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及答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3386613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及答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及答案(完整版)一、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第一次盼望我还记得我的第一次盼望。那是一个礼拜日,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 昏暗下去。那个礼拜日母亲答应带我出去,去哪儿已经记不清了,可能是动物园,也 可能是别的什么地方,总之她很久很久之前就答应了,就在那个礼拜日带我出 去玩,这不会错。一个人平生第一次盼望一个日子,都不会错。而且就在前一 天早晨,母亲也还是这样答应的:去,当然去。起床,刷牙,吃饭,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走吗?等一会儿,等 一会儿再走。买完菜,买完菜就去。洗完衣服就去母亲走到哪,我就跟到哪。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地暗下去,渐渐地凉 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

2、远,越来越飘渺。那个礼拜日的傍晚,母亲发现我蹲在地上一动不动的在哭,在不出声的流 泪。我感觉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 见母亲在说,一边抚摸着我的头,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 起”1结合全文,说说“我”为什么对“第一次盼望”记忆犹新。 _2文中的画线句是怎样既交代了时间变化,又写出了“我”的心理感受? _3文章以孩子的视角,刻画了母亲的形象。你如何评价这位母亲? _二、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桥(节选)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1 / 21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

3、”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1“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所表达的意思是_;这样写的好处是 _。2“一片白茫茫的世界”是怎样的景象?联系上下文,在文中横线上填写合适 的话,使其与上下文意思连贯。3“老汉似乎要喊什么”,如果浪头没有把他吞没,他有可能会说什么? _4关于桥一课的写作特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B通过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C大量运用比喻、拟

4、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表现力。5文章以“桥”为题目,说说你对文题的理解。 _三、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列各题。烛心乔迁新居,还没收拾完毕,突然停电了,室内一片漆黑。“笃、笃、笃”,小莉刚摸到蜡烛和火柴,门外便传来了敲门声。 打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个小男孩,仰着小脸,背着手:“阿姨,你家有蜡烛吗?”“怎么?刚搬进来第一天就支使孩子来借东西,这样的邻居真让人无2 / 21语这不行,今天借给他家蜡烛,明天说不定还来借什么。不,不行!”小莉 的脑子急速地转着。“哎呀,真不巧,阿姨刚搬来,也没有蜡烛。”说完就准备关门。 “阿姨,你看,我妈妈让我送来的。”小男孩变戏法似的从背后抽出手,高高地举着两根红红的蜡烛。

5、面对孩子澄澈的眼睛,小莉一下子愣住了。她无力地蹲下来,扶住孩子 的肩膀,脸却扭向一边,不敢与孩子对视1这篇小小说只有二百余字,情节富于变化,语言凝练但意味深长。小说开篇 只用六个字点明故事发生的环境:_;小说很巧妙地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 一个是站在“台前”的_,一个是藏在“幕后”的_。2第自然段主要对小莉的_进行了描写,第自然段主要对小莉的_ 进行了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_。3小说在后面才点明小男孩的来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_。4你觉得作者为什么用“烛心”做题目呢?写出你的理解。_。5你喜欢这篇小说中的小莉吗?为什么?写出你的理由。_。四、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马铃薯将成为主粮据农业部消息,我

6、国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推进把马铃薯加工成馒 头、面条、米粉等主食,马铃薯将成为除水稻、小麦、玉米外又一主粮。与稻米、小麦、玉米相比,马铃薯全粉储藏时间更长,在常温下可贮存 15 年以上,一些国家把马钤薯粉列为战略储备粮。许多专家认为,随着全球人口 的快速增加,“在未来世界出现粮食危机时,只有马铃薯可以拯救人类”。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马铃薯被称为“十全十美”的营养产品,富含膳 食纤维,脂肪含量低,有利于控制体重增长,预防高血压、高胆固醇及糖尿病 等。据了解,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将马铃薯当作主粮,比如欧洲国家人均消费量3 / 21稳定在 50 60 千克,俄罗斯人均消费量达到 170 多千克。当

7、前中国只有少数地 区将马铃薯当主粮,更多的是将马铃薯作为菜来食用,未来马铃薯将从副食消 费向主食消费转变,“马铃薯主粮化”实际上就是把马铃薯加工成适应中国人 消费习惯的面包、馒头、面条等主食产品,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转变。据了解,到 2020 年,我国粮食需求量将达到 1000 亿斤以上。但受耕地资 源的约束和种植效益的影响,小麦、水稻等主粮品种继续增产的空间变小、难 度加大而马铃薯耐寒、耐旱,适应性强,种植起来更为容易。属于“省水、省 肥、省药、省劲儿”的“四省”作物。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表示:“预计 2020 年 50%以上的马铃薯将作为主食消 费,我们要努力使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单产水平、总

8、产量和主粮化产品在马铃 薯总消费量中的比重均争取有显著进步,马铃薯的主粮化产品成为人民群众一 日三餐的选择之一。”1下列关于“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理解与选文内容不符的是( )A把马铃薯加工成主食产品是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重要内容B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是我国农业部即将推出的一项战略。C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后,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2“预计 2020 年 50%以上的马铃薯将作为主食消费。”用“预计”一词使说 明更加( )A生动形象 B准确科学 C富有条理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A列数字作比较 B列数字举例子 C作比较打比方4下列不是我国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原因是(

9、 )A马铃薯被称为“十全十美”的营养产品。B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把马铃薯当作主粮,我们得向他们学习。C我国人口众多,而马铃薯耐寒、耐旱,属于“四省”作物。5请你以推广大使的身份为马铃薯写一则广告语。_五、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4 / 21想起那年读书时(节选)真的,读书,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十来岁,三年级,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觉,不管生疏,常常和同学去串门。 到了别人家里,是安静的,不声不响,微笑,直盯着土屋墙壁上的黑白报纸。 那些报纸,是一些富裕人家不知从哪里弄来的,贴在墙上,给土屋一点美观, 不至于到处露着暗灰的墙皮。有字,可读,真好。看着看着,身子会趴下,因为,靠底下的一些字,实在是看不清了。而

10、下 面的报纸,往往是更旧一些,泛着黄色,伴随着一丝丝潮潮的味道。而于我, 是温润,是隆重,闪着华丽的光,仿佛是琥珀。慢慢读完一面墙,真畅快呀。当时,除了课本之外,再也找不到书可读,偶然在同学家发现这样的“报 纸墙”,自是欣喜若狂,也就有了这“串门”的雅好。慢慢地,很多人知道我喜欢“读字”,便有人告诉我,谁谁那里有小人 书,可以借着看看的。听了那些陌生的名字,怵头,哪里认识人家呀?怎么 办?便央求妈妈去借,大人总会和人家说上话的吧。那时候的小人书,人人当宝贝的,自是不会轻易借出。便苦口婆心地求人 家,一遍遍保证,不会弄丢的,不会弄脏的,不会弄扯的,一定按时还终 于,在人家一遍遍的叮嘱里,在犹豫的

11、眼光里,拿到了小人书。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 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夜,深了,抚摸着小人书,恋恋不舍地睡去,天亮,它就该物归原主了。 后来啊,读书的种类,读书的桌子,读书的茶台,读书的座椅,读书的场地慢慢丰富起来,读书的每一个刹那,都仿佛是时光滋养的花枝,慢慢开 出耀眼的花来。多年以后,到底还是因为这书,生出了一些灵性,鲜亮了人生。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喜出望外(_)完璧归赵(_)亮丽(_)滋润(_)5 / 212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哪些事?请用小标题简要概括。3文中画“ ”的句子中,用了一连串的_词,写出了“我”得到

12、书时 _的心情,及对读书_; 句中细致形象地体现作者认真读书的情形的 词有:_、_。4请找出文中其中一句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写在横线上,并指出所使用的修辞 手法。_六、 课外阅读。风雨中的菊花午后的天灰蒙蒙的,乌云压得很低,似乎要下雨。多尔先生情绪很低落,他最烦在这样的天气出差。由于生计的关系,他要 转车到休斯敦。距离开车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他随便在站前广场上漫步,借 以打发时间。“太太,行行好。”声音吸引了他的注意。循着声音望去,他看见前面不 远处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伸出鹰爪般的小黑手,尾随着一位贵妇人。那个妇 女牵着一条毛色纯正且闪闪发亮的小狗急匆匆地赶路,生怕小黑手弄脏了她的 衣服。“可怜

13、可怜吧,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给一美元也行。”考虑到甩不掉这 个小乞丐,妇女转回身,怒喝一声:“滚!这么点小孩就会做生意!”小乞丐 站住脚,满脸的失望。多尔先生的眼睛也流露出鄙夷的神色。真是缺一行不成世界。听说专门有 一种人靠乞讨为生,甚至还有发大财的呢。还有一些大人专门指使一帮孩子乞 讨,利用人们的同情心。说不定这些大人就站在附近观察呢。多尔先生正思忖着,小乞丐走到他跟前,摊着小脏手:“先生,可怜可怜 吧,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给一美元也行。”不管这个乞丐是生活所迫,还是 欺骗,看到这个瘦骨嶙峋的小乞丐,多尔先生心中一阵难过。这个孩子的父母 太狠心了,无论如何应该送他上学。他掏出一美元的硬币,递到他手里。“谢谢您,祝您好运!”小男孩金黄色的头发都连成了一个板块,全身上6 / 21 下只有牙齿和眼球是白的,估计他自己都忘记上次洗澡的时间了。多尔先生不愿意过早去候车室,就信步走进一家鲜花店。他有几次在这里 买过礼物送给朋友。卖花姑娘认出了他,忙打招呼。“你要看点什么?”小姐训练有素,礼貌而又有分寸。她不说“买什 么”,以免强加于人。这时,从外面又走进一人,多尔先生瞥见那人居然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