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作文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3380662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作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创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作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创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作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创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作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作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作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作文摘要:我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中,近年来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市民群体快速膨胀,但新市民的文明礼仪素质与现代市民的素质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我们要拓宽教育的途径,精选教育的内容,丰盛教育的形式,提高新市民的文明礼仪素质,这是新市民尽快融入城市生活的需要,是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城市开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开展的需要。关键词:新市民文明礼仪教育我国是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城市人口所占的比重比拟低。但是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年左右的时间里,我国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市民群体快速膨胀。分析这局部新市民的构成,主要包括下列局部,一是城市自然增长人口;二是农村学生通过高等教育进入城市

2、,尤其是扩招以后人数更多;三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局部留在了城市;四是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城郊农民变成了市民。其中后两类即进城务工农民和城郊农民转换而来的新市民的文明礼仪教育问题尤其值得我们关注。一、新市民文明礼仪教育的意义一提升素质,帮忙新市民尽快融入城市礼仪是交往艺术,沟通技巧,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礼仪教育使新市民了解城市的生活习惯、语言习惯、出行规那么、人际交往规那么等等,掌握根本礼仪标准,打消新环境带来的不适与茫然,满足新市民生活、工作中待人接物、沟通交流的需求,引导他们尽快融入城市文明,完成由农民向市民的过渡促。文明礼仪是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局部,现代社会

3、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日渐频繁、密切。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礼仪涵养、岗位所必须的交往与沟通能力等也是很多单位在录用人才时考虑的主要内容。礼仪教育促进新市民素质的全面提升,增强自信,为新市民的职业开展助一臂之力,帮忙新市民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二塑造城市形象,促进城市开展我国是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城市人口所占的比重比拟低。建国初期,城市人口比例为10.64%,1978年是17.92%,城市人口比例变化很小。改革开放以来,开始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2022年城市人口比例到达了45.68%,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2022年19日发布的?202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称,2022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

4、首次超过50%。因此,城市人口中的新市民是个庞大的群体。市民的文明素质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局部,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新市民文明礼仪教育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形象,关乎着城市的开展。三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开展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开展的必然历史进程,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世界上所有兴旺国家都不是以农民为主体的国家,英国农民只有3%、美国是6%、日本是16%、韩国是20%。城市让市民更文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化的过程也是国民素质逐步提升的过程,新市民素质的提升是国民素质提升的重要内容和途径。礼仪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文明礼仪素质的提升可以帮忙新市民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一个平等、团结、友爱

5、、互助的良好人际环境。如果人人都依礼而行,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摩擦就会减少,人与人之间更多的是和谐与合作。国民良好的礼仪水平不仅反映了国家的文明状况和社会风气,还有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有序。提高市民素质是时代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开展的需要。二、新市民文明礼仪现状及原因分析新市民有着我国农民传统的优良品质:淳朴善良,为人直率,热情友好,乐于助人,吃苦耐劳、勤俭朴素等等,给城市带来了清新与活力。但由于农村和城市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不同,刚才进入城市的新市民还存在着一些与城市不适应不协调的问题,文明礼仪素质与现代市民的素质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一是卫生习惯较差。如

6、乱扔乱倒垃圾,随地吐痰,甚至在小区饲养家禽家畜。二是不足规那么意识。如不遵守交通规那么,随意横穿马路,闯红灯;人多时不排队,伺机加塞儿;街道上、小区里乱停乱放车辆。三是语言文明有待加强。如没有养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有时说话带脏字;公共场所大声说笑,不顾旁人感受;谈话时打探个人隐私。四是不顾及个人形象。如穿着睡衣、拖鞋出现在公共场所;边走路边吃东西,随意蹲坐,走路横冲直撞。五是交往中的文明礼仪有待提高。如乘坐公交车时遇到老人、小孩不让座;不熟悉日常交往中握手、介绍、递接名片的根本办法。六是不注意保护公共设施。如在建筑物上乱贴标语、启示、广告、乱涂乱写;弄脏、破坏休闲场所的座椅等设施;践踏花草苗

7、木等。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下列几方面。一是新市民原有生活习惯的制约。对于长期生活在农村的新市民来说,农村的文化传统、生活环境及风俗习惯等,是其多年来熟悉和适应的,改变旧习惯,接受新规那么,需要时间的磨合,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渐养成的过程。二是文明礼仪教育的缺失。首先,市民教育不足系统的管理和标准,处于边缘地带,这直接影响了新市民礼仪素质的提高。其次,在劳动部门组织的培训中,往往重视职业技能的培训提升,无视了文明礼仪素质的培养。再次,社区教育不遍及,一些社区偶尔组织一些活动,内容不系统、不标准,新市民参与的程度也不高。三是新市民文化水平偏低,影响了对新知识的接受,也影响了对文明礼仪重要性的理解和认

8、识。有些根本的礼仪常识如不要乱扔垃圾等,新市民不是不知道,之所以表现差,是认识问题,思想上不重视,认为这是小节,无所谓。四是新市民社会交往范围相对狭窄,居住和工作地点相对集中,新老市民之间的沟通互动较少,也在客观上影响了新市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文明礼仪的学习与提高,影响了新市民融入城市文明的速度。三、关于新市民文明礼仪教育的思考新市民素质的提升是一项波及社会方方面面的系统项目,也是一个长期复杂而又艰巨的渐进过程。教育是文明礼仪素质提高的主要途径,社会各方面应携起手来,共同做好新市民的文明礼仪教育工作。一拓宽教育的途径各类教育机构在市民素质建设中负有重要的职责和义务。社区、劳动部门培训机构、各类学

9、校等都应参与到市民文明礼仪素质的教育中来。社区、老年大学可重点针对居家的老年人,侧重日常生活中的文明礼仪,注意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劳动部门培训机构应结合就业培训,增加礼仪教育的内容,主要对象是中青年人,加强社交礼仪、职业礼仪的培养。而中小学校也应加强学生的礼仪教育,使青少年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培养新一代市民。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人群,有针对性地组织培训,做到有的放矢。二精选教育的内容首先,礼仪具有继承性和开展性,在礼仪教育中,既要注重传统礼仪精华的传承,保存新市民原有的尊老爱幼,互帮互助,仁爱宽容,勤俭持家等传统美德,又要与时俱进,吸收现代文明礼仪的内容,如增强环保意识、规那么意识,现

10、代社交礼仪知识等,注意传统与现代的衔接。其次,在礼仪教育中,要礼与仪,知与行并重。一方面要“明礼,即提高道德涵养,培养为他人着想,约束自己,尊重他人的内在品质,提高对礼仪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要“达礼,即在“明礼的根底上,懂得具体的礼仪规那么,学会实际操作,能够恰到好处地把自己对他人的尊重和友善叙述出来,把内在品质外化为优美的言行,引导新市民在生活和工作中活学活用,实现“礼与“仪的有机统一。三丰盛教育的形式市民文明礼仪素质的提高非一日之功,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作。要坚持多种教育形式并举,提高教育效果。课堂教学有着系统、专业的特点,是礼仪教育的重要渠道,中小学课堂、各种成人学校应增加文明礼仪的教学内容,社区讲堂、劳动培训部门、用工单位等可聘请教师讲授文明礼仪。根据新市民爱好,发展丰盛多彩的文化活动,在活动中感受和学习文明的交往礼仪,改变新市民的不良行为方式和习惯。发挥宣传的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礼仪环境,浓郁的文明礼仪气氛,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新市民的文明礼仪习惯。注重教育的持久性,努力在新市民中营造终身学习的良好气氛,提高新市民的文化素质,提高自我教育,自我塑造、自我监督的能力,使追求文明的生活方式成为自觉行为。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加强督导,对于引导新市民标准自身行为,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逐步提高自我约束能力也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