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县粮食企业改革的调查与思考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3377001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5.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全县粮食企业改革的调查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关于全县粮食企业改革的调查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关于全县粮食企业改革的调查与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关于全县粮食企业改革的调查与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关于全县粮食企业改革的调查与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全县粮食企业改革的调查与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全县粮食企业改革的调查与思考(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全县粮食企业改革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全县粮食企业改革的调查与思索 尽快实事求是地推动“两个置换”-关于全县粮食企业改革的调查与思索7月14日至8月15日,由县委办、县政府办牵头组织有关部门的同志组成的联合调研组,深化全县15家粮食企业和县直有关部门,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实地查看、填表格等方式,对粮食系统的人员、资产、库存、债务等状况进展了比拟全面周密的调查,并对粮食企业改革的紧迫性、可行性、稳定性进展了较为深化的探讨。一、根本状况全县现有粮食企业15家,其中购销企业11家10个中心粮站和1个粮食储藏库,即桃花江、牛潭河、浮邱山、修山、三堂街、鸬鹚渡、马迹塘、武潭、石牛江、灰山港中心粮站和桃

2、花江国家粮食储藏库、附营企业4家灰山港米厂、城关米厂、县粮贸公司、县饲料厂,后三家已进入破产程序;粮食系统共有干职工1816人在职1484人、离退休332人,其中各企业共有职工1741人在职1437人、离退休304人、局机关共有干职工75人在职47人、离退休28人;有粮食点库52个,仓容12万吨;截止到20xx年6月底,粮权属县政府的帐面库存粮食4.4万吨,其中陈粮可食用2.8万吨、陈化粮不行食用、工业用粮1.6万吨,实际库存约为3.43.7万吨;全系统帐面总资产29292.5万元,总负债32336.8万元,负债率为110.4;固定资产帐面净值4215万元,评估价总现值11644万元,其中抵押

3、给县农发行的资产5651万元;11018年6月至20xx年6月全系统累计新亏损5712万元,11018年5月底以前亏损16384万元。二、粮改刻不待时一从国家宏观政策与全国改革形势来看,粮改刻不待时。“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安谷那么昌,绝谷那么危”,粮食作为事关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其生产与流通历来为我党所重视。由于粮食的总供应缺乏,从1953年至11014年实行的是统购统销政策与国家垄断经营制度。11015年初,国家宣布取消统购,实行合同定购。11016年实行购销双轨制,并对粮食购销体制改革进展试点。11010年国家建立粮食专项储藏制度,11014年又建立了中心和省两级粮食市

4、场风险基金,加上地方粮食储藏体系也逐步形成,国家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实力大大增加。11016年,全国粮食突破5万亿吨大关,粮食出现阶段性与构造性过剩,从今粮食由过去的特别商品变成一般性商品,粮食行业的垄断地位不断受到市场化与社会化的猛烈冲击。由于库存的大幅度增加而引起的财政补贴亦大幅度增加,一度到达了中心财政的四分之一,可以说是不堪其重负,改革是唯一出路。11016年中共中心发出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开展假设干问题的确定中发1101616号,11018年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系统体制改革的确定国发1101815号,推出了“三项政策、一项改革”的举措,其主要内容就是“爱护价收购粮食、顺价销售、

5、收购资金封闭运行、加强企业自身改革”。在“三项政策”中,关键的是顺价销售能否胜利实现,而市场经济是以效益为前提的,爱护价虽保障了农夫利益,但当爱护价高于市场价时,顺价销售无法实现,由此产生了两种不良后果:一是粮食购销价差的巨额亏损再一次成为国家财政的沉重包袱;二是粮食购销企业躺在国家政策性补贴上吃大锅饭,不愿面对市场,不具备竞争实力,形成了“职工靠企业,企业吃政府”的不正常现象。因此,国务院相继发出国发1101911号、20号、20xx12号、20xx28号等一系列文件,要求各地加快粮食企业改革。特殊是国发20xx28号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看法,明确改革的总目标是建立完善的粮食储藏

6、体系与粮食市场体系,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围绕此目标,国家先后在湖北、湖南、河南、吉林等产粮区开展以“两放开,一调整”为内容的补贴改革,即放开粮食收购价格、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将爱护价中的间接补贴转为向出售优质农产品的农夫进展干脆补贴。“直补”的实质就是购与销都以市场说了算,在刺激农夫调整产品构造的同时,国家力图将粮食企业逼入市场。近年来,上海市合并78家粮食企业,将7000万元国有资产民营化,重组后的优质企业吸引资金1.7亿元;20xx年山东吸引资金11亿元特地进展出口粮油贸易;自湘政发20xx5号、湘政办发20xx37号文件下发后,全省有40个县市进展了粮食企业改革,6101家企业被改制

7、改组,分流7.3万人,涌现出了长沙凯雪、盛湘米业、衡阳金雁等一批上规模有品牌有产销网络的产业化集团。据国务院有关专家预料,明年我国将全面放开粮食市场。面对风起云涌的改革大潮与盛气凌人的竞争态势,我县国有粮企如不奋起直追,必将被淘汰出局。二从我县粮食企业实际状况来看,粮改刻不待时。据调查状况来看,15家粮食企业前景堪忧,主要存在着三大困难:一是实力小,难以打出品牌。15家企业用于经营的资产主要是仓库与门店,现值 关于全县粮食企业改革的调查与思索第2页 4546万元。由于每个企业都是独立的法人实体,平均经营性资产不过300余万元。在粮食部门提出的“桃花米业”、“修山面业”、“康佳宝”三大品牌中,“

8、康佳宝”为原饲料厂的快餐米粉名称,由于技术方面的缘由,从未进展过批量生产,饲料厂从11015年起陷入瘫痪,资产负债率达500,于去年8月获准申请破产;“修山面业”为修山的私营业主全部,根本与粮食企业无关;“桃花米业”由城关米厂的7名职工出资50万元组成的“桃花米业有限公司”而来,虽具经营活力,但规模较小,品牌非国企全部。二是人员多,收支冲突突出。15家企业共有在职职工1437人,月工资总额为76.5万元,每月应缴社保金21.3万元,仅每年的工资与社保就需1175万元。而每年的收入主要是政策性补贴、少量的门店收入和微量的经营性收入,共计600万元左右。为解决这一冲突,4家附营企业只有几个留守人员

9、,其余发给每月50元不等的生活费饲料厂什么也没有后自谋生路;11家购销企业1275名在职职工仅252人上岗,下岗人员按粮食局制定的标准每月发给20200元左右的生活费。即使如此,企业的收支冲突仍旧突出,如财务状况较好的桃花江中心粮站共有干职工244人,其中在职1101人、离退休人员45人。在职人员中,上岗者39人、分流者132人、内退20人、拿50工资者8人,每年社保、工资及其他费用共需104万元,而收入仅26万元,财务状况之差可见一斑。三是债务重,经营举步维艰。全系统20xx年6月末帐面总资产29292.5万元,其中:货币资金现金、银行存款158万元、固定资产净值4215万元经国土、房产部门

10、评估作价,总现值为11644.6万元、库存粮食5028万元、应收补贴款13676万元其中101年审计认定挂帐补贴13078万元、往来款项1478万元其中个人欠款143.6万元、待处理流淌资产损失2452万元、待处理固定资产损失204万元、待摊费用583万元、在建工程182万元;全系统20xx年6月底帐面总负债达32336.8万元,其中:银行贷款26592万元,包括农发行供应贷款24484万元中心挂帐贷款13297万元、中心储藏贷款1622万元、建仓贷款640万元、爱护价贷款4705万元、非爱护价贷款354万元、费用贷款225万元、自营消化挂帐贷款462万元、损失损耗占贷48万元、附营业务占贷1

11、494万元、挤占挪用占贷218万元、陈化粮价差占贷663万元、陈粮价差占贷758万元和农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供应贷款2101万元浮邱山217万元、储藏库粮贸站660万元、城关米厂196万元、饲料厂306万元、粮贸公司207万元、局机关383万元,以及应付其他应付帐款5330万元。资产负债率达110.4。同时,县财政负担的粮食亏损及补贴包袱重,其中:92年4月101年5月审计认定挂帐13078万元其中由县财政负责消化的挂帐本金为85101.7万元,按上级政策规定,自20xx年起在10年内消化完,贴息总额为756万元101年负担贴息10计52万元、20xx年负担贴息20计101万元、20xx年负担贴息

12、30计151万元、20xx年负担贴息40计201万元、20xx年负担贴息50计251万元;101年6月20xx年6月,我县粮食企业累计亏损5863万元,目前因国务院、省政府对这一阶段的亏损暂未部署审计检查与界定,故县财政应负担多少亏损尚不得而知;20xx年我县粮食风险基金包干总额中,由县财政负担18局部计91.4万元包干期一般为三年必须,第一轮包干县财政已负担276万元;粮食下放补贴扶持性补贴每年为137.5万元,其中粮食行政事业单位经费43万元、离退休人员经费94.5万元;由县财政承诺挂帐的陈化粮销售价差926万元、陈粮销售价差686万元目前实际承诺1442万元;需县财政支付的等量对冲粮食价

13、差70万元;需县财政支付的粮食促销嘉奖101万元;据初步估算,仅粮食短库缘由及实行粮改后因买断粮权而带来的潜在亏损近3000万元。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大的亏损?一方面是机制太呆板。在粮食市场一步步放开的同时,企业购进、卖出粮食都由上级下达打算,还是一种典型的打算经济模式,比方说市场粮价存在着起落的时间差,正常的做法应是低价时购进、高价时抛出,但由于企业没有购销自主权,上级下达的打算又错过了销售旺季,出现了销售任务经常完不成的现象。有的企业为了完成任务,在2月份粮价较好时卖出,作为5月份销售任务完成,这种作法却被严厉制止,鸬鹚渡粮站遭工商、公安等部门的惩罚就是一例。另一方面是缺少资金。在沉重的债务压

14、力下,企业不行能有足够的资金来进展购销,只得求助于农发行。即使农发行爽快地赐予贷款,但农发行的资金要封闭运行,实行库贷挂钩,销多少货就要还多少贷,加上购销利微,扣除利息、运输、损耗等费用后所剩无几,有的甚至是赔钱赚叫卖,所以出现了企业对经营不感爱好的怪现象。有的企业为了面子上过得去,总是汇报一年产生了多少经营利润,但知情者嗤之以鼻:“那是哄上级快乐的!”综前所述,我县粮食企业照目前这种状况拖下去,必死无疑,如趁此时此刻还有局部资产,进展彻底改革,那么尚存一线朝气。很多企业干职工已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的改革要求特别迫切,相同的心声就是改革宜快不宜慢。三从爱护库存与国有资产来看,粮改刻不待时。企业

15、效益低下,为了生存,为了干职工最至少的生活费,不得不将手伸向库存粮食。至20xx年6月,粮权为县政府全部的爱护价帐面库存粮食4.4万吨,其中陈粮2.8万吨、陈化粮1.6万吨。这次调查发觉,除三堂街、鸬鹚渡等少数粮站外,大局部粮站存在偷卖库存粮食现象。为了应付县农发行每月的例行查库,企业可做两套什物帐,给你看的那套帐什么问题也没有,到仓里去看的话,单凭肉眼无法判定这仓谷是500万斤还是300万斤。对粮食行业这一公开的隐私,有的企业负责人遮遮掩掩,有的那么干脆告知调研组:“我总不能个人带钱来给职工发工资、给公家办事吧?”事后再次核实时也直言不讳地成认:“这是无奈之举。”尽管查得很厉害,但从20xx

16、年3月至20xx年6月县农发行就发觉了7起偷卖粮食事务,偷卖数量约3000吨。而未发觉的应远远高于农发行的预料,累计亏空库存可能在700010100吨之间,所以此时此刻的全县实际库存应只有3.43.7万吨。对偷卖行为可定性为“法无可迶而情有可原”。对企业资产,大张旗鼓进展变卖的还较少,不过有的干职工已放风说,粮食卖完后几下子就可将企业资产掏空,因而从爱护国有资产启程,改革宜早不宜迟。三、粮改有关的政策法规粮改的核心是“人员置换身份,企业置换产权”,势必涉及劳动关系解除、经济补偿、社保与医保、“三条保障线”等多方面的政策、法规。一劳动关系解除劳动关系解除有约定解除与法定解除两种。遵照劳动法其次十四条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相同解除关系即为约定解除。对法定解除劳动法有三条规定:1、劳动法其次十五条规定,劳动者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