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09-平面控制测量(图根闭合导线测量)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3372242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09-平面控制测量(图根闭合导线测量)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实验09-平面控制测量(图根闭合导线测量)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实验09-平面控制测量(图根闭合导线测量)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实验09-平面控制测量(图根闭合导线测量)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实验09-平面控制测量(图根闭合导线测量)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验09-平面控制测量(图根闭合导线测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09-平面控制测量(图根闭合导线测量)(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九 平面控制测量(图根闭合导线测量)一、实验目的1、掌握全站仪测距测角作业方法。2、掌握闭合导线外业布设和闭合导线测量的条件。3、掌握平面控制闭合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和成果处理。二、实训设备及器件:全站仪、三脚架、棱镜、油漆、2H铅笔、记录本及计算器.三、课时安排:学时四、实验步骤及要求1、外业布设(1)踏勘选点(根据实际情况和实训时间选择5-10个点,并做好标记)相邻导线点间应相互通视,导线点应选在土质坚实处,便于保存标志和安置仪器,导线点周围要视野开阔,便于测图。导线的边长不宜过长,特别是钢尺量距,相邻边长比一般不超过1/,点位要有足够的密度,分布较均匀,以便控制整个测区。(2)闭合路线

2、示例如下:方位角01左12345已知:x1500.00my1500.00m01 =计算!图1 闭合导线略图左左左左D12D23D34D45D510左2、外业测量()边长/水平距离测量光电测距仪测量:图根导线边长可采用单向观测,一站施测的测回数为一测回即可。()角度测量采用全站仪测角,注意测量左角与右角的差异,一站施测的测回数为一测回即可.、内业计算 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角度值改正(1)计算角度闭合差:n边形闭合导线内角和的理论值如下:;式中 -导线边数或转折角数。理论上,实测的内角之和= 0,由于观测水平角不可避免地含有误差,致使f 0,称f为角度闭合差,即 ,限差要求(2)计算水平角改正数:如

3、角度闭合差不超过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则将角度闭合差反符号平均分配到各观测水平角中,也就是每个水平角加相同的改正数v,v的计算公式为:,则改正后的水平角i改等于所测水平角加上水平角改正数,即 (4)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根据起始边的已知坐标方位角及改正后的水平角,计算公式如下:测量方向为23,起始方向通过已知的0点和1点计算方位角01,通过01计算有12 = 01+ 左 180,则有23 = 12+ 左 18,多点测量可依次类推。测量中若是右角,左也可用右代替。 坐标增量的计算及其闭合差的改正(1)计算坐标增量:根据已推算出的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和相应边的边长,如导线边12的坐标增量计算如下:

4、()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闭合导线,x坐标增量代数和和y坐标增量代数和,理论值均应为零,实际测量应有误差,因此称为x坐标增量闭合差,称为坐标增量闭合差。而把WD= 称为导线全长闭合差。计算导线相对闭合差来衡量导线测量的限差要求,图根导线测量的K 1/200。(3)计算坐标增量改正数:把坐标增量闭合差Wx 、Wy反号,并按与边长成正比的原则,分配到各边对应的x、坐标增量中去.以xi、vy分别表示第边的x、y坐标增量改正数,即 如:,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其它各导线边的x、y坐标增量改正数。(4)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各边坐标增量计算值加上相应的改正数,即得各边的改正后的坐标增量. 如:,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其它各导线边的改正后坐标增量。 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根据起始点的已知坐标和改正后各导线边的坐标增量,按下式依次推算出各导线点的坐标: 4、计算校核记录如下: / 五、测量成果记录表1平面控制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点号观测角(左角)改正数改正角坐标方位角距离D/m坐标增量改正后坐标增量坐标值点号x/myx/my/mx/m123=2+5102130/500。0001123344551500。050。001/0/计算校核 文中如有不足,请您指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