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教学案例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3389419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翠鸟》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翠鸟》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翠鸟》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翠鸟》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翠鸟》教学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翠鸟》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翠鸟》教学案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翠鸟教学案例于志刚翠鸟一课的前三个自然段描写了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后两 个自然段讲孩子们在老渔翁的劝阻下打消了想捉一只翠鸟的想法,而是远远地欣赏,其情感发展由喜爱到真爱,体现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希冀。作者将比喻、拟 人、对比、衬托等写法自然融入其中,使活灵活现的翠鸟呼之欲出,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流露笔端。 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翠鸟、苇秆、腹部、衬衫、透亮、清脆、一眨眼、逃脱、饲养”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抓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比较品读、展开想象等方法,感受翠鸟美丽的外形和敏捷的动作特点,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

2、达意上的作用,感悟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及感情的变化。4在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的同时,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整体感知(一)问题激趣,导入新课1这节课老师带同学们去认识一种小鸟,你们听(课件先播放鸟叫声,随后出示翠鸟的图片)它的名字叫翠鸟,又叫叼鱼郎。(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从鸟的名字中你能发现它的一些特点吗?(很会抓鱼,羽毛的颜色应该很鲜艳,很漂亮等。)2小结:看得出,同学们对翠鸟都十分感兴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这漂亮的小鸟吧!(二)初谈印象,感知全文1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自由朗读一遍课文,并思考翠鸟留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3、? 2全班交流:(学生:翠鸟长得很漂亮,是种很可爱的小鸟找出第一自然段的相关语句。翠鸟捕鱼的动作真是太快了找出第二或第三自然段的相关语句。教师随机板书:外形、动作)二、品味语言,体会情感(一)感受翠鸟美丽的外形,体会喜爱之情1自读课文,初感美丽师:刚才很多同学一下子被翠鸟美丽的外形吸引住了,(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文字)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想作者描写了翠鸟的哪些方面?边读边用铅笔在书上标画出相关的词语。(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爪子、羽毛、眼睛、嘴,并板书:爪子、羽毛、眼睛、嘴)2细读品味,感受美丽师:请同学们再用心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翠鸟的哪方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预设方案一:(学生谈到翠鸟

4、的小爪子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师随机指导学生读出小爪子的特点。)预设方案二:(学生谈到翠鸟的眼睛和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师随机指导学生读出翠鸟眼睛和嘴的特点。)预设方案三:(学生谈到翠鸟羽毛鲜艳的颜色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师则进行如下引导,进行重点研读)(1) 联系上下文理解“鲜艳”的意思师:看来翠鸟羽毛的颜色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大家拿出笔来将这几句中表示颜色的词语画下来。(课件出示描写翠鸟羽毛的句子)师:你看,在一只鸟的身上呈现了这么多的颜色,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来表达你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啊!(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鲜艳)渲染激情:请大家想象一下,这么多颜色都呈现在一只翠鸟的身上,再加

5、上它那红红的小爪子,灵活透亮的眼睛,一张又尖又长的嘴,该有多美啊,怎么读呢?(意图:通过自读自悟,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感受翠鸟羽毛美丽鲜艳的特点,并通过看图加深对“鲜艳”一词的理解,促进学生朗读,加深学生对翠鸟的喜爱之情。)(2)领会比喻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师:翠鸟长得漂亮,作者写得用心,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句子,你有什么发现吗?(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几句话都用了比喻的写法,随机板书:像)师:现在请同学们再认真读读屏幕上的句子,与课文中的句子比一比,有什么不同吗?你觉得哪句写得好?谈谈自己的体会。(教师课件出示对比的两个句子)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

6、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头上的羽毛是橄榄色和翠绿色的,背上的羽毛是浅绿色的,腹部的羽毛是赤褐色的。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不同并谈出体会:(第一个句子更好,比喻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了;加上作者的想象,我感觉翠鸟更加可爱了。)师:作者为什么能将翠鸟写得这么可爱呢?(因为翠鸟本身就是一只特别漂亮可爱的小鸟;因为作者这样写,一定是经过了长时间的观察;因为作者也是十分喜爱翠鸟,在作者的眼里,翠鸟像个小精灵,像个可爱的小姑娘,它不仅戴着头巾,还穿着外衣和衬衫,那么美丽和有趣。)师:这样颜色鲜艳、小巧玲珑的翠鸟深深地吸引了作者,使作者细细地欣赏着它,久久地注视着它。那你们喜欢这只可爱的翠鸟吗?把你的喜爱之情通

7、过朗读表达出来吧。(意图: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运用比喻句的好处,既可以具体、形象、生动地表现事物的特点,又可以很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并通过指导学生朗读将作者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二)感受翠鸟敏捷的动作,体会赞叹之情1自读课文,初感敏捷看来翠鸟的美丽外形已经深深地印在了同学们的脑海中了,(板书:美)那么翠鸟动作的迅速又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呢?(课件出示2、3自然段)请同学们读一读书中的2、3自然段,画出写翠鸟动作迅速的词句。2细读品味,体会敏捷(1)抓住“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句,感受其动作的敏捷。师:(学生谈到“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句的感受时,课件出示“翠鸟鸣声清脆,

8、爱在水面上飞。”)我们先来读读屏幕上的句子,再读读书中的句子,你能发现什么?又从中感受到什么?翠鸟鸣声清脆,爱在水面上飞。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学生谈出对“贴着”与“疾飞”的理解与感受)师:透过这两个词我们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引导学生说出想象的画面:翠鸟几乎是擦着水面飞的,而且速度非常快,一眨眼的工夫就从你眼前飞远了;飞行时的动作太灵巧、轻盈了)师: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想说什么呀?(翠鸟飞行的速度太快了,我真佩服它!翠鸟飞得真是像箭一样快啊!真令人惊叹!)你想带着怎样的感情来读呢?(喜爱之情、惊叹之情)教师相机指导朗读师:这样写多生动啊!(板书:贴着、疾飞)不但能让我们更形象地感

9、受到翠鸟飞行的特点,而且还让我们体会到作者对翠鸟的感情喜爱之余又多了一份赞叹!(意图:通过重点语句的对比学习,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形象和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在逐步加深。)(2) 抓住“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一句,感受其动作的敏捷。师:“像箭一样”,你能体会出什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蹬开”“像箭一样”谈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并用朗读表达出来。板书:蹬开、像箭一样)(3)抓住第三自然段中与小鱼对比的句子,感受其动作的敏捷。师:(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 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老师有个问题不明白,既然这一段是写翠鸟动作

10、敏捷,为什么还要写小鱼呢?似乎小鱼与翠鸟并没有什么关系呀?同位之间先说 说自己的看法。(它们之间有关系,小鱼已经够机灵了,可是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和翠鸟的机灵相比。)师:这样和小鱼一对比,就更让我们感受到什么了?(更让我们感受到翠鸟的机灵和敏捷了。翠鸟的飞行的速度真让人惊叹啊!)(板书:小鱼)带着这种感受和体会,谁来读读这句话啊? (4)抓住第三自然段中写景的一句,感受其动作的敏捷。师:(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去掉“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请同学们读读大屏幕上的内容,与课文中的内容有什么不同吗?你觉得哪种写法好呢?请同学们比一比,读一读。学生比较阅读后发现:(第二种

11、写法更好。因为苇秆摇晃是因为翠鸟蹬开苇秆,水波荡漾是因为鱼儿被叼出水面。这“摇晃”和“荡漾”持续的时间都不可能长,而就在这极短的时间里,翠鸟叼着小鱼飞得无影无踪,可见翠鸟动作的迅速敏捷。)师:课文通过写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更让我们感受到翠鸟动作的迅速和敏捷了,真让人赞叹啊!(板书:苇秆)(意图:教师通过故设疑问和对比学习的方法,使学生既体会到了翠鸟动作的敏捷,又了解了作者在表达上的特点及作用,并进一步感受到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爱与赞叹之情。)3观看录相,加深感受(教师播放翠鸟捕鱼的一段录相)4情境朗读,抒发感情(1)播放课件,创设情境师:看得出同学们都被翠鸟捕鱼时的情景吸引住了(课件

12、出示配有背景音乐的画面),就这样,我们站在河边,出神地望着这绿绿的苇杆还在轻轻地摇晃,细细的水波还在微微地荡漾,你们的脑海中会闪过怎样的画面呢?(2)配乐朗读,抒发感情(出示课文二、三自然段文字,并配有音乐)教师引读:翠鸟鸣声清脆(学生接读二三自然段)(意图: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朗读中重温翠鸟轻盈敏捷的飞行及捕鱼的画面,更深地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喜爱和惊叹之情。)(三)讨论孩子爱鸟的想法,体会真爱之情1我们现在就站在河边了,看着这小巧玲珑、动作敏捷的翠鸟,你有什么想法呢?(我太喜爱翠鸟了,它不但外形美丽,而且还会捉小鱼!我很佩服翠鸟,它捕鱼的速度真的是太快了!我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啊!)2看来大

13、家都那么喜爱翠鸟,甚至想捉一只来饲养。小作者又是怎样想的呢?请大家读读五六自然段。(学生回答:“我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板书:想捉、喜爱)3教师提出讨论问题,(课件出示:“课文中孩子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同样看出他对翠鸟的喜爱,可见孩子们是爱鸟的。你同意这种说法吗?”)(学生各抒己见,最后达成共识:翠鸟是属于大自然的,让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才是真正的爱鸟。)4小结:我们也要像作者那样,把翠鸟当成自己的朋友,可以远远地看着它,让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这才是真正的喜爱翠鸟啊!(板书:远远地看、真爱)让我们一起读读最后两段。(学生齐读)(意图:通过引入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读书与思考中展开讨论,使

14、学生认识到正确对待小动物的方式,从而让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变得更深刻、久远,保护动物的意识进一步增强。)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1同学们,看看板书你能发现什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步发现。(作者是通过写翠鸟的外形和动作这两方面来说明事物特点的。作者在写翠鸟的外形时是言之有序的。作者在写翠鸟的外形和行动特点时都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句等。)板书:爪子外形 羽毛(鲜艳) 像 (美丽) 眼睛5 翠鸟 嘴 行动 疾飞 蹬开 像箭一样 (敏捷) 小鱼 苇秆想捉 喜爱 远远地看 真爱2同学们,大自然是美丽的,而各种各样的鸟儿用它们的歌声,它们的色彩,它们的姿态,为大自然增添了许多生趣,你们看:(出示鸟儿自由飞翔、

15、人与鸟和谐相处的图片)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慨?3学生交流:(大自然中的鸟儿姿态各异、鸣声清脆,带给了人类那么美好的享受;我们人类应该保护鸟儿,保护鸟儿生存的环境,让他们自由幸福地生活;人类与大自然应该和谐相处。)5同学们就让我们带着这番深深的启迪和触动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吧!设计评析:江洪春本课在设计上有三个突出特点:一、品析语言在理解内容,感悟内涵,体会情感的过程中,关注了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特点、作用,既领会 了课文的表达方法,又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感的体会。例如,学习翠鸟捕鱼一段时,教师故设悬疑 “为什么写翠鸟动作敏捷还要写小鱼呢?似乎没有多大的关系呀?”从而激发学生深入探究文本,解惑释疑的欲望。学生可以从“小鱼”这一衬托描写中体会到翠鸟 动作的敏捷,了解到作者在表达上的特点,并进一步感受到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爱与惊叹之情。而在学习描写翠鸟捉鱼时的动作时则注意抓住“翠鸟蹬开苇秆, 像箭一样飞过去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