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香版教育学第六章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3363345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6.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香版教育学第六章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山香版教育学第六章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山香版教育学第六章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山香版教育学第六章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山香版教育学第六章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香版教育学第六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香版教育学第六章(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教学第一节 教学概述一、教学的概念特别重要教学是在一定教育目的的标准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 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1. 教学是教与学两方面的辩证统一。2. 教学的特点:看下1教学以培养全面开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组成,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 3学生的认识活动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局部; 4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二、教学工作的意义教学的意义教学是贯彻教育方针,实施全面开展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具体:1教学是促进社会开展的有力手段。社会2教学是是培养学生个性全面开展的重要环节个体3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

2、以教学为主本身教学的地位:必须坚持“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那么三、教学的一般任务常见的简答题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2开展学生的智能和创造才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开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5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记忆推荐:双基和德智体美五项根本任务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其中使学生掌握根底知识、 形成根本技能是根底;开展智力是核心;开展体能是保障;思想品德 是方向;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是理想目标。第二节 教学过程会出现大题、内涵一教学过程的概念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

3、身心开展的特点,通过有目的、有方案 地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根本技能,开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的 良好品德和健康个性,使其形成科学世界观的过程。二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 三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四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媒体五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媒体、教学环境一般认为,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是构成教学过程的根本要素。二、教学过程的本质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一、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 过程的主要矛盾是学生与其所学的知识之间的矛盾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同学生 完成这些任务的需要、实际水平之间的矛盾、二、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4、1、认识对象的间接性与概括性;2、认识方式的简捷性与高效性;3、认识的交往性与实践性;4、认识的教育性与开展性;5、教师的引导性、指导性、传授性有领导的认识、三、教学过程以认识活动为根底,是促进学生身心开展的过程教学过程不等于开展过程,它是实现开展的途径和手段。三、历史上对教学过程的各种理解当代国外教学过程理论主要有:二级、加涅 信息加工理论布鲁纳 结构教学理论赞科夫 教学与开展理论巴班斯基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斯金纳 程序教学论。重要的一级:1孔子: “学思行或“学思习行最早的教学过程; 2儒家思孟学派?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3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把教

5、学建立在感觉活动的根底之上; 4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段教学法标志 着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后由其学生开展为五个阶段“预备、提示、联系、总结、应用 5美国杜威:思维五步说五步探究教学法620 世纪 40 年代,苏联凯洛夫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720 世纪 50 年代,学者们强调师生交往、认识结构的构建等四、教学过程的根本规律一间接性规律: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二双边性规律: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 三开展性规律:掌握知识和开展智力相统一 四教育性规律: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间接性规律1. 以间接经验为主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特点

6、;2. 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根底;3. 贯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经验主义和书本主义二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双边性规律4. 贯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和以杜威为代表的“学生中心三掌握知识和开展智力相统一开展性规律2. 传授知识与开展智力二者是相互统一和相互促进的联系1传授知识与开展智力这两个教学任务统一在同一个教学活动之中2知识是开展智力的根底。3开展智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1从传授知识的内容上看,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是规律性的知识2从传授知识的量来看,一定时间范围内所学知识的量要适当,不

7、能过多3采用启发式教学;4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注重因材施教。4. 贯彻掌握知识和开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形势教育论和实质 教育论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1形式教育论:形成于17世纪,盛行于1819世纪。代表人物 :英国的洛克、瑞士的裴斯泰洛齐。 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开设希腊文、拉丁文、逻辑、文法、数学等学科开展 学生的智力,至于学科内容实用意义无关紧要。2实质教育论:形成于18世纪,兴盛于19世纪,20世纪初衰落 代表人物:德国的赫尔巴特、英国的斯宾塞。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给学生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智力无需进行特别的 培养和训练四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

8、教育相统一教育性规律看下就好 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根底;3. 贯彻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时,必须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中要防止两种倾向:1脱离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会使思想品德教育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 仅不利于学生品德的提高,而且还影响系统知识的教学。2只强调传授知识,无视思想品德教育。五、教学过程的结构非常重要的简答题教学过程的根本阶段。 一激发学习动机; 二领会知识; 三稳固知识; 四运用知识; 五检查知识记忆推荐:激领巩运查二领会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理解的目 的在于形成概念、原理,真正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第三节 教学原那么与教学方法一

9、、教学原那么一概念 教学原那么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指 导教学工作的根本准那么。区别:教学规律 教学原那么二我国目前中小学主要的教学原那么8 条1. 思想性教育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原那么;2. 理论联系实际原那么;4. 启发性原那么;3. 直观性原那么;5. 循序渐进原那么;6. 稳固性原那么;7因材施教原那么;1. 思想性教育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原那么;1根本涵义 该原那么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 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表达了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表达了我国教育的根本方向。2 贯彻此原那么的要求 教师要保证教学的

10、科学性 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1涵义 教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引导他们运用 新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原那么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教学规律在教学中的表达。2贯彻此原那么的要求 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 重视引导和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加强教学的实践性环节,逐步培养与形成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能力训练的关系 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1根本涵义 该原那么是指在教学

11、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 各种形式的感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拟全面、深刻的掌握知识。这一原那么的提出是由学生的年龄特征所决定的。荀子:“不闻不假设闻之,闻之不假设见之“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 捷克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说:应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 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2直观手段的种类三大类: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言语直观3贯彻此原那么的要求 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 将直观教具的演示与语言讲解结合起来 重视运用言语直观1根本内涵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积极 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

12、,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2贯彻此原那么的要求 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 让学生动手,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扬教学民主西方称系统性原那么1涵义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知开展规律讲行教学,使学生 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得到充分的开展。(2) 贯彻此原那么的要求 教师的教学要有系统性 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难点 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 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进行教学。1涵义

13、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根底上牢固的掌握根本知识和根本技能 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利用。孔子“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夸美纽斯提出“教与学的稳固性原那么;乌申斯基“复习是学习之母。2贯彻此原那么的要求 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加强知识的稳固 组织好学生的复习工作,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 通过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来稳固知识。1涵义 教师在教学中,从课程方案、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 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的进行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 获得最正确开展。宋代 朱熹把孔子这一经验概括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 美国 加德纳“多元智能

14、理论有力的说明了应当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 因材施教。2贯彻此原那么的要求 坚持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 教师要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创造条件,尽可能使每个学生的不同 特长都得以发挥。可接受性原那么、开展性原那么1涵义 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开展,使他们能够接受,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开展。2贯彻此原那么的要求 了解学生开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考虑学生认识开展的时代特点。二、教学方法一教学方法概念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共同活 动方式,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开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二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两大类:注入式 、启发式注入式:把学生看成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启发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常用的教学方法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 讲授法 谈话法 讨论法 读书指导法1讲授法 内涵: 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的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开展学生智力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分讲读、讲述、讲解、讲演四种。 劳凯声将讲授法分三种形式:讲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