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导学案何锋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3344351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导学案何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导学案何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导学案何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导学案何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导学案何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导学案何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生物导学讲义22 5.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共1课时)【课标要求】:1. 以碳循环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2. 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3. 关注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创设情境】情境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自然界的热带雨林中不需要人工施肥植物长得非常茂盛,而农田中若不施肥庄稼的长势则会不好。为什么热带雨林不需要施肥而农田需要经常施肥?情境2: 远离人类居住地的南极大陆生活着许多无忧无虑的企鹅,可科学家却发现在一些长期生活在南极大陆的企鹅体内也含有人类使用过的农药ddt,你能说出其中道理吗?【学习活动】活动一:碳循环思考 (阅读教材P100-101“碳循环” 的

2、内容及图5-11,思考下列问题)(1)碳元素以什么形式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循环的? (2)碳元素以什么途径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 (3)碳元素在生物体之间以什么渠道传递的?(4)碳元素以什么途径从生物群落进入大气?(5)为什么说碳循环具有全球性? (6)物质循环的含义?精讲1.碳元素的存在与循环形式:在无机环境中以 的形式存在。在生物群落中以 的形式存在。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间以 的形式循环。2.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的方式:CO2进入生物群落是通过自养型生物完成的,主要是 ,也有 作用。3.碳元素返回无机环境的方式 。 。 。4、“物质循环”中的 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 。5. 物质循环

3、的特点 (1) 。(2)具有 性。因此又叫 循环。训练1、请用关键词、线段、箭头等来构建碳循环的过程模型:草 大气中的CO2 腐生细菌、真菌兔 鹰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其物质是指.( )A.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 B. 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基本元素 C.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 D.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3、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关系最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 )A.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 叶绿体和线粒体 C.核糖体和 叶绿体 D . 核糖体和高尔基体4.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发生在( )A.生物群落中 B.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 C.生产者和分解者之间 D.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 CDBA变式1、下

4、图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D为大气中的CO2,请据图回答:(1)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 固定太阳能开始的。(2)碳元素在大气中与A、B、C之间的流动是以 形式进行的,在生态系统各成分中A为 ,B为 。(3)图中D C过程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 C D过程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B D过程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4)生物群落中有一部分碳以 形式储藏在地层中。碳在无机环境中以 形式存在。2.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对物质转化必不可少的生物因素是( )A.绿色植物和动物 B. 绿色植物和微生物 C.动物和微生物 D. 绿色植物或微生物 活动二: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思考 :(阅读教材P101“与

5、社会联系”的内容,口头回答下列问题)1、“温室效应”的产生原因?2、要是地球持续升温,将会有什么危害?3.既然温室效应有这么多危害,我们应该怎么做?精讲:温室效应(1)形成原因:化石燃料短时间内大量燃烧,使大气中 含量迅速增加,打破了生物圈 的平衡。(2)危害:加快极地和高山冰川的融化,导致海平面 ,进而对人类和其他许多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3)防止和减缓温室效应的主要措施 开发新能源(核能、水能等),尽量减少煤炭、石油的燃烧 (减少CO2的来源)。 大力推行 (增加CO2的去路)训练1、目前地球大气的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导致温室效应,主要原因是 ( ) A.人口剧增,呼出的二氧化碳增多 B.化

6、石燃料的燃烧和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C. 大量生物遭灭绝 D.自然因素破坏了生态稳定变式 1、下列哪项述说不是温室效应的危害 ( )A、气候异常 B、极地冰川加速融化 C、沿海城市被淹没 D、地震频繁活动三: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思考:(阅读教材P103最后自然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在能量流动中有何作用?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在物质循环中有何作用?精讲: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的比较表:项目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形式以 形式流动因不同元素而异,如碳以 形式循环特点 、 物质被 ,具有 范围生态系统的 联系两者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能量流动不能离开物质循环而单独进行,能量

7、的 、 、 和 ,离不开物质的 。 物质是能量的 ,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 ,使物质能不断地在 和 之间循环往返。 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正是通过 和 才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训练:1、下图为能量流动和碳循环的关系示意图。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对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起关键作用的生态系统成分分别是图中的_和_。(2) 图中能量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_之间循环往复。(3)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固定、储存、 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 等过程。(4)碳循环的同时一定伴随着 。变式:1.对于一个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不

8、正确的是 A.物质不断循环 B.组成成分相对稳定 C.能量不断流动 D.生物个体数量不变2.下列哪项叙述是不正确的 ()A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 B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C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D物质在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的时候,是逐级递减的【课堂反馈】1 碳在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流动的形式是() 无机碳 碳酸盐 含碳有机物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 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物质在整个生物圈的循环 C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 D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没有任何联系3在碳循环过程中,使

9、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相联系的生理作用是 ( )光合作用 蒸腾作用 呼吸作用 化能合成作用ABCD4.生物群落中的碳返回大气的途径是()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和化石燃料的燃烧 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5.右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的甲、乙、丙各代表A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B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C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D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 6、下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回答:(1)写出图中的食物链: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2)分析AE和DB过程中碳的流动形式分别是: 。(3)若生产者有10000kg,按能量最大传递效率计算,则三级消费者的生物可增重 (4)人类大量开采并燃烧由古代动植物遗体变成的煤和石油,使地层中经过千百万年积存的碳在短期内释放,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总结提升】4第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