的社会保险规则相适应的法律规范。中国社会保障立法的发展趋势,依据量和质两个方面的评价标准,应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由地方

12、立法向中央立法发展;由分散立法向相对集中立法发展;由行政立法向人大立法发展;强化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实施机制。2、试述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未来发展。答:尽管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这一制度亦面临着许多困难与问题,从而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来促进使其不断走向完善。中国的养老保险现行制度存在的问题有:人口老龄化;家庭保障功能减弱;经济发展水平低与地区差距过大;养老金保值增值难。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未来发展:目标设定;作为旨在提高劳动者抵御老年风险能力的制度安排,养老保险制度的未来发展也应是通过完善自身的组织结构、实施管理和获得尽可能充足的资源,以更好地实现对劳动者老年生

13、活的保障,提高养老保险制度的保障能力。就养老保险制度的未来安排上,要注意:第一,合理定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架构;第二,合理确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保障目标;第三,合理选择基本养老保险的财务机制。政策建议;实现上述目标,还需要相关措施的实施和配合:第一,理顺管理体制;第二,加强制度的有效性;第三,划清历史责任与现实责任;第四,探索基金管理、运营的有效途径。作业三一、不定项选择题1、“社会保障”(SocialSecurity)词,最早出现是在(C)。C.美国1935年社会保障法2、影响社会保障发展进程及状态的最重要因素是(ABCD)。A. 经济因素B.社会因素C.道德因素D.政治因素3、下列各项中,

14、属于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主体的是(ABCD)。A. 国家或政府:&0q2Z3j7lB. 社会保障实施机构C. 企业、社会团体及官方机构D.城乡居民及其家庭4、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方式主要有(BCD)。B. 征税方式C.征费方式D.自由筹资方式5、下列有关美国的401K计划的表述中,正确的是(BC)。B. 401K计划是典型的DC型企业年金计划)Ym8PG&1%&W(r5n-zC.401K计划需要有5个以上的雇员参与6、世界各国的养老保险筹资模式主要有(ABD)。A. 现收现付式B.完全积累式D.部分积累式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医疗保险:是为了分担疾病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而设立的一项社

15、会保险制度,具体来说,是由国家立法,通过强制性社会保险原则,由国家、单位(雇主)和个人缴纳保险费进行筹资,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当个人因病接受了医疗服务时,由社会医疗机构提供医疗保险费用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2、DRGs支付体系:即按病种分类支付,全名叫按疾病诊断分类定额支付,是把医疗服务的全过程看成一个计量单位和确定服务价格的标识。具体地说,就是根据国际疾病分类法,将住院病人疾病按诊断、年龄、性别等分为若干组,每组又根据疾病轻重程度及有无合并症、并发症分为几级,对每一组不同级别都制定相应的价格标准,按这种费用标准对该组某级疾病的治疗全过程,保险机构一次性向医院支付费用。3、失业:广义的失业是指

16、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的一种状态;狭义的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处在法定劳动年龄阶段并有就业愿望的劳动者失去或没有得到有报酬的工作岗位的社会现象。4、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或在规定的某些特殊情况下所遭受的意外伤害、职业病以及因这两种情况造成死亡、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劳动者及其遗属能够从国家、社会得到必要的物质补偿,以保障劳动者或其遗属的基本生活,以及为受伤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医疗救助和康复服务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5、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及其他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三、填空题1、法国1669年制定的年金法典开养老保险立法之先河,但较为公认的具有现代意义上的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