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第1部分 专题九 区域可持续发展 专题9 第1讲 逐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3351802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第1部分 专题九 区域可持续发展 专题9 第1讲 逐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精品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第1部分 专题九 区域可持续发展 专题9 第1讲 逐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精品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第1部分 专题九 区域可持续发展 专题9 第1讲 逐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精品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第1部分 专题九 区域可持续发展 专题9 第1讲 逐题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精品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第1部分 专题九 区域可持续发展 专题9 第1讲 逐题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第1部分 专题九 区域可持续发展 专题9 第1讲 逐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第1部分 专题九 区域可持续发展 专题9 第1讲 逐题 Word版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精品教学资料 第一部分 专题九 第1讲(2016湖南四校联考)读下图,回答13题。1下列关于辽河口海岸线演变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C)A不断被侵蚀B先侵蚀,后沉积C不断有泥沙沉积D先沉积,后侵蚀2有人推测图中海岸线还会迅速向南推进,其理由可能是(B)A辽河流域年降水量减小B辽河入海年径流量增大C辽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增加D辽河下游流速变快3下列关于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研究辽河河口形态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C)A利用GIS技术获取辽河河口形态变化的影像B利用GPS技术分析辽河河口形态变化规律C利用RS技术监测辽河河口的形态变化D利用GPS技术模拟辽河河口形态未来的变化解析:第1题,读图可以看出,随着

2、历史发展,辽河口海岸线不断向南推进,说明不断有泥沙沉积。第2题,辽河入海年径流量增大,输送泥沙增加,河口泥沙淤积增加,因此海岸向南推进。第3题,获取辽河河口形态变化的影像和监测辽河河口的形态变化主要利用RS技术;分析辽河河口形态变化规律和模拟辽河河口形态未来的变化主要利用GIS技术。(2016上海崇明模拟)2015年9月30日7点13分,中国第四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回答45题。4在该卫星发射季节(C)A华北平原易受台风影响B江南丘陵泥石流多发C黄海伏期休渔结束D三江平原小麦播种5北斗导航系统投入使用后,可以(D)A估算三江平原的小麦产量B统计分析北京市的人口状况C动

3、态监测太湖的水污染状况D测量黄山主峰的海拔解析:第4题,据题干,该卫星发射时间是2015年9月30日7点13分,正值北半球的秋季。华北平原受台风影响的可能性较小,A项错误;江南丘陵泥石流多发出现在夏季,B项错误;黄海伏期休渔时间为每年的6月至8月,C项正确;三江平原小麦是春小麦,春季播种,D项错误。第5题,估算三江平原的小麦产量、动态监测太湖的水污染状况均运用遥感技术,A、C项错误;统计分析北京市的人口状况使用的是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统计,B项错误;北斗卫星导航可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故北斗导航系统可以测量黄山主峰的高度,D项正确。(2016江苏溧水高中三

4、模)读“全球地壳运动速度矢量图”,图中箭头表示地壳运动,据此完成67题。6监测地壳运动并分析相关信息的地理信息技术是(B)AGPS和RSBGPS和GISCRS和GISD数字地球技术7对图中信息分析正确的是(A)A可以用以确定板块边界B无法反映生长边界的地壳运动特点C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是均匀的D箭头越长表示地壳越稳定解析:第6题,监测地壳运动是通过获取板块的位置信息来确定的,而对获取的信息加以管理分析的是地理信息系统,因此用到的相关技术为GPS和GIS,选B。第7题,根据图中相邻板块的运动方向即可判断板块的边界类型,A对,B错;根据图中板块内部运动的速度有大有小,所以地壳运动在内部并不均匀,C错

5、;箭头越长表示地壳运动速度越大,D错。下图为冬季海岸(或湖区)周围“雪带”和“美国本土铁路网与城市分布图”。读图,回答89题。8上图显示,冬季甲、乙两国“雪带”(降雪量明显多于周边地区),均分布在湖、海的东岸并偏南,其共同的原因是(C)A海洋性气候特征,水汽含量高B极地冷空气南下,降温幅度大C西北风经过海(湖)面增温、增湿D暖流增温、增湿作用明显9结合乙国自然条件和资源开发现状,在铁路运输网中,南北向压力相对较小的正确原因是(B)A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中北部,粮食经大西洋出口B密西西比河为南北流向,水运发达C大陆东西两侧海岸线较为平直,海运不便利D南部煤炭资源丰富,主要依靠管道运输解析:第8

6、题,读图,两国雪带均分布在湖海东岸,并偏南,是因为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西北风经过海(湖)面增温、增湿,登陆后受地形抬升,导致降雪多,C对;乙国不是海洋性气候,A错;甲国降温幅度不大,B错;乙国不受暖流影响,D错。第9题,在铁路运输网中,乙国南北向压力相对较小,主要是密西西比河为南北流向,水运发达,B对;近一半的美国小麦出口量通过太平洋西北地区,A错;美国海运便利,C错;管道运输的主要是液体和气体,北部煤炭资源丰富,D错。进行交通规划时,需要分析区域的地质地形条件,地基承载力越大、地形坡度越小,车辆的通行能力越强。(叠加分析车辆通行能力的基本方法:平坦岩石容易;平坦砂土容易;中等黏土一般;中等砂

7、土困难;中等岩石困难;陡峻岩石困难;陡峻砂土困难;陡峻黏土困难)。读下面两图,回答1011题。10下列车辆通行能力图,正确的是(B)11可以对区域交通流量进行分析,并对路网规划进行预测的现代技术是(C)ARSBGPSCGISD数字地球解析:第10题,把坡度图和土壤图进行叠加,再结合材料信息,可知B选项正确。第11题,GIS可以对城市空间信息进行分析,并具备预测功能,广泛应用于城市管理之中。12(2016湖南郴州第二次联考)下图中的D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湖面有周期性的涨落。图示区域是南美洲印第安人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现人口密度较小,D湖周围的耕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耕地,居民种植作物,大都将作

8、物当作饲料从事动物饲养。有人建议,为利用该区域的草场资源,引进来自中国青藏高原的牦牛发展放牧业。右图是湖区的降水统计资料。完成下列各题。(1)指出湖水周期性涨落的规律并解释原因。(2)用水循环原理解释D湖泊为淡水湖的原因。(3)分析湖区周围的农业偏向于动物饲养的主要原因。(4)你认为该区域引进牦牛发展畜牧业的建议是否可行?请简述理由。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D湖泊既有雨水补给,又有高山冰雪融水补给,该地气温有日变化和年变化,降水有季节变化和日变化,故湖水周期性涨落。第(2)题,从湖泊补给和排泻两方面分析。第(3)题,湖区海拔高、热量不足,不适宜谷物生长,但适宜牧草生长,加上地广人稀,适宜

9、发展畜牧业。第(4)题,此题为开放性题目,观点与理由要吻合。答案:(1)夏季(夏半年)湖水水位高,冬季(冬半年)水位低;白天水位高,夜间水位低。原因:夏季(夏半年)气温高,高山冰川融水量大,降水量较大或冬季(冬半年)气温低,高山冰川融水量小,降水量较小;白天气温高,冰雪融水多,夜间气温低,冰雪融水少。(2)湖水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含盐量较低;湖区气温较低,蒸发量较小;有河流将湖水和盐分携带流出。(3)湖区海拔高,热量不足,谷物难以成熟,种植作物作为饲料饲养动物;人均土地面积广(或草场面积大)。(4)可行。理由:该区域为高山高原气候,草场广阔;牦牛适应高寒的气候,可以促进当地畜牧业的发展。或不可

10、行。理由:该区域为热带高原,与青藏高原环境差异较大;发展畜牧业会破坏当地草场(生态环境);外来物种引进会破坏当地生物多样性(物种)。13(2016湖南长沙模拟)读我国南方某河流中下游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阶段一到阶段二,甲地农业生产方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请说明最可能的变化,并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2)从阶段一到阶段二,该地区工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发生了哪些变化?(3)从阶段一到阶段二,该地区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保护环境?解析:第(1)题,阶段二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农业由种植业向城郊农业转变,其原因为市场需求扩大及交通运输的发展,城郊农业利润更高等。第(2)题,工业结构和工业布局的变化可结合图例读出。第(3)题,可以从图中判断出该地保护环境的措施,即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和绿化带,优化了产业结构,减少对煤炭资源的开采,城市功能区合理调整等。答案:(1)变化:由水稻种植业为主转变为以城郊农业为主。原因:甲地变成了城市近郊,城市的市场需求起主要作用;生产蔬菜、花卉等农作物的利润更高;高速公路的建成使运输更为便捷。(2)工业结构:传统工业数量减小,出现新兴电子工业。工业布局:传统工业向东北方向的河流下游地区迁移、集中,电子工业在西部高校密集区聚集。(3)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和绿化带,优化了产业结构,减少对煤炭资源的开采,城市功能区合理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