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学期科学复习知识点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3401654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上学期科学复习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三年级上学期科学复习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三年级上学期科学复习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三年级上学期科学复习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三年级上学期科学复习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上学期科学复习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上学期科学复习知识点(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除了用钟表测量时间外,我们还可以用蜡烛、香、影子、水等来测量时间。2、 通过哪些方法可以准确知道我们身体的情况? 用尺子量身高 用体重秤称体重 在纸上印下指纹3、 我们通过用眼睛看,知道了食物的色;通过用鼻子闻,知道了食物的香;通过用舌头尝,知道了食物的味。4、 “色”是指食物各种不同的颜色。“香”是指食物发出的气味。“味”是指食物各种各样不同的味道。5、 根据食物的来源,可以把食物分为动物类食物和植物类食物两类。6、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在提高粮食产量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国际上甚至把“杂交水稻”当作中国的“第五大发明”。7、 使用酒精灯注意事项: 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绝对禁

2、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 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8、 含有脂肪的食物在纸上按压后会留下明显的油迹;含有淀粉的食物遇到碘后通常会变蓝;含有蛋白质的食物放在火上烧时,会产生像烧头发那样的气味。维生素等其他物质在这个实验中没有什么明显现象产生。9、 脂肪和淀粉可为我们的身体提供能量,蛋白质是组成身体的主要物质。10、除了脂肪、淀粉和蛋白质外,维生素、钙、铁、碘等也是我们身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蔬菜、水果中有丰富的维生素;牛奶、大豆、虾米、海带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钙;猪肝、瘦肉、菠

3、菜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铁;海带、紫菜等许多海产品中含碘量较高。11、营养学家按照营养把食物分成了五大类:脂肪、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12、一个小学生一天的合理膳食组成为:稻米、小麦或玉米等,约400克。豆蛋奶肉类,约350克。蔬菜瓜果等,约450克。油脂类,主要是植物油,约15克。13、食物是怎样被消化的?食物进入口腔,经过牙齿咀嚼和舌搅拌,与唾液混合,开始消化。沿食道向下移动。到了胃里和胃液混合,进一步被消化。食物离开胃,进入小肠,继续被消化。食物里的营养在小肠与肠液混合,被大量吸收,从而进入血液。吸收不了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随后通过肛门排出体外。14、食物主要是在小肠中被消化吸收的。

4、15、食物进入人体后经过的消化器官依次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16、爱护消化器官应做到:饭前便后要洗手吃饭要定时,细嚼慢咽不吃不干净、过了保质期的食物不暴饮暴食17、食物放久了“烂了”叫食物的变质。18、影响食物变质的基本因素有:时间的长短、温度的高低、水分的多少。19、食物变质后会产生细菌等有害物质,吃了变质的食物,会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20、变质食物与没有变质食物的区别:变质食物有变色、出现异味、出现霉点、软化等特点。21、香蕉变质的过程:随着时间的变化,香蕉的表面开始变色,随着时间的推移并逐步变黑,香蕉逐渐软化,味道也发生变化等。22、食物变质实际上是食物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受到

5、外界水分、空气以及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23、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人们采用了哪些办法延长食物的保质时间。 冷冻冷藏烘干或晾晒干抽成真空做成食品罐头用盐腌24、水是什么样的?水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一定的形状。水是透明的,水会流动,水不论装在哪儿,静止时水面总是平的。25、像水这样的物体属于液体;像空气这样的物体属于气体;像木块、玻璃珠这样的物体属于固体。26、使浑浊的水变清的方法:沉淀和过滤。用布过滤、加明矾27、组装过滤装置时,石和砂一定要洗干净,向瓶中装砂石时,先装石,再装一层砂,砂上面再装一层石子。28、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中首先是加矾(目的是加快水变清),然后沉淀、过滤

6、,最后加氯(目的是消毒)。29、温度计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使用温度计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手要拿在温度计的上端 眼睛要平视 液泡不能接触杯壁和杯底(另外,读数时,要等液柱稳定后再读)30、描述烧水时水温的变化:烧水时,水温逐渐升高,当水温达到一个新的水平100时,水沸腾。水沸腾后,水温保持不变。31、烧水时观察到的现象:水面逐渐上升,水底渐渐冒泡,加热到一定时候水面冒“白气”,沸腾一会儿,水会变少。32、液体、气体、固体都有热胀冷缩的特点。33、日常生活中的热胀冷缩现象: 电线在炎热的夏天会松一些,到了寒冷的冬天就变得紧一些。踩瘪的乒乓球,浸入热水中,就会鼓起来。造桥时,都设计有收缩缝。34、

7、壶底受的热是怎样传递的?壶底把受到的热逐渐传递给没有直接受热的部分。35、壶内上部的水是怎样变热的?烧水时,壶内底部的水受热后上升,上面的冷水下降,这样不断循环,逐步使壶中的水变热。36、壶中的水是怎样变热的?用壶烧水时,火的热传给壶底,壶将热传递到壶内底部的水,壶底的水不断受热上升,壶上面的冷水不断下降,壶内的水不停循环,逐步使水变热。37、各种材料按传热的难易排序:铜传热快,铝和铁次之。金属要比非金属传热快。38、当你不知道是什么物质时,千万不要去尝。39、把少量的高锰酸钾放入水中,观察现象:大约一分钟后,将会看见水中高锰酸钾颗粒的周围有紫红色的像云雾一样的物体向外扩散,这时再用玻璃棒轻轻

8、地搅动一下,就可以看见紫红色的云雾向水的四面八方扩散开去,最后这一杯水全部变成了紫红色。40、砂糖和高锰酸钾等物品在水中发生了什么变化?砂糖和高锰酸钾的颗粒在水中变得很小很小,并且均匀地分散在水中。41、砂糖和高锰酸钾在水中发生的现象是溶解现象。42、加快方糖溶解的方法:用热水来溶解。先将方糖研碎,然后再加入水中溶解。不停地用玻璃棒进行搅拌。43、水是生命的源泉,人的生存离不开水,动植物也离不开水。44、植物喝的水到哪里去了?植物喝的水,一部分留在身体里,一部分被蒸发了,水在植物体内是不断循环的。45、人喝的水到哪里去了?排出体外。留在身体内。46、怎样保护水资源?节约每一滴水。植树造林,防止

9、水土流失。47、通常成年人体内的含水量约为其体重的2/3左右。48、一个人如果活到70岁,他一生需饮水60吨以上,相当于一节火车的载重量,人不吃食物只喝水,生命还可维持20余天。49、人和动物的血液大部分由水组成。50、给物品分类的标准有:颜色、形状、材料、声音等。51、玩具可以由哪些材料组成?绒布、金属、木头、塑料等。52、我们常见的四种磁铁: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针形磁铁。53、磁铁能吸得住铁这类物体。54、磁铁两端吸得铁最多。55、磁铁间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56、磁铁有两极,分别叫南极和北极,南极用字母S表示,北极用字母N表示。57、磁铁的特点:磁铁能吸铁磁铁能指南北 磁

10、铁有两极,且同极相斥,异极相吸。58、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四大发明有火药、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术。中国是最早发现磁铁的指极性,并且利用它制成指向仪器的国家。中国发明的最早的磁铁指南仪器是“司南”。59、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利用了磁现象?磁吸、门阻、扬声器、笔盒、磁悬浮列车。60、有哪些方法可以使玩具小车运动起来?用手推或拉用发条用遥控用橡皮筋电池压缩空气斜面61、小车的运动靠的是力,推和拉都是力,推和拉可以使小车从静止到运动,从慢到快,可以使小车前进、后退、转弯等。62、在牵引力相同的情况下,载重量越大,小车运动的越慢,载重量越小,小车运动的越快。63、道路弯曲且不平,车辆运

11、动较慢。道路笔直且平坦,车辆运动较快。货车载重量较大,货车运动较慢。货车是空的,运动较快。64、鸡有这些特点:鸡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个部分,身上长满羽毛,有喙,卵生。65、鸭毛上面有油,鸡毛上面没有油。66、动物的身体特点通常是和它的生活习性相适应。67、鸭与鸡的共同特征: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部分,全身长有羽毛,有喙,卵生。68、像鸡和鸭这样的动物属于鸟类。69、还有哪些动物属于鸟类?鸽子、鹅、丹顶鹤、麻雀、海鸥、企鹅、天鹅。70、鸭子的尾部有一对很发达的尾脂腺,尾脂腺能产生一种含油脂的物质。71、动物的身体结构特点决定着它的功能,能够适应相应的生活环境,形成相应的生活习性;反过来,动物的生活环境与生活习性,直接影响着它的身体结构的变化。72、猫的身体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个部分,身上长满毛,胎生,小猫吃奶长大。73、像猫、兔这样的动物属于哺乳动物。74、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部分,身上长有毛,大动物生小动物,吃奶长大等。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