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的教学故事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3399380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喜欢的教学故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我喜欢的教学故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我喜欢的教学故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我喜欢的教学故事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我喜欢的教学故事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喜欢的教学故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喜欢的教学故事(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的教学故事在诗意飞扬中享受语文一、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以音节美、形体美的汉字而生成的美丽而丰富多彩的汉语言,是我们民族思维、表达的工具,更是民族文化、民族传统传承的载体。“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两者的统一程度超过了人们的任何想象。”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一语道破了母语教育的精神特质,古典诗词是汉语言的精华,是汉语言的奇葩,文学中的文学。她更典型地体现了这种精神特质。尤其是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史上黄金、白银、青铜时代的唐诗、宋词、元曲更是鲜明的体现了这种特质。那些作为历史上优秀的个体生命的创造性精神活动的结晶,不仅折射着独特的审美之光、智慧之光,而且在语言上有凝炼

2、、形象而反俗的特点。这才使得她具有超越时空的魅力和生命力。读者接触文本的第一快感界即来自于这些组成有“意味”的形式,闪耀着“内涵之美”的有质地的语言。有光彩照人的,有含蓄蕴藉的,有意味深长的。有一接触就让你眼睛为之一亮,心灵为之怦然而动的;也有反复咀嚼让你感到余香满口,余音绕梁,回味无穷的。即使是平常语,一经诗人拈来,也化平凡为神奇,读之诵之,语言上的平平仄仄、抑扬顿挫,更产生一种韵律清晰的音乐美。诗家一方面形象地理解世界,一方面又借助于形象向人们解释这个世界,倾诉自己的情感。因而,诗歌表现出的赋予诗人独特感受和个性化情思的意象,使诗词成为可以再三品味的艺术画面。苏轼曾说过:“味摩诘之诗,诗中

3、有画。”其实,古代诗家借助教画意来表达诗情,融诗情画意为一体,岂止摩诘而已?简直是开卷皆是。那“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的辋川暮色,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秋山夜景,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外风光,那“千里黄云百日薰,北风吹雁雪纷纷”的北方冬日,无不让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而画面更是风格各异,有的豪放雄浑,有的清新淡雅,有秾丽如油画,空灵如水墨,无不让人沉浸其中,击节再三,感叹不已。一直很喜欢古典诗词,一走入唐诗宋词,便宛如来到了一方澄澈动人的诗意天地,让心顿时宁静而充实,对生活感恩而热爱。每每此时,便情不自禁赞叹:多么美妙的天地啊!尤其是在如此功利浮躁的现代社会,她就如一汪清泉

4、,将俗世间的污浊之气那么涤荡,营造了心灵上的一块诗意的栖居地。海德格尔的关于“诗意的栖居”也许永远只是一个美丽的梦想,但在古典诗词的天地里,只要愿意,你我都可以享受如此美妙的诗意。从最初的欣赏而叹,到后来的买书恶补,再到现在的痴迷沉醉,我知道此间的喜悦快乐难与外人道。我只知道,如此美丽的熏陶和滋养,必然会不知不觉间影响人的性情,提升人的审美情趣,为平淡的人生铺上一层诗意的底色,把生活调制成一杯芬芳沁人的果汁。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如此美丽幽微的风景,仅仅是工作之余的心灵休憩之地?仅仅是一种闲情逸致的把玩吗?作为一名教育者,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也一直这么不安地思考,怎么把学生引领

5、到那番诗境中去,如何在诗意飞扬中享受语文?尽管我们身处一个浮躁的时代,但教育不能浮躁。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一个教育者,不能仅仅为学生的眼前利益着想,为他能考上哪所大学作准备;而应该为他的将来,为他的一生着想。在当代科技文明占主流的社会中,引领让他们远离经济动物、工具人生,具有伟岸的理想,磅礴的激情;具有高雅的情趣,悲悯的情怀;具有旷达的胸襟,独立的尊严。面对权欲功利,浮躁喧嚣,能望天上云舒云卷,看庭前花开花落,拥有一个高品位的人生,像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所梦想的“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或者说,让他们以审美的姿态去创造性地思考、追求人生理想。如此,才能帮助学生逐渐培养一个情感高尚丰富

6、,心灵敏感细腻的生命个体。 艾略特说过:“诗歌代表了一个民族最精细的感受和智慧。”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华民族历史的天空,诗人诗篇多若群星,璨若星汉。早在先秦,大教育家孔子就曾说过:“不学诗、无以言。”并开启了以“兴、观、群、怨”为价值取向的诗教源头,“诗言志、歌咏言”,目的是通过诗来感发意志、陶冶情操、内修德性,全面而完整的提高弟子的人格品味。诗教是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核心与精髓,体现了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鲜明个性。此后,这种诗教传统历经数代而不衰,源远流长,滋润着一代代人的民族气质,涵养着一代代人的人生品位,且承载着东方文化精华的世代传扬。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岂能闲置这一语文教育的资源?我们

7、要以古典诗词的语言美、意境美,来优化他们的语言,提高审美品格,以古典诗词中所表现的人格尊严、忧患意识、爱国情感、悲悯意识来滋养他们的人生,以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人生品位。应该说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古典诗词的魅力已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同和重视,学校也编制了由经典古诗文汇集的校本教材,对古典诗文的诵读积累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看着孩子们那么一板一眼地诵读,欣慰的同时也在疑问着:如此就是传承了民族文化么,对古典诗文的内蕴应怎样更有效地和当下的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呢?就这样茫然着,也不甘着。直到有一天,关校长和我的一番谈话“你那么喜欢古诗,也写了不少,为什么不尝试引进课堂,与学生一起分享呢?”“试着用自己的诗

8、心去引导学生,你会发现学生的诗质是无限的。坚持那么去熏陶引领,你会慢慢给学生打开一个诗意的天地,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当时也很是兴奋,对啊,为什么不和学生一起分享交流文字表达的快乐呢?于是,在那次秋游活动后,给学生布置了作文,同时自己也写了一首七律。在讲评作文后,我在黑板上出示了这首诗秋游茅家埠秋雨霏霏学子行,茅乡水色亦风情。一痕远黛凝烟翠,数点云帆挽练轻。古埠犹思朝圣客,残桥已作逸渔汀。兴来且尽顽童乐,闲逗游鱼醉画屏。学生对于我推荐诗歌早已不奇怪,但今天的这首诗却似乎有点不一样了,难道诗人刚好也去茅家埠秋游过?那个诗人是谁呢?不会是帅老师吧?听着学生的轻声议论,我心下暗笑,也不解释,

9、范读了一遍,然后让学生自己读一读这首诗,再联系秋游中看到的景色,想象:透过诗句,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画面?哪幅画面最美丽?试着来描述一下。提问后,心里很是忐忑,一方面是对自己文字的不自信,另一方面也有对学生理解能力的担心。随着朗读声音的消失,我期待地看着大家,内心带着隐隐的紧张。有学生举手了,一个,两个,三个我微笑着听他们发言“一痕远黛凝烟翠,数点云帆挽练轻我觉得这句诗最美。读了诗句,我仿佛看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远处,青山在云雾中隐隐约约,有着湿漉漉的绿意,给人一种神秘而又清幽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令人如此向往。这山与雾的组合,在诗人的笔下,好似一曲柔和的乐章,如此和谐,让人陶醉其中。”“兴

10、来且尽顽童乐,闲逗游鱼醉画屏这句诗仿佛让我看到了许多可爱的孩童,在一个秋雨霏霏的湖边,快乐地用树枝逗着在水中嬉戏的鱼儿,不时发出欢快的笑声。诗人见了这个画面,也忍不住加入了这个队伍,和孩子们一起逗起了水中的鱼儿。大家一起陶醉在这一派如画卷般的美景中了。”“数点云帆挽练轻我最喜欢这句诗,虽然不是很懂,但我感觉到这幅画面很美。湖水是那么静静的,不像大海那样波涛澎湃,那是一种淡淡的令人心醉的幽幽的蓝。白云倒映在湖面上,几叶小舟轻轻荡漾在水面,好像就在天上的云彩里荡舟,让人想到了美妙的仙境。”听着学生的发言,我的心渐渐放下来,仿佛也随着大家又回到了秋雨蒙蒙的茅家埠,又看到了迷人的湖光山色。最后当我告诉

11、学生诗的作者时,学生的反应是集体惊呼“哇,帅老师是诗人耶!”那一刻,我喜悦着,感动着,也惭愧着。那是一次美妙的体验,让我和学生一起如此近距离地因为诗而那么亲密接触。随后,在学习了五月端阳后,与学生分享了端午端 午又飘梅子雨,草色绕堤丰.童稚拈香挂,妇姑裹粽忙.家家悬蒲剑,碟碟陈五黄.长忆离骚赋,悠悠汨罗江. 游览西溪湿地后,与学生分享了游西溪湿地十里清溪曲,一片野甸芳。短棹穿芦埼,挐橹和鸥声。方忆弹指客,又思钓月僧。缅然怀逸致,化作揽波风。杭州一夜春雪后,与学生分享了2月18日杭州雪春风不及长施袖,一夜西湖绿尽休。玉砌粉妆天地静,花飘絮舞柳桃羞。三堤似练疏疏客,一水如云点点舟。遥想灵峰飞雪处,

12、暗香疏影梅独幽。但事后,我又再一次茫然了,难道让学生赞叹一番就是我的目的么?不,绝不是!那么是让学生也如次尝试写诗?似乎又太高要求。那该如何呢?依旧茫然!随着工作事务的繁杂,这些茫然便不知不觉被挤到了一边。三、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完成常规教学任务的间隙,一直有系统地带领学生欣赏积累古诗词。在欣赏梅花系列时,一个不经意的举动给了我一个启发。梅花美丽而不妖艳,清韵而有芬芳,为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所喜爱。古典诗词中的梅花,可以说:是身陷逆境却勇往直前为理想而拼搏的勇者,是趋绝于世清高隐逸不随波逐流的孤高智者,是亘古至今创作主体心灵世界的客观对应物。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诗人对

13、梅花的歌咏和寄寓,我整理了一些咏梅诗词,分几个层次带领学生欣赏了一组梅花诗词。记得在初次接触山园小梅时,学生连读通顺都甚感困难,但我坚持着用自己的理解引领着学生的欣赏,走入诗境中,与诗人对话。在反复吟诵这些不同层面的咏梅诗词后,学生对梅花已有了自己的欣赏品味。记得那时我刚去过灵峰探梅,也即兴写了篇随笔,尽管不是诗词的形式,但感觉其意蕴和古典诗词还是有几分相通之处的,便随手拿来与学生分享了灵峰探梅随感听说灵峰的梅花开了,便和家人相携去赏梅。一直不觉得梅花有多美,感觉它枯冷虬硬,既没有樱花云霞般的旖旎灿烂,更没有桃花少女般的娇媚可人。倒是因为一些古人咏梅的优美诗词,让我对梅有了另种特殊的情感。“疏

14、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最喜和靖先生的山园小梅,短短两句诗便描画出梅花的轻灵、飘逸、清幽、冷寂之美;而陆游的“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更让人对梅的高洁情操心怀敬慕之情。这次去灵峰便也怀着古人对梅花的那种朝圣般的心境,想一觅芳踪,近距离地领略一番梅花的独特魅力。一进入灵峰,便心中连呼不妙,还没见着梅花,就只见满坡满地的游人,三三两两,在树下或趟或坐,各类吃食摊了一地,高声谈笑着。见此情景,便不由想起日本每年都把樱花盛开时节当作一个盛大的民族节日,人们在树下歌舞庆祝,女子们身着节日盛装,袅袅婷婷行于樱花下,人与

15、花那么相互辉映。看着满地的游人,想来大家也许都是醉翁之意不在花,仅仅以赏梅为由而那么休闲娱乐一番罢。看着大家那么惬意而放松的,倒也释然了。只是梅花,那有性灵的梅花,也会如我这般自我安慰一番么?抬头看坡地,只见梅树遍布,枝桠横逸,满缀着花骨朵,偶尔三两多绽放在枝头。纯黄的腊梅开得最盛,而红梅、绿萼更多还是包裹紧紧的花蕾,那么矜持地静默着。望着满枝的默然,我想梅若有表情的话,此刻定是无奈悲哀之极;那古人歌咏的风姿又岂是我等俗人可以领略的呢?总觉得赏梅之趣,在于觅的过程,也很是赞叹汉语的谴词之妙,“灵峰探梅”、“踏雪寻梅”,这一“探”一“寻”点出了梅花的不事张扬、孤芳自赏之状,而惟有深得此中况味的人

16、也才能真正领略梅花的独特魅力吧!所以也就想,满树梅花盛开之节未必就是赏梅的最佳时间,也许更应是寻觅之间偶见枝头绽放那么一两朵,去品味那份孤傲和芬芳。也一直感觉赏梅更宜在清冷之夜,淡淡的月光静静地倾泻,地上还应有莹白的雪,雪色月光那么相互映照着;而梅则疏枝横逸,冷蕊吐馨,幽幽地绽放着,孤独地美丽着。想来当年和靖先生定是在如此月色之下才写出了那千古流芳之句吧!于是也便想起曾涂过这样一幅对联:一窗疏影摇新月满袖暗香盈淡梅写到这,发现自己真是喜欢梅花了!学生在有了那么多梅花诗词的感悟积累后,对这篇随笔便很容易理解,并产生共鸣,积极发表了自己的感想。在学生随笔中,我发现了这样的文字帅老师引导我们对咏梅诗词的欣赏,让我深深感受到古典文化的魅力。梅花、墨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