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天文观测系统工程项目管理总结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3341584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天文观测系统工程项目管理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市天文观测系统工程项目管理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市天文观测系统工程项目管理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市天文观测系统工程项目管理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市天文观测系统工程项目管理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天文观测系统工程项目管理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天文观测系统工程项目管理总结(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圳市天文观测系统工程项目管理总结建筑二处天文观测系统工程项目组2010年6月、工程概况深圳市天文观测系统工程地处龙岗区南澳街道西冲穿鼻岩,是集天文 观测、气象观测、海洋观测、学术研究、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观测基 地,是2011年深圳市大运会气象配套服务项目。项目总占地面积29763.82平方米,总 建筑面积2244平方米,由上山道路和山上 建筑两部分组成。项目建成后,将有限度向 市民开放,并设网上共享天文台系统让市民 在网上了解天文观测情况。项目总投资6246万元,我署负责4875万元。项目于2008年11月 15日开工,合同竣工日期为2010年2月7日。经参建各方共同努力,项 目于201

2、0年1月22日完成初验,于2010年2月5日通过竣工验收。2010年4月27日上午,项目竣工暨移交仪式在天文业务中心科教厅成功举行。交接仪式上,姜建军署长把象征项目交付使 用的钥匙牌”交到市气象局王延青局长手中。王局长向姜署长赠送了 建筑之精品、合作之典范”的牌匾。、使用单位高度认可2010年元月20日下午,国家气象局副局长沈晓农、省气象局局长余 勇、市气象局局长王延青一行在建筑二处处 长孙晓杰的陪同下视察了本项目。调研时, 气象部门的领导多次用“惊人的成就”、“大 吃一惊”等词语表达由衷的感叹,并把本项 目列为气象部门的“样板工程”。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市气象局领导多次视察工地,给予了大力支持

3、和 积极配合,他们深知一线参建人员的艰辛,逢年过节总要亲赴现场问寒问 暖、送礼送物,感动了所有的建设者;同时,项目组对气象局提出的要求 充分尊重,“急使用方所急、想使用方所想”,也得到了气象局方面的充分 信任。三、项目特点及建设管理措施项目所在地位于规划中的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境内,对周边环境保护的要求非常高。在工程开工之初,署领导就一再强调:做好森林防火和 生态保护是头等大事。此外,项目地处山区、 交通不便,许多对普通建筑来说很平常的问 题,在修筑山上建筑时都成了难点,其中最 为突出的就是建筑材料的运输,例如上山台 阶的石材只能米用人工搬运。针对本项目特点,项目组在施工总包招标中就对此作了明

4、确要求,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以下具体措施:(一)森林防火、安全教育2008年11月25日下午,项项目位于山区,森林防火是重中之重 目开工仅10天,吕珍副署长即率署安委办 全体成员视察了本项目,并主持了参建单位 防火誓师大会,对施工单位与员工签订安 全文明施工防火责任书的做法给予了充分 肯定。施工现场在显著位置设立防火警示 牌,沿线布设消防设施,每周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经过持续不断的安全教育和全员上下的高度重视,安全意识已深深植 入每个人的心中。在经历了两个秋季、长达16个月的施工期内没有出现一 次安全险情,安全文明施工方面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二)因地制宜、调整红线由于项目地处山区、地势复

5、杂,设计依据的地形测绘资料未能与现场 实际地形完全吻合,导致现场上山道路施工时如果完全按照原图纸及审批 红线的要求进行,将会产生大量不合理的挖填作业及挡墙砌筑,从而造成 更多的生态破坏、地质灾害隐患,并且增加工程造价和延误工期。在署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项目组协调各 方力量,根据优化设计、保护环境的原则对 6条上山道路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使之更符 合现场实际情况。优化后的线路基本上位于 挖方路基上,质量得到了很好的保证;大部分路肩挡土墙可以取消,降低了工程造价,加快了工程进度;减少了施工 过程中对山体的扰动,减轻了对周围环境的破坏。项目建设获得了更好的 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三)鼓励为主、服务意识在项

6、目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意想不 到的困难,增加了施工单位的成本,其难免 会有一些畏难情绪。项目组在坚持原则的基 础上,认真倾听施工单位的建议和意见, 鼓 励为主、批评为辅,不断激发施工单位的主 观能动性;当施工单位遇到各种难以解决的问题时,项目组牢固树立服务 意识,努力协调、积极推进,一切从大局出发、从项目整体利益出发,保 证了工程顺利进展。三、成功经验(一)水刷石外墙项目位于西冲海边,空气湿度相当大,建筑物外墙的材料选择极其慎 重。姜建军署长根据其多年的经验,推荐采 用水刷石施工工艺。由于此工艺近年来很少 采用,精通此工艺的施工人员非常稀少,因 此在选择队伍及样板确认时可谓费尽周折, 最终的

7、样板由廖育辉总经济师亲自确定。 实 践证明,采用水刷石做外墙装饰是成功的,真正达到了内实外美、与山体 和谐统一。(二)边坡治理本项目在开挖上山道路的过程中,形成了大量挖方边坡。由于地质条 件复杂,采用了三维网喷播植草护坡、浆砌 片石护坡、锚喷护坡、格构梁护坡、土工生 态袋护坡等多种形式。实践证明,土工生态 袋护坡作为一种较新的护坡形式,对边坡的 治理是比较成功的,以下做重点介绍:原设计对3米以下边坡的处理方案是挂三维网喷播植草,但项目所在 地山势较高、风力较大,雨季时对边坡的雨水冲刷非常大,喷播的草籽很 难成活。经过多次考察、比选,决定采用土工生态袋形成柔性生态边坡体系, 该土工生态袋具有抗紫

8、外线、抗老化、无 毒,不助燃,裂口不延伸的特点,且具有 目标性透水不透土的过滤功能,既能防止 填充物(土壤和营养成分混合物)流失, 又能实现水分在土壤中的正常交流。植物 生长所需的水分得到了有效的保持和及时的补充,使植物穿过袋体自由生 长。本项目采用此方法处理边坡约 2500平方米,经过近一年的观察,边坡 稳定且成功覆绿,达到了绿色环保的要求。(二)景观绿化项目施工中,对周边环境不可避免的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项目组 对此高度重视,经与各参建单位反复沟通、论证,结合现场气候条件,筛(四)风光互补路灯选出一些耐旱、抗风的植物(如:勒杜鹃、夹竹桃、山瑞香、肾厥等)进 行生态恢复,既与周边环境协调统

9、一、又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起到了 画龙点睛的作用。本项目在上山道路一侧共采用了 71盏 全免维护风光互补型路灯,设计采用光控开 启,每天夜晚照亮时间8小时以上。路灯由 LED灯具、300W全永磁悬浮风力发电机、 太阳能组件、风光互补智能控制器、灯杆、 蓄电池、电气系统组成,设计抗风强度 50米/秒(五)污水处理回用滾坍市天文現测系嫌工程瑩洁污水號理和中卓生产中心K) I 时何;W项目所在地不通自来水,项目运营后的 生活用水是一大难题。因此,设计采用了污 水处理回用系统,生活污水排入值班中心化 粪池,经污水处理后回用中水。设计处理能 力25t/天,真正做到了循环利用、经济环保、零排放(六)其它

10、亮点此外,为了将署领导提出的打造“精 品工程”的目标落到实处,在项目实施过 程中,项目组把这个思想不断地灌输到各 参建单位心中,工程还出现了很多值得推 广的“亮点”。如:登山台阶、仿木扶手、卵石路肩、水沟盖板、室内不锈钢踢脚、抗16级台风的玻璃栏杆等四、经验和不足(一) “回头弯”处陡坡处理在上山道路B线有一处180 回转弯路段,施工单位形象的称之为“回 头弯”。由于此段线路弯急坡陡,是上山道 路施工的难点。施工初期,由于施工方环 境保护意识不足,多余土方没有及时外运, 致使部分土方沿坡面下滑,对环境造成了 一定的破坏。分管该项目的陈海明副处长 对此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并责成严格管理、按期整改。

11、项目组对此高度重视,会同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多次到现场协商, 最终确定采用加筋土挡墙固坡、土工膜袋边坡绿化的处理方法。处理后,在边坡上 种植了适合当地环境生长的灌木一一山 瑞香,既加固了坡体、又美化了边坡,取 得了不错的效果。(二)锚喷边坡绿化没有达到效果由于对项目所处自然环境缺乏足够的 认识,锚喷边坡花槽内的勒杜鹃长势非常 不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其主要原因 是山上的风力大、水分容易散失;花槽较 小,土壤能提供的养份有限。补救措施有两种:种植爬藤植物(时间较长)、生态长带绿化(造价较咼)(三)墙面、门脚发霉情况严重由于项目靠山、面海,山上建筑物在“回潮天”时的发霉情况比普通建筑要严 重得多。如今后遇类似情况,室内墙面建 议采用外墙涂料、所有门建议采用防霉、 防潮材料(如玻璃钢材料)。补救措施:采 用不锈钢包门脚、包框脚。以上是本项目总结的经验与缺憾,望大家批评指正建筑二处天文观测系统工程项目组二一年六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