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文化行实施方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3413401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原文化行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原文化行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原文化行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原文化行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原文化行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原文化行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原文化行实施方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豫台大學生中原文化研習營策劃方案主辦單位:河南省台辦信陽市人民政府信陽師範學院承辦單位:夏潮聯合會臺灣師範大學國際與僑教學院 中原文化與閩台尋根研究中心 信陽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 信陽師範學院歷史文化學院 協助單位:鄭州市台辦開封市台辦洛陽市台辦河南省社科院歷史與考古研究所 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洛陽師範學院河洛文化研究中心 信陽師範學院學生工作處一、緣起與目標 河南地處中國腹地,是中華民族的主要搖籃地,中華文 明的主要發祥地,中華文化的主要創生地。前賢有言曰:河 南號稱中原,亦曰中州,蓋自古中國文化之中心地也。夫羲 皇之事,遐哉邈矣!莫可得而言。然五千年之仰紹文化,三 千年之殷

2、墟文化,皆在河南境內,則既信而有征矣。自周公 宅洛,鬱鬱乎文,後世政教,概源於此。五霸之所經營,七 雄之所逐鹿,大抵皆環繞此中心活動者也。嗣後千餘年間, 屢建帝都,東漢,北宋,稱尤盛焉。夫京畿帝都之所在,冠 蓋輻輳,文人薈萃。故巨人長德,恢宏魁碩之士,往往出乎 其間,而為一世所宗仰(嵇文甫河南精神 )。前賢所言是也,然中原之精要,中原文化之承載,遠邁 乎此。譬之中華文化符號之姓氏,亦源於此。自太昊伏羲, 制嫁娶,正姓氏,明人倫,千年一脈,傳諸當下,我華夏子 孫凡一萬一千九百六十九姓氏(袁義達、杜若甫主編中華 姓氏大辭典)。依當今人口數量多少排列的 300 大姓中,有 171 個姓氏源頭或部分源

3、頭在河南 ,有 98 個姓氏的郡望在河 南;100個大姓中,有 78 個姓氏源頭或部分源頭在河南(河 南省社科院中華姓氏河南尋根 )。至於中原與閩台之關係,可謂源遠流長。有史可考者, 溯至西晉。宋人路振九國志記曰:“晉永嘉二年( 308 年)中州板蕩,衣冠始入閩者八族,林、陳、黃、鄭、詹、 邱、何、胡是也。”至唐代,先是固始人陳元光父子奉詔入 閩(高宗總章二年) ,開漳建漳,然後是固始人王審知兄弟 率部往閩,王閩治閩(後晉開運二年) ,凡 300 年,中原子 弟落籍閩南。再 200 年,中原子弟由漳泉、潮汕相繼遷台, 連橫臺灣通史 . 開闢紀記曰:“曆更五代,終及兩宋, 中原板蕩,戰爭未息,漳

4、、泉邊民漸來臺灣。”其世代供奉 之“開漳聖王”、“閩王”,隨之奉祀臺灣,信眾百萬,香 火鼎盛。現今臺灣 100 大姓中,有 63 姓族譜上明確記載其 祖先來自光州固始,十大姓之陳、林、黃、張、李、王、吳、 劉、蔡、楊,均源于中原。故曰豫閩台兩岸三地,同根同源, 一脈相承。由是上溯自新時期時代的裴李崗文化以來 8000 年,自 黃帝以來 5000 年,自夏朝至北宋以來 3000 年,承載中華文 化之文化景觀、文化遺存、文化典籍和藝術珍品均遺跡中原 大地。中原文化就是中華文化、中華文明的縮影,走進中原 如同走進中華文化之殿堂。由河南省台辦、信陽市人民政府、信陽師範學院主辦, 中原文化與閩台尋根研究

5、中心、信陽市台辦、信陽師範學院 歷史文化學院、夏潮聯合會、臺灣師範大學國際與僑教學院 聯合組織的 2012 年豫台兩地大學生中原文化研習營,通過 走進中原文化,直感以嵩山、伏牛山、大別山、桐柏山以及 黃河、淮河、濟水等為代表的山水文化,以汴繡、鈞瓷、汝 瓷、唐三彩、南陽玉雕、朱仙鎮木板年畫、湯陰剪紙、淮陽 泥泥狗、浚縣泥塑等為代表的民間工藝,以寶豐民間演藝、 濮陽和周口雜技、豫西社火、豫南民間歌舞等為代表的民俗 文化 ,以豫劇 、曲劇等為代表的地方戲曲文化 ,以安陽殷墟、 洛陽龍門石窟、登封少林寺等為代表的世界文化遺產,以及 老子、莊子、張衡、許慎、吳道子、杜甫、嶽飛等中國歷史 上著名思想家、

6、科學家、藝術家的故里,如此等等,或為文 化符號、儀式、載體,或為凝固之歷史,觸摸真實而鮮活的 中華文化。活動之方式,包括文化考察、學術講座、主題討論,三 者相輔相成,漸次延伸。依據我們的主觀設計,文化考察為 行之,學術講座為知之 ,主題討論則知行合一 ,成一家之言。 比如,行至九朝古都洛陽時 ,我們會考察龍門石窟 、白馬寺, 開講河洛文化尋蹤 ,主題討論河洛文化與中華文明之關 係;行至六朝古都開封時,我們將考察清明上河園、龍亭、 河南大學,開講從清明上河園看大宋文化 ,主題討論中 華文明重心之南移問題,等等。二、活動內容(一)文化考察: 信陽博物館、羊山百花園區 固始陳元光祖祠、根親博物館 河

7、南大學(鐵塔、龍亭) 、開封清明上河園、相國寺 洛陽龍門石窟、白馬寺 鄭州少林寺、鄭東新區、新鄭黃帝故里(二)學術講座:臺灣師範大學潘朝陽 臺灣的儒學與儒教 河南大學歷史化學院程遂營 從清明上河園看大宋文 化河南社科院張新斌 中原文化與華夏文明 洛陽河洛文化研究中心毛陽光 河洛文化尋蹤 中原文化與閩台尋根研究中心尹全海 中原與閩台淵 源關係研究 30 年(三)主題討論: 河洛文化之中華文明 中華文明重心之南移 華夏文明之傳承與創新 少林寺文化品牌與文化傳播 我的祖先我的根三、組織安排 為保證中原文化研習營活動順利展開和活動成效,成立 豫台大學生中原文化研習營籌備小組,成員如下:顧問: 河南省台

8、辦、信陽市人民政府、信陽師範學院各一名負責人組 長 : 崔興莉 省台辦交流處處長副組長: 尹全海 中原文化與閩台尋根研究中心主任、信陽師範學院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喬清忠 信陽市台辦主任成 員 : 孫 林 省台辦交流處副處長陳福裕 夏潮聯合會會長潘朝陽 臺灣師範大學教授,僑教學院院長柳士剛 信陽師範學院學生工作處副處長劉党英 信陽師範學院副教授袁中海 信陽市台辦副主任學術組: 葉宗寶 中原文化與閩台尋根研究中心博士宣傳組: 劉 雋 河南省台辦宣傳調研處聯絡組: 杜光武 信陽市台辦秘書科科長輔導員: 周全明(信陽師範學院)黃 煌(信陽師範學院)李海霞(信陽師範學院)劉 雙(信陽師範學院)四、進度安排:

9、一)2012 年 3 月 31 日之前,完成前期準備工作:函;二)2012年 4月 30日之前:完成活動方案、發出邀請三)2012年 5月 15日之前,協調方案執行、確定學員名單及前期聯絡。五、費用安排:(一)臺北至鄭州往返機票,臺灣學員本人承擔。(二)活動方案規定的活動內容及學員在豫活動期間食 宿費用,由主辦方承擔。(三)超出方案規定內容及其發生費用 ,學員本人承擔六、參加學員: (共 70人)臺灣學員 50 人大陸學員 10 人教師 10 人 七、附件:中原文化研習營日程安排(草案)7月 23日 學員由臺北抵達鄭州機場宿信陽7月 24日 信陽上午 開 營 式:信陽博物館下午 文化考察:南灣

10、湖晚上 學術講座:信陽師範學院尹全海主講 宿信陽(實際安排為准)7月 25日 固始上午 文化考察:南遷先民紀念園下午 往開封宿開封7月 26日 開封上午 文化考察:清明上河園下午 學術講座:河南大學程隨營主講 宿開封(實際安排為准) 7月 27日 洛陽上午 文化考察:世界文化遺產龍門石窟 下午 學術講座:洛陽師範學院毛陽光主講 宿洛陽(實際安排為准)7月 28日 登封上午 文化考察:少林寺下午 學術講座:臺灣師範大學潘朝陽主講 晚上 觀看“禪宗少林”實景演出 宿鄭州(實際安排為准)7月 29日 鄭州上午 省市領導會見研習營學員下午 文化考察:河南博物院、 晚上 學術講座: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張新斌 宿鄭州(實際安排為准)7月 30日 鄭州上午 新鄭 皇帝故里下午 鄭州機場返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