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逗蚂蚁教案反思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3361495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语言逗蚂蚁教案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班语言逗蚂蚁教案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班语言逗蚂蚁教案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班语言逗蚂蚁教案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班语言逗蚂蚁教案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语言逗蚂蚁教案反思(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班语言逗蚂蚁教案反思小班语言逗蚂蚁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引导幼儿有节奏地朗诵,理解儿歌内容,指导幼儿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练习作品中间段的内容,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仿编儿歌的中间部分,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语言活动课,快来看看逗蚂蚁教案吧。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有节奏地朗诵,理解儿歌内容。2、指导幼儿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练习作品中间段的内容,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仿编儿歌的中间部分。3、激发幼儿参与情境表演的兴趣。4、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活动准备1、依据诗歌内容,编排一个情境表演。2、表演用的道具:(1) 画

2、有蚂蚁的小图片若干,并用绳子系上。(2) 用黄色绉纸剪成碎片作黄米饭,用绿色绉纸剪出长条作青菜。(3) 一双筷子,一只用油泥做成的碗。3、幼儿操作材料逗蚂蚁。活动过程1、借助幼儿操作材料,先让幼儿猜猜老师要请谁到班上来做客。再请三四个幼儿扮作小蚂蚁,老师做招呼的人。2、请幼儿根据儿歌内容,进行表演。3、请幼儿说一说看到的是什么。(1)师:你们看见谁来了?我是怎么招呼它们的?(2)小蚂蚁来了以后,对我说了些什么?(3)我给它们准备的食物太多了,小蚂蚁吃不完怎么办?4、让幼儿再次观看情境表演,然后学说其中的对话部分。5、引导幼儿扩展想象,仿编对话部分的内容。(1)师:如果你请小蚂蚁吃饭请它吃什么饭

3、?(2)什么菜?(3)用什么筷?(4)用什么碗?6、请每位幼儿从椅子下面,拿出预先放好的蚂蚁图片,戴在脖子上,表演儿歌,念到最后两句吃不了,往回搬,哼哟哼哟搬得欢时,小朋友做出搬米或搬菜,或搬运其他食物的动作,要求幼儿的动作夸张一些。最后以一句我们把食物都搬回家吧!结束表演。教学反思:逗蚂蚁这首诗歌节奏明显、内容浅显,短小精练又生动活泼。这朗朗上口的诗歌能很快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源于生活的题材能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在第一次教学过程中,我分成了三个环节,第一环节产生兴趣,通过猜一猜:小朋友,今天我们要请一位客人一起来做游戏,猜猜它是谁?。用猜想形式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再通过喊一

4、喊,逗一逗,设计了游戏情境逗蚂蚁,引导幼儿充分展开想象,理解儿歌内容,并熟悉儿歌句式 蚂蚁来呀来。第二环节我改变了以往单一模式的教学,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儿歌。这个环节中,我抓住了儿歌中的哼哟哼哟搬得欢,启发幼儿分别对哼哟哼哟与搬得欢 进行联想,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加深了幼儿对蚂蚁体型小、力气小的印象:二是发挥了移情作用,让幼儿明白有了好东西与他人分享是快乐的事。在试上时,情况并不乐观,出现幼儿对儿歌感兴趣,但是一到游戏环节出现混乱的景象。主要原因是幼儿不知道哪些是问哪些是答。因此我设计了让幼儿带着哪些是问的这一问题听儿歌。并在分配角色时,教师用请的手势作为提醒,帮助幼儿理解。小小的一个手势能起到如此大的作用。在学习中并进行表演,小班幼儿年龄小,较容易进入游戏情境,但主动性往往不够,因此我设计了让沈老师带领参与,教师的参与起着一种示范,又能帮助幼儿顺利开展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第三环节替换儿歌中的饭菜名。由于创编对小班幼儿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将此作为延伸活动,让幼儿在课后跟好朋友、家长进行互动。由于是精选的活动,因此我觉得在课的设计上都很好。但是在活动中,教师的语言还有待优化(如:我引用了蚂蚁老师逗得台下一片欢笑声。课后,师傅说原话可以改为今天来了这么多老师,我们请他们来当蚂蚁更恰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