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高中语文第1单元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课外自读教师用书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蚜经典实用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3359464 上传时间:2023-11-24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高中语文第1单元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课外自读教师用书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蚜经典实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202021高中语文第1单元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课外自读教师用书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蚜经典实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202021高中语文第1单元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课外自读教师用书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蚜经典实用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202021高中语文第1单元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课外自读教师用书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蚜经典实用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202021高中语文第1单元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课外自读教师用书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蚜经典实用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高中语文第1单元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课外自读教师用书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蚜经典实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高中语文第1单元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课外自读教师用书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蚜经典实用(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外自读杨炯从军行【整体感知】1主旨内容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抒发了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2艺术特色(1)雄浑刚健、慷慨激昂的风格诗人通过对书生从戎沙场事迹的描述和心理的刻画,反映了他“壮士耻为儒”,志在沙场建立功业的雄豪气概。在初唐诗风萎靡的诗坛上,这种雄浑刚健、慷慨激昂的诗风很少见,它可谓是开盛唐诗风之先声。(2)对仗整齐,使诗更有节奏和气势律诗一般只要求中间两联对仗,这首诗除首联外,其余三联皆对。不仅句与句对,而且同一句中也对,如“牙璋”对“凤阙”,“铁骑”对“龙城”。整齐的对仗,使诗更有节奏和气势。【随堂练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

2、成12题。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1本诗用“照”“辞”“绕”这些动词写出了书生从军的原因和过程,请做简要分析。_【答案】本诗用“照”“辞”“绕”这三个动词描写了三幅典型的画面。一个“照”字写出了敌军入侵之急,这激起了“书生”心中的爱国情怀。一个“辞”字写出了“书生”辞别朝廷,告别家人,义无反顾地奔赴前线的情景。一个“绕”字,写出唐朝的军队把入侵的敌军紧紧地包围起来,一场激战就在眼前的情景,也表现了英雄的气概。三个动词高度概括,生动地描写了书生从军的原因和过程,语言准确、凝练。2尾联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怎

3、样的情感?_【答案】尾联直抒胸臆,作者宁愿当一名低级军官,也不愿当一个书生,抒发了作者为国杀敌的爱国思想和昂扬的战斗豪情。【名句鉴赏】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鉴赏】这两句开始写战斗,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具其妙。诗人别具机杼,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王湾次北固山下【整体感知】1主旨内容诗人即景抒情,细致地描写了

4、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2艺术特色(1)借景抒情全诗通过写诗人经过北固山下见到的春天的景色,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2)颇具哲理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写出舟行时所感受到的新旧时序的交替:夜残之后必将迎来日生;年虽未尽,但春天已经迫近。不但写景壮阔,而且颇具哲理,歌颂了大自然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随堂练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写遍布异乡游子足迹的驿路,从北固山中伸出,又蜿蜒

5、伸向山外;沿水路疾驰的小船,也飞到绿水前面去了。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写潮水上涨几乎与两岸齐平,诗人站在船头放眼望去,觉得江面特别宽阔,江风劲吹,船行快速。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残夜还未消退,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既承接上联的“残夜”“旧年”,又照应首联的“客路”,写诗人在眼前景物触发下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E全诗通过对江南秀丽景色和自己的处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BEB项,应为“江风和缓,船行平稳而快速”;E项,诗中没有表现“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2此诗颔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

6、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阔”与“失”哪个字更好?为什么?_【答案】(示例一)“失”字更好,因为它生动地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行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示例二)“阔”字更好,因为它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邈远无际,所以有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乎也更为响亮。【名句鉴赏】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鉴赏】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里说,“海日”一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此联写景是以三个特点做到“妙绝”的。1“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2这两句炼字炼句极见功夫。作者把“日”与

7、“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3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在旧年将及时闯入人间,赶走严冬。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孟浩然诗二首过故人庄【整体感知】1主旨内容通过描述与一位故人的相聚,歌颂了恬静秀美的农村风光和淳朴诚挚的情谊,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2艺术特色(1)平淡真醇诗人在不动声色中就把对农村风光与农村生活的热爱刻画入微,体现了孟诗平淡真醇的特色。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孟诗云:“语淡而味终不薄。”真是一语中的。(2)写景如画颔联从

8、大处落笔,描绘了一幅美丽宏大的画卷,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诗人与友人一边喝酒,一边“话桑麻”,真是让人羡慕的田园生活。【随堂练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1诗人是通过哪一句诗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的?哪两句诗最能集中表达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及主客间朴素深厚的情谊?_【答案】开轩面场圃。(写“把酒话桑麻”一句不算错)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2这首诗尾联的“就”字有什么作用?_【答案】表示诗人将不邀自至,与开头“邀”字遥相呼应,表现了老友间的感情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名句鉴赏】绿树村边合,青

9、山郭外斜。【鉴赏】从景物描写的视角、修辞手法的运用、词语的精练等方面赏析均可。1这两句诗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2这两句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3这两句诗用词造句十分逼真,诗中有画。如一个“合”字,表现了绿树的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或:一个“斜”字,形象地描画出了村外青山由近及远伸向远方的景象,画面感特强。)与诸子登岘山【整体感知】1主旨内容诗人凭吊古迹,怀念往事,抒发了生命短促、人生易逝的感慨,同时也为自己报国无门、功业难成而伤感。2艺术特色言浅意深,感情真

10、挚。这首诗写诗人登山的所见所感,事情很平常,语言也很浅显,但由古迹所引发的感叹却是深刻的。一方面诗人是有感而发,为自己空有抱负却一事无成而流泪;另一方面这种感慨也有普遍性,能引起同时代及后世人的共鸣,因而成为千古名作。【随堂练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1分析颈联所用的手法及作用。_【答案】颈联借景抒情。写登山所见,“浅”指水,由于“水落”,鱼梁洲更多地呈露出水面;“深”指梦泽,辽阔的云梦泽,一望无际,令人感到深远。登山远望,水落石出,草木凋零,一片萧条景象。作者抓住了当时当地

11、所特有的景物,既表现出时序为严冬,又烘托了作者心情的伤感。2从这首诗的四联中任选两联,联系全诗,就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谈一下你的看法。_【答案】首联勾勒出阔大的时代背景,包含着对时光流逝无可阻挡的感喟,奠定了全诗的基调。颔联诗句平实,内涵丰富,既有对历史英雄羊公的回忆,也有诗人吊古伤今的感怀。颈联写眺望所见:“水落”“天寒”简洁形象地把羊公所处的背景环境描绘出来。尾联是悠然的收束,诗人在秋寒暮色中垂泪,凭吊怀古中融入了因个人遭际生发的苍凉感慨。【名句鉴赏】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鉴赏】诗人把视线从羊祜庙暂时移开,远眺岘山周围的景色。进入眼帘的,是岘山旁日夜流淌的汉水,冬天草木凋零,河水清浅,水落石出,使人感到了水“浅”。看到鱼梁洲,自然会联想到曾与司马徽、诸葛亮为友,数次拒绝刘表延请的隐士高贤庞德公。更远处,无边无际、辽阔广远的云梦泽展现在眼前,天寒水清,冷气阴森,更感湖泊之“深”。古代“云梦”并称,在湖北省大江的南、北,江南为“梦泽”,江北为“云泽”,后来大部分淤积成陆地,今洪湖、梁子湖等数十湖泊,皆为云梦遗迹。在岘山看不到梦泽,这里是用来借指一般湖泊和沼泽地。诗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