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病培训考试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3358736 上传时间:2024-02-0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麻风病培训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麻风病培训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麻风病培训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麻风病培训考试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风病培训考试试卷及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麻风病培训考试试卷及答案单位:贵州省六枝特区龙场乡卫生院姓名:廖明洪B1. 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侵犯皮肤、( )与( )的慢性传染病A. 血液,外周神经B. 粘膜,外周神经C. 血液,中枢神经D. 粘膜,中枢神经B2. 关于麻风病传播途径的描述正确的是:A. 麻风菌经破损皮肤、鼻粘膜的飞沫传播。长期密切接触可感染,但深层的流行病学问题尚未解决。B. 麻风菌经破损皮肤、鼻粘膜的飞沫传播。长期密切接触可感染,目前对其深层的流行病学问题已初步解决。C. 麻风菌经血液、鼻粘膜的飞沫传播。长期密切接触可感染,但深层的流行病学问题尚未解决。D. 麻风菌经血液、鼻粘膜的飞沫传播。长期密切接触可感染,目前对

2、其深层的流行病学问题已初步解决。C3 麻风病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之一。A. 甲类B. 乙类C. 丙类D. 丁类C下面关于麻风菌的生物学特征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4.A. 最古老的胞内致病菌B. 生长世代周期长达 13 天, 潜伏期长C. 基因组中有大量假基因和基因衰退,体外培养成功D. 无成功的疫苗。防治仅依靠早发现、早诊断与早治疗D以下关于麻风菌的临床表现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5.A. 除纯神经炎麻风病外,一般均有皮损,但不具备其他皮肤病的特点B. 皮损或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明确的浅感觉减退或丧失,或闭汗C. 明确的外周神经肿大D. 皮肤各组织中均找到抗酸菌( AFB),

3、均有立毛肌和毛囊炎症反应1 / 3E6. 关于麻风菌的临床检查项目中,不包括以下哪项A. 皮肤损害的检查B. 浅感觉功能的检查C. 周围神经检查D. 运动功能的检查 E. 内脏器官的检查D7.WHO-MDT分类法将麻风病的类型分为少菌型 (PB) 与多菌型 (MB),下面关于二者之前区分描述错误的是A. 少菌型 (PB) 皮肤损害的数目 5 块 ; 多菌型 (MB)皮肤损害的数目 6块B. 少菌型 (PB) 神经损伤的数目 1 条 ; 多菌型 (MB)神经损伤的数目 2条C. 少菌型 (PB) 皮肤涂片查菌所有部位均阴性 ; 多菌型 (MB)皮肤涂片查菌任一部位阳性D. 少菌型 (PB) 疗程

4、为 6 个月;多菌型 (MB)疗程为 12 个月D8. 下面关于瘤型 (LL) 、结核样型 (TT) 型麻风病的各自临床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A. 瘤型 (LL) 麻风病损伤部位 (形态和种类) 表现为斑疹 结节和弥漫性浸润;结核样型 (TT)损伤部位(形态和种类)表现为浅色斑红斑。B. 瘤型 (LL)麻风病损伤部位表现为数目大量且分布广泛;结核样型(TT) 型麻风病损伤部位表现为单个或数个C. 瘤型 (LL) 麻风病麻风菌素试验为阴性 ; 结核样型 (TT) 型麻风病麻风菌素试验强阳性D. 瘤型 (LL) 麻风病损伤部位表面光滑且边界清楚;结核样型 (TT) 型麻风病损伤部位表面干燥 边界模糊

5、。D9.1982 年 WHO推荐以联合化疗 (MDT)为主要措施综合防治麻风病, 实施 MDT的 30 年中,全球患病人数和我国患病人数比例分别下降了A. 98.4% 、 95.9%B. 95.9% 、 98.4%C. 95.4% 、 98.9%D. 98.9% 、 95.4%A10.1990 2011 年间北京市确诊的麻风患者中A.79%为传染性强的多菌型麻风B.89%为传染性强的多菌型麻风C.79%为传染性弱的少菌型麻风D.89%为传染性弱的少菌型麻风2 / 3(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 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 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3 /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