偿二代相关资料汇总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3411644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偿二代相关资料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偿二代相关资料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偿二代相关资料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偿二代相关资料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偿二代相关资料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偿二代相关资料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偿二代相关资料汇总(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偿二代相关资料汇总目录偿二代倒逼保险调整产品结构、优化资产配置、提升风险管理2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阐述偿二代框架和实施路径4偿二代:从哪几方面影响险企风险管理2通过风险管理提高资本效率“偿二代”第二支柱解读1偿二代过渡期来临险企如何分享改革红利17陈文辉:偿二代可使财险释放00亿、寿险释放500亿资本溢额20“偿二代”技术标准杀青:7套规则铺路保险业全面风控时代2项俊波:形成制度、技术、人员三措并举风险防范体系28偿二代”推行风控负债匹配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分化29如何理解“偿二代过渡期32赵宇龙出席“保险监管的国际演进与中国道路”的演讲记录38偿二代倒逼保险调整产品结构、优化资产配置、提升风险管

2、理中国以风险为导向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以下简称“偿二代)的推出不亚于保险业的一场“革命”,从013年立项,2014年的全部标准建立,并进行多轮压力测试,到205年进入试运行过渡期,短短三年,中国的保险业监管走在了全世界的最前端.评级机构穆迪公司认为,偿二代可媲美全球“最佳”监管制度,与此类似的欧盟偿付能力I标准花了十几年才建立. 与旧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只做定量监管相比,偿二代在将定量资本要求细化为保险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的前提下,增加了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流动性风险的定性监管要求,并要求加强信披引入市场约束机制。 保监会有关人士称,偿二代风险导向的监管架构,将倒逼我国保险业产品结

3、构调整升级、资产配置优化、风险管理能力提升,目前保险行业正在努力学习偿二代制度内涵,在试运行过程中发现问题也会及时改善,一些老的不适应偿二代的制度亦将改革. 倒逼保险公司转型升级 富德生命人寿总精算师田鸿榛认为,偿二代将在三方面对保险机构产生影响,一是资产方面,险企将调整资产配置,固定收益投资占比提升,权益类投资降低。二是产品和业务结构变化。三是险企资产负债需要联动,久期匹配,考虑资本成本后的真实收益。 过去,我国保险业在规模导向的偿付能力体系下,大量寿险公司为冲规模,大力发展高现金短期趸交等万能险产品,同时为增加销售,不断提升对销售员及银保合作的费用率,提升产品成本,从而衍生出其他一系列问题

4、,如投资激进,期限错配等.在产险里面存在同样的问题,大量车险为争市场份额大打价格战、佣金战,从而出现全行业接近亏损的情况.以风险导向为核心的偿二代通过对不同资产负债的精细化的最低资本要求,将逐渐改善目前这一状况。 此外,过去不纳入偿付能力考量范围的如公司操作风险、风险管控能力等,在偿二代规则下都将得到科学体现,这些环节存在的问题,是去年好几个险企出现偿付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对于偿二代对险企的影响,富德生命人寿总精算师田鸿榛对证券时报记者称,偿二代将在三方面对保险机构产生影响,一是资产方面,险企将调整资产配置,固定收益投资占比提升,权益类投资降低.二是产品和业务结构变化,比如说高现金价值产品,

5、因为资本占用高会降低占比,而长期期缴产品、保障型产品的开发和销售力度会加大。三是险企资产负债需要联动,久期匹配,考虑资本成本后的真实收益。 负责亚太保险行业评级的穆迪公司副总裁严溢敏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对于寿险公司而言,新的资本金要求将引导寿险行业的产品组合向长期产品倾斜。对于财险公司而言,车险综合成本越高,附加资本金要求越高,有望增强该行业的承保纪律;非车险业务线的资本金要求相较于车险更高,将促使其在选择承保风险时更为审慎以确保资金使用效率。 而从销售渠道来说,严溢敏表示,保险机构在偿二代下会更倾向于网销或者与大型企业合作发展团险业务。 偿二代规则下,权益类投资及基金投资的资本消耗将大幅提升

6、,不动产投资的资本金消耗基本不变。偿二代还规定,保险公司以物权方式和通过子公司等方式持有的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增值和自用房地产中曾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房地产的累计评估增值,在扣除评估增值的所得税影响后,可以成为险企的附属一级资本。 近年来,国内险企在海内外大量投资酒店、房地产等。严溢敏认为,拟实行的监管规则可能会鼓励保险公司继续采用其近年来的做法,将更多资产配置到房地产,原因是对房地产的拟实行风险要求 (按账面价值或市值的百分比)与现行制度基本相同.同时,由于房地产投资仅占保险业投资组合的510,严溢敏认为资产风险的上升程度较小且可控。 值得一提的是,欧盟偿付能力II对欧洲保险机

7、构的影响是,产品方面发展风险保障型寿险产品(非储蓄型),减少长期担保,更倾向于低风险财险业务(健康险、意外险),拓展业务类型;投资方面减少权益类投资,改善久期匹配,增加主权债券,提高流动性较低的资产,投资于投资模型。因为都是风险导向型监管类型,类似的变化可能在中国险企发生。 保监会有关人士称,偿二代肯定将倒逼我国保险公司转型升级,由过去的粗放式发展走向精细化发展。 对此,田鸿榛表示,偿二代对保险公司的产品结构的调整不是一日之功,是一个长期导向,监管层也是希望行业公司在过渡期内做好准备,适应偿二代监管标准,估计明年开始会有改善迹象,后年出效果。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阐述偿二代框架和实施路径 012年

8、3月,保监会启动了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即“中国风险导向偿付能力体系”,简称“偿二代”)建设工作.建设偿二代是保监会经过认真研究和慎重考虑后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深化保险业市场化改革、增强保险业风险防范能力和提高我国保险监管的国际影响力都具有重要意义。01年2月3日,保监会正式印发偿二代17项监管规则以及过渡期内试运行的方案,保险业自15年起进入偿二代实施过渡期.这标志着我国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掀开了新的历史篇章. 建设路径 从国际上看,美国风险资本制度(简称“美国RBC)和欧盟偿付能力(简称“欧)是全球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的两种代表性模式,其他国家大都模仿美国或欧盟的监管模式.美欧制

9、度虽然比较先进,但都是基于发达保险市场的资本监管标准,采用的监管理念、方法、模型和参数,更多地体现了成熟保险市场特征,难以适用于新兴市场。比如,欧I采用的原则导向以及内部模型法,在人才储备和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的新兴市场,难以有效实施。美国R主要依赖定量监管,对定性监管重视不够,与新兴市场发展速度快、风险变化快的实际不相适应。欧II和美国RBC的模型和参数是基于成熟保险市场、金融市场的数据测算得到结果,新兴市场很难直接借鉴。此外,欧I和美国RBC都存在一些问题,自身也在不断完善过程中。比如,欧II大范围采用内部模型,数据可靠性难以保证,监管难度大,而且欧盟各成员国对欧I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尚未形成统

10、一意见,导致其实施时间多次推迟。美国RC的监管框架不够全面,没有充分考虑保险集团的偿付能力监管以及巨灾风险等重要风险种类,对各类风险的相关性处理也较为简单。 在深入研究欧美模式基础上,保监会确立了“既不简单模仿美国,也不照搬欧盟,而是要建设一套符合我国保险业实际的制度体系的建设思路,确定了未来中国偿二代与美国RBC、欧三足鼎立的战略目标。按照这一建设思路和战略目标,偿二代启动以来,保监会科学、系统、稳妥地推进偿二代建设有关工作。 遵循有序、稳妥的工作步骤。保监会按照科学规划、全面总结、顶层设计和制定标准的工作步骤,有序推进偿二代建设工作.特别是03年月制定发布了中国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体系整体框

11、架,明确了偿二代顶层设计和施工蓝图。 建立开放、合作的工作机制。保监会高度重视偿二代建设工作,成立了项俊波主席担任组长、我担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参与的偿二代领导小组,形成了保监会内部通力协作的工作机制。保监会坚持开门搞建设,通过公开遴选项目牵头人、在外网开设专栏、座谈、培训和公开征求意见等方式,与各方良性互动。 坚持系统、科学的工作方法。为确保偿二代这项庞大工程建设的科学性,保监会采用模块化建设方法,将偿二代建设划分为若干模块,成立项目组,齐头并进、立体联动推进建设工作,大幅提升了效率。偿二代各项监管标准,至少经过样本测试、方案测试、参数测试和校准测试等四轮定量测试,确保了其科学性.形成积极、有

12、利的工作影响。保监会通过网络、媒体、简报和会议等方式,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立体宣传体系,营造了良好的建设环境.特别是在“走出去”方面,保监会开展了一系列国际宣传工作。例如,2013年,保监会举办了“偿付能力监管改革与合作国际研讨会”;201年,瑞士再保险集团在苏黎世举办了“中国偿二代国际论坛”,有力地扩大了偿二代国际影响力。 三年来,通过开门搞建设、全行业充分参与,保险公司风险管理能力持续提高,形成了“边建设、边提高”的良好效果;通过国际交流,偿二代受到国际广泛关注,有力提升了我国保险监管的国际影响力;通过历史数据测算和多轮定量测试,厘清了行业风险底线;通过全行业积极参与,发现、锻炼和培养了

13、一批高素质专业人才。制度框架、特征和内容 与偿一代侧重定量监管和规模导向的特征相比,偿二代采用国际通行的定量监管要求、定性监管要求和市场约束机制的三支柱框架,具有风险导向、行业实际和国际可比三个显著特征.偿二代的项主干监管规则有机联系,共同作用,构建了一套风险识别和防范的安全网. 制度框架 第一支柱定量监管要求,主要防范能够用资本量化的保险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大类可量化风险,通过科学的识别和量化上述风险,要求保险公司具备与其风险相适应的资本。具体内容包括:一是最低资本要求,即三大类量化风险的最低资本、控制风险最低资本和附加资本.二是实际资本评估标准,即保险公司资产和负债的评估标准。三是资本

14、分级,即根据资本吸收损失能力的不同,对保险公司的实际资本进行分级,明确各类资本的标准和特点。四是动态偿付能力测试,即保险公司在基本情景和各种不利情景下,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偿付能力状况进行预测和评价。五是监管措施,即监管机构对不满足定量资本要求的保险公司,区分不同情形,采取监管干预措施。第二支柱定性监管要求,即在第一支柱基础上,防范难以量化的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具体内容包括:一是风险综合评级,即监管部门综合第一支柱对量化风险的定量评价,和第二支柱对难以量化风险的定性评价,对保险公司总体的偿付能力风险水平进行全面评价。二是保险公司风险管理要求与评估,即监管部门对保险公司的风险

15、管理提出具体要求,并对其进行监管评估,进而根据评估结果计量公司的控制风险最低资本。三是监管检查和分析,即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状况进行现场检查和非现场分析。四是监管措施,即监管机构对不满足定性监管要求的公司,区分不同情形,采取监管干预措施。 第三支柱市场约束机制,即在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基础上,通过公开信息披露、提高透明度等手段,发挥市场的监督约束作用,防范依靠常规监管工具难以防范的风险。具体内容包括:一是加强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信息的公开披露,充分利用市场力量,对保险公司进行监督和约束。二是监管部门与市场相关方建立持续、双向的沟通机制,加强对保险公司的约束。三是规范和引导评级机构,使其在偿付能力风险防范中发挥更大作用(见图1).主要特征 第一,风险导向.偿一代对保险公司面临的风险没有进行系统分类,监管标准与风险关联度低,反映风险不全面,不利于保险公司风险防范和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管.在偿二代建设过程中,保监会深入研究了欧和美国RB的风险分类标准,立足我国保险市场实际,在偿二代中首次建立了中国保险业的风险分层模型。偿二代将保险公司面临的风险分为难以监管风险和可监管风险,可监管风险又分为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系统风险.在此基础上,对每类风险又做了多层细分,建立了中国保险业系统、科学的风险分层模型,这是建设以风险为导向的偿付能力监管制度的基础和前提(见图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