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化学兴趣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3374502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化学兴趣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化学兴趣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化学兴趣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化学兴趣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化学兴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化学兴趣(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化学兴趣化峪一中 马建伟兴趣是个人对课题有意选择并力求认识的一种倾向,因此兴趣是求知的重要动力。心理学家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的确,如果学习的个体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能保持浓厚的兴趣,那么学习的过程也就变成了一种享受。没有兴趣,人们的学习就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作为教育过程中的主导者,应该正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使之成为学习的长久动机。化学课是初三新设的一门课程,学生兴趣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怎样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通过长期的教学观察我发现培养初三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应

2、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幽默的语言、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幽默”好比是课堂上的“催化剂”。幽默的语言能给人更深的印象,幽默的关键是巧妙地揭露事物的内在关系,造成出乎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微妙效果。教师幽默生动的语言,往往可以让学生记住,甚至一辈子都忘不了。比如,在学习“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的实验时,讲必须要先通一氧化碳,再加热,反应结束必须先停止加热,再停止通一氧化碳。我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是:一氧化碳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同时语重心长地说:“大家不能学酒精灯啊”,学生都会心的笑了,这一笑,就记住了该实验的主要注意事项。 在初三化学教学中利用生动恰当的语言,可以把枯燥的理论转化得直观有趣,学生

3、容易接受。例如:我将“化合价”比喻为”帽子”。 “离子”符号比喻为“耳朵”。学生听了就明白了。二、巧设悬念诱兴趣悬念是对一个问题还没有得到答案的焦虑心理,它是学生对新知识企盼的兴趣来源。在教学中抓住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识规律,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巧设悬念,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如在教绪言一节时可向学生展示化学科学的发展历史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宏伟蓝图,介绍化学与人类生存和社会文明的重大关系,使学生体验“处处有化学”的真情实感,与此同时巧妙地配合演示实验设置问题,使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感受化学世界的神秘和新奇,使他们从一开始就向往学习化学,增强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另外

4、,在每节课的导入时,也可以联系实际设计一些与知识有关,并且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验现象的问题或者实验,作为悬念,让学生去思考、去分析、去找“为什么”,使学生一上课就兴趣盎然,沉浸在乐学的气氛中。学生通过学习一些疑问已经解决,但同时又会产生或提出一些新的问题。学生在探究新问题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启发都会反馈出来,甚至争论不休。此时,教师只要给以恰当的诱导、点拨,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开展热烈的讨论、认真思考、质疑辩难,使探究更深入,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就会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其科学的学习态度就会得到培养和提高。如讲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一节时,在气体实验室制取的思路和方法指导下,自

5、学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装置、制取等内容后,提出能否用碳酸钠代替大理石,用硫酸代替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为什么?让学生分组实验,仔细观察现象,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出答案:不能。然后诱导学生用吸滤瓶、小试管、浓碳酸钠溶液、浓盐酸溶液等仪器及试剂设计一实验熄灭洒精灯火焰,由此得出,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这样一环扣一环,步步设疑,步步深入,步步点拨,使学生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中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成功的喜乐。使学生情绪倍增,效果良好。、三、形象有趣的化学实验 初三学生的求知欲非常强,对未知的一切都感到新鲜好奇,他们喜欢通过自己动手和思考来探索世界。化学实验千变万化,对他们很有吸引力。在日常教学中,如果

6、能把演示实验做得干净利索、现象明显、趣味十足,就能很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讲到“缓慢氧化和自燃”时,我不是直接讲概念,而是设计一个有趣的实验:将滤纸浸入溶有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中,然后晾干,不到半分钟,滤纸先冒白烟,然后燃烧。“不用点燃,为什么滤纸会自发燃烧呢?”学生对此实验很是惊奇,学习的欲望空前高涨,很想知道为什么,于是争先恐后地认真看书,加上我的适当点拨,最终找到了答案,学习兴趣大增。使得整个课堂都兴趣十足。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实验现象和知识信息深深的印在了学生的脑海里。学生在感叹和惊奇中,渐渐对化学产生兴趣。四、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以增强学生兴趣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都非常热爱、关心

7、生活,关心自己生存的环境,如何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琐事儿至关重要。比如衣服上的墨水团、汗迹该如何清洗;水壶上的水垢是如何形成的,又该如何除去;我们长期吃方便面、喝饮料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吗?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都可以为学生介绍,从而将化学与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体现“处处有化学”的真情实感,消除学习上的畏难情绪,以增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对于人们日益关注的环境问题,如“白色污染”、“赤潮”、“蓝藻”、“水华现象”等究竟是指的什么,为什么会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尤其是在干旱少雨的季节最为突出,这些现象因何而引起,又该如何防治,我们也可以告诉学生,让学生去思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让学生直接上

8、网去查询,搜索资料,以体验独立获取知识的成功感受,体会研究性学习的实际效用。教师在帮助学生对化学有了一定的兴趣之后,不能让学生的学习目的停留在短暂的新鲜感的层面上。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他们正在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此时,化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索未知世界,当学生取得一定成绩时,要及时恰当地表扬和鼓励,以避免他们的兴趣发生转移。此外,更要设法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变为一种长久而稳定的学习动机。有了稳定的学习动机,学生就能专心致志,遇到困难时有顽强的自制力和坚强的毅力,而且就能经常、一贯的保持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教育目标。总之,要让学生有兴趣学好化学,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应有充分的准备,多联系一些实际予以教学,对教材内容应心知肚明、灵活安排,以避免过多的受教材的束缚,从而使教学更加充满活力,这样也才会使学生学得轻松、有趣,也才会真正收到实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