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3366040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岩金矿地质勘查的目的任务、研究程度、质量要求、控制程度、可行性评价、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类型和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等。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13908-2002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 17766-1999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 0033-2002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3 目的任务31 目的岩金矿地质勘查最终目的是为矿山建设提供金矿资源/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等必需的地质资料,以减少开发风险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岩金矿地质勘查工作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个阶段。32 任务321 预查阶段依据区域地质和遥感、物探、化探

2、异常研究结果,进行初步野外观测和物探、化探工作,以极少量工程揭露和验证,通过对比地质特征相似的已知矿床,提出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地区。322 普查阶段对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地区、物探或化探异常区,采用地质填图、数量有限的取样工程及物探、化探工作,大致查明普查区内地质、构造概况。323 详查阶段对普查圈出的详查区通过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及各种勘查方法和手段进行比普查阶段密的系统揭露和取样工作,基本查明地质、构造、主要矿体形态、产状、大小和矿石质量,基本确定矿体的连续性,基本查明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对矿石的选(冶)性能进行类比或实验室流程实验研究,进行预可性研究,做出是否具有工业价值的评价。324

3、勘探阶段对已知具有工业价值的矿床或经详查圈出的勘探区,通过加密各种采样工程的连续性,详细查明矿体的形态,产状、大小、空间位置和矿石质量特征。4 研究程度41 地质研究411 预查阶段4111 收集并运用新理论、新方法研究预查区的地址、矿产、物探、化探、遥感、探矿工程等各种有关信息。4112 运用路线地质调查或有效的物探、化探方法,对有望地区或异常进行调查或查证,全处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的地区。4113 对发现的矿点或经类比认定为矿化引起的异常及有意义的地址体进行研究,将其与地质特征相似的已知矿床的基本特征、成矿地质条件等方面进行类比、预测,必要时可投入极少量工程进行追索、验证,采集测试样品。

4、4114 圈出预测矿产资源范围,当有估算资源量的必要参数时,估算预测的资源量。412 普查阶段4121 通过(1:50000)(1:10000)比例尺地质填图和有效的物探、化探等方法及数量有限的取样工程,大致查明区内地质特征、成矿地质条件,大致控制主要矿体特征。4122 大致查明矿石的物质组成、矿石质量,对矿石的加工选(冶)性能进行对比研究或可选性试验研究。4123 了解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其他开采技术条件。4124 依据普查所获得的地质矿产资料及国内外市场情况,进行概略研究,为是否转入详查提供依据,并采用一般工业指标估算资源量。413 详查阶段4131 通过(1:10000)(

5、1:2000)地质填图,基本查明成矿地质条件,描述矿床的地址规模。4132 通过系统的取样工程,有效的物探、化探工作,基本查明矿区(床)主要构造的类型、性质、数量、规模、产状、复杂程度以及对矿床的控制和破坏作用。4133 基本查明矿区岩浆岩的岩石类型,岩相分布及其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岩体的形态、产状、规模侵入时代以及和矿床形成的关系。4134 基本查明与成矿有关的变质作用特点,变质岩的岩性、时代、相带及与成矿的关系。4135 基本查明矿区围岩蚀变的种类,强度、规模、共生组合及其与金矿化的富集关系。4136 基本查明矿区的氧化带的发育程度、分布范围、分带标志、氧化特点,研究其形成条件,对选冶有影响

6、时应分别圈定氧化带、混合带和原生带的界线。4137 基本查明矿区矿体的数量、规模、形态、产状、连接对比条件和空间分布情况,掌握主要矿体的赋存特点和连续性。4138 基本查明矿体中夹石的种类、规模、形态、产状、分布,矿体顶底板围岩的岩性,含矿性及其稳定性。414 勘探阶段4141 在详查阶段基本查明矿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岩、围岩蚀变、氧化特点等的基础上,加强地质研究工作,使其达到详查程度。4142 详细查明主要矿体的数量、规模、形态、产状、空间位置、内部结构以及厚度,品位变化和控矿地质条件,矿化规律及对比标志。4143 详细查明矿体中夹石的岩性、种类、规模、形态、产状、分布情况,以及顶底

7、板围岩的岩性、含矿性和稳固性。4144 对适宜露天开采的矿体,要对其四周及底部边界进行详细控制,对地下开采的矿体侧重控制两端边界和延伸,对能与主矿体同时开采的小矿体,尤其是上盘小矿体,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提高其控制程度和研究程度。42 矿石质量研究421 预查阶段4211 初步了解矿石矿物成分4212 初步了解矿石化学成分、矿石品位、共生矿产和伴生组分。422 普查阶段4221 大致查明矿石矿物、脉石矿物种类,矿石化学成分和品位。4222 大致查明矿石结构和矿石自然类型。4223 大致查明共生矿产和伴生有益有害组分含量。423 详查阶段4231 基本查明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的种类,矿石化学成分、品

8、位及其变化特征。4232 基本查明矿石中有用矿物含量、共生组合和结构构造,划分矿石自然类型,确定矿石工业类型。424 勘探阶段4241 详细研究矿石的物质组成和矿石矿物、脉石矿物,包括主要矿物、次要矿物和少量矿物种类及其含量。4242 详细查明矿床种主要载金矿物,侧重查明含金矿物的种类、含量及比例。4243 详细查明金矿物的赋存状态。4244 详细查明有用矿物种类、含量、结构、构造特征、划分矿石自然类型,并按载金矿物的氧化率和特征元素的迁移特点,结合选冶回收效果,确定氧化带、混合带、原生带界线。4245 详细查明脉石矿物在氧化带中的性状,热液和叠加构造蚀变产生的绿泥石和高岭土化必要时可单独圈定

9、矿石自然类型,估算储量。43 矿石加工选冶技术条件研究431 普查阶段对工业利用十分成熟的易选矿石可以通过类比进行评价,不作选冶试验。432 勘探阶段在矿区范围内,针对不同矿石类型,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加工选冶性能试验。44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研究441 普查阶段在进行地质调查或地质填图的同时,应收集区域和测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资料,大致了解开采技术条件,包括区域和测区范围内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必要时编制相应比例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简测图,作为详查工作依据。442 详查阶段4421 基本查明矿区内地表水体分布范围和平、枯、洪水期的水位、流速、风化带、

10、岩溶带的水文地质特征等情况。4422 基本查明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水利联系,矿床主要充水因素。4423 根据矿体围岩类型和矿石特征,划分矿区工程地质岩组,测定主要岩、矿石的力学参数。4424 基本查明矿区的断层、破碎带、节理的发育程度及分布情况,评价矿体及顶底板围岩的稳固性。4425 对露天开采的矿体应对采场边坡的稳定性提出评价意见。4426 基本查明围岩风化、蚀变程度及软岩、软弱夹层的分布情况及其对开采的影响。4427 基本查明岩石、矿石和地下水对人体有害的元素、放射性及其他有害气体的成分含量及其危害程度。443 勘探阶段4431 详细查明矿区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11、矿床各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岩性,厚度、产状及埋藏条件,含水层的富水性、导水性各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地下水的水位、水温、水量、水化学特征及其动态变化。4432 详细查明断层、破碎带、节理、风化裂隙带、溶洞等的位置、规模、产状、充填与胶结程度、富水性、导水性及其变化。4433 详细查明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环境地质条件,并划分开采技术条件综合类型。4434 对地下开采的矿山,一般要求计算最低开采中段及其以上各中段的正常涌水量。4435 对矿坑排水利用和矿山供水进行综合评价。4436 测定矿体及顶底板围岩的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安息角等,分析矿体顶底板岩层的稳定性。4437 详细查明构造风化岱、软弱

12、夹层对矿床开采的影响。4438 详细调查矿区地震、岩崩、滑坡、泥石流、岩溶等不良地质现象。4439 详细调查由于矿坑排水引起的区域水位下降,井、泉干枯对当地用水的影响,提出对策及建议。44310 评价矿床开采中采选冶废水废气的排放并提出防治建议。45 综合勘查与综合评价在金矿地质勘查各个阶段,根据岩金矿床地质特点,应该有针对性地对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共生矿产和伴生组分进行综合勘查、综合评价。451 预查、普查阶段据现有的工作程度对共生矿产、伴生有益组分综合利用的可能性做出初步评价。452 详查、勘探阶段全面查明共生矿产和伴生组分的种类和含量,通过光谱分析、岩矿石化学全分析等手段,对含量达到单独开

13、采的共生矿产,系统进行相关元素的基本分析。5 勘查工作及质量要求51 测量地形测量和勘查工程测量应采用全国通用的坐标系统和最新的国家高程基准点进行。52 地质填图填图前应测制地质剖面图或地质、物探、化探综合剖面图,充分观察、研究与矿化有关的各种地质现象。53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各种比例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测量和环境地质调查,均应符合相应比例尺规范的要求和相应勘查阶段对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的要求。54 物探化探工作根据各阶段勘查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结合已有资料和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应选用有效的地面及井中物探、化探方法布置物探或化探工作,以期获得与矿体、各

14、种地质体及地质构造等有关的信息,指导进一步勘查工作。55 探矿工程551 槽、井探及浅钻工程主要用于系统揭露地表矿体、构造、重要地质界线和物探、化探异常。552 对老硐、旧矿坑进行调查,了解其分布范围,并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对其进行清理、编录、采样、空间位置的测定。553 坑探工程是岩金矿勘查的最有效的手段,一般应布设在主矿体及首采区段,在地形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代替部分钻孔进行深部探矿。554 钻探工程是用于圈定矿体,验证物探、化探异常,了解矿体延深、产状,控制矿床远景,探获矿产资源/储量的最主要手段。56 化学分析样品的采样、加工和测试561 样品采样5611 基本分析样品在各项探矿工程中

15、要分别按矿体、矿化带及夹石连续取样,样品要延入围岩,采样长度原则上不大于矿体的可采厚度。5612 光谱全分析可采自同一矿体的不同空间部位和不同矿石类型,也可利用有代表性地段的基本分析副样组合而成。5613 化学全分析可利用有组合分析的副样或单独采集。5614 组合分析目的是用来确定矿床有益或有害组分含量,分析结果可用于伴生有益组分的储量估算。5615 物相分析为研究岩金矿床的自然分带及确定矿石的自然类型,从地表至原生矿的上部沿着各个勘探线,按一定的间距分别采样,或从相近位置上的基本分析副样中抽取,采样与分析必须迅速及时,以免样品氧化影响质量。562 样品加工样品破碎前必须扫净加工器械,处理筛上残留物质,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误差。56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