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分析 精简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3394551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报分析 精简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财报分析 精简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财报分析 精简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财报分析 精简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财报分析 精简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报分析 精简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资产:企业因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能以货币计量、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包括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2.资产质量:指资产在特定的经济组织中,实际所发挥的效用与其预期效用之间的吻合程度。主要包括资产的盈利性、变现性、周转性及与其他资产组合的增值性等。不同资产项目的属性各不相同,企业预先对其设定的效用也就各不相同。3.资本结构:企业资产负债表右方“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结构,既包括企业负债总规模与所有者权益规模的对比关系,也包括企业各类债务占总负债的构成比例和所有者权益中各类股东的持股构成比例,以及所有者权益中各项目的构成比例。4.会计利润:是指按照企业会计的口径,在

2、利润表中确定的税前利润,我国习惯上将其称为利润总额。5.核心利润:指企业自身开展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经营成果。公式表示为:核心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6.利润质量:指利润在形成过程、利润结构以及利润结果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质量。高质量的企业利润,应当表现为资产运转状况良好、企业所依赖的业务具有较好的市场发展前景、企业对利润具有较好的支付能力、利润所带来的资产能够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资产基础。7.财务状况:指通过资产状况、债务风险状况、资本投入与积累状况、盈利状况以及现金流转状况等方面所揭示出来的企业基本财务状态。财务状况可以从财务角度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健康状

3、况,它是企业战略实施的财务后果,是企业内在价值的决定因素,是企业持续经营的基本保障。8.财务状况质量:是企业财务状况按照账面金额进行运转或分配的质量,若大于或等于则称为高质量或质量较好,若小于则称为低质量。可将财务状况质量分为:资产质量、利润质量、资本结构质量和现金流量质量。1如何对企业的流动资产整体质量进行分析?(1)流动资产自身结构的合理性。应结合企业所处行业的特点以及所经历的不同发展阶段,分析各项流动资产所占比重的合理性。应尽量保持货币资金的适度规模,同时将应收账款、应收票据以及存货规模控制在与自身营销模式和生产经营规模相吻合的范围之内,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经营成本与风险。(2)流动资产整体

4、周转效率与行业特征的吻合性。主要通过考察商业债权的周转效率、商业债权与存货的整体周转状况等方面来分析流动资产整体周转效率与行业特征的吻合性。(3)企业的营销模式与采购模式的协调性。企业只有将营销模式与采购模式加以适当地协调,才能从根本上缓解结算过程中现金供给与现金需求之间的矛盾,降低偿债压力,在保证企业资金顺畅周转的同时提高短期偿债能力,并不断优化流动资产的整体质量。2如何对企业资产进行总括分析?(1)资产的总体质量分析。资产的总体质量可以最终体现在增值质量和获现质量两个方面。资产的增值质量是指企业的资产作为一个整体,在周转过程中所具有的提升企业净资产价值的能力。资产的获现质量是指资产在使用过

5、程中能够为企业创造现金净流量的能力。(2)资产的结构质量分析。第一,资产结构的有机整合性,要求企业不断进行资产结构的优化,尽力消除应收账款呆滞、对外投资失控等现象。第二,资产结构与融资结构的对应性,要求企业在能承受的财务风险状态下运行。第三,资产结构与企业战略的吻合性,要求企业的资产结构对制约发展的因素做出积极反应,维护和体现企业已经制定的发展战略。(3)关注主要的资产变动区域及其变动方向的质量含义。在分析中应当关注主要的资产变动区域,以及这种其变动对企业带来的影响。(4)关注企业主要的不良资产区域。不良资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其他应收款、周转缓慢的存货等。应该在对上述项目的质量逐项分析的基础上,

6、结合其规模以及变化方向,判别出主要的不良资产区域,并进一步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透视企业的资产管理质量。3. 如何认识资本结构对企业的重要性?(1) 不同的资本结构会影响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进而会影响企业的盈利状况,最终会影响到企业净资产的规模。只有当企业的资产报酬率大于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时,企业才能在向资金提供者支付报酬以后使企业的净资产得到增加,企业净资产的规模得以扩大。(2)不同的资本结构会产生不同的偿债压力。如果企业的资金来源不能与资金的用途相配比,用长期资金来源来支持短期波动性流动资产或用短期资金来源来支持长期资产和永久性流动资产,会使企业的效益下降或出现急迫的短期偿债压力。(

7、3)不同的资本结构具有不同的财务风险。企业财务杠杆比率越高,表明企业资源对负债的依赖程度越高,则企业在财务上将面临两个主要压力:一是不能正常偿还到期债务的本金和利息,二是在企业发生亏损时,可能会因所有者权益的比重相对较小而使企业的债权人受到侵害。(4)不同的资本结构可以把企业引向不同的发展方向。企业的股权结构对企业的类型、发展以及组织结构的形成都具有重大的意义。股权结构的动态变化会导致企业组织结构、经营走向和管理方式的变化。4.如何对企业的资本结构进行质量分析?(1)企业资本成本的高低与企业资产报酬率的对比关系。只有当企业的资产报酬率大于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时,企业才能在向资金提供者支付报酬

8、以后使企业的净资产得到增加,企业净资产的规模得以扩大。反之,企业的资本结构质量较差。(2)企业资金来源的期限构成与企业资产结构的适应性。企业筹集资金的用途,决定筹集资金的类型。企业资金来源的期限构成与企业资产结构相适应时,则认为企业的资本结构质量较好。反之,企业的资本结构质量较差。(3)企业的财务杠杆状况与企业财务风险、企业的财务杠杆状况与企业未来融资要求以及企业未来发展的适应性。企业财务杠杆比率越高,表明企业资源对负债的依赖程度越高,较高财务杠杆比率的企业,其财务风险相对较高。(4)企业所有者权益内部的股东持股构成状况与企业未来发展的适应性。分析者要在企业的股权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时,进一步分析

9、控制性股东、重大影响性股东会产生的变化及方向性影响。5.怎样对企业资产负债表进行总括分析?(1)了解企业的背景资料,即对企业所从事行业、企业的基本发展沿革、企业股权结构等重要方面要有一个基本了解。(2)关注资产总体规模及其行业定位。结合企业产品的竞争优势、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以及品牌战略等各项因素,了解企业在其行业内的定位选择偏好,从而进一步判断其资产规模的合理性。此外,还应该分析资产总额年末规模及其与年初规模之间的差异,对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规模的变化及其方向有一个初步认识。(3)关注资产结构及其盈利模式。可以直接比较平均资产中,平均经营性资产和平均投资性资产各占的比重,通过资产结构与利润结构

10、的比较来透视企业对战略的遵守和实施情况。(4)关注主要的资产变化区域及其变化方向的质量含义。在任何会计期间内,企业的资产结构和规模都有可能会发生某些变化。在分析中应当注意其中产生的重大变化及其方向性影响。(5)关注主要的不良资产区域。就不良资产的区域而言,主要集中在其他应收款、周转缓慢的存货、长期待摊费用等。(6)关注对流动负债的保障程度。具体考察:营运资本与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流动资产的有效性;流动负债的“沉淀”状况;未在财务报表上反映的其他因素;企业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充分性。(7)关注企业负债融资发展的潜力。可以通过资产负债率来考察资产对负债的保障程度。资产负债率是指企业的负债总额与资产

11、总额之间的比率。(8)关注股权结构变化对企业产生的方向性影响。在企业的股权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时,进一步分析控制性股东、重大影响性股东会产生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企业会产生的方向性影响。(9)利用资产负债表预测企业发展前景。其中包括:根据经营性资产的结构和质量预测经营活动的前景;根据投资性资产的结构和质量预测投资活动的前景;关注融资潜力对企业未来发展的贡献和方向性引导。6.如何理解企业利润的质量?(1)对核心利润形成过程的质量分析。在对企业的营业收入进行分析时,应重点考察营业收入的品种构成、区域构成、关联交易情况以及政府干预程度等;在对企业的营业成本进行分析时,应区分其中的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重

12、点考察可控部分的各项成本开支的合理性;在对期间费用进行分析时,重点考察各项费用开支的合理性和规模变化的合理性,费用的控制不等于一味追求费用水平的降低;对操纵核心利润的可能手段进行分析。(2)对利润结构的质量分析。分析利润结构的内在质量,即利润自身结构的协调性。首先分析核心利润与投资收益的比例关系,揭示企业自身经营活动的利润贡献度;分析各项费用开支的合理性,揭示出企业的费用管控能力。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分析:企业自身经营活动的盈利能力、企业资产管理质量和盈余管理倾向、企业利润的持续性和实现性。分析利润结构的资产增值质量,即利润结构与资产结构的匹配性。分析利润结构的现金获取质量,即利润结构与对应

13、的现金流量结构的趋同性。主要分析:核心利润的现金获取质量和投资收益的现金获取质量。(3)对利润结果的质量分析。要关注企业利润各项目所对应的资产负债表项目的质量,企业收入的增加,对应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费用的增加,对应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7.企业利润质量下降有哪些特征?(1)企业扩张过快。如果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扩张过快、涉及的领域过多、过宽,那么,企业在这个时期所获得的利润质量可能就会出现恶化的迹象。(2)企业反常压缩酌量性支出。如果酌量性支出规模相对于营业收入的规模来说发生大幅降低的情况,就应被认定是反常压缩。(3)企业变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在企业面临不良经营状况时,会计政策和会计

14、估计的变更恰有利于企业账面利润的改善,则该变更便可以成为企业利润质量恶化的一种信号。(4)应收账款规模的不正常增加、应收账款平均收账期的不正常变长。这有可能是企业为了增加其营业收入而放宽信用政策的结果。(5)企业存货周转过于缓慢。过多的存货占用,除了占用资金、引起企业过去和未来的利息支出增加以外,还会使企业发生过多的存货损失以及存货保管成本。(6)企业无形资产或者开发支出规模的不正常增加。企业为了减少研究和开发支出对利润表的冲击而利用这些虚拟资产将费用资本化。(7)企业的业绩过度依赖非营业项目。在企业主要利润增长点潜力挖尽的情况下,企业为了维持一定的利润水平,就有可能通过非营业项目实现的利润来

15、弥补核心利润、投资收益的不足。(8)企业计提的各种准备过低。在企业期望利润高估的会计期间,企业往往选择计提较低的准备和折旧。这就等于把应当由现在或以前负担的费用或损失人为地推移到企业未来的会计期间,从而导致企业的后劲不足。(9)企业利润表中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项目出现不正常的降低。在这种情况下,信息使用者完全可以怀疑那是企业在报表中“调”出利润的痕迹。(10)企业举债过度。在回款不利、难以支付经营活动所需要的现金流量的情况下,企业只能依靠扩大贷款规模来解决。(11)注册会计师变更、审计报告出现异常。对于变更注册会计师的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应当考虑企业的管理层在报表编制上的行为是否符合企业会计

16、准则的要求。(12)企业有足够的可供分配的利润,但不进行现金股利分配。不论企业如何解释,首先应当考虑企业没有现金支付能力,或者表明企业的管理层对未来的前景信心不足。8.利用财务信息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分析的基本方法有那几种?(1) 偿债能力比率,是反映企业用现有资产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的比率,主要包括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2) 盈利能力比率,即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主要是经营活动赚取利润的能力和企业的资产对企业利润的贡献。(3) 营运能力比率,用来衡量企业在资产管理方面的效率,通常指资产的周转速度,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等。(4) 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占总现金流出的比率。该比率用于衡量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可以抵偿流动负债的程度。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财务弹性越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