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压减震器 (2)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3412306 上传时间:2024-03-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压减震器 (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油压减震器 (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油压减震器 (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油压减震器 (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油压减震器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压减震器 (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1 解体6.1.1 垂向油压减振器从转向架上拆下时,可用管钳卡住储油缸下部,拆卸下部安装螺栓,用扳手卡住鞲鞴杆顶部1212方头以拆卸上部安装螺母;禁用撬棍扳撬,以防内鞲鞴杆损坏,安装螺母锈蚀严重时,应预先喷螺栓松动剂。横向油压减振器拆下时,打下开口销,拧下螺母后,取出两端连接螺销,抽出减振器。6.1.2 分解前应在试验台上进行测试,分析示功图并记录应检修的重点和处所。6.1.3 拆外罩6.1.3.1 对垂向油压减振器。用手锤轻击套筒和外罩,使其松动;或将减振器倒置,夹持内鞲鞴杆顶部方头,再用管钳卡住套筒或外罩顶部来回转动,即可卸下。应避免把内鞲鞴杆弄弯或损伤杆表面粗糙度,禁用扁铲、手锤在罩

2、顶部猛击。6.1.3.2 对横向油压减振器。松开罩端螺钉,取下外罩筒;打出鞲鞴杆端穿销后,夹住鞲鞴杆、拧下连接头,注意夹持时避免损伤鞲鞴杆。6.1.4 分解密封装置。用专用扳手卸下螺盖,依次拆下密封盖、密封圈、托垫,取下密封弹簧和油封圈,注意分解前应做外观检查,用细砂纸除去鞲鞴杆外伸部分的表面锈蚀,用细锉除去毛刺。6.1.5 分解鞲鞴杆,依次取出缸端、导向套、阀座、套阀、芯阀弹簧、芯阀、调整垫。6.1.6 分解缸筒和下阀体,依次取出阀体内各附件。6.2 清扫、检查和修理6.2.1 被分解的各减振器部件应成套摆放,原拆原装,不得混置。6.2.2 铭牌丢失或编号不清时应更新并重新编号。6.2.3

3、用清洗剂清洗外体及上下联接部螺母,销轴等。用汽油清洗内筒及内部部件,禁用棉丝擦拭,宜用白布擦拭,清洁度符合有关标准。应注意作业场所与工具的整洁。6.2.4 上、下联结部分及防尘外罩的检修。更新防锈胶帽及联接部分胶垫、胶套。防尘外罩开焊、变形时应进行修整。销轴裂损时更新。6.2.5 鞲鞴部分的检修6.2.5.1 鞲鞴及杆各处有裂纹时更新;鞲鞴及杆有拉伤时允许用细砂布打磨清除,杆弯曲及磨耗后直径小于24.5时应更新。6.2.5.2 用毛刷,汽油清洗涨圈槽内油污,涨圈卡死失去弹性或磨损过大时应更新;涨圈开口在自由状态下小于4时更新。6.2.5.3 芯阀弹簧不得有裂纹及永久性变形否则应更新。自由高小于

4、20时须更新。6.2.5.4 芯阀、阀套、阀座均不得有裂纹,有锈蚀时应用细砂布打磨,芯阀与阀套间隙或芯阀与阀座间隙大于0.1时应更新。6.2.6 进油阀部分的检修。各零件不得有裂纹,阀瓣与阀体座接触不良时应用细研磨膏进行手工研磨;检查阀口、阀瓣孔应畅通,进油阀弹簧上下圈不平行,自由高小于13时应更新。6.2.7 缸筒,储油缸的检修。缸筒破裂时应更新;缸筒表面有锈蚀及拉伤时应用细砂布打磨除去;储油缸下部开裂时可焊修,注意焊前应清除缸内残余油垢等;储油缸局部变形较大时更新。6.2.8 缸端密封部分的检修。导向套内孔大于25.2、密封圈内径大于24.4时更新,检查油封圈和密封圈不得有老化、裂纹,密封

5、盖不许有裂损,螺盖螺纹应完好。6.3 组装6.3.1 所有内部零件在组装前应用汽油清洗,禁用棉纱擦拭。6.3.2 鞲鞴组装。将鞲鞴杆夹在虎钳上,依次将芯阀、弹簧及套阀放进鞲鞴上槽孔内,然后拧上阀座,注意应根据各件磨损加垫调节节流孔大小。6.3.3 进油阀体组装。将进油阀体平放,放进阀瓣(光面向下)、弹簧,将锁环套入槽内,完毕后检查阀瓣动作是否灵活。6.3.4 进油阀体与缸筒的组装。将缸筒置于垫木上,放上进油阀体,用手锤轻击,使阀体进入缸筒内,禁用手锤直接敲击组件。6.3.5 将已组装好的鞲鞴装入组装好的缸筒内,并撬动胀圈进入筒内,然后连同缸体及进油阀部分整体套入储油缸内。6.3.6 将经滤清的

6、油液注入缸筒,使鞲鞴贴于底部,先将缸筒内注满,再将缸筒外部注到离端面2030处即可,然后提动鞲鞴杆上下移动数次。6.3.7 依次用专用套筒压入缸端(含导向套),套入油封圈,密封弹簧,托垫、圈、盖,拧上密封盖,套密封圈时,应在内孔面涂润滑脂,用锥套套入鞲鞴杆。6.3.8 总组装完毕后,应检测密封盖与储油缸端是否平齐,否则重新调整组件。序号名 称原 形限 度中 修禁用1涨圈口自由状态间隙(mm)8.04.02鞲鞴杆磨耗(mm)25. 25 . 3芯阀弹簧自由高度(mm)22. 220.64密封圈内径(mm)24.2.224.20.2 5油封圈外径(mm)98598. 6导向铜套内径(mm)25.0

7、2325.157阀座内径(mm)17.02717.078套阀内径(mm)12.02712.079套阀外径(mm)17. 17. 10涨圈口工作状态间隙(mm)0.20.30.411芯阀磨耗(mm)12. 1212阀瓣磨耗(mm)20.320.613密封弹簧自由高(mm)302814阀瓣与阀体配合间隙(mm)0.100.300.6015阀杆与导向套配合间隙(mm)0.0080.0450.1516芯阀与阀套配合间隙(mm)0.0160.070.2017阀套与阀座配合间隙(mm)0.0160.070.2018进油阀弹簧自由高(mm)141419缸筒椭圆度、锥度(mm)00.020.0520鞲鞴与缸筒

8、径向间隙(mm)0.030.090.157检查与试验7.1 垂向油压减振器7.1.1 装夹。将组装好的减振器下端螺杆旋入试验机下座后,保持倾斜状态,点动开关至适当位置,套上安装垫和胶垫后,将上端推上固定座并紧固,调整记录纸、笔。7.1.2 测试。装好铅笔后,启动开关试验机运转,则自行做好示功图,此时拿去上固定座上的安装垫和胶垫,拉出活塞杆并倒向滑块侧,用手扶持并点动开关即在示功图上划出垂向基准中线后,测试完毕。7.1.3 填写记录图表,计算试验参数,并附示功图,其阻尼系数应为9001200N.s/cm、超限或示功图畸形时应返修。7.1.4 试验合格后,平放24小时,检查不许有泄漏。7.2 横向

9、油压减振器7.2.1 用安装销将减振器两联接端装于试验机安装座上。7.2.2 选定慢转速开关,接通电源开关,按启动按钮和微机按钮,当减振器运行几周期后,打印机开始打印,此时试验数据已采样、处理完毕,应按下停止按钮。7.2.3 分析打印结果,阻尼系数不符合9001200N.s/cm或示功图畸变时应返修。7.2.4 试验合格后,平放24小时,检查不许有泄漏。8技术安全及注意事项8.1 垂向油压减振器试验台操作注意事项:8.1.1 试验台各杠杆支点应定期加润滑油。8.1.2 加载后,杠杆应基本处于水平位置,否则应作调整。8.1.3 记录笔一经校准后,其位置不得随意更动。8.1.4 试验台附带的校准器,严禁自行拆卸。8.2 横向油压减振器试验台操作注意事项8.2.1 所调定的曲柄偏心量不可大于减振器最大行程的二分之一,即调为60;偏心轮转向应与转向标志牌相同。8.2.2 禁止在试验中转动双速开关和电源开关。8.2.3 严禁敲击、扭转、拉压力和位移传感器。8.2.4 试验前应消除在减振器运行中拉压方向上存在的间隙,以免测试结果波动失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