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云南省农业生产概况.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3353837 上传时间:2023-12-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云南省农业生产概况.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整理)云南省农业生产概况.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整理)云南省农业生产概况.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整理)云南省农业生产概况.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整理)云南省农业生产概况.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整理)云南省农业生产概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云南省农业生产概况.(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云南省农业生产概况一、云南省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 云南简称“云”或“滇”,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位于北纬2183229158和东经9731391061147,北回归线横贯南部。云南省目前辖16个州、市,129个县级行政单位,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4。1%,居全国第八。东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贵州省毗邻,北以金沙江为界,与四川省隔江相望,西北隅与西藏自治区相连,西部与缅甸唇齿相依,南部和东南部分别与老挝,越南接壤,共有陆地边境线4060公里。云南是一个高原山区省份。海拔云南省地势北高南低,海拔相差大。南面海拔一般在1500-2200米,北面在30

2、00-4000米之间,全省最高点-梅里雪山的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东部为云贵高原,地形渐趋平缓,一般海拔76。4米。云南是一个多山的省份,全省土地面积,按地形看,山地占84,高原、丘陵约占10,坝子(盆地、河谷)仅占6。 北依广袤的亚洲大陆,南临辽阔的印度洋及太平洋,正好处在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控制之下,又受西藏高原区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复杂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 险峰峡谷纵横交错,江河溪流源远流长,湖泊温泉星罗棋布, 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云南独特的气候条件。“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一省兼有寒、温、热三带气候,实为世间罕见。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得云南动、植物种类异常丰富不仅有热带

3、,亚热带,温带,寒温带植物种类,而且还有许多古老的,衍生的,特有的以及从国外引种的植物,在全国近3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就有1。8万种,占全国总数的一半还多。其中有许多是珍惜名贵的药材,是云南享有“植物王国”“药材之乡”的美誉。 云南省雨量充沛,河流湖泊众多,每年流量2,000亿立方米,相当于黄河的3倍。 过境水量1600亿立方米,两项合计人均拥有1万多立方米,为全国人均拥有量的4倍,丰富的水资源形成了丰富的水能资源,并且成为最大的能源优势。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云南省土壤类型多种多样,具有垂直分布特点。全省有16个土类,其中黄土壤占20%,红壤占全省面积的一半,故云南有“红

4、土高原”之称。云南稻田土壤细分有50多种,成土母质对为冲积和湖积物,部分为红壤性和紫色性,大部分呈中性和微酸性,有机质在1。5%-3。0%,氮磷养分含量比旱地高。山区旱地土壤约占全省的64%,坝区旱地约占17%。二、主要种植农作物 云南省主要种植农作物是有稻、小麦、玉米、油菜、马铃薯等。1、 稻: 云南水稻由于栽培的地理环境条件的差异,品种类型多样化。主要以栽培粳稻为主,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地区栽培籼稻;在德宏州又有栽培软米的特点,西双版纳州有栽培糯米的习惯;近年来香米等优质米栽培面积逐年增加。目前生产中在海拔15001850米的地区可以选择楚粳香2号、楚粳27号、楚粳26号、云粳优12号、

5、云粳12号、滇杂31号、滇杂32号、滇杂36号、云光12号、云光14号等品种(组合);在海拔13001000米的地方,可以选择滇优7号、德优12号、德农211号等优质稻品种;在高产方面,可以选择滇超1号、滇超2号、滇超3号、冈优22、冈优881、冈优725、优501等高产品种。由于云南地里气候条件的特殊性,生育期相对较长的杂交稻种植风险较大,若遇到三月低温、八月低温常常容易受冻害害,授粉期如长时期阴雨则严重影响产量,有的甚至绝收 ,所以通常在高海拔地区或山区作早熟中稻栽培的品种,一般选用抗性强、熟期适宜的优质高产品种或组合。 水稻育秧方式目前主要采用旱育秧、软盘育抛秧、地膜湿润育秧、温室两段育

6、秧等。种植密度:一般中下等肥力田,常规育秧的每亩移栽大田44。5万丛,塑盘旱育秧的每亩2。53万丛;上等肥力田,常规育秧的34万丛,塑盘旱育的1。82。5万丛。薄膜育秧的采用双行条栽,塑盘旱育秧的提倡单行摆秧。云南大田移栽常采取宽行窄株 和双本栽插两种栽插方式。2、小麦: “云南小麦”生长在海拔1500米至2500米之间的高山区,而以1900米至2300米地带种植较多。原产地年均温15、年雨量1480mm 左右。小麦苗期和成熟期正置雨季,而孕穗至灌浆期处于旱季。晚熟,生育前期尤长。在原产地九、十月播种,二月拔节,三、四月抽穗,五、六月成熟。能避抗一月重霜,耐瘠,抗穗发芽,抗鸟兽害。穗长芒、短芒

7、或无芒。颖有毛或无毛,有白、红、黑壳白底、白壳黑边、白壳黑斑等色。“云南小麦”为我国云南省特有,产于滇西南澜沧江和怒江下游,且有护颖坚硬,护颖顶端紧靠外颖,极难脱粒,穗轴硬而脆,受压力时易折断等特点。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 “云南小麦”分布在云南省澜沧江和怒江下游十二个县。但是云南西北部海拔比较高,只产玉米和小麦,但主要还是玉米。小麦的生长周期和日照时间都不好,所以云南的小麦质量比较差。3、玉米春玉米多分布于滇东北、滇西北一熟区,夏玉米分布于滇中二熟区和南部山区,秋冬玉米分布于江边河谷区和滇南多熟区。主要玉米产区为曲靖、昭通、文山、楚雄、红河、保山等市(州)。2009年,全

8、省玉米面积132.5万hm2,平均单产3945kg/hm2,实现总产522.7万吨。云南玉米分布于中国玉米带的西南端,就玉米种植面积和总产量而言,云南省并不是我国的玉米生产大省,但却以其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玉米种群生态系统及生态景观的多样性,倍受国内外学术界关注。就玉米产业而言,云南玉米生产在我国排第十位,在西南6省(市、自治区)中仅次于四川而位居第二,玉米已成为云南省种植面积第一、总产量第二的大田作物,云南玉米科技的发展和产业提升不仅关系到云南省粮食安全和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的构建,也关系到全国玉米科技的发展和产业提升。云南玉米种植面积占旱耕地的56%。目前,云南玉米种植基本形成了净种与

9、间套作三七开的局面。间套作是一熟有余、两熟不足地区的作物种植方式,滇东及滇东北、滇西北以马铃薯套种玉米、小麦套种玉米、玉米套种菜豆、玉米间作魔芋为主。滇中各地以玉米间作大豆、马铃薯套种玉米为主, 滇南各地州以玉米间作花生、玉米套作红薯为主。 限制云南玉米产业发展的因素:1、土地贫瘠、季节性干旱、集中的降雨不仅造成局部洪涝灾害,土地资源短缺,量少质差,尤其是玉米旱地,多为旱坡地。2、玉米精深加工微乎其微,对于玉米产业的发展拉动乏力,制约了云南玉米生产的发展。玉米产业发展趋势:依托现代玉米科技,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基本满足云南畜牧业发展对饲料玉米的需求,并为拓展玉米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提供充足的原料

10、,从而提高玉米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4、油菜云南地处北纬高海拔地区,气候条件十分适宜油菜作物生长,不仅全省大部分地区可以种植秋播油菜,而且在海拔较高的山区,可利用夏季的雨热条件,发展夏播油菜。加之昼夜温差大,油菜产量高,含油量高,发展油菜产业独具天然优势。 罗平县用发展工业的理念谋划油菜产业,以政策扶持作保障,科技推广应用为动力,油菜种植面积达80万亩,平均亩产165公斤,优质农业与景观农业双翼齐飞,把小油菜做成了富民富县的大产业,成为云南省油菜产业的样板。 玉溪市经过多年建设,建成了130万亩高产稳产农田,种植条件好的连片山地和水肥条件好的坝田都具备

11、良好的灌溉管网和机耕道路系统。利用这个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玉溪把油菜培育成生态循环产业,可收到降低成本和环保的效果。生态循环优势推动油菜产业拓展,政府加大对油菜的投入,产业发展的势头看好。云南省适宜种植油菜的面积有2300万亩,但是,目前全省油菜种植面积仅有440万亩,比较毗邻的四川1200万亩、贵州800万亩,云南油菜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云南种植油菜有自己的优势,首先是分布面积广,大多数地区都可以种植,且油菜不与水稻、玉米、烤烟等夏季作物争地,种植夏播油菜,更是云南省独特的优势,扩大生产种植面积的潜力巨大。罗平县种植油菜达80万亩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另外,云南省具有较好的油菜育种基础,“在

12、优良品种的选育方面,云南省多年来形成了采用生物技术育种的先进经验,育种水平不断提高,已经研发出了花油系列、云油系列等适应云南自然条件的品种,加上通过种质创新的小孢子育种技术,使得研发选育优良新品种的进程大大加快。近期又育成了油酸含量超过80%和含油量超过45%的“双低”油菜新品系。多年来,农科部门针对云南省各地气候、土壤等条件,已经在包括育苗移栽、间苗、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方面积累了许多的经验。只要加大在科技推广上的投入力度,让农民切实掌握这些种植技术,建设更多科技示范样板基地,让良种良法真正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助推器。省农业厅分管种植业的副厅长汤克仁对油菜产业前景充满信心。他说,云南省适

13、宜种植油菜的面积有2300万亩,目前还有300万亩的冬闲农田有待开发利用,如果能够以当年扶持烟草、花卉产业那样的气魄来重视和扶持油菜产业,加大投入改善基础设施,修建配套水利灌溉设施,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到2020年,油菜面积可以突破900万亩,年产量达到120万吨,折合菜籽油40万吨左右,即可实现菜油自给,跨入产油大省行列。5、马铃薯 马铃薯是云南省重要的粮食作物,截至2010年11月,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达988.3万亩,鲜薯产量达1060万吨,产值达105亿元,加工产值达15亿元, 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小洋芋”成为助农增收的“金蛋蛋”。云南省发展马铃薯产业具有气候、土壤

14、、地理区位和品种资源等诸多优势,是我国最适宜种植马铃薯的地区之一,一年四季均有鲜薯上市。云南省马铃薯的蛋白质含量高于全国2%的平均水平,达到了2.5-2.6%;冬早反季节马铃薯的还原糖含量低,特别适合薯条、薯片、淀粉等产品的加工。在2009年秋季至2010年春季遭遇的特大旱灾期间,马铃薯成为云南省大春生产中水改旱的首选作物之一。云南省马铃薯主产区主要集中在滇东北、滇西北和滇中地区,种植面积居前三位的市分别为曲靖、昭通和昆明,栽培面积占到全省的74.9%,产量占到全省的76.8%。宣威市马铃薯播种面积从2005年的85万亩发展到2010年的97万亩,总产量从88万吨发展到105万吨,综合产值由5

15、.35亿元提高到10.2亿元,农民人均马铃薯收入由420元提高到800元,马铃薯成为助农增收的“金蛋蛋”。同时,全省冬马铃薯生产势头强劲。2010年全省冬马铃薯种植面积达205.5万亩,占开发面积的10%,产值达20.4亿元,项目区人均马铃薯收入518元。(4)是否满足环境功能区划和生态功能区划标准。近年来云南马铃薯加工产业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了“周年生产、长年供应;鲜食菜用型、加工销售型和畜禽饲用型齐头并进”的格局。统计表明,2010年云南省外调商品薯150多万吨,涉及全国22个省份;产品出口到东南亚国家,产值接近20亿元。根据云南省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目标,到“十二五”末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将达到

16、1200万亩,其中反季节马铃薯面积发展到400万亩;预计鲜薯总产量将达到1760万吨。D.环境影响研究报告 云南省彩色马铃薯产业的发展迅速。彩色马铃薯是一种分布广泛,容易栽培,具备多功能用途的农作物,在天然色素利用和抗肿瘤活性具有研究价值。彩色马铃薯色彩鲜,薯皮有黑皮,紫皮,红皮,粉皮;薯肉的颜色有紫肉,红肉,蓝肉,花斑状肉等。营养丰富,风味独特,以食代药,除了含有普通马铃薯所具有的淀粉,蛋白质,多种微量元素和少量的脂肪外,薯肉中还含丰富的天然色素,可作为功能食品。彩色马铃薯具有诸多的特点,可包装加工成特色食品,提升商品价值,出口创汇;也可和其他彩色蔬菜种植在农业示范园,发展旅游观光农业。二、安全预评价 由于云南生态环境,气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