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市北中学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月考测试卷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3385797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市北中学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月考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上海市市北中学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月考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上海市市北中学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月考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上海市市北中学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月考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市北中学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月考测试卷(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市市北中学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月考测试卷2008.12.10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Al27 Fe56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50分 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碱石灰 B铝热剂 C赤铁矿 D明矾 2金属的冶炼有三种方法那么冶炼银、铁、铝分别应采用 A.热分解法、热还原法、电解法 B.热还原法、热分解法、电解法 C.电解法、热还原法、热分解法 D.电解法、热分解法、热还原法 3在稀硫酸中插入一块铁片再加入下列物质可使铁片迅速发生腐蚀的是 A稀盐酸 B氢氧化钠固体 C硫酸铜晶体 D氯化钾晶体 4. 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A元素原子量依次递增 B元素原子

2、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C 元素原子半径大小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5称取0.122克Mg条需用到的仪器是 A. 托盘天平 B.电子天平 C. 量筒 D.滴定管 6某金属浸入烧碱溶液中一会后取出洗净再放入HgNO32溶液中表面逐渐附着一层灰白固体取出后用滤纸将其表面吸干然后将其置于干燥的滤纸上片刻后即观察到其表面生长出白色毛状物则原金属及毛状物分别是 A、Mg、HgO B、Al、Al2O3 C、Mg、MgO D、Al、HgO 7下列实验能说明硫元素的非金属性较活泼的事实是 A常温下硫是淡黄色固体 B浓硫酸有强氧化性 C硫酸难挥发 D硫酸是强酸 8、以下性质的比较中错

3、误的是 A.酸性 HClO4H2SO4H3PO4 B.碱性 KOHNaOHMgOH2AlOH3 C.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 HFHClH2S D.原子半径 ClSNa 9、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铁和三氯化铁溶液反应Fe Fe3 2Fe2 B铁和稀硫酸反应2Fe 6H 2Fe3 3H2 C氢氧化铁和盐酸FeOH3 3H Fe3 3H2O D氧化铝和NaOH溶液的反应2Al3 3O2 2OH 2AlO2 H2O 10. 下列事实用盐卤点豆腐 水泥的硬化 用明矾净水 河海交汇处可沉积沙洲 静电除尘钢笔使用两种不同颜色的蓝墨水易出现堵塞 血液透析。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会出现红褐色沉淀。

4、其中与胶体知识有关的是 A. B. C. D. 11、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ABDC B.原子序数 dcba C.离子半径 CDBA D.单质的还原性 ABDC 12只用一种试剂 就能把Na2S、BaNO32、NaHCO3、AlCl3、NaAlO2五种无色透明溶液区别开来这种试剂是 A. 硫酸 B. 盐酸 C. 氨水 D. 氢氧化钠溶液 1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第IA族都是活泼金属元素 姓名_ 学号_ 班级_ 装 订 线 2 B第IIA族元素形成单质常温下都是固体 C第IVA族中有金属元素也有非金属元素 D

5、第VIIA族元素中形成单质常温下有气、固、液三种状态 14、下列关于测定1 mol氢气体积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A装置不能漏气 B镁带未用砂纸擦去表面的氧化层就称量 C用针筒注入硫酸后应迅速拔出 D镁带的质量要使产生的氢气足以计量 15.我国最新报道的高温超导体中 铊是组成成分之一。已知铊与铝是同族元素 关于铊的判断有错误的是 A、氢氧化铊是两性氢氧化物 B、铊能置换出盐酸中的氢 C、铊是质软的银白色的金属 D、铊能生成3价的化合物 16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以测定盐酸的浓度下列操作使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A未知浓度盐酸用滴定管量取该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B装待测液的锥

6、形瓶洗涤后未干就盛入待测液 C滴定开始时用仰视法观察碱式滴定管刻度其余操作正确 D滴定结束后发现碱式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碱液 17A、B、C均为短周期元素他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B、C两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B、C两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原子序数的4倍。则A、B、C分别是 A、C、Al、P B、N、Si、S C、O、P、Cl D、F、S、Ar 18 以下记录的数据不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A用量筒量取3.3 mL蒸馏水 B用滴定管量取20.00 mL NaOH溶液 C用电子天平称取2.100 g NaCl固体 D用广范pH试纸测得某溶液pH为7.2 19

7、、下列不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是 A、原子半径 B、化合价 C、原子核外电子数 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0、已知AB、CD、EF均为1l型离子化合物根据下列数据判断它们的熔点由高至低的是 ACDABEF BABEFCD CABCDEF DEFABCD 21、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胶体微粒特有的运动方式可据此把胶体和溶液、悬浊液区别开来 B光线通过胶体时胶体发生丁达尔现象 C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胶体时使用的半透膜只能让较小的分子、离子通过 D大多数的胶体微粒能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 22、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能找到 A制农药的

8、元素 B制催化剂的元素 C制高温合金的元素 D制半导体的元素 23、在进行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实验中如果操作不正确会出现实验误差。下列操作中出现了重大失误的是 A准确称量瓷坩埚的质量 B在瓷坩埚加入硫酸铜晶体并称量 A B C AB CD EF 离子电荷数 1 1 2 键长10-10m 2.31 3.18 2.10 3 C将盛有硫酸铜晶体的瓷坩埚用坩埚钳放在泥三角上慢慢加热直到蓝色完全变白冷却到室温并称量 D进行恒重操作 24、下列关于定量测定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误差分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过失误差几种 B精心设计的话可以使数据的误差等于零 C自己意识到有较大操作失误应重做实验 D即便实

9、验结果可能产生偏差也要记录原始数据 25、下图是向100 mL的盐酸中逐渐加入NaOH溶液时溶液的pH变化图。根据图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A.原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 molL1 B.处为0.1 mol的NaOH溶液 C.原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D.处为含0.01 mol NaOH的溶液 二、填空题 26请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锂元素位于第 周期、第 族。 写出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和氯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HClO4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氟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 该气态氢化物中存在的化学键属 键其热稳定性 填“强”或“弱”于同周期A族元素的气态氢化

10、物。 阅读下表 元素性质 元素 原子半径nm 0.152 0.099 0.186 0.064 最高正价 1 7 1 最低负价 -1 -1 请分析锂、氟、钠、氯四种短周期元素与表中编号的对应关系推断是 元素画出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26 1 二或2 1分 IA 1分 2 NaOHHClO4NaClO4H2O 2分 3 1分 共价 1分 强 1分 4 氯 1分 1分 4 27、以下是某同学测定硫酸钠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实验方案。 实验用品硫酸钠晶体试样、研钵、干燥器、坩埚、三脚架、玻璃棒、药匙、托盘天平 实验步骤 准确称量一个干净、干燥的坩埚 在坩埚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钠晶体试样称重将称量的试样放

11、入研钵中研细再放回到坩埚中 将盛有试样的坩埚加热待晶体变成白色粉末时停止加热 将步骤中的坩埚放入干燥器冷却至室温后称重 将步骤中的坩埚再加热一定时间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重复本操作直至两次称量结果不变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硫酸钠晶体试样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 分析该方案并回答下面问题 1完成本实验还需要的实验用品是 坩埚钳、酒精灯可以不答“火柴” 2指出实验步骤中存在的错误并改正 步骤有错误 应先将试样研细后放入坩埚称重 3硫酸钠不能放置在空气中冷却的原因是 因硫酸钠放置在空气中冷却时会吸空气中的水分 4其中判断硫酸铜晶体完全失水的定性实验操作是_恒重 完成本试验至少称量 4 次 5下面的情

12、况有可能造成测试结果偏高的是 D、F 填序号。 A试样中含有加热不挥发的杂质 B硫酸钠放置在空气中冷却 C测试前试样已有部分脱水 D实验前坩埚未完全干燥 E晶体加热脱水不完全 F加热时有晶体溅出 28、用气体摩尔体积测定装置测定常温下1mol氧气的体积。 提供试剂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 试回答 1写出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仪器A、B、C的名称A B: C: 。 3仪器A中预先盛放的试剂是 用注射器向A中注入的试剂是 。 4现取10mL0.95mol/L过氧化氢溶液完全反应仪器C的读数为122.0ML计算室温下1mol氧气体积的测定值是 。 5下列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正确的是 A、用手捂住

13、气体发生器若看到储液瓶内导管内液面不断上升则装置气密性好。 B、盖上气体发生器的胶塞若看到储液瓶内导管内液面上升且1分钟内不下降。则装置气密性好。 C、用注射器注入少量气体若看到储液瓶内导管内液面上升且1分钟内不下降。则装置气密性好。 29、某同学用右图装置测定常温下1molCO2的体积。其中Y形试管A为反应器B为量气管C为水准 5 管。 回答以下有关设计和操作的问题 用酸和碳酸盐反应产生CO2时酸一般选用稀硫酸而不选用盐酸或硝酸的理由是 盐选用碳酸钠而不选用CaCO3的理由是 。 量气管内水面上加一层油目的是 。 水准管可上下移动量气管读数时水准管液面应与量气管液面持平原因是 。 测定时称取

14、0.216g无水Na2CO3粉末加入Y形试管的一端另一端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将Y形试管倾斜使其混合反应。量气管内的读数为45.70ml.则该室温下1moLCO2的体积是 。 三、计算 30、中学化学教材上有如下介绍在氢氧化钠浓溶液中加入氧化钙加热制成的白色固体就是碱石灰。有两个实验小组的同学决定通过实验探究碱石灰的组成。 第一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下列关于溶液中nOH、nCa2、nNa之间的关系式正确的是_。 anNa 2nCa2 nOH b2nNa nCa2 nOH cnNa nCa22nOH 现有4.0g碱石灰设其中nNax molnCa2y mol请填写下表 碱石灰的 可能组成 NaOHCaO NaOHCaO CaOH2 NaOHCaOH2 NaOH CaOH2H2O x、y之间关系式等式或不等式 40x56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