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的原因与防范建议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3416993 上传时间:2023-11-10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的原因与防范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的原因与防范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的原因与防范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的原因与防范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的原因与防范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的原因与防范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的原因与防范建议(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的原因与防范建议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防范与对策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的原因及防范建议黄成洪摘要:近年来,校园安全事故频繁发生,这不仅给学生、家庭带来极大的创伤,也给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如何有效预防校园安全事故,构建和谐校园,现我以近几年我们遵义市校园安全事故为实证资料,分别从政府投入、学校管理、家庭教育、自我保护、完善法规等方面谈点看法,以求

2、寻找校园安全防范对策。 关键词:校园安全、原因、问题、防范对策 一、 总体情况(一) 近几年我市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对象统计表类别伤亡数年度中学小学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户籍性别高中初中低年级高年级城镇乡村男女20102128251928113629212011618820213110423316201221169919101819920130558513513144合计104627625491361099550数据分析:(1)从年龄上看,小学生事故发生率为61.38%,中学生为38.62%小学生事故发生率明显高于中学生。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生的事故发生率比小学低年级和高中生更高,也就是说:9-16岁的

3、青少年事故发生率是最高的。 (2)从家庭结构上看:非留守儿童家庭事故发生率为38.9%,留守儿童家庭则为65.4%。因此,留守儿童更为弱势,是我们中小学安全教育管理的重点。 (3)从户籍上看:乡村户籍中小学生事故发生率占事故总量的75.17%,事故主要集中在溺水和交通事故这两项上,其对象主要是农村中小学的走读生。 (4)从性别上看:男生显然比女生更容易受到伤害,特别是在溺水和伤害事故中,男生事故发生率大约是女生的2倍。(二)、近几年我市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责任统计表类别伤亡数年度区域责任划分校内校外校方责任学生(家庭)责任第三责任意外2010445235962011446332105201232

4、501973201331321043合计161297963012数据分析:(1)从事故发生地点看:校外占89.2%,显然加强学生校外安全防范和教育管理更重要,(2)从事故责任划分上看:学生自身和家庭因素造成的事故占总量的66.2%,相当于其他三项责任事故的两倍,这说明加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技能和强化家长的监管职责,应该是我们做好校园安全工作的重点。二、主要问题在我市问题相对比较突出的是溺水事故、交通事故、食堂食品三大类。1、溺水:溺水事故主要发生在农村学生。这当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留守儿童,我们遵义地区农村江河、溪流、山塘、水库、烟水窖很多,在夏天放学后,或节假日孩子们便成群结队去洗澡的现象普遍。造

5、成这种现象原因的有:一是公共设施建设滞后,政府的投资项目都在城市,农村都没有游泳池,农村的学生就只能到溪流、山塘、水库洗澡,而这些地方水下情况复杂,极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二是社会监管体系不到位,长期以来,农村孩子下河洗澡司空见惯,学校不可能时时都守住学生,特别是暑假期间根本无法管理,家长又要劳动无暇顾及,而社会监管完全是空白。三是部分家长麻痹大意,对自己的孩子疏于安全教育及管理防范。一些学生往往只图一时凉快,没有携带任何救生设备,偷偷跑到水库、水塘、江河、溪沟等危险水域洗澡,因而导致溺水事故多发。四是这是水库、水塘、江河、溪沟、烟水窖等水域水深不一、水底情况复杂,洗澡者往往贸然下水,有的甚至逞能

6、好胜在水中玩危险动作,极容易发生溺水事故。学生的溺水事故基本上都是发生在校外,是典型的社会问题,只有社会共同关注,才能有效遏制这类事故的发生。2、交通:接送学生车辆供需矛盾突出,我们遵义市的农村很大一部分是贫穷落后的地区,虽然近几年道路交通条件逐年改善,但受经济条件的制约,不要说公交车无法覆盖乡镇,有些乡镇就连客车也不多,部分学生上下学代步的就是乘坐摩托车、机动三轮车、农用车以及由低速载货汽车。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推进,以及社会对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我们遵义市自2006年开始,各地对农村中小学进行了大规模的布局调整,撤并生源少的农村中小学,把学生集中到县、(乡)镇、片区级学校,带来的问题是,农村

7、孩子上学路途远了,普遍都是3-4公里,最远的上学有10公里。由于寄宿制还未全面铺开,客观上迫使他们当中年小的只能乘坐一些不符合出行要求的车辆上放学。学校的交通安全教育还不是很到位,由于受应试教育的主导,一部分学校的交通安全意识还有些淡薄,不重视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没有将交通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法制教育,交通教育流于形式,对12周岁以下的学生骑自行车或摩托车上学也未加管理,对学生乘坐违规车辆也不闻不问。3、食堂食品我们遵义市食堂普遍存在的问题是:(1)基础设施差,布局不合理。我们的大多数农村学校,除寄宿制学校食堂基础设施稍微好一点外,其余的“营养午餐学校”的食堂都是从校舍中“挤”出来的,储存室、厨房

8、、消毒室操作间、四室集为一室,有的还作餐厅使用。大多数都存在消毒、更衣、防腐、防鼠、防蝇和污水排放、存放垃圾、废弃处理、冷藏保鲜等基础设施不完善;操作间没有严格的功能分区,生、熟食品混杂堆放、粗、精加工食品混杂、菜板生熟(荤素)混用,部分中学凉菜制作无单独的制作间,这些情况的存在,潜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2)重视不够、机制不全、监管不力。一是由于食堂点多面广,政府和食品监督部门人员少,对学校食堂的监管很难到位;二是虽然学校都建立了食品安全领导机构,但形同虚设,很多学校都没有专职的食堂管理人员,校长作为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制度没有真正落实,他们对食堂的监管不到位;三是有的学校没有真正建立起食品采购、

9、库房管理、卫生、餐用具洗涤、消毒、保洁以及食品中毒预案等制度。有的虽有制度,但却是束之高楼。(3)从业人员不专业、不稳定、操作不规范就我们遵义市来说,一是大多数寄宿制学校食堂收归学校自主管理、实行零利润经营后,食堂管理人员基本上都是由教师担任;一部分食堂工人都是代课教师等人员转岗而来的;三是部分学校为了节约成本,就地取材,食堂工人大部分是当地的农民。这些人员大多数没有食堂食品的专业知识,也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导致从原料的采购、运输、储存、保管、加工、直到餐桌等一系列工作流程极不规范;四是食堂从业人员,特别是食堂工人,由于大部分是临聘人员,多数没有学习专业知识的动力,他们中的大多数按照自己的经验和

10、习惯进行,没有按照有关规范和流程进行操作,另外由于他们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和工作不稳定,所以流动性比较大。三、防范与对策1、政府高度重视,各职能部门共协管政府应保证学校的各种设备、设施正常安全使用,要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食堂、宿舍、安保资金投入,不断改善农村学校寄宿条件和食堂基础设施,改善学生学习和活动的环境;保证农村寄宿制学校男女生宿区分离、保证每20名学生有一个热水器洗浴,保证食堂储存室、厨房、消毒室操作间、四室独立,保证学生有一个宽敞清洁的用餐环境,保证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食堂从业人员基本稳定,保证安保设施能正常使用。为了确保农村学校的校园安全,在对农村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教学场地、设备等方

11、面,国家还应该继续加大投入,因地制宜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进一步完善教学硬件的建设,改进教育民生,让农村地区的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建设改造学校饮水设施,确保师生饮用水安全、卫生。对于有困难购买和增加校车的学校,进行必要的扶持,以确保学生乘车安全。各职能部门应着力打造“三个平台”,第一,应打造校园安全预警工作平台建设。市、县、镇中心学校在逐步完善气象预警平台的同时,把汛期江、河、山塘防溺水监管也纳入校园安全文明创建平台建设。第二、应打造校车公共安全工作建设平台。要加强中小学交通安全管理,完善公共交通安全设施,增加和完善交通提醒标志,特别是要严格规范接送学生的校车,统一喷制校车标识,要求建

12、立完善的校车制度,对校车各个方面做出严格要求。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强化家长接送子女上放学的义务。第三、打造警校共建监控工作平台,要展开对农村校园及周边环境的整治。对学校周围的网吧、录像厅等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地方进行彻底改造,以避免各种不健康传播媒体中的暴力、色情直接危害未成年人。对有条件的学校,要把学校校门沿线的监控视频基本纳入“天网”工程,要加快学校食堂、宿舍、操场等重点部位的视频监控建设。应打造消防及安全用电知识进校园工作平台的建设。供电部门、消防部门印制消防、安全用电方面的知识读本,每期至少会同学校开展一次消防应急或防踩踏逃生演练,进一步加强学生自救自护能力。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教育监管,

13、注重普法教育和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方面的引导。我们遵义市的教育主管部门在这方面有一个成功做法:在去年(2013年)精心制作了13个校园安全课件,利用远教网络的3000多个终端站点循环播放,对没开通远教网络的学校,刻录成光盘播放,同时将教育部制作的校园安全教育专题片春夏秋冬话安全,通过遵义电视台,各县有线电视反复播放,对没开通远教网络的学校,刻录成光盘播放,有效提高了师生“学法、懂法、用法”的水平和能力。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对安全管理要有“三个突破”。一是采取“两条腿走路”-走出去、请进来。我们应该将学校校长和安全管理者送到大专院校进行专业培训,我们也可以把培训学校的专家学者请到县教育局,对学校校长和

14、安全管理者进行培训。以此提高校园安全管理干部的认识水平和管理水平。二是对创建安全文明校园的范围和质量的突破。我认为对省、市、县级安全文明校园创建要城乡兼顾,要重点校与非重点校兼顾,目的是扩大创建辐射范围和增强示范作用,同时“创优”应该提高考核的标准和严格考核纪律,以确保创建质量。三是保险赔付方面的突破,我们都经历过这样的遭遇:很多校园安全事故发生后,特别是校外发生的安全事故,责任在短时间内很难界定,有的甚至是找不到责任主体或责任主体没有赔付能力,这对善后处置和维稳工作带来很多麻烦事。我们遵义地区在这方面走出了一条可借鉴的路-校方责任险全覆盖,在去年(2013年)又创新推出了“5+3”校内校外双

15、重险,实现了“城乡一体化”保险工作,这应该是在我们贵州省范围内,率先解决校外非责任事故善后处置难题,实现了农村户籍与城市户籍同命同价赔付。 2、强化学校管理,创新开展安全工作。 安全是个“老大难”,但“老大一动就不难”。校园安全管理千头万绪,学校校长的重视和认识举足轻重,只有校长的安全意识加强了,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才会得到质的提高,安全管理的力度才会不断加强,学校方方面面的问题才会迎刃而解,安全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成效才会不断提升和凸显。我们应认真落实“两个基本点”,解决制度问题。一是我们要提高校园安全工作中的“一岗双责”和“首遇责任”的职责认识,二是要加强校园工作的“尽职免责”和“责任倒查”的制度建设。我认为之所以要落实这“两个基本点”,是为了把安全工作的职责和制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只有明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