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3408798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图形》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理解图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理解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水平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点和创新意识。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使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材分析教材从描(画、印)出简单几何体的面入手,引入平面图形,使学生直观理解一些平面图形,体会平面图形与简单几何体的头系。这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之后实行教学的,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四、教学方法本次教学活动以“三勤四环节教学法”的模式表现教学

2、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点的培养,引入新课时主要用到谈话法实行教学通过谈话的形式把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联系起来,教学例题时则主要用到操作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面在体上”,在操作实验过程中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通过“摸、看、描”,在获得直观感受的基础上,辨别三角形、圆、长方形和正方形,体会“面在体上”。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几个老朋友,他们是谁呢?请看:(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师:小朋友们的桌面上都有一个这样的物体,请你拿出

3、桌面上的长方体,跟着老师这样摸摸你手中长方体其中的一个面,说说你有什么感觉?生:平平的、滑滑的。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1、说一说师:老师这里有一幅图,是我们全班孩子的手掌印,你们回忆一下我们是怎么把手印移到白纸上的呢?生:我是印的;我是描的。请学生实行演示。2、学生活动。师:小朋友真了不起,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工具,请你用印或者描的方法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请出来。生动手操作。(师巡视,观察学生的作品。)汇报:师:我想请几个同学把你的作品给大家展示一下。生1请你说说你请出了哪些图形?是从哪个物体上请出来的呢?生:我请出了正方形,是从正方体上请出来的。师:你说得真好,大家看他搬的图形跟老师的一样吗?

4、(一样,师在黑板上出示正方形,并出示图形名字),我们再请一个同学展示下他的作品,请你说说你请出了哪些图形?是从哪个物体上请出来的呢?生2: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出示长方形、三角形、圆。师:小朋友真了不起,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出物体的一个面,像这样一个个平平面就叫做平面图形。(板书课题:理解图形。)3、认一认师:我们一起来观察这些平面图形,你们已经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了。我们来想办法来记住它们吧!同桌讨论。生1: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四个角,三角形有三个角,圆没有角生2:(当学生汇报时教师可适当引导)4、师小结各图形的特点。 孩子们,理解记住这几位好朋友了吗?我现在就要代表这些新朋友来考考你们,请你拿出信封里

5、的图形。三、巩固加深,迁移拓展1、游戏,我说你拿。请你拿出三角形,我就拿出三角形;请你拿出正方形,我就拿出长方形;请你拿出长方形,我就拿出长方形;请你拿出圆,我就拿出圆。2、摆一摆请你用小棒摆出上面这些平面图形(学生摆的同时指名两个学生上黑板演示)汇报;你摆出的是什么图形?你是用几根小棒摆出来的?生:师:有一个图形大家都没摆出来,是什么?生:圆。师:为什么圆没法摆出来?生:圆没有角,小棒是直的,所以3、认一认(1)出示图形的一部分,让孩子猜图形。说一说你是怎么来猜到的呀? 生:根据边和角来猜的。(2)课件出示:这些交通标志牌是什么形状?(学生在认的同时介绍交通标志牌的作用,渗透交通安全教育)4

6、、找一找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过这样的图形?学生汇报交流5、数一数。出示一幅由平面图形组成的图画,让孩子数一数每种图形各有多少个。四、反馈总结、动手拼图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了什么知识?(理解图形)理解了哪些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那你能不能用这些图形拼出一幅美丽的图案呢?请通州合作用信封袋里的图形拼一拼,拼完后说一说你拼了什么?你拼的这个图形用了几个长方形、几个正方形、几个三角形、几个圆?生动手拼,拼后展示。五、课后作业,效果反馈。书上练习六、教学反思在本课教学中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点的培养,教学例题时则主要用到操作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面在体上”,在操作实验过程中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但是在教学中,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以后应加强小组间的合作学习,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