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开裂防渗漏专项施工方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3347952 上传时间:2023-12-21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209.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开裂防渗漏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防开裂防渗漏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防开裂防渗漏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防开裂防渗漏专项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防开裂防渗漏专项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开裂防渗漏专项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开裂防渗漏专项施工方案(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一、编制依据及编制说明二、工程概况三、组织管理四、防开裂防治措施1、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防治措施1.1、原因分析:1.2、防治措施:2、墙体抹灰后开裂2.1、墙体与门窗框交界处抹灰层空鼓、裂缝、脱落现象:2.2、内墙面抹灰层空鼓、裂缝:2.3、墙裙、踢脚线水泥砂浆空鼓、裂缝:2.4、外墙抹灰层空鼓、裂缝甚至脱落,窗台处抹灰出现裂缝2.5、混凝土板顶棚空鼓、裂缝:3、砌体灰缝开裂3.1、砌体裂缝成因及类型:3.2、砌体裂缝防治措施3.3、砌体裂缝的加固处理4、地面裂缝五、防渗漏防治措施1、校施工部分2、地下室防渗漏措施2.1 底板防渗漏措施2.2 后浇带、施工缝连接部位、通道口连接部位处防

2、渗漏措施2.3 地下室外墙防渗漏的技术措施2. 4 地下防水工程3、地上部分3.1 外墙渗漏3.2 外门窗渗漏3.3 厕所、厨房间、阳台渗漏及楼地面管道的四周渗水3.4 屋面防水渗漏六、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七、 本工程创无渗漏工程需做隐蔽验收、重点检査的部位一、编制依据及编制说明1、本工程全套施工图2、工程建设政策、法规和规范资料2.1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8);2.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3);2.3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2);2.4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2.5地下防水工程

3、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8);2.6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8);2.7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18);2.8建筑给排水与釆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3、贵州建工集团有限公司防开裂、防渗漏重点控制等文件4、集团及公司相关文件5、编制说明通常工程后浇带、施工缝、穿墙管道、预留连接口、外墙面、屋面、卫生间、厨房、 阳台楼面等部位为易发生渗漏部位。根据贵州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两防要求,在施工过程中 要加强施工管理,按照设计要求精心施工,确保整体防水层的连续性。为此,我项目部针 对工程实际情况编制了防开裂、防渗漏专项

4、施工方案,对易发生裂缝、渗漏部位进行细化, 以指导施工,明确施工工艺和具体操作要求,监控检查内容和标准,做到责任到人。二、工程概况工程名称:陶阳-菁华轩(二期)40 亩地块建设单位:景德镇景泰置业有限公司勘察单位:江西金新勘测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华诚博远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江西中祥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贵州建工集团有限公司陶阳菁华轩(二期)40亩地块位于朝阳东大道西侧站前四路北侧地块(景德镇市珠山 区高铁商务区),总用地面积30039.49平方米,建筑总面积81543.47平方米。三、组织管理本工程防开裂、防渗漏作为控制重点,严格把好质量关,对其中的关键工序及控制要 点进行监控

5、,并做好隐蔽验收。以下是主要几个控制点分别为:楼板裂缝、墙体裂缝、抹 灰后裂缝、地面裂缝、砕施工、地下部分、地上部分和屋面工程。地下部分包括:后浇带施工、通道口连接部分、地下室内外墙和地下室底板、顶板及 地下防水施工。地上部分包括:(厨卫间和阳台、门窗、穿墙螺杆) 屋面部分包括:屋面防水构造、雨水排管 要做好工程防开裂、防渗漏工作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施工管理组织和管理措施,这样 才能在施工过程中有效地预防并控制住所容易产生的渗漏问题。1、工程管理目标:争无渗漏工程,创开裂率最低。2、组织形式:成立质量通病防治小组,小组名单如下:组长:李明泽副组长:黎维组员:石启勤、陈鹏、赖力、龙剑防治小组的权限

6、、责任、范围:2.1、防治小组的权限:防治小组发现未按监理方及建设方批准的防开裂、防渗漏专项施工方案施工的,有责 令施工队限期整改的权力;如没有整改或整改不到位,有权进行经济处罚甚至要求返工、 整改。2.2、防治小组的责任:尽量消除因施工原因造成的质量通病。2.3、防治小组的负责范围:本方案中所涉及的属我方承包范围的施工质量通病。3、组织措施: 以项目经理为创建无渗漏住宅工程的第一责任人。具体管理工作再细分为:第4 页共47 页3. 1、技术科:落实防渗漏方案的编写,同时也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地巡视,一旦发现问题和隐患要及时解决,将工作情况汇报项目经理。3.2、施工科:明确落实谁施工谁负责,对于

7、已经提出的问题进行整改,并上报验收。3.3、质量科:将防渗漏工作作为日常检查重点,对于出现的技术问题和质量问题要 及时通知技术科和施工科。4、施工管理措施:4.1、在设计图纸交底时,应明确设计和施工釆取的防止温度或应力引起的收缩裂 缝的方案措施。4.2、在本工程中不使用不合格的材料,抓好材料的进场管理,做好材料的见证取样 复试工作。4.3、在工程创建“无渗漏”工作施工中,以“预防为主”,全面落实创建工作措施, 加强事前和事后检查,把产生渗漏的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4.4、对每道工序的操作质量进行巡视检查,对违章操作,不符和质量要求的及时纠 正,防患于未然。4.5、在工序质量的自检、互检的基础

8、上,进行工序交接检查,坚持上道工序不和格 不能转入下道工序施工的原则。4.6、隐蔽工程验收检查后,要办理签证手续,列入工程档案中,对查出的问题必须 认真处理,必须监理工程师核认后,方能转入下道工序施工。4.7、对产品釆取包裹、覆盖、局部封闭等保护措施,防止后续工序对成品的污染和 破坏。4.8、严格对建筑材料的质量选择与控制,釆取前选择好供应商并取得和封存样品, 做好材料验收和材料合格证明资料收集工作,材料登帐入库后做好保管工作,以确保住宅 工程的内在质量。4.9、每一周集合召开一次防渗漏专题例会。四、防开裂防治措施1、钢筋碇楼板开裂防治 钢筋後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有:麻面、蜂窝、露筋、缝隙与夹渣

9、层、楼面裂缝、构件几何尺寸偏差、标高偏差等。1.1、原因分析:1.1.1, 蜂窝:原因是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有缝隙使水泥浆 流失,钢筋较密而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石子过大,柱、墙根部模板有缝隙,以致混凝土中 的砂浆从下部涌出而造成。1.1.2, 露筋:原因是钢筋垫块位移、间距过大、漏放、钢筋紧贴模板造成露筋,或 梁、板底部振捣不实,也可能出现露筋。1.1.3, 麻面:拆模过早或模板表面漏刷隔离剂或模板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 易粘附在模板上造成麻面脱皮。1.1.4, 缝隙与夹渣层:施工缝处杂物清理不净或未浇底浆等原因,易造成缝隙、夹 渣层。1.1.5, 现浇楼板面和楼梯踏步上表

10、面平整度偏差太大或踩踏严重,主要原因是混 凝土浇筑后,表面不用抹子认真抹平,踩踏严重属浇筑后上人过早。1.1.6, 楼板厚度不够或板厚超标:後浇筑前,对楼板模板顶标高进行复核,做好现 浇板板厚的控制标识,浇筑过程中质检员对每块板板顶标高均应认真拉线检查。1.2、防治措施:1.2.1、现浇板的混凝土应釆用中粗砂。1.2.2、混凝土应釆用减水率高、分散性能好、对混凝土收缩影响较小的外加剂,其 减水率不应低于 8%。1.2.3、预拌混凝土的含砂率应控制在 40%以内,每立方米粗骨料的用量很多于 1000kg,粉煤灰的掺量不宜大于15%01.2.4、预拌混凝土进场时按检验批检查入模坍落度,高层住宅不应

11、大于180mm,其 它住宅不应大于 150mm01.2.5、严格控制现浇板的厚度和现浇板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阳台、雨篷等悬挑 现浇板的负弯矩钢筋下面,应设置间距不大于300mm的钢筋保护层垫块,再浇注混凝土时 保证钢筋不位移。1.2.6、现浇板中的线管必须布置在钢筋网片之上(双层双向配筋时,布置在下层 钢筋之上),交叉布线处应釆用线盒,线管的直径应小于1/3楼板厚度,沿预埋管线方向 应增设66150、宽度不应小于450mm的钢筋网带。严禁水管水平埋设在现浇板中。1.2.7、现浇板浇筑时,在混凝土初凝前应进行二次振捣,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两 次压抹。1.2.8、现浇板浇筑后,应在12小时内进行覆盖

12、和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小于 7天;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天。1.2. 9、现浇板养护时间,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2MPa时,不得进行后续施工。当 混凝土强度小于lOMPa时,不得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吊运、堆放重物时应减轻 对现浇板冲击影响。1.2.10、现浇板的板底宜釆用免粉刷措施。1.2.11、支撑模板的选用必须经过计算,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有充足的刚 度和稳定性,边支撑立杆与墙间距不得大于300mm,中间不宜大于800mm0根据工期要 求,配备充足数量的模板,保证按规范要求拆模。1.2. 12、施工缝的位置和处理、后浇带的位置和混凝的浇筑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和 施工

13、技术方案执行。后浇带的混凝土浇筑应在主体结构浇筑60天后进行,浇筑时宜釆 用微膨胀混凝土。2、墙体抹灰后开裂2.1、墙体与门窗框交界处抹灰层空鼓、裂缝、脱落现象: 工程竣工后,因为门窗扇开启的振动,门窗框墙面出现抹灰层空鼓、裂缝或脱落。2.1.1、原因分析:1) 基层处理不当2) 操作不当,细石混凝土预制块位置、方法不当或数量不足3) 砂浆品种选择不当2.1.2、预防措施:1) 细石混凝土预制块数量及位置理应在门窗口上下300mm放置一块,中间木砖间 距不大于700mm,固定门窗口的钉子长度不得小于100mm。2) 抹灰前用手湿润墙面时,门窗口两侧的小面墙润湿程度应与大面墙相同。3) 门窗框塞

14、缝应作为一道工序由专人负责。木门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应用水泥 砂浆全部塞实并养护,待达到一定强度后再进行抹灰。4) 门窗口两侧及大面墙必须抹出不小于50顾宽,高度不小于2m的水泥砂浆护角。2.2、内墙面抹灰层空鼓、裂缝:2.2.1、 原因分析:1) 基层处理不干净或处理不当;墙面浇水不透,抹灰后砂浆中的水分很快被基层(或底灰)吸收,影响粘结力。2) 配制砂浆和原材料质量不好,使用不当。3) 基层偏差较大,一次抹灰过厚,干缩率较大。4) 线盒往往是由电工在墙面抹灰后自己安装,因为没有按抹灰操作规程施工,过一 段时间易出现空裂。5) 拌合后的水泥或水泥混合砂浆不及时使用完,停放时间过长,砂浆逐渐失

15、去流动 性而凝结。为了操作方便,重新加水拌合,以达到一定稠度,从而降低了砂浆强度和粘结 力,产生空鼓、裂缝。2.2.2、 防治措施:1) 抹灰前对凹凸不平的墙面必须剔凿平整,凹陷处用1:3 水泥砂浆找平。 2)基层太光滑则应凿毛或用1:1 水泥砂浆加10%107 胶先薄薄刷一层。3) 墙面脚手架洞和其它孔洞等抹灰前必须用1:3 水泥砂浆浇水堵严抹平。4) 基层表面污垢、隔离剂等必须清除干净。5) 砂浆和易性、保水性差时可掺入适量的石灰膏、或加气剂、塑化剂。6) 加气混凝土基层面抹灰的砂浆不宜过高。7) 水泥砂浆、混合砂浆、石灰膏等不能前后覆盖混杂涂抹。8) 基层抹灰前水要湿透,砖基应浇水两遍以上,加气混凝土基层应提前浇水。9) 分层抹灰。10)不同基层材料交接处铺钉钢丝网。2. 3、墙裙、踢脚线水泥砂浆空鼓、裂缝:2. 3.1、原因分析:1) 内墙抹灰常用石灰砂浆,做水泥砂浆墙裙时直接做在石灰砂浆底层上。2) 抹石灰砂浆时抹过了墙面线而没有清除或清除不净。3) 为了赶工,当天打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