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清明上河图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3384926 上传时间:2024-03-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清明上河图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清明上河图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清明上河图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清明上河图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清明上河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清明上河图(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清明上河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中想象,感悟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内容、特点,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教学重点: 感悟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内容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导语:在我国灿烂的艺术瑰宝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有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这幅图到底画了些什么有些什么特点清明上河图这篇课文作了具体的介绍。课文文笔优美,描写生动,大家一定会喜欢的。 二快速阅读,整体感知。 老师要求学生根据阅读提示,带着问题快速阅读,找到问题答案,然后小组交流。问题是:这幅图画到底画了些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2、三赏读,展开想象。清明上河图图美,文也美,课文生动地表达了画面的内容,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一边读课文,一边看图画,并随着课文展开想象。 学生读文,看图,想象。 四美读,表达情感。 我们要通过朗读,把清明上河图的美表达出来,你最喜欢图的哪一部分,就读哪一部分,先自己读,然后读给其他同学听。(朗读市郊景象这部分内容,开始时语调宜舒缓;朗读汴河两岸语气渐趋热烈;朗读繁华街市更为热烈。)第二课时 一尾段导入,了解意义。 课文最后一段点明了清明上河图的学术意义,不仅在我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请同学们把课文最后一段读一读,想想这幅图画在哪些方面,为研究我国宋代社会各方面情况提供了

3、有价值的形象资料。 学生读书,思考。 二小组合作,专题探究。 接下来分小组学习,每个小组自定一个专题,如风俗人情桥梁建筑道路交通人际关系等,然后从整幅的清明上河图上认真地查找,用心分析画面上的内容,把符合专题的内容一一找出来。 老师提供资料,供学生查找。 三班上交流,适时指点。班上汇报交流,老师要给予适当指点,特别是学生容易忽视的部分,老师给予补充;学生分析判断错的,老师予以纠正。 风俗人情:一是游戏活动,二是清明活动,三是市招类;桥梁建筑:茅屋、瓦屋、华屋、殿宇、庙、摊子、战台、桥、墙、牌坊; 道路交通:一是船,二是车,三是轿子,四是骆驼;人际关系:做生意的商贾,骑马的官吏,看街景的士绅,叫卖的小贩,乘坐轿子的大家眷属,身负痛篓的行脚僧人,问路的外乡游客,听说书的街巷小儿,酒楼中的豪门子弟,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等。 四按专题习作。 以清明上河图中的风俗人情或清明上河图中的桥梁建筑等写一篇介绍清明上河图的短文,也可写读了课文或欣赏了这幅名画的体会。可以个人写,也可以小组合作写。写后互相读一读。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