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论控制与信息论可否统一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3349603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0.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系统论控制与信息论可否统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系统论控制与信息论可否统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系统论控制与信息论可否统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系统论控制与信息论可否统一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系统论控制与信息论可否统一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系统论控制与信息论可否统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系统论控制与信息论可否统一(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系统论、控制论与信息论可否统一?王迪兴描述物质的存在不能离开形式,基于物质的存在形式,诸多科学理论才能在更高层次 上统 一。系统就是最具普遍性的物质存在形式,基于这一形式,才能使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统 一,使本体论、熟悉论、方式论统一,使形式与内容、结构与功能、唯物与唯心、主观与客观、 物质与精神统一。形式是一种结构、关系、组织或系统,内容只有通过特泄 形式才能表现英存 在。熟悉与描述客观世界,必需从物质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开始,而不是从所谓的主观与客观、唯 心与唯物开始。物质存在形式与内容的对立统一,才是最大体的哲学研究起点。咱们提出的准 全息系统论是使系统论、信息论与控制论统一的一种有效途径

2、,也是使诸多对立理论统一一致 的有效途径。客观世界作为一种整体存在形式,是一元与多元化的统一,不可能用一元理论及模型 进行 描述。只能是用多元互补的模型进行描述。作为准全息系统,它包容处于不同层次的 若干种类 型的系统,是信息量最大,信息类型最全的开放性系统。无论如何对其进行描述,都只能是近似 的准完备描述。整体客观世界是最典型的准全息系统,包容性最强。还有一种与其同构的准全 息系统,那就是人脑,对英描述,只能是信息量、信息类型、作用关系及形式的准完备描述。准全息系统的每一个参量都互为存在条件,互为因果作用,若是想孤立出一个参疑 只能是 破坏其特左的整体存在形式一一如准全息元数学模型。浓k士X

3、VXy x i,水/ri适一J / s-/XX vrX X 1-卜.LX(-液一液一A 0 Tip图1.自然整数群结构网络。/0/-JA 5 v/VV/XVXXXXX VXVXXX2XX彳/716532泌40.5625 0.43 75 0.31125 O.lt 75 0.)6251.141. c2 6 1.6:85725 0.8 75 0.6|5 0.3|5 0.251.11 o8L3 Q.(L57 4282 2: r5 1.25 O.i5 0.250.406 0J0.2817144.5 35 2-105i0 2QQ(2 0 14!85i55 10 1图 2d-l图 2d-2图 2d-3图 2

4、d-4模型反映整数之间的加减运算关系,有理数之间的乘除及乘方开方、对数反对数运算关 系,每一个参呈:都是互补概念、彼此概念、互为存在条件的。准全息系统,其参量的因果关系必然以全数可能的参量为背景,相容可能的因果关系而建 构。且能相容潜在因果联系的开放性状态空间,具有互为因果逻辑关系内涵与外延的一致相容 性如从多种可能的因中给出某种因,就可从多种可能的果中取得预期的果。例如,与全数环境及背景信息直接双向作用的人脑,可潜在包容客观世界所有的信息。所有的信 息单元都能彼此转换、彼此作用,彼此组合与分解。它面对与转换的是整个客观世界所有现实 与潜在的信息,因此具有准全息性。像客观世界这样的复杂开放系统

5、,英大无外、其小无内,处于永无停止的演化进程当中, 不能用固立的信息量及封锁的模型对其进行描述。对它的任何描述都只能是近似的准全息描述。“准”,意味着开放,意味着可以不断地扩展延伸描述对象的信息虽及复杂性。 在系统参量关 系及苴法则具有内涵与外延一致性的前提下,有限与无穷、有序与无序、突变与渐变、肯定与非 肯定性都是统一的。左量形式化描述准全息系统有三大要素:参量-等价系统因子或状态,参量关系-等价 系统结构,参量关系法则-等价系统结构法则。描述准全息系统的准全息元数学模型,是以整 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的大体运算关系为基础,表现交互作用型系统的自组织涌 现原理及其 本所属性。从相对同构同态的

6、原则动身,系统的定量形式化描述模型,本身就是系统的信息模型 同时 是系统的自组织原理模型。按照近似同构原理,企图简化系统参量而给出系统描述的 路子肯泄 行不通。有些系统的参量是不能被简化的,简化的结果是既不同构也不同功,所 谓的异构同功 是有条件的,近似与同构是对系统描述模型的大体要求。二. 准全息估息论准全息元信息论又名数字信息论,它基于纯数字及其关系与关系的法则而成立。从准全息 元信息论动身,可以肯左信息单元、信息关系、信息模型、信息关系法则、信息的组合与分解 法则、信息关系的多元相容性法则、信息系统的多元组构及进化法则。引申:准全息元信息论可最大限度地等价于信息论。引申:所有的客体关系都

7、可以用数字关系标识。引申:所有的客观对象都能有条件地用数字及其关系模型描述。引申:数字单元即信息单元,可标识任意具有唯一性的客观对象或状态。数字单元集合或 模型即信息单元集合或模型。引申:数字本身是信息,他还可标志或承载任何信息。引申:准全息元数学模型即单元信息关系的元模型,反映整数之间的加减运算关系;反映 有理数之间的乘除及乘方开方对数反对数运算关系,是单元信息之间的大体关系。引申:信息模型等价数字单元的组合关系模型(二者均需引入几何或文字描述)。引申:信息法则,即信息系统的自组织法则,或信息系统的组合与分解法则,也是信息的 存在法则,或信息子系统组成复杂信息系统的功能耦合法则。这种法则即数

8、学大体运算法则。准全息元信息论包括:数字单元信息(每一个正数、有理数、实数、超越数)及苴关系及 集合:数字单元信息关系;数字关系模型,多元数字信息关系模型的演变与进化模型。数字信息单元:每一个整数、有理数、实数、超越数。基于准全息元信息论的信息单 元不 属终极“单元”,也不存在单一 “单元”。每一单元都有一些彼此包容,整体与个体都 是无所 不包无所不含,都具有准全息性。大体的数字信息关系:即加减乘除、乘方开方、对数反对数运算关系。大体的数字信息法则:即数字信息的组合与分解法则,如数字的加减乘除、乘方开方 对数 反对数运算关系法则。准全息元信息模型:同时是准全息系统的左量形式化描述模型。可表现与

9、特左客观对 象的 某种同构、同态性:具有逻辑内涵与外延的一致性、开放性或准全息性。具有时空统一性:有限 与无穷的统一性;肯定与非肯泄的统一性:一元与多元的统一性;所变与量变的统一性:对称与 非对称的统一性。准全息元信息模型的性质:信息单元及信息模型都可组合与分解,数字信息单元具有 唯一 性,信息单元集合具有开放性、多元性。信息单元的关系具有线性与非线性的统一性;准全息元 信息模型具有有限与无穷的统一性:肯任与非肯左的统一性;多元相容统一性。总之,准全息元 信息模型为自己预留了无穷的进化空间,为自己预留了无穷的演变可能性,它最大程度的符合客 观实际。准全息元信息模型的组成及进化原理:逻辑内涵与外

10、延的一致性原理:因果关系一致 性原 理;功能互补原理:交互作用原理等。基于准全息元信息论的信息概念:信息就是数字、数字关系及关系模式。与信息论相较,基于准全息元信息论,可以肯定信息单元:肯正信息单元的关系、法则及 模型;尤其是可肯定信息模型的自组织原理及进化法则。而在信息论中,这都是难以 解决的根 本性问题。准全息元信息论的哲学意义:对整体客观世界的描述,分本体物理描述(偏于妃性),泄 量形式描述(偏于泄量),时空结构描述(偏于泄型),三者各有偏重、各有所长,但都 能独 自描述整体客观世界,如使三者统一,才能加倍完备地描述整体客观世界。描述客观世界需要借助三种工具或载体:一是语言文字,二是数学

11、,三是几何。三者别离 对应对客观世界的泄性、立量及左形描述。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只能用这三种工具之一或踪合表 现。说世界是由数或原子组成的有必然的道理,但不全而,世界是由各类物质关系形式肯左的。 相较之下,只有从物质关系形式动身,才有可能相对完备的表现整体客观 世界的更多本质与属 性,包括客观世界的所有可描述及潜在可描述信息,且表现逻辑内涵 与外延的一致性。鉴于准 全息元信息论与信息论的某种等效性及同构性,相对于客观世界 的熟悉及把握,准全息元信息 模型比语言文字及几何描述更具实用意义、更具可操作性。从某种程度上讲,客观世界的统一 性只能统一于信息,表现统一性的信息模型即准全息元数学模型。三、物质

12、、能量与信息的竦现代科学通过近200年的发展,已由最初单纯研究物质转变到研究物质与能量的综介转 变,到研究物质、能量及信息的综合转变。物质、能量与信息已成为客观世界的三要素。其中 的信息概念正在涌入科学的各个领域。统一三大要素的理论即系统论。系统既是物质及能量的-4统一存在形式,又是信息的枳累及存在形式;在系统中,物质及能屋的入出及转换,必然伴随 着信息的入出及转换。在物理学领域已经前后独立地成立了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泄律,在相对论的框架中又 发展 成为质量能量联合守恒龙律。从质量、能量、信息三者的关系考虑守恒立律,就意味着质量、能 量、信息的联合守恒。但这种守恒只限于特立的系统层次,在微观与宏

13、观层次就再也不守恒。通 过准全息元数学模型,可以直观地证明这一点。如用整数表征信息单元,通过加减逻辑关系(线 性)彼此转换,信息转换就始终是守恒的。但用有理数表征信息单 元,通过乘、除或乘方、开 方、对数、反对数逻辑关系(非线性)转换,信息量就再也不完全守恒了,如1/7。四. 分析待综合.形式场内容的筑一物质不论是组合仍是分解,都有英特左的内在按照及特泄的因果关系,尤苴要有特立的存 在形式。客观世界不存在孤立的因果关系,也不存在与英它东西没有任何联系的个体存在物, 即终极本元。本原是相对的,即每一个具体的系统层次都有本原。而对系统,不 论是组合与分 解,都必需遵循特泄的原则,因组合与分解都不是

14、凭空进行的。组合是相对于特泄形式,分解是 相对于特泄内容,只有使特左的形式与内容统一,才能表现特立的整体属性。不然,咱们就而临 整体属性与形式及内容的混乱与错位。如在社会系统中,只能考察人与人之间的因果关系及社 会属性,如再把人分解成细胞,它就已经不是社会这一系统层次的因子,也再也不表现社会系 统的性质。一把尺子只要一分,就必然与尺的属性错位了,分到原子层以下,必将与原子的属性 错位。元素组合成整体和整体分解为元素,是一个互逆进程,只有找到组合与分解的内在条件、 按照、形式及法则,才能真正明确组合与分解的必然性与特定意义,而不至于只见树木不见丛 林。面对复杂系统,人们确实难以把握系统因子及苴彼此联系,只能分离出一部份属性进 行归 纳,最初乃至只能用还原论方式进行研究,但在涉及整体属性时,就不免矛盾和漏洞,不免只见 树木不见丛林。这就是咱们而临诸多理论对立或不统一的根本原因。因此,寻求 描述客观世界 的某种统一性是必需的,这种统一性也必然存在。基于准全息系统论及准全息元数学模型,使咱们对准全息交互作用系统的因子、结构、结 构法则,涌现原理与自组织机制,有了一个相对明确统一的把握。据此,咱们不仅能够模拟表现 这种系统的功能,还能使诸多处于对立或分离状态的理论与概念统一。五. 系城、控制与佑息三论金而一传统的控制论仅仅涉及单向控制进程,是通过正负反馈给受控对象施加影响。但对于施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