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一面好的镜子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3365335 上传时间:2022-09-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孩子一面好的镜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给孩子一面好的镜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给孩子一面好的镜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孩子一面好的镜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给孩子一面好的镜子古人云:“智如泉涌、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 教师是教育者,但同时它的角色又是多样的,我们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行为的示范者、班级的管理者、教育的研究者 “你的眼睛里呀有个我,我的眼睛里呀有个你”每当孩子唱起这首歌,就会让我想起,孩子就是我的一面镜子,照出了我自己的行为,而我作为教师,在众多的角色中,“示范者”的角色显得尤为重要。在幼儿的生活环境中,除了爸爸妈妈,教师就是他们接触时间最多的人了。我们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的作用,很大一部分也在将自己的言行举止无形的传递给幼儿,成为幼儿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幼儿都具有向师

2、性的特点,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事的态度都会对幼儿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教师对幼儿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做人方法等都有着不容置疑的引导和示范的责任。 经常会从家长口中听到,某某孩子回家常常会说班级内谁谁谁今天又不乖,被老师批评了,谁谁谁今天捣蛋把别人弄哭了。有的孩子回到家还会自己扮演小老师,让家长做个听从自己指挥的小朋友,学着老师的样子,有模有样地教家长唱歌、讲故事、跳舞、做游戏。还时不时会来几句老师的“口头禅”, 毫无保留地把教师平时上课的一些行为信息传达给家长。这些情况都让我们明白,孩子们在幼儿时期不仅是在学习知识,同样也在一点一滴的、潜移默化的接受着我们教师所传达给他们的讯号

3、,最后接受这些讯号将它们变为自己的语言甚至行为。 我们班每个孩子一周做一次固定时间的小值日,目的是让每个孩子得到充分锻炼的机会,提高孩子与其他幼儿之间的合作能力。记得有一次,我班的刘小朋友在管理图书时,发现陈 在抢人别人的书,还和小朋友发生了争执,于是他就立即执行自己起小值日的使命,却遭到陈小朋友的“反抗”。陈向我告状说刘用手指指他的头。我先把陈叫到身边来和他进行了一些简单的交流,然后又和刘进行了谈话,后来我发现刘确实存在小朋友指出的问题,然后这之后陈的回答让我惊讶了,他说“老师你上次批评小朋友的时候也是这样用手指指的”,他的一番话让我感到深深地自责和羞愧。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我们在教育幼儿的

4、时候,如果方法运用的不当就会留给孩子不好的影响。久而久之,这种不好的影响还会转变为孩子自身的行为。这件事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所肩负的责任,我们不但是传授知识的教育者,更是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者,我们的行为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我们教师应该身体力行,时刻注重自身的形象,真正做好孩子们的榜样示范作用 教师的身教,在幼儿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俗话说:“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教出什么样地学生”。如果一个老师做事拖拖拉拉,说话吞吞吐吐,那班内的孩子做事速度也不会快。如果一个老师不会控制情绪,动不动就发脾气,那班内的孩子也会被传染变得急躁不安。我们要求幼儿要有礼貌,自己就要会主动向人问好;我们要求幼儿要讲卫生,自己首先要饭前饭后洗手;我们幼儿安静倾听别人说话,自己就不能打断他人的谈话。在一日生活几个环节中,我特别注意自己的行为,坚持做到以身作则。如:晨间主动向幼儿问早,上下楼梯、洗手,主动说“请你先来”,并及时给予帮助;午睡起来放学前,帮助幼儿整理仪表,并鼓励幼儿互相帮助;向帮助我做事的小朋友说声“谢谢”。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是的,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给孩子一面能照出品德高尚、充满自信、健康快乐的镜子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