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小班教案集锦9篇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3352313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小班教案集锦9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有关小班教案集锦9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有关小班教案集锦9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有关小班教案集锦9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有关小班教案集锦9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关小班教案集锦9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小班教案集锦9篇(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关小班教案集锦9篇小班教案 篇1设计意图给妈妈的妈妈送甜蜜是一个社会,它主要是让理解故事内容,拥抱、吻、关怀是一种甜蜜的亲情,并能用多种方式表达对成人的爱。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拥抱、吻、关怀是一种甜蜜的亲情。2.学习用多种方式表达对成人的爱。活动准备1.图片、挂图。2.故事磁带。3.黑板。活动过程一、谈话讨论活动反思(一)小松鼠要给她的妈妈送甜蜜,你们猜猜她会送什么甜甜的礼物。(二)教师用简单的图示加以记录。如“可能是糖”,就画一颗糖,将幼儿讨论的结果展示在黑板上。二、倾听故事(一)教师出示挂图,完整讲述故事一遍。(二)妈妈的妈妈是谁?(三)妈妈送给外婆什么礼物?外婆心里觉得怎么样

2、?(四)小松鼠送给外婆什么礼物?外婆心里觉得怎么样?(五)外婆喜欢这些礼物吗?你喜欢吗?(六)教师再次完整讲述故事一遍,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三、表达对妈妈的爱(一)教师扮演妈妈,让每个幼儿给“妈妈”送甜蜜的礼物:拥抱、亲吻,说一句甜蜜温馨的话等。(二)鼓励幼儿回家后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表达自己对他们的爱。拓展延伸:迁移经验,鼓励幼儿把甜甜的爱送给更多的人。()老师拥有你们这些可爱的小朋友,好幸福啊!你们可以送给老师什么样的甜甜的爱呢?()说一说:甜甜的爱还可以送给谁?送给他们什么样的甜甜的爱?()请幼儿戴上头饰,分角色和老师一起表演故事,老师扮演外婆,和孩子一起学说故事中的对话。活动反思本次

3、活动的教学目标有两个: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拥抱、吻、关怀是一种甜蜜的亲情。2、学习用多种方式表达对成人的爱。在本次活动中,我以孩子去尝试甜蜜的快乐为主,活动中我扮演“妈妈”,通过故事情节引导孩子们知道表达喜欢的方式有亲、拥抱、关心的慰问等多种多样的,每个人的表达方式是不一样的,活动中大部分孩子都能积极表现出自己的方式,除个别内向的孩子没能积极的表现出来,这个时候我却没有注意去特殊引导而是直接忽略了,就像听课老师们说的那样应该照顾到每位孩子的感受,才能达到更高的教育教学质量。回家后,把这些礼物也去送给你的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好吗?”最后,我让幼儿回家也给自己的亲人也送上一份这样的礼物。小

4、班教案 篇2一、游戏玩法建议:1、A段部分:幼儿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2、B段部分:进行角色扮演。蛇开始追逐时,幼儿扮演小青蛙边跑边想办法。3、滑音结束后,小青蛙边念语令边出示自己的办法,笨笨蛇“倒地”。二、教学活动建议【活动目标】1、感受乐曲AB的结构特点及青蛙与蛇的不同音乐风格,尝试与父母随乐进行角色伴演。2、能在语令的帮助下用肢体动作随乐表现。3、享受亲子游戏的乐趣,体验动脑筋克服困难后成功的喜悦。【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及家长感知A段音乐节奏,随乐表演A段小青蛙的动作。用“打招呼”的方式帮助幼儿感知A段音乐节奏。教师、家长、幼儿三方互动,熟悉并随乐表演A段。2、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积极思考

5、战胜笨笨蛇的办法,并能在语令的帮助下用肢体动作随乐表现。教师讲述故事,与协教完整表演B段。引导幼儿思考战胜笨笨蛇的办法,并能在语令的帮助下用肢体动作随乐表现。3、随乐游戏,引导家长与幼儿享受亲子游戏的乐趣。请l组家庭扮演勇敢、聪明的小青蛙,教师扮演笨笨蛇,帮助幼儿及家长明确游戏规则与玩法。请1-2组家庭扮演笨笨蛇,帮助幼儿及家长进一步明确游戏规则与玩法。教师带领幼儿扮演青蛙,家长共同扮演一条大蛇。4、教师小结,引导幼儿在生浯中遇到困难时,能积极、主动的想办法。指导语:今天,宝宝和爸爸妈妈们一起想了很多办法帮助小青蛙战胜大蛇,保护了青蛙们的安全。比如逃、躲、想办法克服困难等,今后宝宝们在生活中如

6、果遇到困难,爸爸妈妈也要引导宝宝能积极、主动的想办法解决困难。小班教案 篇3活动目标:1、了解木头和玻璃的不同特性及用途。2、通过观察和触摸活动,能探索木头和玻璃的不同之处。3、对周围生活及探索活动感兴趣。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能说出周围物体的名称,认识玻璃和木头。物质准备:1、仿真娃娃一个,木制玩具及玻璃制品(水晶球、木头小汽车、玻璃球、玻璃杯)木头块、若干木头制品和玻璃制品的图片、四盆水和四块抹布。2、制作PPT:木头和玻璃制品的图片若干。活动过程:一、感知木头和玻璃的不同特性。1、师:今天娃娃过生日,老师准备了两个玩具送给她?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水晶球)这又是什么?你们知道这个水晶

7、球的外壳是用什么做的吗?(出示木头小汽车)那这辆小汽车是用什么做的呢?2、师:老师发现玻璃做的水晶球稍微要重一点,而木头做的小汽车要轻一些,玻璃和木头还有好多不一样的地方,下面老师在后面的桌上为你们准备好多木块和玻璃杯,请小朋友们去摸一摸、捏一捏,用眼睛仔细看一看,还可以玩一玩,然后到前面来告诉老师你发现了什么?来,小朋友们,我们四人一组来玩一玩吧!(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3、师:宝宝们,请你们坐到前面来告诉老师你们玩了木块和玻璃杯以后发现了什么吧?通过你们的小手和眼睛,你们发现木头和玻璃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引导幼儿比较木头和玻璃的不同之处)教师小结:玻璃是透明的,木头是不透明的,玻璃摸

8、上去是滑溜溜的,木头摸上去的粗糙的、硬硬的。二、幼儿操作实验,感知木头和玻璃在水中的不同。1、师:其实木头和玻璃还有一个地方不一样,如果把玻璃球和木块放到水中,大家猜一猜,会怎么样?下面老师就请宝宝们亲自动手做这个实验,老师在后面的每个桌上放了一盆水,盒子里面有玻璃球和木块,请宝宝们放玻璃球和木块的时候要轻轻地放入水中,然后观察它们有什么不一样。过一会再到前面来告诉老师你的发现,好吗?(教师指导幼儿做实验,提醒幼儿不要弄湿衣袖。)2、幼儿操作实验,将玻璃和木块放入水中观察。师:现在请宝宝们告诉老师你发现了什么?(鼓励幼儿相互介绍过程和结果)小结:木头是浮在水面上的,玻璃珠沉在水底。三、了解木头

9、和玻璃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1、师:在我们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东西是木头或者玻璃做的呢?启发幼儿想象各种木制品和玻璃制品,如:木头做的东西有桌子、椅子、梳子、床等,玻璃做的东西有玻璃杯、镜子、玻璃窗、玻璃瓶等。2、出示PPT,欣赏木头制品和玻璃制品的图片。四、了解木头和玻璃的特性后,教育幼儿如何使用它们。师:木头做的物品虽然很结实,但是它们也怕尖尖的东西去伤害它们,所以平时我们不能用指甲和小刀去划木制的物品。还有玻璃做的物品容易摔碎,所以我们拿玻璃做的物品时要轻拿轻放,万一摔碎了你们也不要用手去捡,等爸爸妈妈来处理。你们记住了吗?好,请宝宝们回去后和你的好朋友一起说说周围还有哪些物品是木头或者

10、是玻璃做的。宝宝们,再见!活动反思:新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木头和玻璃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物品,用途很广泛,但是幼儿很少去比较它们之间的不同特性。本次科学活动通过幼儿的两次触摸活动和讲述,引导幼儿探索木头和玻璃的不同之处及用途。在活动中,幼儿对实验活动非常感兴趣,但是也有幼儿对老师提出的“透明”这个词有点陌生,我接着用窗户上的玻璃进行了讲解,通过玻璃我们能看到外面的景色,说明玻璃是透明的。最后启发幼儿继续探索周围生活中木头或玻璃做的物品。小班教案 篇4设计说明:30月的宝宝正是自我意识萌芽期,对手有了初步的感知和认识,手部动

11、作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手指的精细动作还不是很协调。手指游戏是托班最常见的一种手口一致的练习,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手指灵活及协调能力,还可以锻炼孩子的大脑,有利于孩子语言及动作的发展。因此,我设计了观察图片,认识手指名称,并跟随老师一起做有趣的模仿动作,从而加深对手指的认识。教养目标:1.通过模仿象声词,初步唱出歌曲中的休止符。2.会根据词义做相应的模仿动作。3.爱爸爸、妈妈及周围的人,体会表演活动的快乐。活动准备:音乐,手偶。教养过程:(一)手指游戏1根据教师的提示,伸出相应的手指大拇指是爸爸,爸爸旁边是妈妈,个子最高是哥哥,哥哥旁边是姐姐,小小指头就是我。教师边说边观察幼儿的手指是否正确伸出。

12、2猜猜爸爸妈妈等他们各自会做些什么,并学习各种模仿动作教师:爸爸会做些什么事?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妈妈会做些什么事?我们也来学一学。幼儿和教师一起边做模仿动作边发出像声词。(二)学唱歌曲1教师范唱,幼儿学习完整说歌词。2幼儿学唱歌曲。3提醒幼儿唱出休止符。(三)边唱歌曲边进行表演1先用手指点动三下表演,表示打招呼,互相交流感情。2在较协调地伸出手指活动的基础上,鼓励幼儿做开汽车、洗衣服等模仿动作,边唱边表演。温馨提示:爸爸妈妈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手指游戏引导宝宝认识自己的手指哦。小班教案 篇5活动名称:母鸡下蛋喽(音乐活动)活动目标:1、熟悉歌曲的旋律和内容,初步学唱歌曲。2、能用有节奏的叫声

13、和动作表现母鸡下蛋。活动重点:理解歌曲内容,能边唱歌曲边做动作。活动准备:1、布置活动室场景:草地、花丛、小木屋等。2、音乐录音、幼儿用书母鸡下蛋活动过程:1、游戏母鸡下蛋:角色游戏:方法:教师扮演鸡妈妈,幼儿扮演小小鸡,在音乐的伴奏下出去玩。一会儿来到花丛里,一会儿走在草地上,玩得真高兴(注意要跟着音乐节奏进行简单的动作表演)。在游戏中,“鸡妈妈”拍拍翅膀,大声叫“咯咯咯咯哒,咯咯咯咯哒。”然后“生”下一个大鸡蛋。2、熟悉音乐的旋律和内容:(1) 幼儿欣赏歌曲:“母鸡妈妈带小小鸡们出去玩得时候,有一段非常好听的音乐,你们听到歌曲里唱了些什么?”“你觉得母鸡妈妈下蛋的时候,心里什么样?”(2)

14、幼儿发表自己的见解。(3)教师示范演唱歌曲:“母鸡妈妈生蛋的时候是怎么叫的?好像在说什么话?”(4)幼儿练习有节奏地念母鸡下蛋时的叫声:咯咯咯咯 哒 ,咯咯咯咯哒,咯哒 咯哒 咯咯哒3、幼儿学唱歌曲:(1)幼儿轻声跟着教师演唱歌曲,注意示范、提醒幼儿开始两句都有休止符,要停顿。(2) 幼儿分组演唱,一组幼儿唱歌,一组幼儿做动作,然后轮换。(3) 引导幼儿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地方生蛋:”妈妈生蛋时,地方不能太小太挤,否则蛋要挤破的。”(4) 示意幼儿在游戏时人要适当地分开:“你是在什么地方生蛋的?”“生了几只蛋?”(5) 幼儿边唱边用动作表演。小班教案 篇6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能记住故事名称及主要角色。2、能较连贯的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3、初步体验分享的快乐。活动准备:自己贺卡若干、油画棒、动物图片。活动重点:能够体验分享的快乐。活动难点:能较连贯的回答问题。活动过程:一、出示贺卡。引入故事。小朋友,老师昨天收到了一份特别的新年礼物,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看看?这是什么?(贺卡)这张小贺卡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