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放大与缩小_丁栋青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3409026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形放大与缩小_丁栋青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图形放大与缩小_丁栋青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图形放大与缩小_丁栋青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图形放大与缩小_丁栋青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图形放大与缩小_丁栋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形放大与缩小_丁栋青(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小学数学图形放大与缩小教案设计一、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数学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预习学习内容,初步感知“放大和缩小”。二、 教学内容图形放大与缩小教案设计三、 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的比把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2、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感受数学定义的准确性。四、 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内容分析:放大与缩小是“比例尺”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比,以及有关平面图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放大和

2、缩小”与“比例”分属两个不同的学习领域,但“放大和缩小”是图形各部分线段按相同的比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能直观形象地显示比例的本质内涵。为此,教材在教学比例的意义之前,先介绍用电脑把一幅长方形画放大的过程,直观地显示放大前后的图形“形状没有变,大小变了”,进而使学生初步理解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含义,并学会按指定的比将一个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教材通过具体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通过学生能够完成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亲手“做”的过程中认识图形的放大或缩小,建立起原图形和示意图之间的相似关系,为后面学习比例尺做铺垫,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生活中的放大、缩小的感性认识

3、,认为图形由小到大视作放大,由大变小视为缩小,但与数学里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要求每条对应边按相等的比来变化有很大的差距。他们已经具有较强的主动学习的意识,对数学知识和生活的联系已经有较好的发现和感受力,动手操作能力不断增强,并能在活动中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进行主动思考。五、 教学方法将观察、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体现主体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指导探索的教学理念六、 教学过程(一)、制造冲突,初步感知1. 创设情境,引起冲突。课件出示一张万里长城的图片,再放大一些,让学生感受一下这是在放大图片。演示:将一张长方形小狗照片(图)长边拉长(图)?生:变胖。师:宽边拉长(图)?生:偏瘦

4、。师:长边与宽边都按相同倍数拉长(图)。问:三幅图中,只有一幅图符合数学意义的放大。你认为是哪一幅呢?为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像刚才这样把一幅长方形放大后,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相比,其中变化有没有规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2.揭示课题: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二)、比较交流 理解放大内涵1、课件出示两幅画,转化成方格图。问:原来图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现在的长和宽又分别是多少?两幅画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2、学生讨论,指名汇报交流。3、.明确:长方形的每条边都放大到原来的2倍,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对应边长度的比是2:1 ,就是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1放大。4.可不可以继续放大?5.

5、巩固练习(算一算,说一说,图形是如何变化的?)6.检验:刚才的图1与图2为什么效果不佳?为什么图3效果最佳?【设计意图: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其最好的方法就是动手去做,动脑思考。教学时,我设计一些可探讨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并动手操作,让学生真正成课堂的主人。自已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为这不仅使学生真正处于主动的地位,并可通过积极的探索去建立自己的理解和意识,学生便会产生强烈的探究的欲望。】(三)、探究图形缩小的变化规律1.师:可以缩小吗?2.先理解1:2的含义。问:缩小后的长和宽各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是多少厘米?学生讨论后,再组织交流。3.(电脑显示3幅图)

6、比较这3幅图,你有什么发现?(四)、操作感知 比较发现独立完成书39页例2的绘图 。(1)请同学们按要求计算后画在方格图中,比一比谁画的既正确又美观。(2)投影反馈,请同学相互评价,重点说出所画图形格数是怎样得来的。(3)还可以如何判断他画得正确?(五)、练习巩固 内化新知1试一试:按2:1画出三角形放大后的图形(1) 生尝试操作,交流画三角形的技巧:你在画三角形时有什么比较好的方法。指名上台汇报,介绍好的方法。(2) 猜一猜斜边的变化与直角边相同吗?自己测量验证。 2做“练一练”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说一说。(六)、联系生活1. 学生举例放大与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照片,地图,放大镜等)2、

7、师出示一些放放大与缩小应用图片。(http:/ 教学反思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对图形放大和缩小已有了自己初步的认识进行教学的,但与数学里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要求每条对应边按相等的比来变化有很大的差距。因为六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所以教学时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探索的空间,使每个学生在这个天地里去实践、去体验。因为是自己动手,每个同学都在实践活动中亲自体验到利用位似图形放大或缩小图形的方法。整个教学过程基本达到了通过学生研究性的学习,将“知识融入个体的整体体验中”的目的,学生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体验。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注重运用新课标理念,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动手操作,根据自己的理解,推断出结论,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意识,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同时,学生的活动贯穿于教学的整体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了学习合作、交流、探索的机会,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动手、动口、动脑、实际操作、同伴互助,让学生通过实际感悟位似图形的概念,找出规律,从而确定位似图形的性质,掌握位似图形的画法。最后通过让学生列举 “图形放大和缩小”在生活中的运用,加以老师课件出示很多生活中应用“图形放大和缩小”图片,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积累了有关数学活动的经验,并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理解了位似图形的数学内涵,形成有关技能,发展了思维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