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预报重点总结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3421541 上传时间:2022-09-0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文预报重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水文预报重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水文预报重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水文预报重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水文预报重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文预报重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文预报重点总结(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文预报重点总结一、选择题二、填空三、简答四、计算五、综合分析第2章降雨产流量预报1. 降雨径流预报:研究流域内一次降雨将产生多少径流量、径流量的时程分配及径流成分的划分。2. 产流方式论证:综合性分析表层土质结构疏松、不易超渗密实、易超渗缺水量小、易蓄满大、不易蓄满地下径流比例大比例小产流与降雨特征关系与降雨量关系密切与降雨强度关系密切3. 两种产流方式特点和区别:蓄满产流:1)概念:在湿润及半湿润地区,植被较好,表土的下渗能力很强,一般的雨强难以超过。由于湿润,地下水位较 高, 包气带缺水量不大,易于被一次降雨所满足。这种产流方式的特点是降雨与总产流量的关系只决定于前期土湿,与雨 强无关,

2、叫做蓄满产流。单点产流公式:R P E (W Wo)2)基本原理:任一地点上,土壤含水量达蓄满(即达田间持水量)前,降雨量全部补充土壤含水量,不产流;当土壤 蓄满后,其后续降雨量全部产生径流。超渗产流:1)概念:在我国干旱地区,特别在植被较差处,雨量稀少,地下水埋藏深,且包气带下部常为干。由于包气带缺水量 大,一般降雨不可能使包气带达到田间持水量。但植被差,土质贫瘠,下渗能力低。产流的方式主要是雨强超过渗强而 形成地面径流,成为超渗产流:当 i f : Rs i f ,Rg 0;当 i f : Rs &0有些地区产流方式比较复杂,表现出过渡性,蓄满及超渗兼有。2)基本原理:当PE=F , RS

3、二PE F, 一般,干旱地区降雨强度大,历时短,E可忽 PE 略,可由P代替。超渗产流和蓄满产流区别:分类对比分析内容蓄满产流超渗产流疋里多年平均降雨量1000mm0.4二E p,EU=E P, EL二0, ED=0;2) 当 WU+P=C. WLM,EU=WU+P, EL=(E p-EU)*WL/WLM, ED=0;3) 当 WU+PE p, C. (E p-EU) =WLC. WLM, EU=WU+P, EL二C* (E p-EU), ED=0;4) 当 WU+PE p, WLC. (E p-EU),EU=WU+P, EL=WL, ED二C*(Ep-EU)-EL.6. K值的确定:Kc(蒸

4、散发折算系数:Ep=Kc*E o):反映水面与陆面蒸发的差异Ki;反映水面与陆面所在地理位置差异 K2; E o如是器皿蒸发量,反映器皿与水面差异Kso其中:E601 or 4)80cm蒸发皿:Ki*K 1 ; K 2:主要反映高程的影响。Z(m)图2-7100Z2 Z17. 实测径流分析:根据一场实测的流域出口断面的流量过程,计算相应的径流深、地面径流深、地下径流深。实测流 量过程线往往是由若干次暴雨所形成的洪水径流组成。为了研究暴雨与洪水之间的关系,必须对流量过程线加以分割(次洪划分);由于不同水源水流运动规律不同,要把本次洪水径流分为地面径流、地下径流(径流分割)。8. 退水曲线:流域出

5、口断面的流量过程是由不同水源的径流成分组成,并因其运动路径和受流域调蓄作用不同,使出 口断面流量过程特征上互有差异。地面径流:运动速度快、流程短、受到调蓄作用小;形成流量过程陡涨陡落,涨洪和 洪峰附近流量过程主体部分。地下径流:运动速度慢、流程长、受到调蓄作用大、汇流时间长;洪水退水尾部主体部 分,常延续至后续洪水过程中。壤中流:(1)直接径流(枫巒1)胡1 数、方誉卷爆卷地下护嘔慢谑臂流、地下径流dW dW w K Q wkq dtK%1 1 *从0t积分 Q Q K 0t地下水退水方程Qt Qo e KK的物理意义:1 )泄完蓄水量Wt所需的时间;2)平均汇集时间1把地下水退水方程写成递推

6、形式:Qt 1 e K Qti令:C e x则K 1 / In C C:流量消退系数,反映退水速率快慢。(Cl) C的推求方法:最小二 乘法(LSM)、相邻时段流量关系图、组合退水曲线 退水曲线制作:1 )点绘各场次洪水的退水过程在半对数纸上(比例一样);2)用透明的半对数纸,沿时间轴左右平移,把原半对数纸上的退水曲线逐条绘于透明纸上,使它们的尾部重合;3)作光滑的下包线,即为流域地下水退水曲线。4)组合退水曲线常与Qt=f (Qm, t)退水曲线结合使用。9. Kg的确定:Kg :地下径流的岀流系数10. 径流分割:斜线法(最常用)Key points :寻找直接径流终止点B B点确定:1)

7、退水曲线法:使退水曲线 与流量过程线退水尾部重合,而流量过程与退水曲线的分叉点即视为直接径流终止点;2)经验法:关系稳定,经验 法效果较好;关系不稳定,经验法误差较大。斜线法步骤:1)找到B点;2)从起涨点A到地面径流终止点B绘制直线AB : 3) AB线以上为地面径流,以下为 地下径流。11降雨径流相关图概念、特征及影响因素:概念:反映降雨P、产流量R及其影响因子(如前期影响雨量Pa、降雨历时T、季节)之间的多变量相关图。特 征:1)曲线簇在45。直线上方(why?) ; Pa越大,越靠近45。直线。2)转折点:以上为45。直线,以下为下凹 的曲线。3) P a直线段之间水平间距相等。代表性

8、:相关图(经验性),要求足够数量和充分代表性的观测资料。1)洪水量级代表性:大、中、小;2)洪水发生季节代表性:主汛期、非主汛期;3)雨型代表性:锋面雨、台风雨、雷雨等;4)前期条件代表性:连续降雨、连续干旱等。主要影响因素:前期影响雨量Pa、季节M、降雨历时T、雨量、暴雨中心位置等。12. 蓄水容量曲线:流域内各点包气带的蓄水容量是不同的,将各点包气带蓄水容量从小到大排列,以包气带达到田 间持水量时的土壤含水量WM 为纵坐标,以流域内小于等于该WM 的面积占全流域的面积比a为横坐标,反映土壤缺水量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1 (1Wmm:流域蓄水容量的最大值;b:反映流域蓄水容量分布的不均匀性wm

9、 叫1 ) dWm Dill wmb13. 水源划分:(1 )二水源划分:稳渗法划分直接径流和地下 2 )三水源划分:水箱模型划分地面径流、壤 径流;中流和地下径流。1 )二水源划分(直接径流+地下径流)1. 基本原理:(2)蓄满后的下渗率达到稳定(fc :稳定入渗方法前提:(1)超渗产流只有地而径流,水源划分主要针对蓄满产流;(3)蓄满后的稳定下渗率不随空间变化全流域蓄满前:1 )PEf c,产流面(1- 积上雨补充土壤含水量。全流域蓄满 后:rg= f c, r s二PE- f所有降雨全部用于产流(地下径流),其他而积上a 1 ),降雨 补2.计算公式:RG i fc J iPEi FCr

10、i1PEi FCRS(PEi fc ) 1iPEi图2-25水源划分过程示意图(二)三水源划分1 基本原理:(1水聚积,横向流动一RI2基本方 、 工口R+SSM: RS程:)退水过程,明显3段:A-B : RS退水、B-C : RI退水、C以下:RG退水。(2)FSFD:自RI KI SM,RG KG SM R+S二SM: RS 0, RI KI(R S)RG3.自由水蓄量分布:1 (1S EXs), SmSmm 1 1 EX4. 水箱模型划分水源:初始自由水蓄量分布与计算:AU AU iEx,Si FRi / FRSlo(I )ds SmSm (1)1EX- AU Smjl (1 1 JS

11、mnimPE+AUS 呗:RS FRPE S】 FR】/ FR Sm Sm(l PEAU)淪PE+AU二S 皿:RS FR(PE Si. FRi / FR Sm)本时段的自由水蓄量为:S Si. FRi / FR (R RS) / FR相应的壤中流和地下径流为:RI KI S FR RG KG S FR 本时段末(下一时段初)自由水蓄量为:Si S(1 KI KG)14Wm的分析确定:气候参数,代表流域内气候的干旱程度和影响土壤水分变化的土层深度,不是很灵敏。W不能 取得过小,以免计算中W出现负值。WM确定原则:值尽可能小,但无雨期蒸发消耗不会使土壤含水量出现负值WM max Wt min W

12、tt 0, ) t 0,)选择前期特干旱(土壤含水量很小,可忽略W初二0), 一场降雨引起大洪水(雨末蓄满W末二WM )的资料:WM W 末 W 初 PER14. 混合产流:蓄满产流模式+超渗产流模式1)较湿润地区,久旱后遇雨强很大的暴雨,会发生超渗产流。2)较干旱地区,发生较长期连绵的低强度降雨后, 也会发生蓄满产流。3) 一场降雨,前期是超渗,后期是蓄满。而积比例法、垂向混合法。第3章:流域汇流预报1. 流域汇流:是研究流域上地表径流、壤中流和地下径流如何汇集为出口断面流量过程。流域汇流分阶段:坡地汇流、 河网汇流。在坡地汇流,不同水源由于调蓄作用不同汇流速度相差很大。地下径流取 决于坡地汇流阶段,地表径流主要 取决于河网汇流阶段。2. 影响RI的因素:1)气候因素:i (雨强)、P (降雨)的空间分布;2)地形因素:坡度大、流域形状;3)下 垫面结构:沟网密度。3. 单位线的定义及基本假定:1)定义:在给定流域上,单位时段内时空均匀分布的单位地面(直接)净雨量,在流域出口断面形成的地面(直 接)流量过程线称为单位线,记为UH (unit hydrograph),表示为qt。根据定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开题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