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3385909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平果县第一小学 黄小梅教学目标:、认识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从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的原因。、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学难点:理解本文中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从这件事得到的启示,理解“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钓过鱼吗?如果你们钓到了一条大鱼,你们又会怎么做呢?2、今天,老师带你们

2、认识一位小男孩,在他11岁的时候,钓到了一条大鱼,但是却又把鱼放回了湖中,而且还从中得到一个受益终生的启示。3、板书课题:钓鱼的启示4、齐读课题,理解“启示”的意思。从题目中,你获得哪些信息?(板书:钓鱼 启示)我们要学会从课题中捕捉课文的相关信息,这也是学习的一种方法。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大家放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完后,想想,课文哪部分写了钓鱼,哪部分写了启示?2、认读词语。3、反馈并补充板书(在钓鱼和启示中间还写了什么?-板书:放鱼)4、浏览全文,根据板书,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三、精读课文,领悟启示(一)体会人物心理1、默读课文3-9自然段,看看“我”

3、的心情是怎样的?找出相关的句子。2、出示写“我”心情的句子3、用适当的词语概括“我”心情的变化【设计意图:依据本课学习的重、难点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旨在通过体会“我”从钓到大鲈鱼到把鲈鱼放回湖里过程中的心情变化,理解道德在实践的时候很难这一教学难点,并为领悟文章的“启示”做铺垫。】4、在“我”钓到鱼时,父亲和“我”都很得意,而面对着到手的这条大鲈鱼,我们却没得意多久就面临着一个难题?我们面临什么难题?(对这条鲈鱼是放还是留?)5、面对这个难题,父亲的态度是怎样的?父亲做出决定时他的心情是怎样的?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来?(1)出示句子:“父亲盯着”(2)细细读这句话,你又读出了什么?(父亲也很不舍

4、得放这条鱼,从“盯”、“好一会儿”可以感受到;从“得”字感受父亲态度的坚决。)(3)指导朗读师:虽然父亲也很喜欢那条鲈鱼,也在进行着道德抉择,但他的态度却是不容争辩的,读“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师:他的语气是没有商量余地的,读“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师:他的声音是那么的坚决,读“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师:这句话中哪一个词最能说明父亲坚决而又不容争辩的态度?(得)谁能换个词来读一读这句话?(一定、必须)师:从这句话中,我们感受到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生:这是一位非常负责的父亲。师:通过你的朗读告诉大家这是一位非常负责的父亲。(指名读)师:这还是一位怎样的父亲?生:这还是一位以身作

5、则、对孩子严格要求的父亲。师:请你来读读这句话,读出你的感受。(指名读)(4)联系下文,谁能用文中一个词概括父亲的态度? 板书:不容争辩“不容争辩”什么意思?请看看课文中的插图,体会体会。出示插图:这是当时的情景。儿子从父亲不容争辩的声音中,领会到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余地的,正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里取下来。 请展开想象,当儿子向父亲再次投去乞求的目光的时候,父亲不容争辩地说些什么?从父亲“不容争辩”你体会到什么?师:这就是父亲的爱,严格的爱、负责的爱,齐读“父亲盯者鲈鱼看了好一会儿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5)父亲既然那么喜欢这条鱼,为什么又一定要我放掉呢?(因为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

6、有两个小时)师:找到文中的话读一读。生读:“父亲划着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这时是晚上十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师:这就是父亲一定要我放掉这条鲈鱼的原因,齐读“父亲划着一根火柴,还有两个小时。”6、对于父亲的决定,“我”为什么不想放鱼?探究“我”为什么不愿意将鱼放回湖里的原因。 鱼好大:(出示: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指名读-从哪看出“大”? 鱼好美:漂亮、轻轻翕动着 鱼难钓:请你将课文中描写钓鱼的句子画出来。(指名读“过了好长时间,溅起了不少水花。”)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像往常一样”“我小心翼翼的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着。”钓到它不容易。看出“我”的

7、动作娴熟,钓过不少条鱼,但是从来没钓过这么大的鱼,而且是鲈鱼,这种成就感可想而知,而且后文说“三十四年再也没有钓过那样大的鱼,可见确实很罕见,而且一生只此一次。)还有其他原因使“我”舍不得放掉这条鱼吗? 无人知:请你将课文中描写的相关句子读出来。-指名读“到处是静悄悄的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只有父子两人,别无他人,“没人知道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当我看到四周没有人时,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想一想,我会对父亲怎样说?7、在这种情况下要放弃鱼,真难啊!如果钓鱼的人是你,钓到这么大的鲈鱼,你愿意不愿意放了它?”可“我”最终放弃了,只因为父亲的教育。师: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

8、题,放了大鲈鱼是对,不放,就是错,但真正要舍弃时却又很舍不得,这就是钓鱼的启示,读“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板书:是非问题-简单;道德实践-艰难过渡:鲈鱼的极大的诱惑,周围的环境,都让我难以下决心把鱼放回湖中,但最终“我”还是作出了“放鱼”的选择。 (1) 读我放鱼的句子。(2)比较句子:A、我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把它放回到湖里去。B、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去。(3)是谁让我作出了这样一个正确的选择呢?(父亲)(二)体会“我”实践的艰难过程1、“我”虽然在爸爸的严格教育之下,无可奈何地放了鱼,但在这个过程中,“我”经历了

9、非常艰难的心理斗争。2、汇报交流,补充填空。当我钓到大鲈鱼时,我十分地( );父亲要我把鱼放回湖里时,我感到十分地( )和( );三十四年后,我从中得到了深刻启示,我对父亲充满了( )。你们看,“我”把鱼放回湖中,经历了一个多么艰难的过程。所以说:读“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设计意图:以“我”心情变化为线索,由浅入深引导提升,力争让学生在交流提升的过程中多元解读、品味语言,揣摩人物心理,并不失时机地设计多处说话练习,一方面帮助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文章,学习阅读理解文章的方法;另一方面也训练学生组织语言,运用语言的技巧,通过课堂上的随机说话,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

10、三)领悟启示1、齐读启示,提出疑问。-交流,解疑:2、就“钓鱼”这件事来说,什么是“是”,什么是“非”? (1)同学们读了几遍课文就知道什么是“是”,什么是“非”,看来道德的确是(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可就是这么个简单的放与不放的问题,究竟“难”在哪里呢?(生找相关句子)3、34年前,父亲的严格教育让我作出了道德的选择,那么,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读读,谈谈体会。 出示句子: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读这句话,这两个“鱼”意思一样吗?第一个“鱼”指的是什么?(大鲈鱼) 在这年中,“我”会遇到什么

11、样诱惑的“鱼”呢?当“我”拿到分的考卷,却发现老师没有改出我的错题时当“我”上学快迟到,过马路遇到红灯而没有警察时当我买东西发现多找了钱时 文中的“我”会怎样做呢?“我”为什么会毫不犹豫地这样做呢? 4、出示:“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理解“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是什么?来自哪里?小结:正因为这样,所以“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纽约一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5、经历了三十四年光阴的洗礼,作者已经完全理解父亲,并对父亲充满了感激,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想对父亲说些什么?可以说,当年他把鱼放掉是因为父亲的威严,是无可奈何的,但是

12、,他现在的选择却是自觉的,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因为他已经在从小严格的教育中获得了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引读“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设计意图:围绕着“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句含义深刻的句子,一方面采用理解、品味,换词、补白说话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文章,学习阅读理解文章的方法;另一方面指导朗读,反复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领悟,本文的“启示”。】 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1、同学们,在你们的学习、生活中,遇到过诱惑吗?你是怎样对待的?创设情境:(1)过马路的时候(2)在校园里(3)在公园里小结:确实如此,一个人如果

13、从小就收到严格的教育,那么他一生都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2、再读启示,铭记在心。师:这是父亲送给我最为珍贵的礼物,读“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师:这就是钓鱼给我们的启示,读“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师:希望孩子们将钓鱼的启示铭记于心,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3、最后我送给大家一句话: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孟德斯鸠【设计意图:本篇文章的人文色彩比较浓厚,如何既让学生理解了、懂得了文中的“启示”,又不停留在表层,能深入“体会到”呢?创设情景说话的设计意在让学生通过情景对话把对文章的理解拓展到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在交流中进一步提升对课文的感悟。】 板书设计:父亲我钓鱼 喜爱 得意放鱼不容争辩依依不舍 是非问题-简单 启示 道德实践-艰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