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万吨年铁矿深加工工程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3375551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2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0万吨年铁矿深加工工程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60万吨年铁矿深加工工程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60万吨年铁矿深加工工程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60万吨年铁矿深加工工程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60万吨年铁矿深加工工程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0万吨年铁矿深加工工程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0万吨年铁矿深加工工程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wd.60万吨/年铁矿深加工工程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 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年产60万吨铁矿深加工工程2.工程承担单位:xx市xx矿业3.法人代表: 工程负责人:4.工程概况:1工程总投资49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600万元,包括土建工程500万元,设备购置2500万元,设备安装及配套工程184万元,其他费用42万元, 基本预备费254万元,建设期利息12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300万元;资金筹措:工程建设所需资金4900万,银行贷款3000万元,企业自筹1900万元; 2工程达产后,生产能力为:年产60万吨球品矿;3工程建设为1年;4工程达产后,正常年份销售收

2、入102000万元,年总本钱98923.9万元,实现税收1407.3万元含所得税,税后利润2258.9万元;投资利润率31.8%,投资利税率32.4%;工程内部收益率为34.7,投资回收期为4.5年;5工程达产后,盈亏平衡点为24.7,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5、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xx市工程咨询公司第二节 本报告的编制依据、研究范围及编制原那么一、编制依据1?建筑设计防火标准?GBJ73-84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5?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3、?GB16927-19967?机械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定?JBJ16-888国家计委?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及深度的规定?9关于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10有关部门提供的水文、气象、地质等资料二、主要研究范围本报告主要对xx市xx矿业“年产60万吨球品矿工程的建设条件、投资必要性、工艺设备、投资估算、经济效益等诸方面可行性作出分析。研究范围包括:1、工程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2、产品市场分析3、工程建设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4、工艺技术方案和原辅材料供应5、工程建设方案6、环境保护和节能7、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8、财务分析与评价三、编制原那么1严格按照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标准进展设计,优先选用国产先进

4、设备,工程实施后使产品技术和性能到达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2工程选址符合城市、区域总体规划、环境规划的原那么。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3厂房、辅助设施等基建工程的布局、设备的选用表达合理、先进、实用的原那么。第三节 工程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一、工程背景1、工程单位简介xx市xx矿业下属安徽省xx集团,为集团的核心单位,安徽省xx集团为省内著名跨行业民营企业集团。旗下拥有xx市xx矿业、xx市xx服饰、xx市xx炉料、繁昌县乾舟选矿厂、繁昌县众友矿业、繁昌县xx运输等6家独立法人企业。2007年集团资产已越亿元,员工人数10000余人,实现销售收入3亿多元,利税2000余万人民币。xx集团是

5、近年开展起来的一几具有较强创新实力,集矿产品精加工、外贸服饰、高级炉料贸易和运输服务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企业逐渐完成了从粗放化管理转向于精细化管理的转型。xx市xx矿业及繁昌县众友矿业,是安徽省内仅有的几家较大规模的专业化球团生产制造企业。产品主要销往安徽马钢、合钢、长江钢铁、江西萍钢、九钢,江苏淮钢、中天钢铁、福建三明钢铁等国内各大钢铁公司,并获得用户广泛好评。公司自九八年以来,连年获市县镇企业纳税大户、xx百强企业、xx市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繁昌县重点规模企业等数百项荣誉。2、工程建设背景钢铁工业是高物流、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产业。目前,钢铁工业总能耗已占全国工业总能耗的15%左右,而钢铁

6、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有效率仅为30%左右;全行业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率在53%,水资源利用率在40%左右。总体上讲,中国钢铁工业的资源和能源综合利用指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其差距在20%40%。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基本国策,建设投入少、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家要求“十一五期间,万元GDP产值的能耗要降低20%。对于钢铁工业来说,这个任务是十分艰巨的。目前,我国重点钢铁企业吨钢可比能耗值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在15%左右。只从能耗的角度分析,我国钢铁工业能耗再降20%,难度是非常大的。钢铁工业的不断开展,使得

7、其对炼铁原料的粒度、强度、化学成分及冶炼特性的要求日趋严格。由于我国贫矿多,富矿少,直接炼铁入炉矿品位不够,所以必须进展铁矿粉造块,生产高品位的人造富矿,即烧结矿和球团矿。球团矿作为良好的高炉炉料,具有品位高、强度好、易复原、粒度均匀等优点,而且酸性球团矿与高碱度烧结矿搭配,可以构成高炉合理的炉料构造,使高炉到达增产、节焦、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大力开展球团矿已成为钢铁企业的共识。我国球团矿行业除厂点多,从业人员多,产量大以外,与兴旺国家相比,在质量、效率、能源与材料消耗、劳动条件与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存在差距。造成这些差距的原因是球团矿厂点规模小,经济实力差,工艺和设备落后,技术创新能力缺乏。为了

8、消除这些差距,为了满足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也为了球团矿行业自身的存在与开展,球团矿行业应以提高球团矿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面向国内和国际市场;加强管理,打好基础,提高企业素质;调整产业构造,合理配置资源,提倡适度规模经营;继续以适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改造球团矿行业,不断自主创新,保证可持续开展。xx市xx矿业通过周密的市场调查和分析,决定抓住市场机遇,拟在繁昌县孙村镇枫墩村投资4900万元,占地面积12亩,新建厂房,形成年产60万吨球品矿工程。二、工程建设的必要性本工程的实施,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企业对技术创新投入的积极性,加速培育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

9、含量和附加值。通过对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应用,提高装备的先进性、可靠性和稳定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本工程的实施,是为了适应各大钢铁公司的快速开展和适应未来钢铁行业的开展形势,使企业具备专业化、大批量生产和模块化供货能力,因而本工程的建设刻不容缓。本工程的实施,有利于企业建设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工程建成后,既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一定程度上改变目前国内市场高炉燃料紧缺的局面,又可以为企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形成规模效益。本工程的实施,有利于企业在构造调整和产业升级过程中,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的快速反响能力,使企业走一条

10、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竞争的新形势。本工程的实施,有利于企业全面落实科学开展观,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本钱,进而逐步建设和运行环境管理体系,获得进入国内市场“绿色通行证奠定良好的基础。本工程的实施,可以解决繁昌县现有充裕人员就业,对于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社会秩序、缓和充裕人员安置的矛盾,具有极大的社会意义。同时也有利于企业为地方增加税源,进而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安康稳定开展,为构筑和谐社会作出奉献。第四节 可行性研究简要结论一、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1-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名称数量备注总投资4900万元其中:1、固定资产投资3600万元

11、 2、铺底流动资金1300万元 3、建设期利息120万元正常年份销售收入102000万元正常年正常年份总本钱98923.9万元正常年利润总额3011.8万元正常年所得税753万元正常年税后利润2258.9万元正常年内部收益率34.7%财务净现值万元9270.4静态投资回收期年4.5含建设期1年动态投资回收期年5.2投资利润率31.8%投资利税率32.4%盈亏平衡点产量24.7%三、可行性研究简要结论此工程完全符合国家产业规划,可以提供高性能价比的钢铁高级炉料,满足市场需要。本工程技术上可靠,经济上可行。实施该工程,社会意义巨大,可以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并开拓新的税源,提高产品档次,增加市场竞争

12、力,同时也提升了地区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带动相关行业的开展,促进地方经济的开展。四、建议1.建议尽快建设投产,产生效益。2.企业要注重技术水平和人员素质的提高,确保产品质量。3.建议企业加强企业各项基础管理,减少各项原辅材料和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本钱和各项费用开支,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强工程的抗风险能力。4.建议企业组织力量加强市场信息研究,及时掌握国内外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展动向,进一步搞好新品开发,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建设和完善以市场和销售指导生产的市场运作体系。第二章 市场分析第一节 市场现状调查一、钢铁市场2007年全球67个主要产钢国家和地区粗钢总产量13.435亿吨,同比增长7.5%,

13、这是连续第五年增速在7%以上。其中,我国产量为4.89亿吨,同比增长15.7%,我国仍为全球第一大粗钢产量生产国;第二为日本,为1.2亿吨;随后是美国的9720万吨;此外还有俄罗斯、印度、韩国、德国、乌克兰、巴西和意大利。我国粗钢产量不仅全球第一,且产量超过第二到第八的总和,占全球总产量的36.4%,2006年这一比例为33.8%,2005年为31%,2004年为26.2%,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值得关注的是,全球粗钢产量增速开场减缓,全球7.5%的增速低于2006年的8.8%,其中,我国增速15.7%也低于2006年的18.8%,以及2005年的26.8% 。对此,国际钢铁协会发言人Nichol

14、as Walters表示,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中国2007年下半年的钢铁产量增长较上半年趋缓。中国的钢产量增长仍是安康的。对未来,国际钢铁协会预测,2008年世界钢材消费量将增长7%,而业界纷纷表示,中国钢材消费增长主要是由国内需求支撑,特别是建筑业,而不是基于钢材出口的大幅增长,所以未来,全球钢铁市场前景向好。 “十一五期间是中国工业化进入快速增长期时,拉动钢材消费增长的因素,一是我国实施区域协调开展总体战略;使钢材消费总量保持增长趋势;二是推进城镇化,将带来钢材消费需求的持续扩张;三是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增长趋势,需要钢材消费总量增长作为支撑;四是13亿人收入提高,消费构造升级,将成为钢材

15、需求的新增长点;五是保持外贸进出口稳定增长,为钢材消费增长提供空间。我国各区域经济开展不平衡,这种经济开展不平衡的状况也必将带来钢材消费的差异。今后5年,我国钢材消费区域比重将开展变化:华东、中南仍是我国钢材消费的主要区域,2010年钢材消费比重仍占57.5%;西北、西南地区钢材消费比重呈现增长势头,2010年钢材消费比重将从2005年的13.1%增长到16.3%,提高3.2个百分点。开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将成为钢材需求的新增长点。这局部钢材消费的制约因素主要在于农民收入是否提高;减量因素是级钢筋的推广会影响10%-15%的用量。这局部钢材需求是多层次的,随着地域、城镇规模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钢铁企业要关注固定资产投资构造的变化。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调,将意味着钢材消费增长从数量型向品种质量型的转变;西部地区经济开展中也蕴涵着钢材消费增量的新亮点。二、球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